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0684发布日期:2022-02-08 02:5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编织机部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


背景技术:

2.编织机是一种将多股绳索交叉编制呈一根多股绳索的设备,常用于绳带、鞋带、拖车绳、船用绳、窗帘绳、纤维等产品的制造。
3.相关技术涉及到一种编织机,其包括基座,在基座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相互啮合的正齿轮,电机驱动多个正齿轮同步旋转。在基座的顶部覆盖安装有跑道板,正齿轮位于基座与跑道板之间,跑道板上开设有跑道,跑道由多个圆形单轨连通形成,相邻两个圆形单轨靠近且呈“8”字状连通。与各个正齿轮同轴转动固定有转子,且转子与正齿轮分别位于跑道板两侧,同时相邻两个转子贴合设置,在各转子的边缘处开设有若干凹槽,在转子转动时,相邻两个转子上的凹槽能够相互耦合,各圆形单轨与各转子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各个圆形单轨的直径与其对应的转子的直径相同。在多个凹槽中安装有走马锭,在走马锭上安装有线筒,同时走马锭上安装有与跑道嵌合的导向件。电机带动正齿轮旋转,走马锭随转子转动而在圆形单轨内行走,同时在导向件的导向作用下,在相邻两个转子上的凹槽耦合时,走马锭在该相邻两个转子间完成交接,从而使得走马锭能在相邻圆形单轨间顺畅通过,继而实现走马锭在整个跑道内行走,多个走马锭在跑道内行走,从而使多股绳索相互交错编织。
4.的转子靠近跑道底部转动,在转子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在多个凹槽中安装有走马锭,在走马锭上安装有线筒。电机带动多个正齿轮旋转,走马锭随转子在跑道内旋转,走马锭上安装有导向件,使得走马锭能在所有跑道内依次转动,多个走马锭在跑道内旋转,从而使得多股绳索相互交错编织。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实用新型人认为一台编织机上的走马锭的运动轨迹单一,导致编制出的绳索种类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实现单台编织机编织绳索的多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包括跑道板本体,所述跑道板本体上开设有多组单轨,每组单轨由两端弧形轨组成,相邻两组单轨之间活动设置有切换块,所述切换块上开设有衔接轨,所述衔接轨包括连通相邻两组单轨上的弧形轨的交叉轨和连通同一组单轨上的两段弧形轨的分离轨,所述跑道板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切换块动作,以使交叉轨或分离轨与两侧的单轨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当切换块上的交叉轨与相邻两组单轨连接时,走马锭在相邻两个单轨之间行走,当切换块上分离轨与相邻两组单轨连接时,走马锭在一组单轨上的两端弧形轨上行走。通过驱动机构改变跑道板本体上的多个切换块与相邻两侧单轨所连接的衔接轨,从而实现了走马锭在单台编织机上行走轨迹的多样性,进而使
编制出的绳索种类更加丰富。
10.优选的,所述切换块为旋转块,交叉轨和分离轨交叉开设在旋转块的中部,所述驱动机构为旋转驱动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驱动件带动旋转块转动,从而改变旋转块上与相邻两组单轨所连接的衔接轨,进而改变了走马锭在相邻两组单轨上的行走轨迹。
12.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件为步进电机。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旋转块旋转,使交叉轨或分离轨与两侧的单轨连通,且切换迅速准确性高。
14.优选的,所述旋转块圆周侧壁上设置有调节齿轮,跑道板本体上靠近旋转块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调节齿轮部分转动设置在调节槽内,所述旋转驱动件为旋转把手,旋转把手上设置有与调节齿轮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插接配合于调节槽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改变相连两组单轨的连接关系时,将旋转把手装进调节槽内,旋转把手上的驱动齿轮与旋转块上的调节齿轮相互啮合,转动旋转把手,从而带动旋转块在跑道板本体上转动,从而改变相邻两组单轨之间的连接关系。
16.优选的,所述跑道板本体上还设置有使旋转块保持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在旋转块的圆周侧壁上设置的多个限位卡孔,在跑道板本体上靠近旋转块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限位凸起,在跑道板本体上设置有使限位凸起与限位卡孔相互卡接的第一压缩弹性件,所述限位凸起上还设置有滑移块,通过限位凸起与不同的限位卡孔相互卡接,使得旋转块上的交叉轨或分离轨与两侧的单轨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跑道板本体上的限位凸起在第一压缩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旋转块上的限位卡孔相互卡接,从而对旋转块进行固定。在调节旋转块前,先通过滑移块使限位凸起与限位卡孔分离,从而进行旋转,调节完松开滑移块,限位凸起重新与其他的限位卡孔相互卡接,从而对旋转块进行固定。
18.优选的,所述滑移块为滑移斜块,且滑移斜块滑动设置在调节槽内远离旋转块的一侧,且滑移斜块靠近调节槽的孔口处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旋转把手插入调节槽内的过程中,旋转把手先与滑移斜块抵触,随着旋转把手的深入,滑移斜块朝向远离旋转块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限位凸起与限位卡孔分离。当旋转把手上的驱动齿轮与旋转块上的调节齿轮相互啮合时,限位凸起与限位卡孔完全分离,转动调节把手,从而带动旋转块转动。
20.优选的,所述切换块为直条块,交叉轨和分离轨直线分布在直条块上,在跑道板本体上位于相邻两个跑道之间开设有滑槽,所述直条块滑动设置在滑槽中,驱动机构为直线驱动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通过直线驱动件带动直条块在滑槽中滑动,使直条块上的交叉轨或分离轨与两侧的单轨相连,从而改变走马锭在跑道板本体上的运动轨迹,提高了走马锭运动轨迹的种类,进而使编制出的绳索种类更加丰富。
22.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件为驱动缸。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缸的伸缩带动直条块在滑槽中滑动,从而使直条块上的交叉轨或分离轨与两侧的单轨相连。
24.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在滑槽内沿直条块滑动方向上的侧壁上开设的定位
孔,在直条块上滑动设置有定位杆,在跑道板本体上设置有使定位杆与限位孔相互卡接的第二压缩弹性件,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滑动块,通过定位杆与不同的定位孔相互卡接,使直条块上的交叉轨或者分离轨与两侧的单轨相连通。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在第二压缩弹性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定位杆与定位孔相互卡接,从而对直条块进行固定,当需要滑动直条块时,先通过滑动块带动定位杆脱离定位孔,再对直条块进行滑动。
26.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为滑动斜块,所述直线驱动件为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滑动穿设在跑道板本体上,且调节杆与滑动斜块的倾斜面相互抵触。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直条块在滑槽中的位置时,将调节杆插入跑道板本体中,随着调节杆的插入深度的增加,调节杆挤压滑动斜块的倾斜面,使得滑动斜块朝向远离定位孔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定位杆脱离定位孔,解除对直条块的固定。再推动调节杆,从而带动直条块在滑槽内滑动。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当切换块上的交叉轨与相邻两组单轨连接时,走马锭在相邻两个单轨之间行走,当切换块上分离轨与相邻两组单轨连接时,走马锭在一组单轨上的两端弧形轨上行走。通过驱动机构改变跑道板本体上的多个切换块与相邻两侧单轨所连接的衔接轨,从而实现了走马锭在单台编织机上行走轨迹的多样性,进而使编制出的绳索种类更加丰富;
30.在将旋转把手插入调节槽内的过程中,旋转把手先与滑移斜块抵触,随着旋转把手的深入,滑移斜块朝向远离旋转块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限位凸起与限位卡孔分离。当旋转把手上的驱动齿轮与旋转块上的调节齿轮相互啮合时,限位凸起与限位卡孔完全分离,转动调节把手,从而带动旋转块转动;
31.通过直线驱动件带动直条块在滑槽中滑动,从而使位于直条块两侧的跑道的连接关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走马锭在跑道板本体上的运动轨迹,提高了走马锭运动轨迹的种类,进而使编制出的绳索种类更加丰富。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34.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中直条块的剖视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跑道板本体;2、单轨;3、避让孔;4、旋转块;5、安装槽;6、交叉轨;7、分离轨;8、调节槽;9、调节齿轮;10、旋转驱动件;11、驱动齿轮;12、限位卡孔;13、限位凸起;14、预留槽;15、第一压缩弹性件;16、滑移块;17、直条块;18、滑槽;19、定位孔;20、滑移槽;21、定位杆;22、第二压缩弹性件;23、滑动块;24、容置槽;25、调节孔;26、直线驱动件;27、弧形轨。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变轨道的跑道板。
41.实施例1:
42.参照图1和图2,可变轨道的跑道板包括跑道板本体1,在跑道板本体1顶面开设有多组单轨2,每组单轨2由两段弧形轨27组成,两端弧形轨27组成的单轨2的轮廓呈圆形或椭圆形,相邻两组单轨2相互靠近。在每组单轨22中心均开设有圆形的避让孔3,转子和正齿轮的传动轴穿设在避让孔3中。
43.在跑道板本体1上位于相邻两组单轨2之间活动设置有切换块,切换块上开设有两组衔接轨,相邻两组单轨2上的弧形轨27或同一组单轨2上的两端弧形轨27可通过切换块上的衔接轨连通,从而将若干组单轨2上的弧形轨27依次连通形成跑道。
4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切换块为呈圆柱状的旋转块4,跑道板本体上对应切换块位置开设有安装槽5,旋转块4转动安装于安装槽5内,且旋转块4安装于安装槽5内后,其与跑道板本体1表面齐平。两组衔接轨分别为交叉轨6和分离轨7,其中交叉轨6为两条交叉呈“x”状的轨道组成。分离轨7为两条呈弧形的轨道对称设置,且两条弧形的轨道的开口相互远离。交叉轨6和分离轨7在旋转块4的中心交叉设置。当交叉轨6与相邻两组单轨2相连时,两组单轨2呈“∞”状连通,此时走马锭在两组单轨2上交叉回转运动;当分离轨7与相邻两组单轨2相连通时,两组单轨2相互分离,此时走马锭在一组单轨2上的两个弧形轨27上行走,且走马锭在部分相互连通的单轨2之间行走。
45.参照图1和图3,在跑道板本体1上靠近旋转块4开设有截面为圆形的调节槽8,调节槽8的侧壁靠近旋转块4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槽连通的缺口。在旋转块4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调节齿轮9,调节齿轮9设置在旋转块4的中部。在跑道板本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旋转块4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为旋转驱动件10,本实施例中的旋转驱动件10是呈“z”字形的旋转把手,旋转把手的一端上固定有驱动齿轮11,旋转把手固定于驱动齿轮11轴心位置,驱动齿轮11转动插设于调节槽8内,驱动齿轮11与调节齿轮9在缺口处相互啮合。在使用时,将旋转把手上含有驱动齿轮11的一端插入调节槽8中,工作人员手持旋转把手上远离驱动齿轮11的一端,从而带动旋转块4在安装槽5内转动,切换衔接轨与相邻两组单轨2连通。通过对不同的旋转块4进行调节,从而改变走马锭在跑道板本体1上的运动轨迹,提高了走马锭运动轨迹的种类,进而使一台编织机编制出的绳索种类更加丰富。
46.跑道板本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旋转块4的固定机构,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块4圆周侧壁上的限位卡孔12,限位卡孔12在旋转块4上位于调节齿轮9靠近调节槽8的一端设置,本实施例中限位卡孔12的数量为两个。
47.固定机构还包括滑动设置调节槽8中的限位凸起13,在调节槽的底部沿朝向旋转块4的方向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避开调节齿轮9与调节槽8插接配合的插接轴,限位凸起13滑动在卡接槽中,且限位凸起13能够穿过缺口与旋转块4上的限位卡孔12插接配合。在调节槽8远离旋转块4一端的圆周侧壁上开设有截面为矩形的预留槽14,限位凸起13远离限位卡孔12的一端滑动在预留槽14中。
48.在预留槽14内设置有第一压缩弹性件15,第一压缩弹性件15分别于预留槽14远离旋转块4的侧壁和限位凸起1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压缩弹性件15可以是压缩弹簧。
在压缩弹性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限位凸起13与限位卡孔12相互卡接,从而对旋转块4进行固定。旋转块4上的两个限位卡孔12与限位凸起13插接配合时分别对应交叉轨6以及分离轨7与两侧的单轨2连接。
49.在限位凸起13上沿朝向调节槽8槽口的方向延伸有连接段,在连接段上远离限位凸起13的一端固定有截面为三角形的滑移块16,滑移块16整体靠近预留槽4的槽口处设置,滑移块16的斜面端位于调节槽8内。
50.当旋转把手插入调节槽8内时,旋转把手首先与滑移块16的斜面端接触,挤压滑移块16,从而使滑移块16带动限位凸起13沿远离旋转块4的方向滑动。当旋转把手上的驱动齿轮11与旋转块4上的调节齿轮9相互啮合时,限位凸起13与限位卡孔12相互分离,从而进行调节旋转块4,调节完后拔出旋转把手,限位凸起13重新与限位卡孔12相互卡接,从而对旋转块4进行固定。
51.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旋转齿轮9插接于调节槽8中时,限位凸起13与限位卡孔12分离,旋转把手带动旋转块4转动,改变旋转块4上与相邻两组单轨2所连接的衔接轨,从而改变走马锭在跑道板上的运动轨迹。调节完后,将旋转齿轮9从调节槽8中取出,限位凸起13与限位卡孔12重新卡接,对旋转块4进行固定。
52.当然,在本技术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旋转块4轴心位置同轴连接一转轴,转轴连接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步进电机直接驱动旋转块4转动,以切换衔接块与相邻两组单轨2连通。
53.实施例2:
54.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切换块为呈长方体状的直条块17,交叉轨6与分离轨7沿直线分布的直条块17的同一侧壁上。在跑道板本体1上位于相邻两组单轨2之间开设有截面为矩形的滑槽18,两组单轨2对称分布在滑槽18的两侧,直条块17滑动设置在滑槽18中,通过改变直条块17在滑槽18中的位置,使得直条块17上不同的轨道与两组单轨2相连。
55.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组件包括在滑槽18中沿直条块17滑动方向上的侧壁上开设的两个截面为矩形的定位孔19,在直条块17与定位孔19相对的侧壁上垂直开设有截面为矩形的滑移槽20,在滑移槽20中滑动设置有长条状的定位杆21,在滑移槽20内还设置有第二压缩弹性件22,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压缩弹性件22可以是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性件22的两端分别与滑移槽20远离定位孔19的侧壁以及定位杆21固定连接,在第二压缩弹性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定位杆21与定位孔19相互卡接,从而对直条块17进行固定。在定位杆21分别与两个定位孔19相互卡接时,直条块17上的两组衔接轨分别与对应的单轨2连接。
56.在定位杆21远离定位孔19的一端还固定有截面为三角形的滑动块23,在滑移槽20内开设有便于滑动块23滑动的容置槽24,容置槽24与滑移槽20相连通。在直条块17顶部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孔25,调节孔25与容置槽24相连通,且调节孔25靠近滑动块23的斜面端。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为直线驱动件26,直线驱动件26为呈长方体的调节杆。在使用时,将调节杆从调节孔25中插入,调节杆与滑动块23的斜面端相互抵触,挤压滑动块23,使得滑动块23带动定位杆21远离定位孔19。当定位杆21与定位孔19分离后,通过调节杆带动直条块17在滑槽18内滑动,从而改变直条块17上与两组单轨2相连接的轨道。滑槽18侧壁上的两个定位孔19分别对应不同的轨道与两组单轨2相连。
57.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调节杆将定位杆21与定位孔19分离,再通过调节杆改变直条块17在滑槽18中的位置,从而改变与相邻两组单轨2相连的轨道,进而改变走马锭在跑道板本体1上的运动轨迹。调整好直条块17的位置后将调节杆从直条块17中取出,定位杆21重新与定位孔19卡接,从而对直条块17进行固定。
58.当然,在本技术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直条块17的端部连接驱动缸,通过驱动缸驱动直条块17滑移以切换衔接轨与相邻两个单轨2连通。
5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