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弹性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89656发布日期:2022-01-29 11:1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梭织弹性织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梭织弹性织带。


背景技术:

2.目前,弹性织带作为一种服装配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纺织行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中服装行业中的应用尤为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服饰的舒适性,美观性,塑身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譬如:最近较为流行的网红款任意拼接镂空系列,要求所采用的织带辅料要具有可以在织带的任意方向和任何角度,以任意的形状花样裁剪,自由拼接。而以往的梭织弹性织带一般是由经线按规律上下运动形成开口,纬线横向运动,在针边锁边形成,由于经线与纬线在带身中除了针边位置设置有锁边外,其它位置都是可以滑动的,从而造成了现有的织带在任意裁剪之后会在裁剪位置出现散口,缩根,脱落等不良的现象,不能满足服装设计师们的使用要求。现在市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用旦尼尔比较细的纤维同可熔氨纶按一定比列经过复杂的织造和后处理工序后得到熔融胶水状的织带,如专利号:201510584207.2《一种自由切割裁剪织带的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中所述。由于此款织带仅限于较细旦的纱线和较昂贵的可熔氨纶,所以其使用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只能做一些比较包的包边带,另外可熔性的氨纶在溶解后会变成胶水一样的黏稠物,让织带丧失了原有的属性,可熔氨纶的造价较高,处理工序复杂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了困扰,而且影响了织带整体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3.因此,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梭织弹性织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任意裁剪的梭织弹性织带。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梭织弹性织带,其包括多个子单元a、多个子单元b、骨架氨纶包覆纱和纬线,所述子单元a和所述子单元b均沿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径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子单元a内的经线与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互交织,所述子单元b内的经线与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互交织,纬线横向贯串所述子单元a和所述子单元b的经线,在相邻的所述子单元a和所述子单元b连接的位置,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互交织而形成骨架氨纶互锁绞位。
7.优选地,所述子单元a内的骨架氨纶包覆纱与所述子单元b内的骨架氨纶包覆纱走相反的织物组织结构,在所述子单元a与所述子单元b相连接的位置形成紧密的所述骨架氨纶互锁绞位。
8.优选地,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纬线采用含有锦纶易熔丝的涤纶拼纱。
9.优选地,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纬线在过水定型整理后,所述锦纶易熔丝在横向方向形成粘稠状的胶熔物,所述胶熔物把所述涤纶拼纱和经线粘合在一起。
10.优选地,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经线和纬线的原材料选自锦纶、涤纶、氨纶和棉纱中的任何一种。
11.优选地,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两边分别设置有拉架柔软舒适边。
12.优选地,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带身的骨架氨纶包覆纱的组织结构包括一上一下和一下一上两框链。
13.优选地,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带面的纱线的组织结构为三上一下两框链。
14.优选地,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带身底绒的纱线的组织结构为三下一上两框链。
15.优选地,所述拉架柔软舒适边的纱线的组织结构包括三上一下和一下三上四框链。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7.子单元a与子单元b衔接的位置有相互交织的氨纶包覆纱相互绞位形成锁纱,织带主体内的几乎每一组经线都有相应的骨架氨纶包覆纱与之紧密交织,经过染整处理后可以在任意方向上裁剪,不会造成散口、脱落的现象,可以满足设计师们对任意拼接及图形组合的时尚理念,营造出较好的美观性和塑身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所使用的机台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所使用的双纬钩纬钩座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所使用的织针座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所使用的织针的示意图;
24.图6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的穿棕图;
25.图7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0-子单元a,20-子单元b,30-骨架氨纶互锁绞位,40-拉架柔软舒适边,50-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9.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
的梭织弹性织带所使用的机台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所使用的双纬钩纬钩座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所使用的织针座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所使用的织针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的穿棕图;图7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梭织弹性织带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梭织弹性织带,其包括:多个子单元a、多个子单元b、骨架氨纶包覆纱和纬线。
32.子单元a和子单元b均沿梭织弹性织带的径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子单元a内的经线与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互交织,子单元b内的经线与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互交织,纬线横向贯串子单元a和子单元b的经线,在相邻的子单元a和子单元b连接的位置,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互交织而形成骨架氨纶互锁绞位。
33.在本实施例中,子单元a与子单元b衔接的位置有相互交织的氨纶包覆纱相互绞位形成锁纱,织带主体内的几乎每一组经线都有相应的骨架氨纶包覆纱与之紧密交织,经过染整处理后可以在任意方向上裁剪,不会造成散口、脱落的现象,可以满足设计师们对任意拼接及图形组合的时尚理念,营造出较好的美观性和塑身效果。
34.优选地,子单元a内的骨架氨纶包覆纱与子单元b内的骨架氨纶包覆纱走相反的织物组织结构,在子单元a与子单元b相连接的位置形成紧密的骨架氨纶互锁绞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相邻的子单元a与子单元b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35.优选地,梭织弹性织带的纬线采用含有锦纶易熔丝的涤纶拼纱。由此,能够提高纬线与经线结合的强度和可靠性。
36.优选地,梭织弹性织带的纬线在过水定型整理后,锦纶易熔丝在横向方向形成粘稠状的胶熔物,胶熔物把涤纶拼纱和经线粘合在一起。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纬线与经线结合的强度和可靠性。
37.优选地,梭织弹性织带的经线和纬线的原材料选自锦纶、涤纶、氨纶和棉纱中的任何一种。由此,能够提高纬线与经线结合的强度和可靠性。
38.优选地,梭织弹性织带的两边分别设置有拉架柔软舒适边。在梭织弹性织带的两边设置有结构比较疏松的拉架,形成柔软舒适的带边,即拉架柔软舒适边。由此,能够改善梭织弹性织带的舒适性。
39.如图7所示,梭织弹性织带的带身的骨架氨纶包覆纱的组织结构包括一上一下和一下一上两框链。梭织弹性织带的带面的纱线的组织结构为三上一下两框链。梭织弹性织带的带身底绒的纱线的组织结构为三下一上两框链。拉架柔软舒适边的纱线的组织结构包括三上一下和一下三上四框链。
40.在本实施例中,子单元a与子单元b衔接的位置有相互交织的氨纶包覆纱相互绞位形成锁纱,织带主体内的几乎每一组经线都有相应的骨架氨纶包覆纱与之紧密交织,经过染整处理后可以在任意方向上裁剪,不会造成散口、脱落的现象,可以满足设计师们对任意拼接及图形组合的时尚理念,营造出较好的美观性和塑身效果。
41.以下对梭织弹性织带做进一步的说明。
42.所述梭织弹性织带包括一体化编织形成的织带主体,所述的织带主体由子单元a,子单元b和互锁绞纱组成;在子单元a内所有的经线与子单元a的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互交织,
在子单元b内所有的经线与子单元b的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互交织,在子单元a与子单元b相邻的位置有相互交织的骨架氨纶互锁绞位;织带主体的两边设置有拉架柔软舒适边。
43.所述的织带主体所采用的纬线为含有易熔丝的涤纶拼纱,经过染整后处理后在纬线方向上有较好的粘合作用。
44.所述织带主体所用的原材料(包括经线和纬线)可以是锦纶、涤纶、氨纶或棉纱。
45.所述织带主体可以是可上色织带,也可以是色纱编织织带。
46.所述的梭织弹性织带可以是普通的小提花织带,也可以是带有图案的电脑提花织带。
47.所述的梭织弹性织带具有以下特征:a)在经线方向上,织带主体由子单元a和子单元b均匀地排列分布在织带主体内。子单元a内的所有经线与子单元a内的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交织,子单元b内的所有经线与子单元b内的骨架氨纶包覆纱相交织;子单元a内的骨架氨纶包覆纱与子单元b内的骨架氨纶包覆纱走相反的织物组织结构,在子单元a与子单元b相邻的位置形成紧密的一上一下互锁绞位,保证了经线方向上织带主体的牢固性;b)在纬线方向上,织带主体的纬线采用含有锦纶易熔丝的涤纶拼纱,横向贯串所有的经纱。纬线在过水定型整理后,锦纶易熔丝会在横向方向形成粘稠状的胶熔物,把涤纶丝同经纱粘合在一起,保证了纬线方向上织带主体的牢固性;c)在织带主体的两边设置有结构比较疏松的拉架,形成柔软舒适的带边。梭织弹性织带经一体化编织形成,可以在织带主体的任意方向上以任意的形状进行裁剪,裁剪处整洁,不会有毛丝,拼接车缝使用后,车缝位置不会出现散口,烂边,脱落,缩根等问题,可以满足服装设计师们对镂空,露肤等流行元素中任意裁剪拼接的要求,给纺织服装行业中的新材料增添了新的功能,满足了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
48.所述梭织弹性织带采用行业中常用的尼龙,涤纶和氨纶作为原材料,通过织物组织的搭配和设置,织造出一种可任意裁剪和拼接使用的梭织弹性织带。由于此款织带采用常规的原材料,不需要繁琐的后处理工序,可以满足设计师们对不同厚薄度,拉伸力度和拉伸强度的要求,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常用的肩带、围带、裤头带的镂空拼接风格等,不受限制。一体编织而成,使得女性内衣在穿着上更舒适,在塑身上更完美。
49.所述梭织弹性织带具有可任意裁剪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同时一体编织形成子单元a、子单元b,以及子单元a与子单元b衔接位置相互绞位的互锁纱线,在带身的两边设置有比较柔软的舒适边。各部分分别由不同的组织结构形成,经线按照设定的组织结构按规律上下运动形成比较清晰的开口,纬线横向贯穿开口,子单元a与子单元b衔接的位置有相互交织的氨纶包覆纱相互绞位形成锁纱,织带体内的每一组纱线都有相应的纱线与之紧密交织,经过染整处理后可以在任意方向上裁剪,不会造成散口,脱落的现象,可以满足设计师们对任意拼接及图形组合的时尚理念,营造出较好的美观性和塑身效果,满足了消费者们对流行网红镂空和任意拼接的追求。提高了服饰的品质,有整体的舒适度和较好的美观性。
50.图2至图5示出了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制造方法所涉及的关键器械:机台、双纬钩纬钩座、织针座及织针。
51.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主要制造设备,采用瑞士muller公司的nf无梭织机,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52.1、整经准备
53.经线有:带身骨架氨纶包覆纱为v360p7/38b(氨纶丝是浙江中柏公司的氨纶丝360dtex spandex;双包,包纱都是50/36pd sim black b003 polyester;内包纱为z捻,捻度为1345;外包纱为s捻,捻度为1055;氨纶含量为48.08%;涤纶的含量为51.92%,氨纶包覆纱手拉开度为380%),130条;带身底绒纱线为70/24/2sd 130ts m001 nylon260条;带面纱线为70/24/2sd 130ts m001 nylon 260条;带身两边走空心的口袋结构形成柔软边的纱线为n70n5/36jb16063,(氨纶丝是烟台泰和公司的氨纶丝70dtex spandex双包,包纱都是40/12/1sd100ts h001 jb16063 nylon;内包纱为z捻,捻度为748;外包纱为s捻,捻度为725;氨纶含量为22.41%;氨纶包覆纱手拉开度为360%),16条;氨纶成分占总重量的10.1%,尼龙成分占65.0%,涤纶占24.9%,所有的经线经过整经备盘头料。
54.2、穿棕
55.按如图6所示的穿棕图上经线排列顺序把所有经线穿过棕丝孔。
56.3、制作密度
57.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织物制作密度为9.2针/厘米。
58.4、宽度和钢筘
59.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成品宽度为:60mm。所用宽窄钢筘的规格为23(即宽位每英寸23格),筘宽为:73mm,一共70格,按图6所示穿棕图上的入筘顺序把经纱入到钢筘的每格里面。
60.5、纬线和边线
61.上纬线为:150/48pd him black b003 polyester 1条;下纬线为:70/10易熔丝l002 nylon 1条;边线为:40/12/1sd nylon 1条。
62.6、组织结构运动规律
63.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带身中,如图7所示,带身骨架氨纶包覆纱360dtex spandex的组织结构分别为:一上一下和一下一上两框链;带面纱线70/24/2sd 130ts m001 nylon的组织结构为:三上一下两框链;带身底绒纱线70/24/2sd 130ts m001 nylon的结构为:三下一上两框链;两边用来形成软边的纱线织结构为:三上一下和一下三上四框链。棕框根据所需的组织结构图(如图7)带动棕丝上下运动,使经纱上、下分层形成开口。
64.7、引纬打纬
65.150/48pd him black b003 polyester和下纬线70/10易熔丝l002 nylon分别穿过上/下纬钩孔,纬钩带动纬线横穿开口。边线40/12/1sd nylon穿过边线钩孔,经过边线输送凸轮带动边线钩有规律的上下运动,由舌针收取边线成圈;钢筘前后摆动,将穿过开口的纬线打实,形成织带。
66.8、胶辘转动卷取织带,通过制作密度的调节驱动装置调节卷取速度。
67.9、根据需求颜色进行后整理定型染色。
68.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组织结构并不仅限于图7所示的组织结构。图中的符号:
×
表示经线位于棕框的最高位置,

表示经线位于棕框的最低位置。织带本体可使用锦纶、氨纶、棉纱、涤纶或其它原料。带身主体的原料规格不限于本实施例里所述,其根据织带的厚薄、牵伸长度和拉伸强度及宽度等参数的需求而定。
69.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带身主体可以是平纹,斜纹,缎纹等织物组织结构,可以是普通的小提花结构,也可以是电脑logo的大提花结构,同时也可以是增加装饰边,具体根据需
要而定,使得使用所述梭织弹性织带的内衣外形更加美观多样。
70.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