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过滤布生产用梭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3299发布日期:2021-12-25 01:1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过滤布生产用梭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梭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除尘过滤布生产用梭织机。


背景技术:

2.梭织机是纺纱织布工艺中将纺织好的线织成成品布的一种机械,按照织造的引纬方法分类可分为有梭织机和无梭织机两大类,有梭织机是采用传统的梭子引纬的织机。梭子的体积大、份量重,被往来反复投射,机器振动大、噪音高、车速慢、效率低,无梭织机是继有梭织机之后,诞生的一种新型织机。无梭织机以其分量轻、振动小、噪音低、车速快、效率高等优点,迅速占领了织机市场,虽然无梭织机相较于有梭织机分量减轻,但是现有的梭织机在移动过程中依然需要多人抬动,移动时非常费力,另外,虽然现有的梭织机振动相对减小,但是在运输和使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有一定的震动,时间久了,影响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梭织机大多固定安装于地面,缺乏进一步的减震措施,另外,在除尘过滤布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细碎毛絮,而现有的梭织机缺乏相应的吸取碎毛絮并将碎毛絮集中处理的设备,时间久了,容易使得车间环境变差,另外设备、零件等被碎毛絮粘附,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过滤布生产用梭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除尘过滤布生产用梭织机,包括梭织机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向下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梭织机本体位于支撑板顶端,所述支撑板与减震槽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梭织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吸风罩,所述梭织机本体右侧的底座上设置有集絮箱,所述集絮箱的顶部与吸风罩之间设置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与集絮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底座的底端均匀对称设置有四个滑动套筒,每个所述滑动套筒的底端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套筒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转动把手。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套筒的底端向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位于滑动槽内,且与所述滑动槽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滑动槽的底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挡板相匹配,且所述连接弹簧的底端与挡板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槽的内壁两侧分别向内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相匹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絮箱的侧壁底端设置有排絮门,所述排絮门上设置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的一侧设置有门锁。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絮箱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减震槽,且所述减震槽内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支撑板,并将梭织机本体安装在支撑板的顶端,可以在搬运移动或者使用运行梭织机本体的过程中,减少振动对梭织机本体及其零部件的影响,延长梭织机的使用寿命,在所述梭织机的顶端设置有吸风罩,可以在吸风机的作用下及时将除尘过滤布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碎毛絮吸走并集中在集絮箱内等待集中处理,保持车间的卫生,同时防止碎毛絮粘附在梭织机本体上,影响梭织机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滑动套筒,且在所述滑动套筒的底端通过连接弹簧滑动连接有连接柱,并在连接柱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架,在连接架上通过转轴连接有转轮,可以实现底座的移动,从而使得梭织机本体的移动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尘过滤布生产用梭织机的整体结构正视剖面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尘过滤布生产用梭织机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套筒与连接柱之间连接结构剖视图。
18.图中:1、梭织机本体;2、底座;3、减震槽;4、减震弹簧;5、支撑板;6、吸风罩;7、集絮箱;8、吸风管;9、吸风机;10、滑动套筒;11、连接柱;12、轴承;13、连接架;14、转轴;15、转轮;16、固定套筒;17、转动把手;18、滑动槽;19、连接弹簧;20、挡板;21、挡块;22、限位滑槽;23、限位滑块;24、排絮门;25、门把手;26、门锁;27、排气口;2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一种除尘过滤布生产用梭织机,包括梭织机本体1和底座2,所述梭织机本体1位于底座2上方,所述底座2的顶端向下开设有减震槽3,所述减震槽3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与减震槽3的内底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4,所述梭织机本体1的底端与支撑板5顶端连接,连接方式可根据需要选择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梭织机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吸风罩6,所述梭织机本体1右侧的底座2上设置有集絮箱7,所述集絮箱7的顶部与吸风罩6之间设置有吸风管8,所述吸风管8与集絮箱7的连接处设置有吸风机9,所述底座2的底端均匀对称设置有四个滑动套筒10,每个所述滑动套筒10的底端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底端设置有轴承12,所述轴承1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架
13,所述连接架13上设置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上设置有转轮15。
22.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套筒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套筒16,所述固定套筒16的侧壁上设置有转动把手17,将梭织机本体1移动至合适位置之后,通过旋拧转动把手17带动固定套筒16在滑动套筒10上转动并下降,对地面产生挤压,使得滑动套筒10固定,从而使得底座2固定,进而实现梭织机本体1的固定。
23.参考图3、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套筒10的底端向上开设有滑动槽18,所述连接柱11的顶端位于滑动槽18内,所述连接柱11的顶端设置有挡板20,所述滑动槽18的底端设置有挡块21,所述挡块21与挡板20相匹配,且所述挡板20与滑动槽18的内顶壁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19,在移动搬运梭织机本体1的过程中,连接柱1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滑动槽18内移动,并对连接弹簧19进行挤压,使得挤压力与连接弹簧19的弹力保持平衡,从而使得转轮15随时与地面贴合,增加梭织机本体1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4.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槽3的内壁两侧分别向内开设有限位滑槽22,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滑块23,所述限位滑块23与限位滑槽22相匹配,通过限位滑块23和限位滑槽22的配合,在保证支撑板5上下滑动的同时防止支撑板5脱离减震槽3。
25.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集絮箱7的侧壁底端设置有排絮门24,便于对集絮箱7内收集的碎毛絮进行清洁,所述排絮门24上设置有门把手25,便于排絮门24的打开和关闭,所述门把手25的一侧设置有门锁26,防止排絮门24被随意打开,所述集絮箱7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排气口27,可以及时将多余的气流排出,所述排气口27上设置有过滤网28,将收集的碎毛絮进行拦截,防止碎毛絮通过排气口27外泄。
26.实施例2:
27.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推动梭织机本体1,在转轮15的作用下将梭织机本体1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旋拧转动把手17,通过转动把手17带动固定套筒16在滑动套筒10上转动并下降对地面进行挤压,使得底座2固定,从而使得梭织机本体1固定,在使用梭织机本体1的过程中,启动吸风机9,使得梭织机本体1在生产除尘过滤布的过程中产生的碎毛絮在吸风机9吸力的作用下通过吸风罩6收集,并通过吸风管8输送至集絮箱7内进行集中,等待处理,当作业完成需要对集絮箱7内的碎毛絮进行处理时,打开门锁26,通过门把手25将排絮门24打开,将集絮箱7内部的毛絮进行集中处理,之后将排絮门24关闭,并将门锁26锁好,便于下一次作业使用,在所述集絮箱7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27,所述排气口27内设置有过滤网28,可以更好将用于吸取碎毛絮的多余空气排出,并将毛絮有效拦截,防止毛絮通过排气口27外泄,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底座2的顶端开设有减震槽3,且所述减震槽3内通过减震弹簧4连接支撑板5,且所述支撑板5和减震槽3之间通过限位滑块23和限位滑槽22之间滑动连接,可以在运送移动梭织机本体1以及使用运行梭织机本体1时减少振动对梭织机本体1及其内部零件的影响,延长梭织机本体1的使用寿命。
28.实施例3:
29.参考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梭织机本体1和底座2,所述梭织机本体1位于底座2的上方,在所述底座2的底端设置有滑动套筒10,并且在滑动套筒10的底端通过连接弹簧19连接有连接柱11,可以在梭织机本体1需要搬运和移动时,连接柱1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滑动槽18内滑动,并对连接弹簧19产生挤压,使得连接弹簧19产生一定的弹力,直至挤压
力与连接弹簧19的弹力相等,当路面不平整时,连接弹簧19的弹力大于挤压力时,会将连接柱11向滑动槽18外推动,直至挤压力与弹簧弹力平衡,连接柱11的滑动带动转轮15的滑动,如此,即使在行驶的不平整的地面上时,也可以保持转轮15与地面的贴合,加强所述梭织机本体1在运送和移动时的整体稳定性。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