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平衡式飞梭及平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5254发布日期:2021-11-25 10:5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拉力平衡式飞梭及平衡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织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力平衡式飞梭及平衡组件。


背景技术:

2.请参考图1,在旧式飞梭中,纱线卷相对于飞梭轨道是横着放置的,然后通过设置于纱线卷旁边的旗杆完成出线。在出线时,出线点在纱线卷上的两端来回变化(即abc三个点之间来回变化),由于b点到出线瓷眼的距离,相对于a和c到出线瓷眼的距离要短,因此在出线速度不变时,随着出线点在纱线卷上的变化,丝线的拉力是不断在变化的,其拉力变化简图可参考图2。而丝线的拉力如果一直在变化,则容易导致丝线的断裂。
3.请参考图3,在辐射式飞梭中,纱线卷相对于飞梭轨道是竖着放置的,然后需要通过飞梭主架上的瓷眼改变出线方向后再由旗杆完成出线。相比旧式飞梭,辐射式飞梭的出线需要经过两个瓷眼,因此其第一个瓷眼与出线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旧式飞梭中瓷眼与出线点之间的距离,因此辐射式飞梭的丝线拉力变化更大,更容易导致丝线的断裂。且由于环保问题以及成品袋使用条件不同,故经常使用回收料或添加碳酸钙或其它添加物,导致丝线拉力值相对较低容易扯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力平衡式飞梭及平衡组件,在出线点不断变化后,丝线的拉力能够基本保持不变,使得丝线不容易出现断裂。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拉力平衡式飞梭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拉力平衡式飞梭,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瓷眼,以及用于安装纱线卷的纱线轴,还包括平衡组件,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板,所述平衡板设有一弧面,丝线由纱线卷的出线点引出,经过所述弧面后到达瓷眼,所述弧面使得丝线由纱线卷的任一出线点到瓷眼的长度均相等。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衡板靠近纱线轴设置。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衡组件还包括与平衡板连接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平衡板沿着纱线卷的宽度方向移动。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衡组件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获取纱线轴上的丝线厚度变化值,所述移动组件带动平衡板移动的距离与所述丝线厚度变化值一致。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带动平衡板,使得平衡板保持与纱线轴上的丝线相抵接。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压缩或拉伸状态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带动平衡板保持与纱线轴上的丝线相抵接。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架体上的安装架,以及设于安装架上的弹性件和可转动的连接件,所述弹性件与连接件抵接,所述连接件与平衡板可转动连接。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架上还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设于导向滑槽内。
14.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平衡组件,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板,所述平衡板设有一弧面,丝线由纱线卷的出线点引出,经过所述弧面后到达瓷眼,所述弧面使得丝线由纱线卷的任一出线点到瓷眼的长度均相等。
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有益效果是:丝线由纱线卷的出线点引出后,先经过平衡板的弧面后到达瓷眼。由于在出线点和瓷眼之间增加了平衡板,改变了丝线的路径,并通过平衡板的弧面,使得纱线卷的任一出线点到瓷眼的长度均相等。因此在出线点不断变化后,丝线的拉力能够基本保持不变,使得丝线不容易出现断裂。
附图说明
16.图1是背景技术中旧式飞梭的出线示意图。
17.图2是旧式飞梭的丝线拉力变化图。
18.图3是背景技术中辐射式飞梭的出线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拉力平衡式飞梭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拉力平衡式飞梭的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拉力平衡式飞梭的出线俯视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拉力平衡式飞梭的出线侧视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拉力平衡式飞梭的平衡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拉力平衡式飞梭的平衡组件移动后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拉力平衡式飞梭的丝线拉力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27.请参考图4、图5和图10,拉力平衡式飞梭包括架体10,所述架体10上设有瓷眼12,以及用于安装纱线卷30的纱线轴14。还包括平衡组件20,所述平衡组件20包括平衡板21,所述平衡板21设有一弧面212,丝线由纱线卷30的出线点引出,并经过所述弧面212后到达瓷眼12,所述弧面212使得丝线由纱线卷30的任一出线点到瓷眼12的长度均相等。
28.丝线由纱线卷30的出线点引出后,先经过平衡板21的弧面212后到达瓷眼12。由于在出线点和瓷眼12之间增加了平衡板21,改变了丝线的路径,并通过平衡板21的弧面212,使得纱线卷30的任一出线点到瓷眼12的长度均相等。因此在出线点不断变化后,丝线的拉力能够基本保持不变,使得丝线不容易出现断裂。
29.本实施例中,由于丝线由纱线卷30的出线点引出后,需要经过平衡板21的弧面212后到达瓷眼12,因此可以将平衡板21设于纱线卷30与瓷眼12之间。另一实施方式中,平衡板21也可以不设于纱线卷30与瓷眼12之间,此时需要丝线经过弧面212后再绕回瓷眼12。
30.本实施例中,平衡板21的弧面212包括一高点和对称分布于高点两边的低点,该弧面212至少包括两低点与一高点。在未增加平衡板21时,丝线由出线点到瓷眼12的距离,是纱线卷30两端的出线点较远,而其中间的出线点较近。这正好与弧面212两端低中间高相反,因此丝线经过弧面212后,可以使得任一出线点到瓷眼12的长度均相等。而弧面212的弧
度则与纱线卷30的长度相匹配。
31.请参考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板21靠近纱线轴14设置。由于出线点在纱线卷30两端来回变化时,丝线也会在平衡板21上的弧面212来回摆动,因此当平衡板21靠近纱线轴14设置时,丝线较容易在平衡板21上的弧面212进行来回摆动,避免丝线的摆动产生阻滞,从而影响丝线的拉力变化。
32.请再参考图4和图7,进一步的,所述平衡组件20还包括与平衡板21连接的移动组件22,所述移动组件22用于带动平衡板21沿着纱线卷30的宽度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随着丝线的逐渐消耗,丝线的厚度会逐渐减小,因此相当于纱线卷30的出线点向其宽度方向移动,此时,出线点到平衡板21上弧面212的直线距离便会增加。由于出线点在纱线卷30两端来回变化时,丝线也会在平衡板21上的弧面212来回摆动,且是由弧面212的低点—高点—低点。当出线点到平衡板21上弧面212的直线距离增加后,就会使得丝线在弧面212上的摩擦力增加,尤其是由弧面212的低点—高点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丝线在弧面212上的来回摆动变得阻滞,导致丝线的拉力产生变化。因此,通过移动组件22带动平衡板21沿着纱线卷30的宽度方向移动,使得出线点到平衡板21上弧面212的直线距离基本不变,让丝线能够在弧面212上平滑的来回摆动,从而保证丝线的拉力基本不变。移动组件22用于对平衡板21提供一个来回移动的动力,例如气缸。
33.进一步的,所述平衡组件20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获取纱线轴14上的丝线厚度变化值,所述移动组件22带动平衡板21移动的距离与所述丝线厚度变化值一致。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可以通过测长度传感器获取到丝线厚度,并通过丝线厚度的初始值减去丝线厚度的实时值得到丝线厚度变化值,而移动组件22带动平衡板21移动相应的距离,使得出线点到平衡板21上弧面212的直线距离不变。
34.请再参考图5、图6和图7,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组件22带动平衡板21,使得平衡板21保持与纱线轴14上的丝线相抵接。本实施例中,移动组件22保持给平衡板21一个推力或拉力,使得平衡板21贴着丝线并与其相抵接,当丝线逐渐消耗,丝线的厚度逐渐减小时,移动组件22带动平衡板21会随着丝线厚度减小进行移动,并保持与丝线相抵接。使得出线点到平衡板21上弧面212的直线距离不变,让丝线能够在弧面212上平滑的来回摆动,从而保证丝线的拉力基本不变。同时,由于平衡板21保持与丝线相抵接,因此平衡板21还可以作为纱线卷30的制动刹车板,用于防止纱线卷30因旋转惯性而转动。
3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22包括压缩或拉伸状态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带动平衡板21保持与纱线轴14上的丝线相抵接。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压缩或拉伸后带动平衡板21进行移动,并使其保持与纱线轴14上的丝线相抵接。
36.请参考图8和图9,具体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架体10上的安装架23,以及设于安装架23上的弹性件25和可转动的连接件24,所述弹性件25与连接件24抵接,所述连接件24与平衡板21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5为扭簧,扭簧安装在安装架23上的扭簧座上,扭簧处于压缩状态下与连接件24抵接,并推着连接件24移动。而连接件24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23和平衡板21可转动连接,从而转动后可带动平衡板21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4设有两个,用于提高平衡板21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安装架23上还开设有导向滑槽232,其中一个连接件24上设有导向凸起242,所述导向凸起242设于导向滑槽232内。通过导向滑槽232限制导向凸起242的滑动,使得连接件24和平衡板21进行更稳定的移动。
3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平衡组件,所述平衡组件20包括平衡板21,所述平衡板21设有一弧面212,丝线由纱线卷30的出线点引出,经过所述弧面212后到达瓷眼12,所述弧面212使得丝线由纱线卷30的任一出线点到瓷眼12的长度均相等。
3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