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7433发布日期:2021-12-12 22:3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晾衣架。


背景技术:

2.晾衣架广泛应用与日常生活中,其中,壁挂折叠式晾衣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也较为广泛;特别是在空间环境较小的生活场景中,因其自身可以弯折变形,使用灵活性较高,其应用更为广泛。
3.但其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市场中的晾衣架安装都不方便,而且晾衣杆无法转动,不能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并且绝大部分需要在墙上进行钻孔,安装后不易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衣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晾衣架,包括夹持在支撑件上的夹持部、与所述夹持部转动连接的联动件,实现所述联动件在所述夹持部上转动;通过所述联动件与设有的晾衣杆轴销连接,实现所述晾衣杆在所述联动件上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包括主体部分、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分一端的第一夹板和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分另一端的支撑座,并在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第一夹板之间滑动配合有第二夹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板通过设有的螺杆与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的导向孔连接,并通过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的驱动部促使所述第二夹板在所述主体部分上滑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部的安装孔,通过所述驱动部在所述安装孔内转动,促使所述螺杆带动所述第二夹板滑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联动件后与所述夹持部上设有的连接孔连接,实现所述联动件在所述夹持部上的转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动件,包括板体,并在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所述晾衣杆转动的槽口,且所述板体上还设有用于安装轴销的轴销孔,且所述槽口内还设有便于连接件穿插的圆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动件上还设有限位槽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夹持部上设有的定位销相适配连接,实现所述联动件定位在所述夹持部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两两所述的限位槽之间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定位销进入所述限位槽内的滑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均为半球状,并圆周阵列在所述联动件远离所述晾衣杆的一面上。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晾衣杆面向所述联动件的一端设有弧面和
平面,且所述晾衣杆上还设有挂孔。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夹持部将该装置夹持在支撑件上,同时通过联动件与设有的晾衣杆轴销连接,实现该装置无孔安装和晾衣杆的多角度调节,进而便于晾衣杆的收纳和使用位置的调节。
16.综上所述,使得该装置不需要开孔既可以与支撑件紧密连接,简化现有晾衣架的安装程序,同时晾衣杆可以在联动件上转动,联动件又可以在夹持部上转动,故而使得晾衣杆的调节范围更大,故而便于该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联动件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夹持部;10、主体部分;11、定位销;12、连接孔;13、定位孔;14、导向孔;15、支撑座;16、第一夹板;17、安装孔;2、晾衣杆;3、挂孔;4、联动件;40、槽口;41、板体;42、限位槽;43、圆孔;44、滑槽;45、轴销孔;5、平面;6、弧面;7、驱动部;8、螺杆;9、第二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正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晾衣架,包括夹持在支撑件上的夹持部1、与所述夹持部1转动连接的联动件4,实现所述联动件4在所述夹持部1上转动;通过所述联动件4与设有的晾衣杆2轴销连接,实现所述晾衣杆2在所述联动件4上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
23.综上所述,通过夹持部1将该装置夹持在支撑件,例如阳台的防护栏、窗框上,实现该装置利用夹持的方式与支撑件连接,因此该装置可以无孔安装,同时通过联动件4与设有的晾衣杆2轴销连接,因此晾衣杆2可以在联动件4上转动,进而便于晾衣杆2的收纳和展开,同时晾衣杆2自传以及通过联动件4被动转动,故而使得晾衣杆2的使用位置可以调节,进而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24.其中,夹持部1的结构为:所述夹持部1,包括主体部分10、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分10
一端的第一夹板16和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分10另一端的支撑座15,并在所述支撑座15和所述第一夹板16之间滑动配合有第二夹板9,通过第二夹板9的滑动,故而缩小第一夹板16与第二夹板9之间的间距,故而将位于第一夹板16和第二夹板9之间的支撑件夹持,以使得夹持部1稳定的位于支撑件上。
25.进一步的便于第二夹板9的滑动,所述第二夹板9通过设有的螺杆8与所述支撑座15上设有的导向孔14连接,并通过所述支撑座15上设有的驱动部7促使所述第二夹板9在所述主体部分10上滑动,通过上述方案,螺杆8转动,一则使得第二夹板9能够可靠、高效的传递动力;二则避免外力消失第二夹板9出现夹持失效的问题,同时导向孔14的设置又使得螺杆8定向移动,进一步的促使第二夹板9高效滑动;其中,驱动部7为圆柱状,并通过在其圆心处设有的螺孔与所述螺杆8螺纹配合,实现驱动部7的转动带动螺杆8转动。
26.另外,两个夹板的相向面均可以设有防滑片,利用防滑片可增加使两个夹板与支撑件的摩擦力,避免因悬挂物太重,而导致夹持部1与支撑件之间出现脱落的问题。
27.为了进一步的保证螺杆8高效、稳定的转动,所述支撑座15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驱动部7的安装孔17,通过所述驱动部7在所述安装孔17内转动,促使所述螺杆8带动所述第二夹板9滑动。
28.由于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联动件4后与所述夹持部1上设有的连接孔12连接,实现所述联动件4在所述夹持部1上的转动,通过上述方案,利用连接件,例如螺栓穿过联动件4后与连接孔12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此时使得联动件4可以组装在夹持部1上,同时连接孔12的设置又使得联动件4以连接件为旋转中心轴,进行转动,故而便于联动件4转动。
29.同时夹持部1上还设有定位孔13,通过连接件与定位孔13的螺纹配合,故而使得定位孔13内的连接件能够可靠的抵触在连接孔12内的连接件上,故而使得限制连接孔12内的连接件转动,进一步的保证联动件4与夹持部1的可靠连接。
30.其中,联动件4的结构如下:所述联动件4,包括板体41,并在所述板体41上设有用于所述晾衣杆2转动的槽口40,且所述板体4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轴销的轴销孔45,且所述槽口40内还设有便于连接件穿插的圆孔43。
31.通过上述方案,首先将晾衣杆2的一端安装到槽口40内,然后通过连接件穿过轴销孔45,将晾衣杆2的一端固定在槽口40内,此时晾衣杆2以轴销孔45内的连接件为旋转中心轴,进行转动,因此又可以将晾衣杆2与夹持部1折叠在一起,故而降低该装置的使用空间,尤其是,便于该装置的收纳、运输。
32.另外,在轴销孔45内的连接件通过设有的橡胶垫与晾衣杆2连接,此时既可以降低晾衣杆2转动时产生的噪音,又可以增加晾衣杆2的摩擦力同时起到补偿作用,防止晾衣杆2转动时因磨损而造成晃动的问题。
33.为了进一步的保证晾衣杆2使用状态的长久保持,所述联动件4上还设有限位槽42通过所述限位槽42与所述夹持部1上设有的定位销11相适配连接,实现所述联动件4定位在所述夹持部1上,通过上述方案,定位销11与限位槽42抵触时,限制联动件4继续转动,因此使得晾衣杆2的使用状态可以长久保持。
34.更进一步的,由于在两两所述的限位槽42之间设有用于引导所述定位销11进入所述限位槽42内的滑槽44,因此降低联动件4转动时的阻力,同时滑槽44的设置也使得定位销11能够准确的进入限位槽42内。
35.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42的数量为多个且均为半球状,并圆周阵列在所述联动件4远离所述晾衣杆2的一面上,因此晾衣杆2的转动阻力较小、定位后的位置准确、定位可靠、定位的位置多,进一步的便于该装置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36.由于所述晾衣杆2面向所述联动件4的一端设有弧面6和平面5,可以进一步的增强晾衣杆2转动后的稳定性,即,向上转动,此时弧面6在槽口40内起到让位的作用,故而便于晾衣杆2向上转动,向下转动时平面5与槽口40的内壁面抵触,限制晾衣杆2继续向下转动,故而增加了晾衣杆2的稳定性;由于所述晾衣杆2上还设有挂孔3,且挂孔3的数量为多个,因此可增加悬挂物品的数量,提高产品实用性。
3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