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绗缝面料长度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1353发布日期:2021-12-04 11:4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绗缝面料长度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牵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绗缝面料长度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绗缝产品过去主要是指被子,床垫等普通床上用品,现在已延伸到席梦思、沙发面料、手袋、箱包、鞋帽、服装等各类产品,从实用产品发展为工艺礼品,从家居发展到服装,绗缝以其丰富的变化加强了绗品的实用性与美感,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舒适又温馨的生活空间。
3.在自动化绗缝流水线中,对于绗缝面料长度定量输出环节,目前业内一般采用双罗拉输出结构,图1中a为上罗拉,b为下罗拉,c为面料,即上下滚轴组成钳口,滚轴同步滚压,对面料进行牵拉;但由于不同面料材质的摩檫力不同,导致该结构对于面料的长度输出存在比较大的误差,需要后期增加补偿机构对输出绗缝面料的长度进行补偿修正,并且修正结果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从而影响了产品生产的一致性,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品率与生产效率。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精确输出绗缝面料长度的结构以满足业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绗缝生产流水线中对于绗缝面料长度定量的输出环节,绗缝面料的长度输出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绗缝面料长度牵引装置。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
8.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架和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9.牵引单元,所述牵引单元包括牵引本体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牵引本体上,所述牵引本体两侧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牵引本体沿所述直线导轨运动;
10.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导柱、导柱滑块和第一驱动源,所述导柱设置于所述牵引本体上,所述导柱滑块设置于所述导柱上,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导柱滑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上压板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源带动所述上压板沿所述导柱运动,所述上压板与设置在牵引本体上的下压板配合实现压紧动作。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设置有多个,且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牵引本体上。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源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包括传动主轴,所述第二驱动源驱动所述传动主轴动作。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主轴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条设置有两条,两条齿条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源为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源为电机。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导轨包括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与第二直线导轨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传动主轴的支撑座。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为直线轴承支座。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
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绗缝面料长度牵引装置,通过在牵引单元上设置上压板、下压板,以导柱和导柱滑块导向,通过第一驱动源推动上压板上下滑动,配合下压板实现面料的抓取与压紧功能,适用于多种不同面料,降低了不同面料由于摩擦力不同导致的长度输出误差,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与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3.图1是现有双罗拉输出结构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紧单元示意图。
27.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单元;11、支架;12、直线导轨;121、第一直线导轨;122、第二直线导轨;2、牵引单元;21、牵引本体;211、滑动件;22、驱动组件;221、第二驱动源;222、传动部;2221、传动主轴;2222、齿轮;2223、齿条;3、压紧单元;31、上压板;32、下压板;33、压紧组件;331、导柱;332、导柱滑块;333、第一驱动源。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9.参照图2

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绗缝面料长度牵引装置,包括:
30.支撑单元1,支撑单元1包括支架11和直线导轨12,直线导轨12设置于支架11上;
31.牵引单元2,牵引单元2包括牵引本体21和驱动组件22,驱动组件22设置于牵引本体21上,牵引本体21两侧连接有滑动件211,滑动件211设置于直线导轨12上,驱动组件22驱动牵引本体21沿直线导轨12运动;
32.压紧单元3,压紧单元3包括上压板31、下压板32和压紧组件33,压紧组件33包括导柱331、导柱滑块332和第一驱动源333,导柱331设置于牵引本体21上,导柱滑块332设置于导柱331上,上压板31与导柱滑块332连接,第一驱动源333与上压板31连接且第一驱动源333带动上压板31沿导柱331运动,上压板31与设置在牵引本体21上的下压板32配合实现压
紧动作。
33.更优的,压紧组件33设置有多个,且间隔均匀地设置于牵引本体21上,在牵引本体21上设置多个压紧组件33,可以增大压紧单元3的压紧力,更好的起到压紧面料的效果。
34.可以想到的是,设置多个压紧组件33时,最好是在牵引本体21上间隔均匀地设置,可以保证压紧面料时压力的均匀性。
35.更优的,驱动组件22包括第二驱动源221和传动部222,传动部222包括传动主轴2221,第二驱动源221驱动传动主轴2221动作。
36.更优的,传动部222包括齿轮2222和齿条2223,齿轮2222设置在传动主轴2221上,齿条2223设置在支架11上,齿条2223与齿轮2222啮合,通过啮合的齿轮2222与齿条2223控制牵引单元2在面料长度方向的牵引距离,可控性更好,可以进一步减小面料长度输出的误差。
37.更优的,齿条2223设置有两条,两条齿条2223对称设置在支架11上。
38.更优的,第一驱动源333为气缸,第二驱动源221为电机。
39.更优的,直线导轨12包括第一直线导轨121和第二直线导轨122,第一直线导轨121与第二直线导轨122对称设置于支架11上。
40.更优的,牵引本体2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传动主轴2221的支撑座,在传动主轴2221上设置支撑座,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传动主轴2221运转更加平稳。
41.更优的,滑动件211为直线轴承支座,直线轴承支座装配互换容易,成本低,且运行平稳、噪音小。
42.更优的,滑动件211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在滑动件211上设置位置传感器,可以更加精确地监控整个装置的运行位置与运行距离,可以提高装置的精度。
43.整个牵引本体21通过固定在牵引本体21两侧的直线轴承支座固定在支架11上的直线导轨12上,使得牵引本体21可以在面料放置平台长度方向自由滑动;驱动组件22设置在牵引本体21后,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支架固定在牵引本体21上,通过电机轴带轮输出动力至固定在传动主轴2221上的传动轴带轮,带动传动主轴2221转动,使得固定在传动主轴2221两侧的齿轮2222与固定在支架11上的齿条2223发生相对运动控制整个牵引本体21在面料放置平台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44.牵引本体21上连接有下压板32,通过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第一驱动源333控制上压板31沿导柱331上下滑动,上压板31与下压板32配合,达到压紧面料的作用。
4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