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纤维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4086发布日期:2022-04-27 11:2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纤维棉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纤维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性纤维棉。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海绵、直立棉等棉体产品均是由若干根纤维丝组成,以形成内部具有一定空腔结构的棉体结构,适用于胸垫、坐垫、床垫等棉垫结构。
3.但目前的海绵、直立棉等棉体结构受压后容易形变,支撑力和回弹性相对较弱,且泡水后容易松散,纤维丝与纤维丝之间容易松离,使得棉体晾晒后结构发生形变,容易出现塌落等现象,降低了棉体的使用感和使用寿命。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棉体的结构支撑力、回弹性较低,泡水或水洗处理后亦容易形变,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目前棉体结构的结构稳定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纤维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弹性纤维棉,包括由若干根纤维丝连接组成,相邻两根所述纤维丝的连接处通过弹性胶件连接。
7.通过采用弹性胶件将相邻的纤维丝连接,可提高纤维丝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拉伸点和支撑点,泡水后纤维丝与纤维丝之间不易松散开,棉体泡水后不易形变,且弹性胶件具有塑胶、弹性体或硅橡胶等塑性和弹性,使得纤维丝成棉体后具有优良的支撑力和弹性,抗压力好,受压后不易形变,实用性高。具体的,弹性胶件可以将相邻纤维丝首位连接的连接点进行连接,或是并排的纤维丝相触碰处进行连接,可为弹性胶点、弹性胶条、弹性胶块等,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而上述弹性纤维棉是先将若干根纤维丝梳理后,以喷涂、点涂、辊涂等施涂方式,将液体状的弹性胶施加于若干根纤维丝,经过固化后液体状弹性胶固化形成弹性胶件,以将若干根纤维丝连接;或者是,将若干根纤维丝梳理且铺网后,施涂液体状的弹性胶于若干根纤维丝,固化后则形成弹性胶件,以将若干根纤维丝连接。
8.可选的,至少两根相邻的所述纤维丝连接形成一个弹性纤维单元,若干个所述弹性纤维单元组成该弹性纤维棉结构,所述弹性纤维单元呈x型、水平w型、竖直w型、水平v型、竖直v型、水平直线型、竖直直线型或蜂窝型。
9.通过采用弹性胶件可将相邻的纤维丝连接形成x型、水平w型、竖直w型、水平v型、竖直v型、水平直线型、竖直直线型或蜂窝型的弹性纤维单元,提高纤维丝与纤维丝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棉体不易开裂,弹性胶件的塑性亦提高棉体的支撑力和弹性,使得棉体受压或泡水后不易形变,实用性高。其中,弹性纤维单元的x型、水平w型、竖直w型、水平v型、竖直v型、水平直线型、竖直直线型或蜂窝型,形状结构均具有优良的支撑力,使得棉体不易形变、回弹性好。
10.可选的,所述纤维丝为棉纤维丝、玉米纤维丝、麻纤维丝、丝纤维丝、涤纶纤维丝、丙纶纤维丝、聚酯纤维丝和氨纶纤维丝中的至少一种。
11.通过采用上述的纤维丝,质量稳定,成本低,能够根据所需棉体材料而采用弹性胶件将上述种类的纤维丝进行连接,且弹性胶件与上述纤维丝的连接稳定性好,弹性胶件与纤维丝之间不易分离,使制得的棉体稳定性好,具有优良的支撑力和回弹性。
12.可选的,所述弹性胶件为硅橡胶件或热塑弹性体件。
13.通过采用上述硅橡胶件或热塑性弹性体件,强度高,且具有优良的支撑力和回弹性,将上述液体状的硅橡胶或液体状的热塑性弹性体施涂于梳理后或铺网后的若干根纤维丝,能将相邻的纤维丝连接起来,且固化后形成稳定的弹性胶件,则实现相邻纤维丝的连接,使纤维丝之间不易松散,制得的棉体亦具有优良的支撑力和弹性,受压或泡水后不易形变。其中,热塑弹性体件可以为tpe弹性胶件、sbc弹性胶件、sbs弹性胶件、sebs弹性胶件、tpv弹性胶件、tpu弹性胶件、tpee弹性胶件、tpo弹性胶件等。
14.可选的,该弹性纤维棉的厚度为1mm-120mm。
15.本技术的弹性胶件将相邻纤维丝连接稳定,能适用于不同厚度范围的弹性纤维棉,对于厚度较厚的弹性纤维棉亦能具有优良的支撑性和回弹性,不易形变,拓宽了弹性纤维棉的适用范围,可应用于厚度较薄的胸垫、坐垫,或是厚度较厚的床垫等。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7.1、通过采用弹性胶件将相邻的纤维丝连接,可提高纤维丝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拉伸点和支撑点,泡水后纤维丝与纤维丝之间不易松散开,棉体泡水后不易形变,且弹性胶件的塑性能使得纤维丝成棉体后具有优良的支撑力和弹性,抗压力好,受压后不易形变,实用性高。
18.2、本技术的弹性胶件将相邻纤维丝连接稳定,能适用于不同厚度范围的弹性纤维棉,对于厚度较厚或是厚度较薄的弹性纤维棉均具有优良的支撑性和回弹性,拓宽了弹性纤维棉的适用范围,可应用于厚度较薄的胸垫、坐垫,或是厚度较厚的床垫等。
附图说明
19.图1是实施例1的弹性纤维棉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实施例2的弹性纤维棉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实施例3的弹性纤维棉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实施例4的弹性纤维棉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实施例5的弹性纤维棉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实施例6的弹性纤维棉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实施例7的弹性纤维棉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实施例8的弹性纤维棉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图8中a部分的放大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弹性纤维棉;100、弹性纤维单元;101、纤维丝;102、弹性胶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弹性纤维棉。
31.实施例1
32.参照图1,弹性纤维棉1由若干根纤维丝101连接组成,其中相邻两根纤维丝101呈x型连接,且连接处通过弹性胶件102连接,以形成呈x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多个呈x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组成该弹性纤维棉1,该弹性纤维棉1的厚度可以为1mm、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85mm、90mm、95mm、100mm、105mm、110mm、115mm、120mm,均在本技术方案1-120mm的保护范围之内。
33.本实施例的纤维丝101为棉纤维丝,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采用玉米纤维丝、麻纤维丝、丝纤维丝、涤纶纤维丝、丙纶纤维丝、聚酯纤维丝或氨纶纤维丝,均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34.而本实施例的弹性胶件102为硅橡胶弹性胶件,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为其他的热塑性弹性胶件,均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将纤维团或纤维块开松,形成若干根纤维丝101,然后将若干根纤维丝101混合、梳理,再将液体硅橡胶加入至若干根纤维丝101中,制得硅胶混合纤维丝101;然后将硅胶混合纤维丝101进行铺网、烘烤,使得液体硅橡胶固化成型为硅橡胶体,制得硅胶纤维棉。或者,将纤维团或纤维块开松,形成若干根纤维丝101,再将若干根纤维丝101混合、梳理,制得混合纤维丝101;再而将混合纤维丝101进行铺网,将液体硅橡胶加入至混合纤维丝101中,然后烘烤,使得液体硅橡胶固化成型为硅橡胶体,制得硅胶纤维棉。上述在纤维丝101梳理或铺网过程中均可施加液体硅橡胶,而施加方式可以为喷涂、点涂、辊涂等,均在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36.实施例2
37.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四根纤维丝101依次首尾连接,且相邻纤维丝101的连接处通过弹性胶件102连接,第一根纤维丝101与第三根纤维丝10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二根纤维丝101与第四根纤维丝10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连接形成水平w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多个水平w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则组成该弹性纤维棉1,多个弹性纤维单元100的第一根纤维丝101的首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上表面,多个弹性纤维单元100的第四根纤维丝101的末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下表面。
38.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39.实施例3
40.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四根纤维丝101依次首尾连接,且相邻纤维丝101的连接处通过弹性胶件102连接,第一根纤维丝101与第三根纤维丝10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二根纤维丝101与第四根纤维丝10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连接形成竖直w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多个竖直w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则组成该弹性纤维棉1;且多个弹性纤维单元100的第一根纤维丝101的首端、第二根纤维丝101与第三根纤维丝101的连接处、第四根纤维丝101的末端一并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上表面,多个弹性纤维单元100的第一根纤维丝101与第二根纤维丝101的连接处、第三根纤维丝101与第四根纤维丝101的连接处一并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下表面。
41.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42.实施例4
43.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根纤维丝101依次首尾连接,且相邻纤维丝101的连接处通过弹性胶件102连接,连接形成水平v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多个水平v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则组成该弹性纤维棉1,多个弹性纤维单元100的第一根纤维丝101的首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上表面,多个弹性纤维单元100的第二根纤维丝101的末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下表面。
44.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45.实施例5
46.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根纤维丝101依次首尾连接,且相邻纤维丝101的连接处通过弹性胶件102连接,连接形成竖直v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多个竖直v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则组成该弹性纤维棉1;且多个弹性纤维单元100的第一根纤维丝101的首端、第二根纤维丝101的末端一并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上表面,多个弹性纤维单元100的第一根纤维丝101与第二根纤维丝101的连接处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下表面。
47.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48.实施例6
49.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多根纤维丝101平放且平行排列,且相邻纤维丝101的连接处通过弹性胶件102连接,每根纤维丝101可形成水平直线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多个水平直线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则组成该弹性纤维棉1,多根纤维丝101的首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一侧面,多根纤维丝101的末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另一侧面。
50.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51.实施例7
52.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多根纤维丝101竖放且平行排列,且相邻纤维丝101的连接处通过弹性胶件102连接,每根纤维丝101可形成竖直直线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多个竖直直线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则组成该弹性纤维棉1,多根纤维丝101的首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上表面,多根纤维丝101的末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下表面。
53.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54.实施例8
55.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多根纤维丝101呈s型地相互缠绕,且相邻纤维丝101的连接处通过弹性胶件102连接,同时多根s型的纤维丝101可首尾连接,以形成蜂窝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多个蜂窝型的弹性纤维单元100则组成该弹性纤维棉1,多根纤维丝101的首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上表面,多根纤维丝101的末端形成弹性纤维棉1的下表面。
56.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5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