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压脚平移稳定性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8581发布日期:2022-04-07 07:5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提高压脚平移稳定性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2.传统技术中的缝纫机,其压脚或压框通常连接有驱动机构,以用于带动压脚或压框平移,通常是在机台的上方安装气缸,利用气缸的伸缩杆驱动压脚或压框平移,在实际缝纫加工使用时,容易出现晃动现象,影响压脚平移稳定性,由于缝纫工件是受压脚的压持作用而随压脚位移,导致缝纫工件的位移平稳性受到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缝纫轨迹精准性。同时,受限于气源的稳定性,气缸的伸缩杆的伸缩动作控制精度不太理想。还有,由于气缸等传动部件外露于机台的上方,占用空间大。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压脚平移稳定性的缝纫机,其有效提高压脚平移稳定性,同时,机台上各传动功能部分的布置空间更加紧凑,体积更小。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5.一种提高压脚平移稳定性的缝纫机,包括有机台和装设于机台上的缝纫机头、压脚;所述机台包括有机台座体,所述机台座体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凹腔内左右间距式安装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轴向均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之间套设有同步带达成相互传动;所述第二凹腔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轮;所述同步带上连接有左右滑动座,所述机台座体上对应第一凹腔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第一左右向导轨,所述左右滑动座可左右滑动式设置于第一左右向导轨上;所述压脚随同左右滑动座左右位移。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脚连接有前后滑动座,所述前后滑动座连接有驱动前后滑动座前后位移的前后驱动单元;所述左右滑动座上设置有前后向导轨,所述前后滑动座可前后滑动式设置于前后向导轨上。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台座体上对应第一凹腔的左端前、后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左侧前安装板、左侧后安装板,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轮轴安装于左侧前安装板、左侧后安装板;
8.所述机台座体上对应第一凹腔的右端前、后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右侧前安装板、右侧后安装板,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轮轴安装于右侧前安装板、右侧后安装板。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台座体的前端一体成型连接有旋梭安装座,所述旋梭安装座内安装有旋梭,所述旋梭连接有梭轴,所述梭轴自后往前穿过第一凹腔伸入旋梭安装座内。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梭轴穿过同步带的上带体、下带体之间空隙处。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凹腔包括有电机安装腔和减速齿轮组件安装腔,所述电机安装腔连通于减速齿轮组件安装腔的后端,所述减速齿轮组件安装腔的前侧壁位于左侧后安装板的后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齿轮组件,所述减速齿轮组件连接于第一传动轮。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脚具有环形部。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后驱动单元的前端连接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第二左右向导轨,所述前后滑动座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可左右滑动式连接于设置于第二左右向导轨上。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机台座体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在第一凹腔内安装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及同步带,同时,在机台座体上对应第一凹腔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第一左右向导轨,在第二凹腔内安装电机,如此,借由机台座体的一体成型式结构,提高了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左右向导轨的安装精准性,同时,利用第一凹腔的设计,使得左右向平移传动结构在机台座体内呈下沉式设置,结合机台座体自带的第一左右向导轨,有效提高压脚左右平移时的稳定性,缝纫工件位移更平稳,有利于控制缝纫轨迹精度,缝纫品质一致性更好。同时,机台上各传动功能部分的布置空间更加紧凑,体积更小。
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侧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图;
18.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示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截面示图;
20.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图;
22.图7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图。
23.附图标识说明:
24.缝纫机头10
ꢀꢀꢀꢀꢀꢀꢀꢀꢀꢀꢀꢀ
压脚20
25.机架31
ꢀꢀꢀꢀꢀꢀꢀꢀꢀꢀꢀꢀꢀꢀꢀꢀ
机台座体32
26.第一凹腔321
ꢀꢀꢀꢀꢀꢀꢀꢀꢀꢀꢀ
第二凹腔322
27.电机安装腔3221
ꢀꢀꢀꢀꢀꢀꢀꢀ
减速齿轮组件安装腔3222
28.左侧前安装板3201
ꢀꢀꢀꢀꢀꢀ
左侧后安装板3202
29.右侧前安装板3203
ꢀꢀꢀꢀꢀꢀ
右侧后安装板3204
30.第一传动轮41
ꢀꢀꢀꢀꢀꢀꢀꢀꢀꢀ
第二传动轮42
31.同步带43
ꢀꢀꢀꢀꢀꢀꢀꢀꢀꢀꢀꢀꢀꢀ
电机44
32.第二齿轮441
33.左右滑动座50
ꢀꢀꢀꢀꢀꢀꢀꢀꢀꢀ
前后向导轨51
34.第一左右向导轨323
ꢀꢀꢀꢀꢀ
旋梭安装座324
35.前后滑动座60
ꢀꢀꢀꢀꢀꢀꢀꢀꢀꢀ
连接座61
36.驱动杆70
37.驱动座80
ꢀꢀꢀꢀꢀꢀꢀꢀꢀꢀꢀꢀꢀꢀ
第二左右向导轨81
38.梭轴90。
具体实施方式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
ꢀ“
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40.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41.一种提高压脚平移稳定性的缝纫机,包括有机台和装设于机台上的缝纫机头10、压脚20;本实施例中,以绣眼机为例作说明,所述压脚20具有环形部。
42.如图2、图3及图6所示,所述机台包括有机架31和安装于机架31上的机台座体32,所述机台座体32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凹腔321和第二凹腔322,所述第一凹腔321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凹腔321内左右间距式安装有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所述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的轴向均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之间套设有同步带43达成相互传动;所述第二凹腔322内安装有电机44,所述电机44驱动第一传动轮41;所述同步带43上连接有左右滑动座50,所述机台座体32上对应第一凹腔321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第一左右向导轨323,所述左右滑动座50可左右滑动式设置于第一左右向导轨323上;所述压脚20随同左右滑动座50左右位移。
43.如图4、图5及图7所示,优选地,所述压脚20连接有前后滑动座60,所述前后滑动座60连接有驱动前后滑动座60前后位移的前后驱动单元;所述左右滑动座50上设置有前后向导轨51,所述前后滑动座60可前后滑动式设置于前后向导轨51上。
44.如图7所示,所述前后驱动单元的前端通过驱动杆70连接有驱动座80,所述驱动座80上设置有第二左右向导轨81,所述前后滑动座60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座61,所述连接座61可左右滑动式连接于设置于第二左右向导轨81上;通过第一左右向导轨323、第二左右向导轨81,形成上、下导引定位,提高压脚20左右平移稳定性,避免出现晃动的问题,有利于缝纫轨迹精准性的提高。所述压脚20安装于连接座61上。
45.如图6所示,所述机台座体32上对应第一凹腔321的左端前、后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左侧前安装板3201、左侧后安装板3202,所述第一传动轮41的轮轴安装于左侧前安装板3201、左侧后安装板3202;所述机台座体32上对应第一凹腔321的右端前、后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右侧前安装板3203、右侧后安装板3204,所述第二传动轮42的轮轴安装于右侧前安装板3203、右侧后安装板3204。
46.所述机台座体32的前端一体成型连接有旋梭安装座324,所述旋梭安装座324内安装有旋梭,所述旋梭连接有梭轴90,所述梭轴90自后往前穿过第一凹腔321伸入旋梭安装座324内,所述梭轴90穿过同步带43的上带体、下带体之间空隙处;结构紧凑合理。
47.以及,所述第二凹腔322包括有电机安装腔3221和减速齿轮组件安装腔3222,所述电机安装腔3221连通于减速齿轮组件安装腔3222的后端,所述减速齿轮组件安装腔3222的前侧壁位于左侧后安装板3202的后方。所述电机44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齿轮组件,所述减速齿轮组件连接于第一传动轮41。所述减速齿轮组件包括有第一齿轮和啮合于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441,所述第一齿轮小于第二齿轮441,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电机44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441与第一传动轮41同轴连接设置。
48.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机台座体32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凹腔321和第二凹腔322,在第一凹腔321内安装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及同步带43,同时,在机台座体32上对应第一凹腔321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有第一左右向导轨323,在第二凹腔322内安装电机44,如此,借由机台座体32的一体成型式结构,提高了电机44、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第一左右向导轨323的安装精准性,同时,利用第一凹腔321的设计,使得左右向平移传动结构在机台座体32内呈下沉式设置,结合机台座体32自带的第一左右向导轨323,有效提高压脚20左右平移时的稳定性,缝纫工件位移更平稳,有利于控制缝纫轨迹精度,缝纫品质一致性更好。同时,机台上各传动功能部分的布置空间更加紧凑,体积更小。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