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布用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22556发布日期:2022-04-06 23: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织布用除静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针织布(2),且针织布(2)中部的内侧分别套接有导向辊组(3)、离子棒组(4)、限位辊组(5),所述导向辊组(3)一端的外侧与限位辊组(5)一端的外侧共同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导向辊组(3)另一端的外侧套接有限位机构(9),所述支撑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中部的顶面,所述针织布(2)一端的外侧套接有吸尘管组(6),所述吸尘管组(6)一端的内侧套接有过渡输送部件(7),所述过渡输送部件(7)顶部的内侧套接有负压动力部件(8),所述过渡输送部件(7)的底部与负压动力部件(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在底座(1)一侧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组(3)的长度值与限位辊组(5)的长度值相同,且导向辊组(3)的内部包括有三个导向辊,所述三个导向辊呈倒三角位置排列并针织布(2)中部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导向辊组(3)内部导向辊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10)的内部固定套接,所述限位辊组(5)的内部包括有两个限位辊,且两个限位辊的一端也与通过轴承与支撑板(10)的内部固定套接,所述限位辊组(5)内部的两个限位辊与针织布(2)中部的表面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棒组(4)的内部包括有三个离子棒,且三个离子棒也呈倒三角位置排列,所述离子棒组(4)内部的离子棒一端固定套接在支撑板(10)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组(6)的内部包括有两个中空吸尘管体(61),且两个中空吸尘管体(61)分别位于针织布(2)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并紧密接触,两个所述中空吸尘管体(61)的侧壁开设有负压孔(62),且两个负压孔(62)一端的内侧固定套接有过滤网(6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输送部件(7)的内部包括有两个过渡导管(71),且两个过渡导管(71)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中空吸尘管体(61)的内侧,两个所述过渡导管(71)中部的表面均固定套接有一个辅助轴承(72),两个所述辅助轴承(72)正反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杆(73),所述支杆(7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一侧的顶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动力部件(8)的内部包括有主负压管(81),且主负压管(81)顶部的一侧固定套接有两个支管(82),两个所述支管(82)的一端活动套接在两个过渡导管(71)另一端的内侧,且支管(82)与过渡导管(71)的连接处安装密封圈,所述主负压管(81)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负压泵(83),所述负压泵(8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一侧的顶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9)的内部包括有螺纹杆(91),且螺纹杆(9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辊组(3)内部导向辊另一端的端面,所述螺纹杆(9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行程套管(92),所述行程套管(92)活动套接在导向辊组(3)内部导向辊另一端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针织布用除静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针织布,且针织布中部的内侧分别套接有导向辊组、离子棒组、限位辊组,所述导向辊组一端的外侧与限位辊组一端的外侧共同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导向辊组另一端的外侧套接有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中部的顶面,所述针织布一端的外侧套接有吸尘管组,所述吸尘管组一端的内侧套接有过渡输送部件。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导向辊组、限位辊组相互配合组成翻转式的导向机构,配合离子棒组一同使用后可使针织布的顶面和底面同步进行除静电处理,且与离子棒组的接触时间因导向机构翻转作用而增加,充分提升除静电效果。充分提升除静电效果。充分提升除静电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泽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市恒泰丰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3
技术公布日:2022/4/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