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9914发布日期:2022-05-11 16:3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钩编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


背景技术:

2.钩编机,针床和梳栉呈水平设置,并在针床上方垂直设置衬纬梳栉的经编针织机,是一种变型的狭幅拉舍尔经编机。钩编机采用舌针或自闭式钩针将梳栉喂入的经纱编织成线圈,衬纬纱则由衬纬梳栉喂入并被夹持在地组织的线圈中。钩编机常用于生产花边带、松紧带等狭幅经编针织物。
3.如图1所示,在钩编机中,钩编机构装设于顶板01、背板02以及两侧板03围成的空间内。目前,钩编机的钩编机构常用于编织单层编织线。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目前钩编机的钩编机构不易编织双层编织线,钩编机存在有适应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钩编机的适应性,以便钩编机编织双层编织线,本技术提供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
6.本技术提供的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包括设置于顶板下方的内层理线环和外层理线环,所述内层理线环和所述外层理线环同轴设置,且公共轴线竖直设置,所述内层理线环位于所述外层理线环的上方,且所述内层理线环的规格尺寸小于所述外层理线环,所述内层理线环和所述外层理线环上均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线孔,所述内层理线环和所述外层理线环均间歇扭转,且转向相反,所述外层理线环的下方竖直设置有通线管,所述通线管的周侧均匀嵌设有多个钩针,所述钩针滑移连接于所述通线管,多个所述钩针均竖直设置,并在竖直方向上同步往复运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层丝线从内层理线环上的线孔中穿过,外层丝线从外层理线环上的线孔中穿过,内层丝线和外层丝线在通线管的顶端处会合,并通过内层理线环、外层理线环以及钩针的作动方式,被编织成双层编织线,从而使得钩编机能够编织双层编织线,提高了钩编机的适应性。
9.优选的,顶板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并转动连接有外层扭转柱,所述外层扭转柱沿轴线贯穿并转动连接有内层扭转柱,所述内层扭转柱的底端与所述内层理线环间连接有内层支撑脚,所述外层扭转柱与所述外层理线环间连接有外层支撑脚,所述内层扭转柱和所述外层扭转柱均间歇扭转,且转向相反。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扭转柱转动连接于顶板,内层扭转柱转动连接于外层扭转柱,内层扭转柱和外层扭转柱同轴设置,并间歇扭转,且转向相反,以分别带动内层理线环和外层理线环间歇扭转。
11.优选的,所述内层支撑脚和所述外层支撑脚均包括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杆,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在所述内层支撑脚或所述外层支撑脚中,多个连接杆首尾相连。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层支撑脚和外层支撑脚均由单元化的连接杆组成,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作业需求调整内层支撑脚或外层支撑脚中连接杆的数量,以调节内层支撑脚或外层支撑脚的长度,从而提高了内层理线环和外层理线环位置的灵活性,单元化设计的连接杆还提高了钩编机构中零件的通用性,有利于钩编机构中零件的生产。
13.优选的,顶板远离背板的一端设置有理线格栅,所述外层理线环的两侧均设置有理线板,所述理线板水平设置,所述理线板上开设多个线孔,所述理线板固定连接于背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丝线依次穿过理线格栅和理线板,随后穿入外层理线环的线孔中,理线格栅和理线板对外层丝线有限位的作用,使得外层丝线能够有序输送,有利于编织作业的进行。
15.优选的,所述理线板靠近背板的一端竖直设置有安装折边,所述安装折边上开设有腰孔,紧固件贯穿所述腰孔,并固定连接于背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折边上腰孔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调节理线板的高度,从而提高了理线板的适用性。
17.优选的,所述线孔中穿设有过线管,所述过线管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为圆角结构,所述过线管由耐磨材料制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圆角结构的过线管具有保护丝线的作用,能够降低丝线在经过限位结构时被棱边割断的概率,除此之外,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过线管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提高过线管的使用寿命。
19.优选的,背板上固定连接有基座,通线管的底端贯穿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通线管上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通线管上还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的上方,所述钩针的底端卡接于所述限位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套设在通线管上,并带动卡接有钩针的限位块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以便钩针进行编织作业。
21.优选的,所述通线管上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靠近所述通线管的顶端设置,所述钩针均位于所述限位环的内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在通线管上的限位环对钩针有限位的作用,能够降低钩针朝向通线管外侧倾斜的概率,从而提高了钩针往复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 内层丝线从内层理线环上的线孔中穿过,外层丝线从外层理线环上的线孔中穿过,内层丝线和外层丝线在通线管的顶端处会合,并通过内层理线环、外层理线环以及钩针的作动方式,被编织成双层编织线,从而使得钩编机能够编织双层编织线,提高了钩编机的适应性;
25.2. 内层支撑脚和外层支撑脚均由单元化的连接杆组成,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作业需求调整内层支撑脚或外层支撑脚中连接杆的数量,以调节内层支撑脚或外层支撑脚的长度,从而提高了内层理线环和外层理线环位置的灵活性,单元化设计的连接杆还提高了钩编机构中零件的通用性,有利于钩编机构中零件的生产;
26.3. 带有圆角结构的过线管具有保护丝线的作用,能够降低丝线在经过限位结构时被棱边割断的概率,除此之外,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过线管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提高过线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7.图1是钩编机主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层扭转柱和内层扭转柱处的剖视图;
30.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基座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通线管处的剖视图。
33.附图标记:01、顶板;02、背板;03、侧板;1、外层扭转柱;11、外层理线环;111、线孔;112、过线管;12、外层支撑脚;13、连接杆;131、螺纹杆;132、螺纹孔;2、内层扭转柱;21、内层理线环;22、内层支撑脚;31、理线板;32、安装折边;321、腰孔;33、理线格栅;4、基座;41、通线管;411、滑槽;412、限位环;42、钩针;421、卡接凸起;43、导向杆;44、滑块;45、限位块;451、卡接槽;46、配重块;5、摆动轴;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
36.参照图1、图2以及图3,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包括竖直并同轴设置的外层扭转柱1和内层扭转柱2,其中,外层扭转柱1穿设并转动连接在顶板01上,内层扭转柱2沿外层扭转柱1的轴线贯穿并转动连接于外层扭转柱1的内侧,且内层扭转柱2中空设置。
37.参照图2和图4,内层扭转柱2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内层理线环21,内层理线环21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外层理线环11,内层理线环21与外层理线环11同轴设置,且内层理线环21的直径小于外层理线环11的直径。
38.参照图4,内层理线环21和外层理线环11均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线孔111,所述线孔111中穿设并固定连接有过线管112。过线管112的两端均做圆角化处理,带有圆角结构的过线管112具有保护丝线的作用,能够降低丝线在经过限位结构时被棱边割断的概率。过线管112由耐磨材料制成,本技术实施例中,过线管112由尼龙材料制成,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过线管112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够提高过线管112的使用寿命。
39.参照图4,内层扭转柱2的底端与内层理线环21间连接有内层支撑脚22,内层支撑脚22设置为多个,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层支撑脚22设置为三个,三个内层支撑脚22沿内层理线环21的周向均匀分布。外层扭转柱1的底端与外层理线环11间连接有外层支撑脚12,外层支撑脚12设置为多个,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层支撑脚12设置为三个,三个外层支撑脚12沿外层理线环11的周向均匀分布。
40.外层扭转柱1和内层扭转柱2均间歇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并分别带动外层理线环11和内层理线环21间歇扭转。
41.参照图4,内层支撑脚22和外层支撑脚12均由多个连接杆13组成,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层支撑脚22由一个连接杆13组成,外层支撑脚12由三个连接杆13组成。连接杆13的一端一体设置有螺纹杆131,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132。在外层支撑脚12中,通过螺纹杆131与螺纹孔132间的配合,三个连接杆13在竖直方向上首尾相连,组合外层支撑脚12。连接杆13的横截面设置为正六边形,以便工作人员转动并紧固连接杆13。
42.内层支撑脚22和外层支撑脚12均由单元化的连接杆13组成,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作业需求调整内层支撑脚22或外层支撑脚12中连接杆13的数量,以调节内层支撑脚22或外层支撑脚12的长度,从而提高了内层理线环21和外层理线环11高度位置的灵活性。单元化设计的连接杆13还提高了钩编机构中零件的通用性,有利于钩编机构中零件的生产。
43.参照图2,外层扭转柱1的两侧均设置有理线板31,理线板31呈长条状,并水平设置。理线板31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多个线孔111,线孔111中均穿设并固定连接过线管112。理线板3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背板02设置,理线板31靠近背板02的一端朝向上方弯折形成安装折边32。安装折边32上贯穿开设有腰孔321,腰孔321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螺钉贯穿腰孔321,并固定连接于背板02,以实现理线板31在背板02上的稳定安装。腰孔321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调节理线板31的高度,从而提高了理线板31的适用性。
44.顶板01远离背板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理线格栅33,且理线格栅33水平设置。外层丝线依次穿过理线格栅33和理线板31,随后穿入外层理线环11上的过线管112中,理线格栅33和理线板31对外层丝线有限位的作用,使得外层丝线能够有序输送,有利于编织作业的进行。内层丝线从内层扭转柱2的空腔中穿过,随后穿入内层理线环21上的过线管112中。
45.参照图2和图5,外层理线环11的下方设置有基座4,基座4水平设置,且基座4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背板02。外层理线环11与基座4间设置有通线管41,通线管41竖直设置,并与外层理线环11同轴设置,且通线管41位于基座4远离背板02的一端,通线管41的底端贯穿并固定连接于基座4。
46.基座4靠近背板02的一端竖直设置有导向杆43,导向杆43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基座4。基座4上方水平设置有滑块44,滑块44整体呈长方体状设置,滑块44的一端套设在通线管41上,另一端套设在导向杆43上。
47.参照图5和图6,通线管41的外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多个滑槽411,且多个滑槽411沿通线管41的周向均匀排列,滑槽411内均滑移设置有钩针42。通线管41上还套设有限位块45,限位块45呈圆柱状设置,限位块45由两块半圆柱组成,且两块半圆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基座4的上顶面。限位块45的内腔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卡接槽451,相应地,钩针42底端靠近卡接槽451的一侧凸出形成卡接凸起421,卡接凸起421卡接于卡接槽451。使得限位块45在跟随滑块44上下移动时,能够带动钩针42上下移动。
48.通线管41上还套设有限位环412,且限位环412靠近通线管41的顶端设置,钩针42均位于限位环412的内侧。套设在通线管41上的限位环412对钩针42有限位的作用,能够降低钩针42朝向通线管41外侧倾斜的概率,从而提高了钩针42往复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49.参照图5和图6,导向杆43上还套设有配重块46,且配重块4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基座4的上顶面。
50.基座4和滑块44均沿竖直方向开设通孔。两侧板03间转动连接有摆动轴5,摆动轴5水平设置,并位于背板02的下方,摆动轴5做间歇往复摆动。摆动轴5与滑块44间设置有第一
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其中,第一连杆51水平设置,第一连杆51的一端套设并固定连接在摆动轴5上。第二连杆52竖直设置,且第二连杆52的底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51远离摆动轴5的一端,第二连杆52的顶端穿过基座4的内腔,伸至滑块44的内腔中,并转动连接于滑块44。
51.通过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摆动轴5将自身的间歇摆动转换为滑块44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便带动钩针42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
52.本技术实施例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的实施原理为:
53.内层丝线从内层理线环21上的过线管112中穿过,外层丝线从外层理线环11上的过线管112中穿过,内层丝线和外层丝线在通线管41的顶端处会合,并通过内层理线环21、外层理线环11以及钩针42的作动方式,被编织成双层编织线,从而使得钩编机能够编织双层编织线,提高了钩编机的适应性。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