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8290发布日期:2023-03-04 01:4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通常,衣物处理装置的概念涵盖洗涤衣物(洗涤对象物、烘干对象物)的装置、烘干衣物的装置、能够将衣物的洗涤和烘干均执行的装置。
3.近年来,衣物处理装置呈外桶和滚筒的容量变大的趋势,以一次洗涤和/或烘干大量的对象物。
4.在使用普通衣物处理装置来处理少量的对象物的情况下,可能会浪费水和电力。
5.因此,正在不断地研发尺寸和容量小于普通衣物处理装置的衣物处理装置。
6.这种尺寸相对小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以与普通衣物处理装置相同或相似的水准设计宽度而高度设计为小于普通衣物处理装置的高度,并设置在普通衣物处理装置的上侧或下侧。
7.在这种与普通衣物处理装置相比高度较低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存储于外桶的水和排水泵的水头之间的差相对小。因此,外桶的水可能不会快速地向排水泵流入。
8.在外桶的水缓慢地向排水泵流入的情况下,可能在排水泵的罩体内部形成空气层。在排水泵以排水泵的叶轮暴露于空气中的状态下动作时可能引起振动和噪音。
9.另一方面,设置于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泵存在在低温条件下冻裂的问题。即,如果气温低,则残留在所述泵内部的水结冰,在水结冰的过程中经常使泵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10.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其它问题。
12.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或降低泵的振动和噪音的衣物处理装置。
13.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是,提供一种即便外桶的水缓慢地向泵流入,叶轮也不会暴露于空气中的衣物处理装置。
14.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是,提供一种即便空气流入到泵罩体或者在泵罩体形成有空气层,也不会降低单位时间的排水流量的衣物处理装置。
15.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是,提供一种最小化冻裂的危险的泵以及设置有所述泵的衣物处理装置。
16.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17.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桶和泵。
18.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箱体。
19.所述外桶可以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外桶可以提供存储水的空间。所述外桶可以具有延伸的筒形状。所述外桶的直径可以大于所述外桶的长度。
20.所述外桶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外桶的上部面的外桶盖。
21.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滚筒。所述滚筒可以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在所述滚筒可以容纳有对象物。
22.所述泵包括与外桶连接的供应端口和与所述箱体外部连接的排出端口。
23.所述泵包括:罩体;第一腔室、第二腔室,配置于所述罩体的内部;第一分隔壁(partition),划分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腔室连通孔,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叶轮,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腔室的内部。
24.所述第一腔室可以与所述供应端口连通。
25.所述第二腔室可以与所述排出端口连通。
26.所述腔室连通孔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分隔壁。
27.所述叶轮可以配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所述叶轮可以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
28.所述罩体可以包括提供所述第一腔室的上侧边界的第一面。
29.所述泵可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二分隔壁。第二分隔壁可以从所述罩体的第一面向下侧延伸。
30.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从所述罩体的第一面延伸至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
31.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从所述罩体的第一面延伸至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中位于所述腔室连通孔的中心的上侧的位置。
32.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从所述罩体的第一面延伸至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中位于最上侧的位置。
33.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将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划分为第一上部区域和第二上部区域。
34.还可以包括使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上部区域连通的分隔壁通孔。所述分隔壁通孔可以位于所述第二上部区域。所述分隔壁通孔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分隔壁。
35.所述分隔壁通孔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二分隔壁的下端更靠上侧的位置。
36.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使所述第二上部区域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的排气管。
37.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分隔壁向所述第二上部区域延伸的流量调节壁。所述流量调节壁可以从所述罩体隔开。
38.所述流量调节壁可以经过所述分隔壁通孔的上端和下端之间而延伸。或者,所述流量调节壁也可以配置于所述分隔壁通孔和所述腔室连通孔之间。
39.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外桶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可以与所述外桶盖连接。
40.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使所述第一腔室的下部与所述罩体外部连通的残水排出管。
41.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为开闭所述残水排出管的簧片阀。
42.所述第一腔室可以包括:流路腔室,与所述供应端口和所述腔室连通孔连通;以及缓冲腔室,不与所述供应端口和所述腔室连通孔连通。所述缓冲腔室可以配置于所述腔室连通孔的下侧。
43.所述泵还可以包括划分所述流路腔室和所述缓冲腔室的第三分隔壁。
44.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位于所述流路腔室。
45.所述第三分隔壁可以包括从提供所述第一腔室的下侧边界的所述罩体的第二面延伸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可以沿从所述供应端口朝所述腔室连通孔的方向向上侧倾斜。
46.所述第三分隔壁可以包括沿腔室连通孔的边缘向下侧延伸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可以连接所述罩体的第一面和所述罩体的第二面,并且从位于所述供应端口的相反侧的面沿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向下侧延伸。
47.所述第三分隔壁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引导面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可以与所述罩体的第二面平行延伸。
48.本发明一方面的泵可以包括:罩体,提供存储水的空间;罩体分隔壁,将所述罩体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腔室连通孔,设置为贯穿所述罩体分隔壁,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供应口,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排出口,使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叶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使水朝所述排出口的方向移动;以及腔室形成部,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面向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凸出,以在水被供应到所述第一腔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腔室提供的空间中位于所述腔室连通孔的上部的空间形成空气腔室(air chamber)。
49.本发明一方面的泵可以包括:罩体,提供存储水的空间;罩体分隔壁,将所述罩体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腔室连通孔,设置为贯穿所述罩体分隔壁,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供应口,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排出口,使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叶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使水朝所述排出口的方向移动;以及腔室第一分隔壁,将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划分为流路腔室和第一缓冲腔室,所述流路腔室将从所述供应口流入的水引向所述腔室连通孔,所述第一缓冲腔室不与所述供应口和所述腔室连通孔连通。
50.本发明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外桶,提供存储水的空间;滚筒,具有滚筒主体和复数个连通孔,所述滚筒主体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并且衣物被存储于所述滚筒主体,复数个所述连通孔设置为贯穿所述滚筒主体从而使所述外桶与所述滚筒主体的内部连通;泵,具有罩体、将所述罩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罩体分隔壁、设置为贯穿所述罩体分隔壁并且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腔室连通孔、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的供应口、使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的排出口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部并且使水朝所述排出口的方向移动的叶轮;第一排水管,将所述外桶内部的水引向所述供应口;第二排水管,提供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水的移动路径;以及腔室形成部,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面向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凸出,以在水供应到所述第一腔室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腔室提供的空间中位于所述腔室连通孔的上部的空间形成空气腔室(air chamber)。
51.所述腔室形成部可以由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面延伸至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的板(board)构成。
52.所述腔室形成部可以由连接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面和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中位于经过所述腔室连通孔的中心的水平线的上部的部位的板构成。
53.所述腔室形成部可以由连接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中的最高点和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面的板构成。
54.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分隔壁通孔,设置为贯穿所述罩体分隔壁,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位于比所述腔室连通孔的最上端和所述腔室形成部的自由端更高的位置;以及排气管,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
55.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流量调节壁,所述流量调节壁从所述腔室形成部凸出而位于所述分隔壁通孔和所述腔室连通孔之间,或者位于所述分隔壁通孔的最上端和所述分隔壁通孔的最下端之间。
56.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为连接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外桶,并且连接到所述外桶的一端位于比设定于所述外桶的最高水位更高的位置。
57.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残水排出管,设置为向所述罩体的外部排出所述第一腔室的水;以及簧片阀,设置为能够开闭所述残水排出管。
58.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腔室第一分隔壁,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将所述第一腔室内部划分为流路腔室和缓冲腔室,所述流路腔室将从所述供应口流入的水引向所述腔室连通孔,所述缓冲腔室不与所述供应口和所述腔室连通孔连通。
59.所述腔室形成部可以设置于所述流路腔室的内部。
60.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箱体,在前方面设置有引出口;以及抽屉,设置为可从所述箱体引出,提供容纳所述外桶的空间,所述罩体固定于该抽屉。
61.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外桶,提供存储水的空间;滚筒,具有滚筒主体和连通孔,所述滚筒主体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并且衣物存储于所述滚筒主体,所述连通孔设置为贯穿所述滚筒主体从而使所述滚筒主体的内部与所述外桶连通;泵,具有罩体、将所述罩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罩体分隔壁、设置为贯穿所述罩体分隔壁并且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的腔室连通孔、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的供应口、使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的排出口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部并且使水朝所述排出口的方向移动的叶轮;第一排水管,将所述外桶内部的水引向所述供应口;第二排水管,提供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水的移动路径;以及腔室第一分隔壁,将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划分为流路腔室和第一缓冲腔室,所述流路腔室将流入到所述供应口的水引向所述腔室连通孔,所述第一缓冲腔室不与所述供应口和所述腔室连通孔连通。
62.所述流路腔室的体积可以大于所述第一缓冲腔室的体积。
63.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的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的另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侧面。
64.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可以包括:引导面,设置为包围所述腔室连通孔中位于所述水平线的下部的区域;延伸面,从所述引导面沿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及倾斜面,连接所述延伸面和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
65.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空气腔室形成壁,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面向所述腔室连通孔凸出,以在所述流路腔室的水位达到预先设定的水位的情况下,在所述流路腔室提供的空间中位于所述腔室连通孔的上部的空间形成空气腔室;缓冲腔室形成壁,设置为连接所述空气腔室形成壁的自由端和形成所述第一腔室的一面,形成与所述流路腔室、所述空气腔室以及所述第一缓冲腔室分开的第二缓冲腔室;分隔壁通孔,设置为贯穿所述罩体分隔壁,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比所述腔室连通孔的最上端
更高的位置;以及排气管,向所述第二缓冲腔室的外部排出从所述分隔壁通孔流入的空气。
66.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缓冲腔室分隔壁,所述缓冲腔室分隔壁将所述第二缓冲腔室划分为与所述分隔壁通孔连通的空间和不与所述分隔壁通孔连通的空间。
67.所述缓冲腔室形成壁可以设置为连接所述空气腔室形成壁和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的一端。
68.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为连接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外桶,并且与所述外桶连接的一端位于比设定于所述外桶的最高水位更高的位置。
69.技术效果
7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能够防止或降低泵的振动和噪音。
7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即便外桶的水缓慢地向泵流入,叶轮也不会暴露于空气中。
7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即便空气流入到泵罩体或在泵罩体形成有空气层,也不会降低单位时间的排水流量。
7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最小化泵的冻裂的危险。
74.通过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会明确本发明的其他可应用范围。但是,由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会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和修改,因此如具体实施方式和优选实施例的特定实施例,应当仅理解为是示例。
附图说明
75.图1和图2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图。
76.图3和图4是示出泵的一例的图。
77.图5和图6是示出设置于泵的腔室第一分隔壁和空气腔室形成壁的一例图。
78.图7是示出设置于泵的腔室第一分隔壁和腔室第二分隔壁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7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与附图编号无关地对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省去对其重复的说明。
80.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针对结构要素的后缀“模块”及“部”仅是考虑到便于说明书的撰写而被赋予或混用,其自身并不带有相互区分的含义或作用。
81.并且,在对本说明书揭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导致混淆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实施例的技术思想,则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并且,所附的附图仅是为了容易理解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实施例,不应由所附的附图来限定本说明书所揭示的技术思想,而是应当涵盖了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中所包括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
[0082]“第一”、“第二”等包含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多种结构要素,但是所述结构要素并不由所述术语所限定。所述术语仅是用于将一个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区分的目的来使用。
[0083]
如果提及到某个结构要素“连接”或“连结”于另一结构要素,则应理解为可能是直接连接或连结于该另一结构要素,但也可能它们中间存在有其他结构要素。反之,如果提及
到某个结构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连结”于另一结构要素,则应当被理解为是它们之间不存在有其他结构要素。
[0084]
除非在上下文明确表示有另行的含义,否则单数的表达方式包括复数的表达方式。
[0085]
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箱体1、外桶3(参照图2)以及泵8(参照图2)。外桶3可以配置于箱体1的内部。泵8可以配置于箱体内。泵8可以配置于外桶3的外侧。
[0086]
在箱体1的前方面11可以设置有引出口111。
[0087]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的滚筒4(参照图2)。
[0088]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可通过所述引出口111从所述箱体1引出的抽屉2。所述外桶可以设置于所述抽屉的内部。
[0089]
所述抽屉2可以包括抽屉主体21、形成所述抽屉主体的上部面的抽屉盖23以及固定于所述抽屉主体21的抽屉面板25。
[0090]
所述抽屉主体21可以形成为在上部设置有开放面的六面体形状。所述抽屉盖23可以固定于所述抽屉主体23的上端,所述抽屉盖23可以设置为形成所述抽屉2的上部面。
[0091]
所述抽屉面板25可以开闭所述引出口111。所述抽屉面板25可以使抽屉主体21容易引入引出于所述箱体1。
[0092]
在所述抽屉面板25的上部面可以设置有控制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面板251。所述控制面板251可以是从用户接收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动作所需的控制指令的构件。例如,是从用户接收向所述外桶3供水或进行排水的构件(供水阀、泵)、使所述滚筒4旋转的构件(驱动部)等的动作所需的控制指令的构件。即,在所述控制面板251可以设置有能够使用户向衣物处理装置输入控制指令的输入部、用于确认通过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控制指令或向用户通知通过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的运行过程的显示部。
[0093]
在所述抽屉盖23可以设置有投入口231,所述投入口231贯穿所述抽屉盖23并且与所述抽屉主体21的内部连通。在所述抽屉盖23可以设置有盖贯穿孔233,所述盖贯穿孔233贯穿所述抽屉盖23从而供后述的供水管51插入。
[0094]
所述箱体1可以形成为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长度大于高度方向(z轴方向)的长度(抽屉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高度方向的长度)。
[0095]
由此,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位于可进行衣物的洗涤或烘干的其它处理装置的下部或上部。
[0096]
因此,用户可以容易接近所述控制面板251和所述投入口231。
[0097]
参照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外桶3。所述外桶3可以以筒形状延伸。所述外桶3的直径可以大于所述外桶3的长度(高度)。外桶3可以提供存水的空间。所述外桶3可以配置于抽屉2内。
[0098]
外桶3可以包括以直径大于长度的筒形状延伸的外桶主体31。外桶主体31可以向上侧开口。所述外桶主体31可以提供存储水的空间。
[0099]
外桶3可以包括形成外桶3的上侧面的盖33a。
[0100]
所述外桶主体31可以形成为上部面开放的圆筒形状。所述抽屉主体21的宽度可以大于抽屉主体的高度,所述外桶主体31的宽度可以大于外桶主体的高度。
[0101]
所述外桶主体31可以被外桶支撑部37支撑在抽屉主体21的内部。所述外桶支撑部37可以包括:第一支架371,从所述抽屉主体21向所述外桶主体21的圆周面凸出;第二支架373,从所述外桶主体31的圆周面向所述抽屉主体的侧面凸出,设置于低于所述第一支架371的位置;以及支撑杆375,具有与所述第一支架371连接的一端(上端)和与所述第二支架373连接的另一端(下端)。上述结构的外桶支撑部37可以由以经过所述外桶主体21的中心的垂直线为基准以彼此相同的角度隔开的复数个构成。
[0102]
在所述外桶盖33可以设置有使所述外桶主体31的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外桶投入口331和供水口333。
[0103]
所述外桶投入口331可以设置为位于所述投入口231的下部,并且被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外桶盖33的门39开闭。由于所述门39位于所述投入口231的下部,因此在从箱体引出所述抽屉时,所述门39可以朝开放所述外桶投入口331的方向旋转。后述的供水管51的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供水口333。
[0104]
所述滚筒4可以包括滚筒主体41,所述滚筒主体41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3的内部,并且提供存储衣物的空间。所述滚筒主体41可以形成为上部面开放的圆筒形状或者在上部面设置有通孔的圆筒形状。在所述滚筒主体41的圆周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面,设置有使所述滚筒主体41的内部与外桶3的内部连通的复数个滚筒连通孔43。
[0105]
上述滚筒主体41可以通过驱动部来旋转。所述驱动部可以包括:定子471,固定于所述外桶主体31的底面,位于所述外桶3的外部;转子473,通过所述定子471提供的旋转磁场而旋转;以及旋转轴475,贯穿所述外桶主体31的底面,连接所述滚筒主体41和所述转子473。如图所示,所述旋转轴475可以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投入口231形成直角(相对于外桶主体的底面形成直角)。
[0106]
在所述滚筒主体41的上端可以设置有配重块411。所述配重块411是在所述滚筒主体41旋转时使在所述滚筒主体产生的振动衰减的构件。所述配重块411可以包括:配重块罩体,固定于所述滚筒主体41的上端;罩体通孔412(滚筒投入口),贯穿所述配重块罩体,与所述滚筒主体内部连通;循环流路413,设置为在所述配重块罩体内部包围所述罩体通孔的环形状;以及液体,可沿所述循环流路413的内部移动。
[0107]
上述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通过供水流路来接收水。所述供水流路包括:供水管51,连接所述供水口333和位于箱体的外部的供水源;以及供水阀53,根据控制部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供水管的开闭。
[0108]
另一方面,存储于所述外桶3的水可以通过排水流路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排出。所述排水流路可以包括:第一排水管61,连接所述外桶主体31的底面和后述的泵8;以及第二排水管65,向所述箱体1的外部引导从所述泵8排出的水。在所述箱体的后方面可以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排水管65贯穿的箱体通孔131。
[0109]
泵8可以设置于外桶3的外侧。所述泵8可以固定于所述抽屉主体21或箱体1。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泵8可以固定于抽屉主体21。
[0110]
所述泵8可以包括:供应端口842,与外桶3连接;以及排出端口844,与箱体1的外部连接。第一排水管61可以与供应端口842连接,第二排水管65可以与排出端口844连接。以下,也将供应端口842称作供应管842,也将排出端口844称作排出管844。
[0111]
泵8包括罩体83和配置于罩体内部的叶轮82。泵8可以包括使叶轮82旋转的马达
81。
[0112]
罩体83可以固定于所述抽屉主体21的内部。
[0113]
参照图3,所述罩体83可以包括:第一主体831,设置有所述供应管842和排出管844;以及第二主体833;设置为封闭所述第一主体831的开放的一面。所述马达81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主体833,所述马达81的旋转轴可以贯穿所述第二主体833并且与位于所述罩体内部的叶轮82连接。
[0114]
在所述罩体83设置有被罩体分隔壁84划分的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所述罩体分隔壁84可以设置为将通过所述第一主体831形成的空间分为两个空间的板(board)。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腔室c1可以用由所述第一主体831和所述罩体分隔壁84形成的空间来界定,所述第二腔室c2可以用由所述罩体分隔壁84、第一主体831以及第二主体833形成的空间来界定。以下,也将罩体分隔壁84称作第一分隔壁84。
[0115]
在所述第一腔室c1设置有与所述供应管842连通的供应口843,在所述第二腔室c2设置有与所述排出管844连通的排出口845,所述第一腔室c1和所述第二腔室c2通过设置为贯穿所述罩体分隔壁84的腔室连通孔841而彼此连接。因此,如果所述叶轮82在第二腔室c2的内部旋转,则所述第一腔室c1的水通过所述腔室连通孔841和所述排出口845向所述排出管844移动。
[0116]
所述罩体分隔壁84能够最小化在所述叶轮82旋转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
[0117]
如前述,设置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外桶3可以呈直径大于高度的圆筒形状。这样的外桶3可存储的水量少于普通外桶(高度大于长度的圆筒形状)可存储的水量。另外,由于所述外桶3和所述泵8设置于宽度大于高度的抽屉主体21的内部,因此所述外桶3的底面和所述泵8的高度差异不大。
[0118]
如果存储于所述外桶3的水量少并且外桶的底面和泵的高度差小,则向所述泵的罩体83供水的速度可能缓慢。如果水慢慢地供应到没有所述罩体分隔壁84的泵,则在罩体的上部区域可能形成空气层,叶轮82的上部可能向所述空气层露出。如果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使叶轮旋转,则不仅不能顺畅地排出所述罩体内部的水而且会在泵产生振动和噪音。
[0119]
但是,如果设置有将所述罩体83划分为使水流入到所述罩体83的第一腔室c1和叶轮82所处的第二腔室c2的罩体分隔壁84,并且在所述罩体分隔壁84设置有连接两个腔室的腔室连通孔841,则可以消除从所述第一腔室c1向第二腔室c2移动的水的高度低于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最上端的问题。
[0120]
如果在具有相同体积的罩体83的内部设置有罩体分隔壁84,则水优先流入到的空间(第一腔室)的体积变小,因此即便向所述第一腔室c1流入的水的速度缓慢,也能够保持第一腔室c1的内部的水位较高。能够保持所述第一腔室c1内部的水位较高是指最小化水位低于腔室连通孔841的最上端高度的可能性(空气流入第二腔室的可能性)。因此,所述衣物处理装置100可以防止或降低流入到设置有所述叶轮82的空间的空气引起的噪音和振动。
[0121]
为了最小化所述罩体83的体积,在所述罩体分隔壁84还可以设置有从所述第二腔室c2向第一腔室c1所处的方向凸出的叶轮容纳槽847。所述腔室连通孔841可以位于所述叶轮容纳槽847。
[0122]
参照图4,为了最小化流入到所述第二腔室c2的空气引起的噪音和振动,在所述泵8还可以设置有空气排出部88。
[0123]
所述空气排出部88可以包括分隔壁通孔881,所述分隔壁通孔881设置为贯穿所述罩体分隔壁84以使所述第一腔室c1和所述第二腔室c2连通。空气排出部88可以包括使所述第一腔室c1和所述罩体83的外部连通的排气管883。
[0124]
所述分隔壁通孔881可以设置为位于比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最上端以及后述的腔室形成部861的自由端更高的位置,并且所述排气管883可以由贯穿所述第一主体831并与所述第一腔室c1连通的管构成。因此,所述第二腔室c2内部的空气可以经由所述分隔壁通孔881和排气管883向所述罩体83的外部排出。
[0125]
所述空气排出部88还可以设置有连接所述排气管883和所述外桶3的连接管885。与所述外桶3连接的所述连接管885的一端可以连接为位于比对所述外桶3设定的最高水位更高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外桶3内部的水向第一腔室c1移动。例如,所述连接管885的一端可以固定于所述外桶盖33(参照图2)。
[0126]
具有上述结构的泵8可以最小化空气向所述第二腔室c2流入的可能性。
[0127]
另一方面,在气温变低的情况下,存在所述腔室c1、c2或所述叶轮82破损的隐患。如果所述第一腔室c1的体积变小,则残留在第一腔室c1内部的水可能容易结冰。如果所述第一腔室c1内部的残水结冰,则所述第二腔室c2内部的水也可能结冰。在此过程中,存在支撑所述马达的第二主体833或叶轮82等破损的隐患。
[0128]
参照图4和图5,在所述第一腔室c1还可以设置有腔室形成部861。由此,能够防止所述罩体83内部的水结冰引起的泵8的破损。以下,也将腔室形成部861称作第二分隔壁861。
[0129]
如果水供应到所述第一腔室c1,则所述腔室形成部861可以在所述第一腔室c1提供的空间中位于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上部的空间形成空气腔室(air chamber)。所述腔室形成部861可以由从所述第一腔室c1的上部面835向所述第一腔室c1的底面凸出的壁(空气腔室形成壁)构成。
[0130]
以下,也将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面835称作罩体的第一面835。以下,也将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836称作罩体的第二面836。
[0131]
可以将罩体的第一面835定义为提供第一腔室c1的上侧边界的面。可以将罩体的第二面836定义为提供第一腔室c1的下侧边界的面。
[0132]
例如,如图4所示,所述腔室形成部861可以是连接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最高点和所述第一腔室c1的上部面的壁。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腔室形成部861可以是连接所述第一腔室c1的上部面和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边缘中位于经过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中心的水平线h的上部的位置的壁。
[0133]
如果所述第一腔室c1内部的水位l1高于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上端的高度,则在所述第一腔室c1的上部空间(由水面、腔室形成部以及第一主体的上部面形成的空间)可能形成空气腔室。
[0134]
由于所述空气腔室妨碍所述罩体83外部的空气和所述第一腔室c1内部的水进行热交换,因此所述空气腔室具有使所述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内部的水难以结冰的效果。
[0135]
另外,即便所述第一腔室内部的水结冰,由于所述第一腔室c1内部的水朝所述空气腔室所处的方向以体积膨胀的方式结冰,因此由所述腔室形成部861形成的空气腔室能
够最小化所述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的破损危险。
[0136]
为了最小化所述罩体83内部的水结冰引起的泵8的破损危险,在所述泵8还可以设置有腔室第一分隔壁85,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85将所述第一腔室c1的内部划分为流路腔室c11和缓冲腔室c12(第一缓冲腔室),所述流路腔室c11将从所述供应口843流入的水引向所述腔室连通孔841,所述缓冲腔室c12不与所述供应口843和所述腔室连通孔841连通。在此情况下,所述腔室形成部861可以设置于所述流路腔室c11。以下,也将腔室第一分隔壁85称作第三分隔壁85。
[0137]
所述流路腔室c11的体积可以大于所述第一缓冲腔室c12的体积。由此,能够最小化所述泵8的单位时间可排出的水量的减小。
[0138]
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85可以由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c1的底面836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c1的侧面的壁构成。例如,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85可以包括:引导面851,设置为包围所述腔室连通孔841中位于所述水平线h的下部的区域;以及倾斜面855,连接到所述延伸面853和所述第一腔室c1的底面,朝所述引导面851向上侧倾斜。
[0139]
腔室第一分隔壁85还可以包括连接引导面851和倾斜面855的延伸面853。延伸面853可以沿与第一腔室c1的底面平行的方向延伸。
[0140]
所述倾斜面855可以设置为朝所述延伸面853向上倾斜。所述引导面851可以呈包围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边缘的形状。
[0141]
由此,流入到流路腔室c11的水能够快速地向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移动。
[0142]
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85中与所述第一腔室c1的侧面连接的部位的高度可以与经过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中心的水平线h的高度相同,或者低于所述水平线h的高度。
[0143]
所述第一缓冲腔室c12内部可以是中空的状态。所述第一缓冲腔室c12妨碍所述罩体83外部的空气和所述第一腔室c1内部的水进行热交换,因此,所述第一缓冲腔室c12具有使所述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内部的水难以结冰的效果。
[0144]
另外,在所述第一腔室c12内部的水结冰时,所述第一缓冲腔室c12提供冰的体积膨胀所需的空间,因此能够最小化所述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破损的可能性。
[0145]
另一方面,残水排出部89可以向所述罩体83的外部排出第一腔室c1内部的水。残水排出部89能够最小化结冰引起的泵8的破损危险。
[0146]
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残水排出部89可以包括残水排出管891,所述残水排出管891向所述罩体83的外部排出所述第一腔室c1的水(流路腔室内部的水)。另外,残水排出部89还可以包括簧片阀,所述簧片阀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残水排出管891并且控制所述残水排出管891的开闭。
[0147]
例如,如图2所示,在所述残水排出部89可以连接有延伸管895。延伸管895的一端可以与所述残水排出管891连接,而另一端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抽屉主体21。所述簧片阀893可以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延伸管895的自由端。
[0148]
参照图6,泵6还可以包括流量调节壁87。所述流量调节壁87可以由从所述腔室形成部861向所述第一腔室c1的侧面凸出或延伸的板(board)构成。所述流量调节壁87的自由端可以与所述第一腔室c1的侧面隔开。另外,所述流量调节壁87也可以位于所述分隔壁通孔881的最上端和所述腔室连通孔841之间。即,所述流量调节壁87可以由横穿所述分隔壁通孔881的壁构成,也可以由位于所述分隔壁通孔881的最下端和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最
上端之间的壁构成。图6是示出将前者作为例子的图,流量调节壁87可以位于所述分隔壁通孔881的最上端和所述分隔壁通孔881的最下端之间。
[0149]
如果叶轮82旋转,则流路腔室c11的水可以流入到第二腔室c2。因此,第二腔室c2内部的压力可能相对高于流路腔室c11内部的压力。在第二腔室c2内部有空气的情况下,所述空气可以通过分隔壁通孔881向流路腔室c11流动。
[0150]
另一方面,在流路腔室c11内的水位不是充分高的情况下,流路腔室c11的空气也可以向第二腔室c2逆流。所述流量调节壁87在所述流路腔室c11和所述分隔壁通孔881之间形成瓶颈(bottleneck)形状的流路。即,连接所述流路腔室c11和所述分隔壁通孔881的空间的截面积因所述流量调节壁87而变小。如果在所述流路腔室c11和所述分隔壁通孔881之间形成有瓶颈形状的流路,则即便空气从所述第二腔室c2向所述流路腔室c11内部逆流,也能够减小逆流的空气向腔室连通孔841移动的空气的量。流量调节壁87具有能够最小化泵的排水量因向所述分隔壁通孔881逆流的空气而减小的效果。
[0151]
另外,如图6所示,在流量调节壁87位于分隔壁通孔88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情况下,流路腔室c11的水可以通过分隔壁通孔881中位于流量调节壁87下侧的部分向第二腔室c2流入,第二腔室c2的空气可以通过分隔壁通孔881中位于流量调节壁87上侧的部分向第一腔室c1流入。
[0152]
由此,位于分隔壁通孔88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流量调节壁87能够最小化从第一腔室c1向第二腔室c2的空气流入。
[0153]
参照图7,泵8还可以包括形成第二缓冲腔室c13的腔室第二分隔壁86。第二缓冲腔室c13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腔室c1的内部。第二缓冲腔室c13可以不与所述流路腔室c11、空气腔室以及第一缓冲腔室c12连通。以下,也将腔室第二分隔壁86称作第四分隔壁86。
[0154]
所述腔室第二分隔壁86可以通过腔室形成部861和缓冲腔室形成壁863来形成。如前述,所述腔室形成部861可以设置为,如果所述流路腔室c11的水位达到预先设定的水位,则在位于所述腔室连通孔841的上部的空间形成空气腔室的壁(空气腔室形成壁)。所述缓冲腔室形成壁863可以设置为,连接所述空气腔室形成壁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一腔室c1的侧面或所述腔室第一分隔壁85的壁。
[0155]
在设置有所述第二缓冲腔室c13的情况下,所述分隔壁通孔881可以设置为使所述第二腔室c2和所述第二缓冲腔室c13连通,所述排气管883可以设置为向所述罩体83的外部排出所述第二缓冲腔室c13内部的空气。
[0156]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缓冲腔室c13还可以设置有缓冲腔室分隔壁865,所述缓冲腔室分隔壁865设置为连接所述腔室形成部863(空气腔室形成壁)和所述第一腔室c1的侧面并将所述第二缓冲腔室c13划分为与所述分隔壁通孔881连通的空间和不与所述分隔壁通孔881连通的空间。所述第二缓冲腔室c13和不与所述分隔壁通孔881连通的空间的功能与所述第一缓冲腔室c11的功能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157]
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外桶,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提供存储水的空间;滚筒,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以及泵,具有与所述外桶连接的供应端口和与所述箱体外部连接的排出端口。所述泵包括:罩体;第一腔室,配置于所述罩体的内部,与所述供应端口连通;第二腔室,配置于所述罩体的内部,与所述排出端口连通;第一分隔壁(partition),划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腔室连通孔,形成
于所述第一分隔壁,使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叶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以及第二分隔壁,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从所述罩体的提供所述第一腔室的上侧边界的第一面向下侧延伸。
[015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从所述罩体的第一面延伸至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
[015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从所述罩体的第一面延伸至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中位于所述腔室连通孔的中心的上侧的位置。
[016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从所述罩体的第一面延伸至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中位于最上侧的位置。
[016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将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划分为第一上部区域和第二上部区域,所述泵还可以包括分隔壁通孔,所述分隔壁通孔可以位于所述第二上部区域,所述分隔壁通孔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分隔壁,所述分隔壁通孔可以使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上部区域连通。
[016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分隔壁通孔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二分隔壁的下端更靠上侧的位置。
[0163]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使所述第二上部区域与所述罩体的外部连通的排气管。
[0164]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流量调节壁,所述流量调节壁从所述第二分隔壁向所述第二上部区域延伸,并且从所述罩体隔开。
[016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流量调节壁可以配置在所述分隔壁通孔和所述腔室连通孔之间。
[0166]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外桶的连接管。所述外桶可以包括形成所述外桶的上部面的外桶盖。所述连接管可以与所述外桶盖连接。
[0167]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残水排出管,使所述第一腔室的下部与所述罩体外部连通;以及簧片阀,构成为开闭所述残水排出管。
[016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腔室还可以包括:流路腔室,与所述供应端口和所述腔室连通孔连通;以及缓冲腔室,配置于所述腔室连通孔的下侧,不与所述供应端口和所述腔室连通孔连通。所述泵还可以包括划分所述流路腔室和所述缓冲腔室的第三分隔壁。
[016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分隔壁可以位于所述流路腔室。
[017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三分隔壁可以包括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从提供所述第一腔室的下侧边界的所述罩体的第二面延伸,并且沿从所述供应端口朝所述腔室连通孔的方向向上侧倾斜。所述第三分隔壁可以包括引导面,所述引导面连接所述罩体的第一面和所述罩体的第二面,并且从位于所述供应端口的相反的面沿所述腔室连通孔的边缘向下延伸。所述第三分隔壁可以包括连接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引导面的延伸面。
[017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外桶可以具有延伸的筒形状,并且直径大于长度。
[0172]
以上说明到的本说明书的任一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并非彼此排他或区分。以上说明到的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各个结构要素或功能可以并用或组合。
[0173]
例如,这意味着在特定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到的a结构和其他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到的b结构可以结合。即,即便未直接对结构之间的结合进行说明,但是除非明确指出不能结合,否则表示也可以结合。
[0174]
因此,以上的详细说明在所有方面上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而是应当被理解为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的合理的解释而定,本发明的等价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应当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