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71443发布日期:2022-10-12 06:5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纺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为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现如今的面料大部分都是采用纺织面料进行后加工。随着面料功能性的开发,竹炭纤维以其优异的特性成为研发人员关注的热门材料之一。鞋子由皮革、布帛、胶皮等材料制成,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
3.目前现有的内里鞋材有以下缺点:现有的内里鞋材抗菌性能较差,导致内里鞋材在长期穿着时,细菌容易进入内里鞋材内部,造成人们的脚部容易出现细菌感染,对人们脚部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内里鞋材防臭性能较差,人们长期穿着内里鞋材,对人们脚部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及其加工方法,以实现面料的持久抗菌性,且可持久除异味。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6-10份和面料60-80份。
7.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8份和面料70份。
8.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制备经纱和纬纱,将经纱和纬纱分别送入织布机中制得面料,面料的单位面积网眼数为20孔/cm2;
10.s2:通过喷涂机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喷涂在步骤s1所得面料的两表面上;
11.s3:将喷涂好的面料放入到烘干装置中烘干;
12.s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打卷、入库,即得到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
13.优选地,步骤s1中的经纱和纬纱的加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4.s11:将重量份比为1:1:1:1的聚乙烯醇纤维、竹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分别浸入抗菌剂中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各种纤维冲洗干净后,干燥备用;
15.s12:将步骤s11所得聚乙烯醇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将经纱通过抗菌强化剂进行抗菌强化处理,干燥备用;将步骤s11所得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纬纱,将纬纱通过抗菌强化剂进行抗菌强化处理,干燥备用。
16.优选地,步骤s11中的所述抗菌剂为med防霉抗菌整理剂。
17.优选地,步骤s12中的所述抗菌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中,在50℃下搅拌1h,即得所述抗菌强化剂;其中,所述过氧化氢的体积分数为30%,所述壳聚糖、乙酸和过氧化氢的重量份比为1:5:15。
18.优选地,步骤s2中的所述抗菌防臭后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9.s21: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中,得壳聚糖溶液,所述壳聚糖和乙酸的重量份比为1:10;
20.将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加入到乙醇中,得精油溶液,所述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与乙醇的重量份比为1:1:20,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21.s22:将硅烷偶联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所述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5min,揽拌速度300r/min,得第一混合溶液;
22.s23:将所述壳聚糖溶液加入到所述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12h,揽拌速度200r/min,即得所述抗菌防臭后处理剂。
23.优选地,步骤s22中的所述硅烷偶联剂、纳米二氧化硅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5:20;步骤s23中壳聚糖溶液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1。
24.优选地,步骤s2中的所述喷涂的工艺参数为:喷涂速度为20-22m/min,喷涂厚度为0.2-0.3mm。
25.优选地,步骤s3中的所述烘干的工艺参数为:烘干温度为90-110℃,烘干时间为8-10min。
26.本发明将硅烷偶联剂和纳米二氧化硅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超声处理,提高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的均一性、分散性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实现精油溶液中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的包覆率,以实现更好的抗菌性能。
27.本发明先通过硅烷偶联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包覆精油溶液,再通过酸液溶解的壳聚糖再包覆纳米离子和精油溶液形成的溶液,以提高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的承载量,实现精油的缓慢释放性能,同时壳聚糖的吸附作用,也更有利于包覆基团在纤维表面的吸附。
28.本发明中的壳聚糖分子结构中的-nh2基团和大量亲水基团,因此通过对经纱和纬纱的壳聚糖处理,一方面能够提高经纱和纬纱的抗菌性能,另一方面提高经纱和纬纱的亲水性,增加抗菌防臭后处理剂在面料表面的附着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特别说明,本发明原料和设备均可从市售所得,不再一一列举,其中,本发明原材料均可从市售获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med防霉抗菌整理剂为鲁道夫抗菌剂。
31.实施例一:
32.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10份和面料80份。
33.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s1:将重量份比为1:1:1:1的聚乙烯醇纤维、竹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分别浸入med防霉抗菌整理剂中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各种纤维冲洗干净后,干燥备用;
35.将聚乙烯醇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将经纱通过抗菌强化剂进行抗菌强化处理,干燥备用;将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纬纱,将纬纱通过抗菌强化剂进行抗菌强化处理,干燥备用;
36.将上述经纱和纬纱分别送入织布机中制得面料,面料的单位面积网眼数为20孔/cm2;
37.其中,抗菌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中,在50℃下搅拌1h,即得抗菌强化剂;其中,过氧化氢的体积分数为30%,壳聚糖、乙酸和过氧化氢的重量份比为1:5:15;
38.s2:通过喷涂机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喷涂在步骤s1所得面料的两表面上;喷涂速度为20m/min,喷涂厚度为0.2mm;
39.其中,抗菌防臭后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40.s21: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中,得壳聚糖溶液,壳聚糖和乙酸的重量份比为1:10;将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加入到乙醇中,得精油溶液,其中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与乙醇的重量份比为1:1:20,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41.s22:将硅烷偶联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所述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5min,揽拌速度300r/min,得第一混合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纳米二氧化硅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5:20;
42.s23:将上述步骤s21的壳聚糖溶液加入到上述步骤s22的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12h,揽拌速度200r/min,其中,壳聚糖溶液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1,即得抗菌防臭后处理剂;
43.s3:将喷涂好的面料放入到烘干装置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10℃,烘干时间为8min;
44.s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打卷、入库,即得到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
45.实施例二:
46.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6份和面料60份。
47.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s1:将重量份比为1:1:1:1的聚乙烯醇纤维、竹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分别浸入med防霉抗菌整理剂中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各种纤维冲洗干净后,干燥备用;
49.将聚乙烯醇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将经纱通过抗菌强化剂进行抗菌强化处理,干燥备用;将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纬纱,将纬纱通过抗菌强化剂进行抗菌强化处理,干燥备用;
50.将上述经纱和纬纱分别送入织布机中制得面料,面料的单位面积网眼数为20孔/cm2;
51.其中,抗菌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中,在50℃下搅拌1h,即得抗菌强化剂;其中,过氧化氢的体积分数为30%,壳聚糖、乙酸和过氧化氢的重量份比为1:5:15;
52.s2:通过喷涂机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喷涂在步骤s1所得面料的两表面上;喷涂速度为22m/min,喷涂厚度为0.3mm;
53.其中,抗菌防臭后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54.s21: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中,得壳聚糖溶液,其中,壳聚糖和乙酸的重量份比为1:10;将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加入到乙醇中,得精油溶液,其中,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与乙醇的重量份比为1:1:20,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55.s22:将硅烷偶联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上述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5min,揽拌速度300r/min,得第一混合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纳米二氧化硅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5:20;
56.s23:将上述步骤s21的壳聚糖溶液加入到上述步骤s22的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12h,揽拌速度200r/min,其中,壳聚糖溶液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1,即得抗菌防臭后处理剂;
57.s3:将喷涂好的面料放入到烘干装置中烘干,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10min;
58.s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打卷、入库,即得到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
59.实施例三:
60.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8份和面料70份。
61.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2.s1:将重量份比为1:1:1:1的聚乙烯醇纤维、竹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分别浸入med防霉抗菌整理剂中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各种纤维冲洗干净后,干燥备用;
63.将聚乙烯醇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将经纱通过抗菌强化剂进行抗菌强化处理,干燥备用;将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纬纱,将纬纱通过抗菌强化剂进行抗菌强化处理,干燥备用;
64.将上述经纱和纬纱分别送入织布机中制得面料,面料的单位面积网眼数为20孔/cm2;
65.其中,抗菌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中,在50℃下搅拌1h,即得所述抗菌强化剂;其中,过氧化氢的体积分数为30%,壳聚糖、乙酸和过氧化氢的重量份比为1:5:15;
66.s2:通过喷涂机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喷涂在步骤s1所得面料的两表面上;喷涂速度为21m/min,喷涂厚度为0.25mm;
67.其中,抗菌防臭后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68.s21: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中,得壳聚糖溶液,壳聚糖和乙酸的重量份比为1:10;将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加入到乙醇中,得精油溶液,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与乙醇的重量份比为1:1:20,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69.s22:将硅烷偶联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所述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5min,揽拌速度300r/min,得第一混合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纳米二氧化硅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5:20;
70.s23:将上述步骤s21的壳聚糖溶液加入到上述步骤s22的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12h,揽拌速度200r/min,其中,壳聚糖溶液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1,即得抗菌防臭后处理剂;
71.s3:将喷涂好的面料放入到烘干装置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9min;
72.s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打卷、入库,即得到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
73.对比例1:
74.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加工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不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抗菌强化,具体为:
75.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10份和面料80份。
76.一种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7.s1:将重量份比为1:1:1:1的聚乙烯醇纤维、竹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合后浸入med防霉抗菌整理剂中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各种纤维冲洗干净后,干燥备用;
78.将聚乙烯醇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将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纬纱;将上述经纱和纬纱分别送入织布机中制得面料,面料的单位面积网眼数为20孔/cm2;
79.s2:通过喷涂机将抗菌防臭后处理剂喷涂在步骤s1所得面料的两表面上,喷涂速度为20m/min,喷涂厚度为0.2mm;
80.其中,抗菌防臭后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81.s21:将壳聚糖加入到乙酸中,得壳聚糖溶液,壳聚糖和乙酸的重量份比为1:10;将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加入到乙醇中,得精油溶液,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与乙醇的重量份比为1:1:20,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
82.s22:将硅烷偶联剂和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所述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5min,揽拌速度300r/min,得第一混合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纳米二氧化硅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5:20;
83.s23:将上述步骤s21的壳聚糖溶液加入到上述步骤s22的精油溶液中,超声搅拌12h,揽拌速度200r/min,其中,壳聚糖溶液和精油溶液的重量份比为1:1,即得抗菌防臭后处理剂;
84.s3:将喷涂好的面料放入到烘干装置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10℃,烘干时间为8min;
85.s4: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打卷、入库,即得到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
86.对比例2:
87.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加工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不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抗菌强化,亦不对面料进行抗菌防臭后处理剂:
88.一种抗菌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面料80份。
89.一种抗菌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0.s1:将重量份比为1:1:1:1的聚乙烯醇纤维、竹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合后浸入med防霉抗菌整理剂中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各种纤维冲洗干净后,干燥备用;
91.将聚乙烯醇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经纱;将聚丙烯腈纤维和聚酰胺纤维混合后加入纺丝机中制得纬纱;
92.将上述经纱和纬纱分别送入织布机中制得面料,面料的单位面积网眼数为20孔/
cm2;
93.s2:将面料放入到烘干装置中烘干,烘干温度为110℃,烘干时间为8min;
94.s3:将烘干后的面料进行打卷、入库,即得到抗菌防臭鞋材内里衬布。
95.分别对实施例1-3、市售浙江炬塑科技有限公司的防臭抗菌鞋垫和对比例1-2所得的衬布所做鞋垫,进行抗菌性测试和防臭测试。测试方法:(1)抗菌性能:根据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的检测方法,对实施例1-3、对比例1-2制备的纺织面料样品进行抗菌性检测,检测菌种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防臭性能:将整理后的内里衬布制作成鞋垫以及市售鞋垫,让500人进行一个月的试穿,并且对鞋材芳香的持久性进行问卷调查(分无臭味、轻微臭味和很容易感觉到臭味三个标准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很容易感觉到臭味的比例数据)。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市售鞋垫和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衬布所做鞋垫的抗菌性测试和防臭测试数据
96.从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抗菌性能较对比例1-2均有所提高,且水洗后的抗菌性能甚至比市售的防臭抗菌鞋垫较好,防臭性的效果亦比较持久,说明本发明的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防臭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9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