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银负载未煮漂纯棉无纺布的抗菌整理方法

文档序号:32058446发布日期:2022-11-04 22:2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纳米银负载未煮漂纯棉无纺布的抗菌整理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银负载未煮漂纯棉无纺布的抗菌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纯棉无纺布也叫纯棉水刺无纺布,是用天然纤维纯棉经过水刺机促成棉纤维缠结成布,其工艺相对于织布而言更简单,大量节约了能耗、人工和设备,应用领域广泛。纯棉无纺布广泛用于妇女卫生用品、美容化妆、婴儿用品、医疗纱布、手术用布等方面,因此多数都需要进行抗菌处理。
3.公开号为cn 10967480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抗菌剂、抗菌纯棉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加入抗菌剂,将抗菌剂通过氢键脱水或者烷氧基和羟基反应的方式键合在纤维表面使之不易溶出的技术手段,来达到抗菌效果的。抗菌剂为有机硅季铵盐或者其异构体盐,这显然很难避免被吸入人体,造成伤害。
4.而棉花纤维自带蜡质、脂肪、木质素等伴生杂质。目前对于未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由于其中含有的蜡质等伴生杂质具有拒水性能,蜡质等会阻碍整理剂进入内部,染化药剂难以渗透进入其内部进行整理加工,且后续加工时上去的少量整理剂还会脱落,因此不能直接对未煮漂纯棉无纺布进行抗菌处理,因此通常都会将其进行煮漂后再进行后续抗菌整理,这样会导致整理后的抗菌效果不耐久,无法达到耐久性的抗菌整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对未煮漂的纯棉无纺布进行抗菌整理时需要进行练漂加工,导致抗菌效果不耐久的问题,提供一种微纳米银负载未煮漂纯棉无纺布的抗菌整理方法,该方法可对未经煮漂加工的纯棉无纺布直接进行抗菌整理加工。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米银负载未煮漂纯棉无纺布的抗菌整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将乙醇、硝酸银和水进行混合,得到预处理液;
8.(2)将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进行处理,然后用轧辊挤压,接着进行烘干和电晕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
9.(3)将所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浸渍在液氨中进行处理,然后取出悬挂放置,待液氨挥发后进行水洗和烘干。
10.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乙醇和水的重量比为1:9~5:5。
11.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10~30g/l。
12.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进行处理的浴比为1:50~70。
13.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处理的温度为20~30℃。
14.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处理的时间为10~20min。
15.优选地,在步骤(2)中,用轧辊挤压后,控制轧液率为70~90%。
16.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电晕处理的电压为8~12kv。
17.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电晕处理的时间为10~30s。
18.优选地,在步骤(3)中,所述处理的时间为30~50s。
19.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棉纤维上形成了微纳米结构的银粒子,赋予了未煮漂无纺布耐久的抗菌性能,实现了对纯棉未煮漂无纺布的高耐久性抗菌整理加工。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未经煮漂的空白纯棉无纺布的扫描电镜图;
2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的整理后的纯棉无纺布的扫描电镜图;
2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的整理后的纯棉无纺布水洗20次后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24.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25.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米银负载未煮漂纯棉无纺布的抗菌整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1)将乙醇、硝酸银和水进行混合,得到预处理液;
27.(2)将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进行处理,然后用轧辊挤压,接着进行烘干和电晕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
28.(3)将所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浸渍在液氨中进行处理,然后取出悬挂放置,待液氨挥发后进行水洗和烘干。
29.在优选情况下,在步骤(1)中,所述乙醇和水的重量比为1:9~5:5。具体地,所述乙醇和水的重量比可以为1:9、2:8、3:7、4:6或5:5。
30.在本发明中,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10~30g/l。具体地,所述预处理液中硝酸银的浓度可以为10g/l、15g/l、20g/l、25g/l、或30g/l。
31.在本发明中,在步骤(2)中,所述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进行处理的浴比为1:50~70。具体地,所述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进行处理的浴比可以为1:50、1:60或1:70。
32.在优选情况下,在步骤(2)中,所述处理的温度为20~30℃。具体地,所述处理的温度可以为20℃、25℃或30℃。
33.在优选情况下,在步骤(2)中,所述处理的时间为10~20min。具体地,所述处理的时间可以为10min、15min或20min。
34.在本发明中,在步骤(2)中,用轧辊挤压后,控制轧液率为70~90%。具体地,轧液率可以为70%、80%或90%。
35.在优选情况下,在步骤(2)中,所述电晕处理的电压为8~12kv。具体地,所述电晕处理的电压可以为8kv、10kv或12kv。
36.在优选情况下,在步骤(2)中,所述电晕处理的时间为10~30s。具体地,所述电晕处理的时间可以为10s、20s或30s。
37.在本发明中,在步骤(3)中,所述处理的时间为30~50s。具体地,所述处理的时间可以为30s、40s或50s。
38.在本发明中,在步骤(3)中,待液氨挥发后进行水洗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布料表面吸附的水溶性物质。
39.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40.(1)可对未经煮漂加工的纯棉无纺布直接进行整理加工;
41.(2)利用了乙醇的强渗透性能,促进了银离子向未煮漂棉纤维内部的渗透;
42.(3)电晕处理能活化棉纤维上的基团,促使棉纤维与氨分子形成结合,以及促使银离子与棉纤维上的活性基团反应,提高牢度以及棉纤维的反应性。另外,电晕处理也可以破坏棉纤维表面的蜡质层,提高后面液氨反应的机会和程度,对于后面液氨的强力渗透也起到预处理的效果;
43.(4)液氨处理能使银离子与氨分子形成银氨络合物,一是分子尺度增大,嵌入到纤维的微隙孔洞中;另外,液氨的分子结构小、极性大、渗透性能极强,可以推动着银离子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区域。并且,银氨络离子还可能与棉纤维上的羟基形成氢键方式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结合牢度,从而获得高耐久性的抗菌整理效果;
44.(5)在棉纤维上形成了微纳米结构的银粒子,赋予了未煮漂纯棉无纺布耐久的抗菌性能。
45.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
46.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未经煮漂纯棉无纺布克重为60g/平方米;液氨的纯度为99%。
47.实施例1
48.(1)将乙醇、硝酸银和水进行混合,得到预处理液(乙醇和水的重量比为1:9,预处理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10g/l);
49.(2)将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进行处理,浴比为1:50,处理的温度为30℃,处理的时间为10min,然后用轧辊挤压,控制轧液率为70%,接着进行烘干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的电压为12kv,电晕处理的时间为10s,得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
50.(3)将所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浸渍在液氨中处理30s,然后取出悬挂放置,待液氨挥发完毕后进行水洗和烘干,得到整理后的纯棉无纺布a1。
51.实施例2
52.(1)将乙醇、硝酸银和水进行混合,得到预处理液(乙醇和水的重量比为3:7,预处理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20g/l);
53.(2)将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进行处理,浴比为1:60,处理的温度为25℃,处理的时间为15min,然后用轧辊挤压,控制轧液率为80%,接着进行烘干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的电压为10kv,电晕处理的时间为20s,得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
54.(3)将所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浸渍在液氨中处理40s,然后取出悬挂放置,待
液氨挥发完毕后进行水洗和烘干,得到整理后的纯棉无纺布a2。
55.实施例3
56.(1)将乙醇、硝酸银和水进行混合,得到预处理液(乙醇和水的重量比为5:5,预处理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30g/l);
57.(2)将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置于所述预处理液中进行处理,浴比为1:70,处理的温度为20℃,处理的时间为20min,然后用轧辊挤压,控制轧液率为90%,接着进行烘干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的电压为8kv,电晕处理的时间为30s,得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
58.(3)将所述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浸渍在液氨中处理50s,然后取出悬挂放置,待液氨挥发完毕后进行水洗和烘干,得到整理后的纯棉无纺布a3。
59.对比例1
60.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实施,与之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将乙醇用同等重量的水代替,即预处理液中不含有乙醇,得到整理后的纯棉无纺布d1。
61.对比例2
62.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实施,与之不同的是,在步骤(2)中,不进行电晕处理,得到整理后的纯棉无纺布d2。
63.对比例3
64.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实施,与之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不进行液氨处理,直接将步骤(2)得到的预处理后的纯棉无纺布进行水洗和烘干,得到整理后的纯棉无纺布d3。
65.测试例1
66.按照标准《gb/t 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分别测试a1-a3,d1-d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以及将a1-a3,d1-d3分别水洗20次后,检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其中均以未经煮漂的没有任何处理的空白纯棉无纺布作为对照样。
67.结果如表1所示。
68.表1
[0069][0070]
通过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未经煮漂的纯棉无纺布进行
抗菌整理,抑菌率>96%,经过20次水洗后,抑菌率仍可达95%及以上,表明本发明对未煮漂的纯棉无纺布的抗菌整理方法抗菌效果好,同时具有高牢度耐久性。
[0071]
测试例2
[0072]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jsm-5600lv分别对未经煮漂的没有任何处理的空白纯棉无纺布、a2以及水洗20次后的a2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分别如图1-3所示,由图1-3,实施例2整理得到的棉纤维材料上具有耐久性的银氨络合物结构,可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赋予了未煮漂纯棉无纺布耐久性的抗菌效果。
[007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