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织物织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5042发布日期:2022-12-10 00:4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织物织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织物织造设备。


背景技术:

2.织造机又叫织布机、纺机、织机、棉纺机等,早期的织布机都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无梭织布机技术自19世纪起就着手研究,自50年代起逐步推向国际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新型的无梭织机陆续投入市场,无梭织机对改进织物和提高织机的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世界各国被广泛采用,并加快了织造设备改造的进程。
3.织造机在织造后需要对布料进行染色等过程,在染色和漂洗后,将布料进行晾干,再进行堆叠打包运输,但目前织造机在织造完后先对布料通过收卷或叠放的方式进行收集,然后再将收集后的布料运输到专用的染色设备上铺开后再进行染色,十分麻烦,影响布料的加工效率,且布料加工完后处于干燥状态,拿去染色时容易出现染色不均匀的情况,需要重复进行染色,进一步降低了布料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织物织造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织物织造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织物织造设备,包括织造机本体与润湿池,所述润湿池与织造机本体的输出端相靠近,所述润湿池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润湿辊,所述润湿池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润湿辊转动的润湿驱动件,所述润湿池的外侧设置有染色架,所述染色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有上染色辊与下染色辊,所述染色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染色辊与下染色辊转动的染色驱动件,所述染色架的顶部设置有染色箱,所述染色箱的底部设置有染色管,所述染色管的底端与上染色辊的顶侧相靠近,所述染色架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染色箱中装入染色剂,生产时,织造机本体将原料加工成布料后,布料从织造机本体的输出端运出,布料进入润湿池中,穿过润湿池底壁与润湿辊之间的间隙,然后穿出润湿池,并穿入上染色辊与下染色辊之间,染色箱中的染色剂通过染色管淋到上染色辊的辊面与下染色辊的辊面,令染色驱动件驱动上染色辊与下染色辊转动,对布料进行挤压染色,不需先收集再染色,可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且布料在染色前,先进入润湿池中,使布料变湿润,使染色剂可均匀地染在布料上,提高染色质量,不需重复染色,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
7.可选的,所述染色管的底端设置有染色板,所述染色板的底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染色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染色板的底侧设置有染色刷,所述染色刷远离染色板的一端与上染色辊的顶侧相接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染色时,染色剂通过通孔流到染色刷上,染色刷对上染色辊进行涂抹,可使上染色辊的辊面各处均匀沾上染色剂,从而使上染色辊可均匀对布料进行均匀染色,减少需要重新染色的情况,提高加工效率。
9.可选的,所述染色架的侧壁设置有浸染箱,所述浸染箱的顶侧设有开口,所述浸染箱位于下染色辊的下方,所述下染色辊的底部位于浸染箱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布料进行染色的过程中,染色剂向下掉落,流到浸染箱中被收集,染色过程中,下染色辊通过转动将浸染箱中的染色剂带到布料的底面,从而对布料的底面进行染色,使下染色辊可持续通过浸染箱进行染色剂的补充,减少布料染色不均匀的情况。
11.可选的,所述上染色辊远离织造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上刮板,所述下染色辊远离织造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下刮板,所述上刮板与下刮板固定在染色架的侧壁,所述上刮板与下刮板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下刮板的底部与浸染箱的开口相靠近。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染成染色后,穿过上刮板与下刮板之间,上刮板与下刮板可对布料的顶面与底面进行刮平,将布料顶面与底面多余的染色剂刮去,上刮板将布料顶面的染色剂刮去时,染色剂可掉落到下刮板,染色剂沿下刮板流到浸染箱中,从而可减少染色剂使用浪费的情况。
13.可选的,所述染色架的侧壁设有抽吸驱动件,所述抽吸驱动件的输入端与浸染箱相连通,所述抽吸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染色箱相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浸染箱内收集的染色剂存量过多时,可驱动抽吸驱动件,将浸染箱内的染色剂抽取到染色箱中,重复利用。
15.可选的,所述润湿池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架与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升降架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升降架的侧壁滑移连接有滑移架,所述升降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架滑移的滑移驱动件,所述滑移架的底部滑移连接有夹持架,所述滑移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架滑移的夹持驱动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进入润湿池后,可令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架下降,使滑移架与夹持架进入润湿池中并靠近润湿池的底部,使滑移驱动件驱动滑移架与夹持架水平移动,使布料的边缘位于滑移架与夹持架之间,然后令夹持驱动件驱动夹持架向上移动,将布料夹紧在滑移架与夹持架之间,然后可令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架上升,将布料移出润湿池,令布料移到上染色辊与下染色辊之间,代替人力将布料移出润湿池,节省人力。
17.可选的,所述润湿池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过渡辊,所述润湿池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过渡辊转动的过渡驱动件,所述过渡辊远离织造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的顶侧与过渡辊的顶侧相平齐,所述过渡板与下染色辊相靠近。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滑移架与夹持架将布料移出润湿池后,继续驱动升降架上升,使布料位于过渡辊的上方,驱动升降架下降,将布料搭在过渡辊的顶侧,夹持驱动件驱动夹持架松开布料,可令过渡驱动件驱动过渡辊进行转动,从而可带动布料进行移动,将布料移动到过渡板的顶侧,并从过渡板的顶侧移动到上染色辊与下染色辊之间进行染色。
19.可选的,所述织造机本体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输出辊,所述织造机本体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驱动件,所述输出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输出辊相连接,所述润湿池的侧壁设置有下滑轨,所述下滑轨的顶端与输出辊相靠近。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从织造机本体的输出端移出后,令输出驱动件驱动输出辊转动,将布料移到下滑轨的顶侧,使布料沿下滑轨移动到润湿辊的下方,减少布料竖
直掉落在润湿池中形成堆叠的情况。
21.可选的,所述染色架远离润湿池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有下卷辊与夹紧辊,所述夹紧辊位于下卷辊的下方,所述染色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夹紧辊转动的夹紧驱动件,所述染色架的侧壁设置有吹风驱动件,所述吹风驱动件位于下卷辊与夹紧辊之间,所述染色架的侧壁设置有弯曲板,所述弯曲板与下卷辊相靠近,所述收集箱位于夹紧辊的下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完成染色后,移动到下卷辊的辊面,支撑板可在移动过程中对布料进行支撑,布料移动到下卷辊的辊面后,下落到夹紧辊之间,令夹紧驱动件驱动夹紧辊转动,将布料向下拉动,可驱动吹风驱动件对布料进行吹风,将布料上的染色剂吹干,便于后续布料的收集。
23.可选的,所述染色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摆动架,所述摆动架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收集辊,所述收集辊位于夹紧辊的下方,所述染色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摆动架转动的摆动驱动件,所述收集箱位于收集辊的下方。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穿过夹紧辊后,下落到收集辊之间,布料穿出收集辊之间后,可继续下落到收集箱中,可令摆动驱动件驱动摆动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收集辊与布料沿弧线方向来回移动,使布料均匀叠放在收集箱中,充分利用收集空间,便于打包运输。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可在染色箱中装入染色剂,生产时,织造机本体将原料加工成布料后,布料从织造机本体的输出端运出,布料进入润湿池中,穿过润湿池底壁与润湿辊之间的间隙,然后穿出润湿池,并穿入上染色辊与下染色辊之间,染色箱中的染色剂通过染色管淋到上染色辊的辊面与下染色辊的辊面,令染色驱动件驱动上染色辊与下染色辊转动,对布料进行挤压染色,不需先收集再染色,可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且布料在染色前,先进入润湿池中,使布料变湿润,使染色剂可均匀地染在布料上,提高染色质量,不需重复染色,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2.对布料进行染色的过程中,染色剂向下掉落,流到浸染箱中被收集,染色过程中,下染色辊通过转动将浸染箱中的染色剂带到布料的底面,从而对布料的底面进行染色,使下染色辊可持续通过浸染箱进行染色剂的补充,减少布料染色不均匀的情况;3.布料穿过夹紧辊后,下落到收集辊之间,布料穿出收集辊之间后,可继续下落到收集箱中,可令摆动驱动件驱动摆动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收集辊与布料沿弧线方向来回移动,使布料均匀叠放在收集箱中,充分利用收集空间,便于打包运输。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染色架的局部拆解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染色板的底部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织造机本体;11、输出辊;12、输出驱动件;2、润湿池;21、润湿辊;22、润湿驱动件;23、升降架;24、升降驱动件;25、滑移架;26、滑移驱动件;27、夹持架;28、夹持驱动件;29、下滑轨;3、染色架;31、上染色辊;32、下染色辊;33、染色驱动件;34、染色箱;35、染色管;
36、染色板;361、通孔;362、染色刷;37、浸染箱;41、上刮板;42、下刮板;43、抽吸驱动件;44、下卷辊;45、夹紧辊;46、夹紧驱动件;47、吹风驱动件;48、弯曲板;49、支撑板;51、过渡辊;52、过渡驱动件;53、过渡板;61、摆动架;62、收集辊;63、摆动驱动件;7、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织物织造设备。
32.参照图1与图2,一种复合织物织造设备,包括织造机本体1与润湿池2,织造机本体1的输出端与润湿池2相靠近,润湿池2的顶侧开设有开口,润湿池2内装有清水,润湿池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润湿辊21,润湿辊21沿水平方向延伸,织造机本体1与润湿池2之间的排列方向与润湿辊2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润湿池2的侧壁设置有润湿驱动件22,润湿驱动件22为伺服电机,润湿驱动件22的输出端与润湿辊21的端部相连接,润湿驱动件22可驱动润湿辊21转动,润湿池2的背离织造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染色架3,染色架3的侧壁转动连接有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上染色辊31的延伸方向、下染色辊32的延伸方向以及润湿辊2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上染色辊31位于下染色辊32的上方,染色架3的侧壁设置有染色驱动件33,染色驱动件33为伺服电机,上染色辊31的端部与下染色辊32的端部同轴连接有齿轮,上染色辊31端部的齿轮与下染色辊32端部的齿轮相啮合,染色驱动件33输出端与上染色辊31的端部相连接,染色驱动件33可驱动上染色辊31转动,染色驱动件33可通过齿轮传动驱动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作同步反向转动,染色架3的顶部设置有染色箱34,染色箱34内装有染色剂,染色箱34的底部安装有染色管35,染色管35呈竖直设置,染色管35上连接有开关阀,染色管35的两端设有开口,染色箱34的内部与染色管35相连通,染色管35的底端与上染色辊31的顶侧相靠近,染色架3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箱7,收集箱7与染色架3远离润湿池2的一端相靠近,收集箱7位于下染色辊32的下方。
33.生产时,织造机本体1将原料加工成布料后,布料从织造机本体1的输出端运出,布料进入润湿池2中,穿过润湿池2底壁与润湿辊21之间的间隙,然后穿出润湿池2的开口,并穿入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之间,染色箱34中的染色剂通过染色管35淋到上染色辊31的辊面与下染色辊32的辊面,令染色驱动件33驱动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转动,使上染色辊31对布料的顶面进行染色,使下染色辊32对布料的底面进行染色,从而使布料在完成加工后即可进行染色,不需先收集再染色,可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且布料在染色前,先进入润湿池2中进行过水,使布料变湿润,布料变湿后,可便于染色剂均匀地染在布料上,提高布料的染色均匀度,从而减少布料需要重新染色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提高成品率,工作时,润湿驱动件22驱动润湿辊21转动,可控制布料进入与穿出润湿池2的速度,可通过控制开关阀的阀口开合状态,从而可控制染色剂的流出速度,完成染色后,布料掉落到收集箱7中,可进行收集。
34.参照图2与图3,染色管35的底端设置有染色板36,染色板36沿水平方向延伸,染色板36的顶侧与染色管35的底端相连接,染色板36的底侧开设有通孔361,通孔361与染色管35的内部相连通,染色板36的底侧设置有染色刷362,染色刷362与通孔361相靠近,染色刷362远离染色板36的一端与上染色辊31的顶侧相接触。
35.进行染色时,染色剂通过通孔361流到染色刷362上,染色刷362对上染色辊31进行
涂抹,可使上染色辊31的辊面各处均匀沾上染色剂,从而使上染色辊31可均匀对布料进行均匀染色,提高布料的染色质量,提高成品率,减少需要重新染色的情况,提高加工效率,且可以降低染色剂的流速,减少浪费。
36.参照图1与图2,染色架3的侧壁设置有浸染箱37,浸染箱37的顶侧设有开口,浸染箱37位于下染色辊32的下方,下染色辊32的底部位于浸染箱37内,下染色辊32位于浸染箱37内的体积大小占下染色辊32总体积大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中,下染色辊32位于浸染箱37内的体积大小占下染色辊32总体积大小的三分之一。
37.对布料进行染色的过程中,染色剂从染色管35流到上染色辊31的辊面与下染色辊32的辊面,最终流到浸染箱37中被收集,由于下染色辊32的底部位于浸染箱37中,因此染色过程中,下染色辊32通过转动将浸染箱37中的染色剂带到布料的底面,从而对布料的底面进行染色,使下染色辊32可持续通过浸染箱37进行染色剂的补充,减少布料染色不均匀的情况,提高布料染色均匀度,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38.上染色辊31远离织造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上刮板41,上刮板41的底侧与上染色辊31的底侧相平齐,下染色辊32远离织造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下刮板42,下刮板42的顶侧与下染色辊32的顶侧相平齐,上刮板41与下刮板42固定在染色架3的侧壁,上刮板41与下刮板42呈上下对称设置,上刮板41与下刮板4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上刮板41与下刮板42的竖直截面均呈弧形,上刮板41的内弧面朝向下染色辊32,下刮板42的内弧面朝向上染色辊31,下刮板42的底部与浸染箱37的开口相靠近。
39.布料在染成染色后,穿过上刮板41与下刮板42之间,上刮板41与下刮板42可对布料的顶面与底面进行刮平,将布料顶面与底面多余的染色剂刮去,上刮板41将布料顶面的染色剂刮去时,染色剂可掉落到下刮板42,染色剂沿下刮板42流到浸染箱37中,从而可减少染色剂使用浪费的情况,减少布料上沾染过多染色剂的情况。
40.染色架3的侧壁设有抽吸驱动件43,抽吸驱动件43为水泵,抽吸驱动件43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浸染箱37的内部相连通,抽吸驱动件4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染色箱34的内部相连通。
41.浸染箱37内收集的染色剂存量过多时,可驱动抽吸驱动件43,将浸染箱37内的染色剂抽取到染色箱34中,重复利用,同时减少染色剂从浸染箱37中溢出的情况。
42.润湿池2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架23与升降驱动件24,升降驱动件24为气缸,升降驱动件24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升降驱动件24安装在润湿池2的外侧壁,升降驱动件24的输出端与升降架23的底部相连接,升降架23的侧壁滑移连接有滑移架25,滑移架25呈l型架状设置,滑移架25沿水平方向滑移,升降架23的侧壁设置有滑移驱动件26,滑移驱动件26为气缸,滑移驱动件26呈水平设置,滑移驱动件26的输出端与滑移架25相连接,滑移驱动件26可驱动滑移架25进行水平滑移,滑移架25的底部滑移连接有夹持架27,夹持架27呈l型架状设置,夹持架27沿竖直方向滑移,滑移架25的侧壁设置有夹持驱动件28,夹持驱动件28为气缸,夹持驱动件28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夹持驱动件28的输出端与夹持架27相连接,夹持驱动件28可驱动夹持架27进行竖直滑移。
43.布料从织造机本体1的输出端移出后,穿过润湿池2的顶部与润湿辊21之间,此时可令升降驱动件24驱动升降架23下降,使滑移架25与夹持架27进入润湿池2中并靠近润湿池2的底部,使滑移驱动件26驱动滑移架25与夹持架27水平移动,使布料的边缘位于滑移架
25与夹持架27之间,然后令夹持驱动件28驱动夹持架27向上移动,将布料夹紧在滑移架25与夹持架27之间,然后可令升降驱动件24驱动升降架23上升,将布料移出润湿池2,令布料移到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之间,夹持驱动件28驱动夹持架27松开布料,令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对布料进行染色与传送,代替人力将布料移出润湿池2。
44.润湿池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过渡辊51,过渡辊51的延伸方向与润湿辊2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过渡辊51位于升降架23与染色架3之间,润湿池2的顶部设置有过渡驱动件52,过渡驱动件52为伺服电机,过渡驱动件52的输出端与过渡辊51同轴相连接,过渡驱动件52可驱动过渡辊51进行转动,过渡辊51远离织造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过渡板53,过渡板53包括横板部与竖板部,过渡板53的横板部顶侧与过渡辊51的顶侧相平齐,过渡板53的竖板部与润湿池2的顶侧相固定,过渡板53的横板部远离润湿池2的一侧与下染色辊32相靠近,过渡板53的横板部顶侧与下染色辊32的顶侧相平齐。
45.驱动滑移架25与夹持架27将布料移出润湿池2后,继续驱动升降架23上升,使布料位于过渡辊51的上方,驱动升降架23下降,将布料搭在过渡辊51的顶侧,夹持驱动件28驱动夹持架27松开布料,可令过渡驱动件52驱动过渡辊51进行转动,从而可带动布料进行移动,将布料移动到过渡板53的顶侧,并从过渡板53的顶侧移动到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之间进行染色,从而代替人力将布料移到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之间,节省人力。
46.织造机本体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输出辊11,织造机本体1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驱动件12,输出驱动件12为伺服电机,输出驱动件12的输出端与输出辊11相连接,输出驱动件12可驱动输出辊11进行转动,润湿池2的侧壁设置有下滑轨29,下滑轨29呈斜杆状设置,下滑轨29的顶端与输出辊11相靠近,下滑轨29的底端位于润湿辊21的下方。
47.布料从织造机本体1的输出端移出后,令输出驱动件12驱动输出辊11转动,将布料移到下滑轨29的顶侧,使布料沿下滑轨29移动到润湿辊21的下方,减少布料竖直掉落在润湿池2中形成堆叠的情况。
48.染色架3远离润湿池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有下卷辊44与夹紧辊45,下卷辊44的延伸方向与润湿辊2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下卷辊44的延伸方向与夹紧辊45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夹紧辊45位于下卷辊44的下方,夹紧辊45的设置数量为两根,夹紧辊45的端部同轴连接有齿轮,夹紧辊45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染色架3的侧壁设置有夹紧驱动件46,夹紧驱动件46为伺服电机,夹紧驱动件46的输出端与夹紧辊45相连接,夹紧驱动件46可驱动夹紧辊45转动,夹紧驱动件46可通过齿轮传动驱动两根夹紧辊45同步反向转动,染色架3的侧壁设置有吹风驱动件47,吹风驱动件47为吹风机,吹风驱动件47的输出端朝向夹紧辊45的正下方,吹风驱动件47位于下卷辊44与夹紧辊45之间,染色架3的侧壁设置有弯曲板48,弯曲板48的延伸方向与下卷辊44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弯曲板48的竖直截面呈弧形,弯曲板48的内弧侧与下卷辊44相靠近,染色架3的侧壁设置有支撑板49,支撑板49位于下卷辊44与下染色辊32之间,收集箱7位于夹紧辊45的下方。
49.布料完成染色后,移动到下卷辊44的辊面,支撑板49可在移动过程中对布料进行支撑,布料移动到下卷辊44的辊面后,与弯曲板48相接触,弯曲板48对布料进行限位,使布料向下弯曲与移动,使布料下落到夹紧辊45之间,令夹紧驱动件46驱动夹紧辊45转动,将布料向下拉动,同时,可驱动吹风驱动件47对布料进行吹风,将布料上的染色剂吹干,便于后续布料的收集。
50.染色架3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摆动架61,摆动架61呈直杆状设置,摆动架61靠近染色架3的一端与染色架3的侧壁转动连接,摆动架61远离染色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收集辊62,收集辊62的延伸方向与夹紧辊45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收集辊62的设置数量为两根,收集辊62位于夹紧辊45的下方,染色架3的侧壁设置有摆动驱动件63,摆动驱动件63为伺服电机,摆动驱动件63的输出端与摆动架61相连接,摆动驱动件63可驱动摆动架61进行转动,收集箱7位于收集辊62的下方。
51.布料穿过夹紧辊45后,下落到收集辊62之间,布料穿出收集辊62之间后,可继续下落到收集箱7中,可令摆动驱动件63驱动摆动架6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收集辊62与布料沿弧线方向来回移动,使布料均匀叠放在收集箱7中,充分利用收集空间,便于打包运输。
5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复合织物织造设备的实施原理为:织造机本体1将原料加工成布料后,布料从织造机本体1的输出端运出,布料进入润湿池2中,穿过润湿池2底壁与润湿辊21之间的间隙,然后穿出润湿池2的开口,并穿入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之间,染色箱34中的染色剂通过染色管35淋到上染色辊31辊面与下染色辊32的辊面,令染色驱动件33驱动上染色辊31与下染色辊32转动,使上染色辊31对布料的顶面进行染色,使下染色辊32对布料的底面进行染色,从而使布料在完成加工后即可进行染色,不需先收集再染色,可提高布料的加工效率,且布料在染色前,先进入润湿池2中进行过水,使布料变湿润,布料变湿后,可便于染色剂均匀地染在布料上,提高布料的染色均匀度,从而减少布料需要重新染色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提高成品率。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作出的解释,并非依次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