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面料定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具体的还涉及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2.纺织印染工业中,常常需要将面料定型,面料经过定型液后,使用烘干装置迅速烘干定型液,使面料迅速定型,而在定型之前需要对面料进行展平,防止面料定型后表面有折皱。
3.而现有的面料定型设备基本都是展平与烘干分开供能,烘干产生的余热直接排放至周围的空气中,无法对其充分利用,造成能源浪费,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展平装置、第一导热组件、烘干装置和第二导热组,烘干产生的余热通过第二导热组件架进入到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内的余热通过第一导热组件进入到展平装置内,从而实现对热量的充分利用,进而减少生产所消耗的能量,提高生产效益。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包括工作台、存料组件、加热装置、展平装置、第一导热组件、浸湿结构、烘干装置、第二导热组件和收料组件;
7.工作台为长方体结构,工作台水平放置在地面上;
8.存料组件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存料组件包括存料辊、两个存料支架和第一电机,两个存料支架设置在存料辊的两端,存料支架的底部与工作台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存料辊连接;
9.加热装置包括第一限位辊筒和第一加热底座,第一限位辊筒设置在第一加热底座的前端,第一加热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出气孔,第一加热底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入气口;
10.展平装置具有两个,两个展平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的后端,且对称安装在工作台上;
11.第一导热组件的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第一导热组件的另一端与展平装置连接;
12.浸湿结构设置在展平装置的后端;
13.烘干装置设置在浸湿结构的后端;
14.第二导热组件的一端与烘干结构连接,第二导热组件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连接;
15.收料组件设置在工作台的另一侧,收料组件包括收料辊、两个收料支架和第三电机,两个收料支架设置在收料管的两端,收料支架的底部与工作台连接,第三电机与收料辊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展平装置包括旋转支架、滑块、主动机构和从动机构;
17.旋转支架的上端开设有通槽;
18.滑块设置在通槽内,且滑块与旋转支架滑动连接;
19.主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张紧辊和第二电机;
20.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滑块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倾斜朝向工作台的内部;
21.第二电机与第一转轴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连接;
22.第一张紧辊套设在第一转轴朝向工作台内部的一端,且第一张紧辊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23.从动机构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张紧辊;
24.第二转轴是空心圆柱体,第二转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入气口,第二入气口与第一导热组件连通,第二转轴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出气孔,第二转轴开设有入气口的一端与旋转支架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倾斜朝向工作台的内部;
25.第二张紧辊套设在第二转轴上,且覆盖住第二出气孔。
26.优选的,所述第二张紧辊的表面开设有漏水孔。
27.优选的,所述从动机构还包括支撑座和滑套;
28.支撑座与第二转轴朝向工作台内部的一端连接;
29.滑套具有两个,两个滑套分别设置在第二张紧辊与第二转轴接触的两端,且滑套套设在第二转轴上;
30.优选的,所述展平装置还包括固定插销,所述旋转支架的底部开设有插销孔。
31.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聚气盖、第一电动推杆和压力弹簧;
32.聚气盖盖设在第一加热底座的上方,聚气盖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一出气口与第一导热组件连通;
33.第一电动推杆具有四个,四个第一电动推杆分别设置在聚气盖的四个角上,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加热底座的四个角固定连接;
34.压力弹簧套具有四个,四个压力弹簧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压力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加热底座抵接,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聚气盖抵接。
35.优选的,所述浸湿结构包括盛液池、第二限位辊筒、池底限位杆和挤压脱水组件;
36.盛液池设置在展平装置的后端,盛液池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
37.第二限位辊筒设置在盛液池与展平装置之间;
38.池底限位杆具有两个,两个池底限位杆分别安装在盛液池的底部的两侧;
39.挤压脱水组件包括回流板、挤压脱水支架、挤压板和第二电动推杆;
40.回流板倾斜朝向盛液池内部设置;
41.挤压脱水支架具有两个,两个挤压脱水支架分别设置在回流板的两端,且与回流板固定连接,挤压脱水支架上开设有弧形槽;
42.挤压板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挤压脱水支架转动连接,挤压板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弧形槽内;
43.第二电动推杆具有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挤压脱水支架铰接,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挤压板设置在弧形槽内的一端铰接。
44.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第二加热底座、上加热座和烘干支架;
45.第二加热底座包括第一加热箱体和第一加热丝;
46.第一加热箱体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
47.第一加热丝设置在第一加热箱体内;
48.上加热座包括第二加热箱体和第二加热丝;
49.第二加热箱体盖设在第二加热箱体的上方,第二加热箱体的上方开设有两个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与第二导热组件连通;
50.第二加热丝设置在第二加热箱体内;
51.烘干支架具有两个,两个烘干支架设置在第二加热箱体的两端,烘干支架的上端与第二加热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烘干支架的底部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52.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组件包括第一吸气泵和第一导热管,第一导热管设置在第一吸气泵的两侧,第一导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气口连通,第一导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入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导热组件包括第二吸气泵和第二导热管,第二导热管设置在第二吸气泵的两侧,第二导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入气口连通,第二导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气口连通。
5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4.s1,将待定型的面料放置在存料组件内;
55.s2,第二导热组件将余热从烘干装置导入到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对面料进行加热,使得面料变软;
56.s3,第一导热组件将余热从加热装置导入到展平装置内,展平装置对面料进行展平,去除面料表面的折皱;
57.s4,浸湿结构将展平的面料浸湿;
58.s5,烘干装置对面料进行烘干定型;
59.s6,收料组件将定型的面料收起。
60.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61.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装置、展平装置、第一导热组件、浸湿结构、烘干装置和第二导热组,烘干装置对面料进行烘干,烘干产生的余热通过第二导热组件架进入到加热装置内,加热装置内的余热通过第一导热组件进入到展平装置内,从而实现对热量的充分利用,进而减少生产所消耗的能量,提高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62.图1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的主视图;
63.图2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的俯视图;
64.图3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的立体图;
65.图4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存料组件的立体图;
66.图5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67.图6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第一加热底座的立体图;
68.图7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展平装置的立体图;
69.图8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旋转支架、滑块和固定插销的立体图;
70.图9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从动机构的主视图;
71.图10是图9中a-a处的局部视图;
72.图11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主动机构的立体图;
73.图12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浸湿结构的立体图;
74.图13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烘干装置的爆炸视图;
75.图14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中收料组件的立体图;
76.图15是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77.图中标号为:
78.1-工作台;
79.2-存料组件;21-存料辊;22-存料支架;23-第一电机;
80.3-加热装置;
81.31-第一限位辊筒;
82.32-第一加热底座;321-第一出气孔;322-第一入气口;
83.33-聚气盖;331-第一出气口;
84.34-第一电动推杆;
85.35-压力弹簧;
86.4-展平装置;
87.41-旋转支架;411-通槽;412-插销孔;
88.42-滑块;
89.43-主动机构;431-第一转轴;432-第二电机;433-第一张紧辊;
90.44-从动机构;441-第二转轴;4411-第二入气口;4412-第二出气孔;442-第二张紧辊;4421-漏水孔;443-支撑座;444-滑套;
91.45-固定插销;
92.5-第一导热组件;51-第一吸气泵;52-第一导热管;
93.6-浸湿结构;
94.61-盛液池;
95.62-第二限位辊筒;
96.63-池底限位杆;
97.64-挤压脱水组件;641-回流板;642-挤压版;643-第二电动推杆;644-挤压脱水支架;6441-弧形槽;
98.7-烘干装置;
99.71-第二加热底座;711-第一加热箱体;712-第一加热丝;
100.72-上加热座;721-第二加热箱体;7211-第二出气口;722-第二加热丝;
101.73-烘干支架;
102.8-第二导热组件;81-第二吸气泵;82-第二导热管;
103.9-收料组件;91-收料辊;92-收料支架;93-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0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
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05.参见图1至图14所示,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包括工作台1、存料组件2、加热装置3、展平装置4、第一导热组件5、浸湿结构6、烘干装置7、第二导热组件8和收料组件9;
106.工作台1为长方体结构,工作台1水平放置在地面上;
107.存料组件2设置在工作台1的一侧,存料组件2包括存料辊21、两个存料支架22和第一电机23,两个存料支架22设置在存料辊21的两端,存料支架22的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第一电机23的输出端与存料辊21连接;
108.加热装置3包括第一限位辊筒31和第一加热底座32,第一限位辊筒31设置在第一加热底座32的前端,第一加热底座3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出气孔321,第一加热底座3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入气口322;
109.展平装置4具有两个,两个展平装置4设置在加热装置3的后端,且对称安装在工作台1上;
110.第一导热组件5的一端与加热装置3连接,第一导热组件5的另一端与展平装置4连接;
111.浸湿结构6设置在展平装置4的后端;
112.烘干装置7设置在浸湿结构6的后端;
113.第二导热组件8的一端与烘干结构连接,第二导热组件8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3连接;
114.收料组件9设置在工作台1的另一侧,收料组件9包括收料辊91、两个收料支架92和第三电机93,两个收料支架92设置在收料管的两端,收料支架92的底部与工作台1连接,第三电机93与收料辊91连接。
115.通过设置存料组件2、加热装置3、展平装置4、第一导热组件5、浸湿结构6、烘干装置7、第二导热组件8和收料辊91筒,工作人员将待定型的面料放置到存料辊21上,待定型的面料依次穿过加热装置3、展平装置4、浸湿结构6、烘干装置7和收料组件9,第一电机23和第三电机93分别驱动存料辊21和收料辊91转动,对面料进行连续定型,面料在加热装置3内进行加热,使得面料质地变得柔软,加热装置3多余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组件5进入到展平装置4内,展平装置4在具有一定的温度下对面料进行展平,可防止面料迅速冷却,导致展平效果差,接着面料在浸湿结构6内与定型液充分接触,然后进入烘干装置7,烘干装置7对面料进行烘干,烘干产生的热蒸汽通过第二导热组件8架进入到加热装置3内,从而实现对热量的充分利用,进而减少生产所消耗的能量,提高生产效益。
116.参见图3、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展平装置4包括旋转支架41、滑块42、主动机构43和从动机构44;
117.旋转支架41的上端开设有通槽411;
118.滑块42设置在通槽411内,且滑块42与旋转支架41滑动连接;
119.主动机构43包括第一转轴431、第一张紧辊433和第二电机432;
120.第一转轴431的一端与滑块42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转轴431的另一端倾斜朝向工作台1的内部;
121.第二电机432与第一转轴431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连接;
122.第一张紧辊433套设在第一转轴431朝向工作台1内部的一端,且第一张紧辊433与
第一转轴431固定连接;
123.从动机构44包括第二转轴441和第二张紧辊442;
124.第二转轴441是空心圆柱体,第二转轴44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入气口4411,第二入气口4411与第一导热组件5连通,第二转轴44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出气孔4412,第二转轴441开设有入气口的一端与旋转支架41连接,第二转轴441的另一端倾斜朝向工作台1的内部;
125.第二张紧辊442套设在第二转轴441上,且覆盖住第二出气孔4412。
126.通过设置旋转支架41、滑块42、主动机构43和从动机构44,第一张紧辊433和第二张紧辊442将面料夹紧,当第二电机432驱动第一转轴431转动,第一转轴431带动第一张紧辊433转动,第一张紧辊433与面料之间的摩擦带动面料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张紧辊442转动进行挤压面料,与此同时,高温的气体通过第一导热组件5进入到第二转轴441内,再从第二转轴441上的第二出气孔4412逸散到第二转轴441和第二张紧辊442之间,从而升高了第二张紧辊442的表面温度,使得面料不会在第一张紧辊433和第二张紧辊442之间温度突然降低,进而不会使面料发硬,影响面料的展平。
127.参见图10所示,第二张紧辊442的表面开设有漏水孔4421。
128.通过设置漏水孔4421,第二张紧辊442时刻都处于散热状态,高温空气温度降低后,会形成一定量的冷凝水,如果冷凝水聚集过多,不仅会降低第二张紧辊442表面的温度,还会增加第二张紧辊442的重量,因此,当第二张紧辊442和第二转轴441之间出现冷凝水后,冷凝水通过漏水孔4421流出第二张紧辊442,从而保持第二张紧辊442内部的干燥,保持第二张紧辊442的有效工作状态,进而提高对面料展平的效率。
129.参见图3、图7、图9和图10所示,从动机构44还包括支撑座443和滑套444;
130.支撑座443与第二转轴441朝向工作台1内部的一端连接;
131.滑套444具有两个,两个滑套444分别设置在第二张紧辊442与第二转轴441接触的两端,且滑套444套设在第二转轴441上;
132.通过设置支撑座443和滑套444,由于第二转轴441是空心圆柱状,第一张紧辊433向下挤压第二张紧辊442,易导致第二转轴441弯折,因此将第二转轴441的一端插入到支撑座443上,支撑座443与旋转支架41对第二转轴441的两端均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从而避免第二转轴441受力集中在与旋转支架41的连接处,使得第二转轴441不易发生弯曲变形,进而使得第二张紧辊442与第一张紧辊433始终夹紧面料。
133.参见图3和图8所示,展平装置4还包括固定插销45,所述旋转支架41的底部开设有插销孔412。
134.通过设置固定插销45和在旋转支架4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等距的插销孔412,由于第一张紧辊433和第二张紧辊442在转动展平面料时,其扭矩会传递到旋转支架41上,导致旋转支架41转动,因此工作人员可在设备工作之前转动训传支架,当旋转支架41底部的插销孔412与工作台1上的孔同轴时,将固定插销45插入插销孔412和工作台1内,从而将旋转支架41与工作台1固定,使得第一张紧辊433和第二张紧辊442保持稳定的工作角度,进而提高对面料的展平效果
135.参见图3、图5和图6所示,加热装置3还包括聚气盖33、第一电动推杆34和压力弹簧35;
136.聚气盖33盖设在第一加热底座32的上方,聚气盖33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出气口331,
第一出气口331与第一导热组件5连通;
137.第一电动推杆34具有四个,四个第一电动推杆34分别设置在聚气盖33的四个角上,第一电动推杆34的输出端与第一加热底座32的四个角固定连接;
138.压力弹簧35套具有四个,四个压力弹簧35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一电动推杆34的输出端,压力弹簧35的一端与第一加热底座32抵接,压力弹簧35的另一端与聚气盖33抵接。
139.通过设置聚气盖33、第一电动推杆34和压力弹簧35,当工作人员将面料穿过加热装置3时,第一电动推杆34工作,推动聚气盖33远离第一加热底座32,增大聚气盖33与第一加热底座32之间的距离,方便工作人员将面料穿过加热装置3,聚气盖33盖设在第一加热底座32的上方,高温空气从第一加热底座32向上升起,经过面料,对面料起到加热软化的作用,第一加热底座32底部继续向上升起的高温空气将之前高温空气向上顶起,进入到聚气盖33内,汇聚到聚气盖33内的高温空气从聚气盖33两端的第一出气口331流出,经过第一导热组件5进入到第二转轴441内,从而实现将多余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
140.参见图3和图12所示,浸湿结构6包括盛液池61、第二限位辊筒62、池底限位杆63和挤压脱水组件64;
141.盛液池61设置在展平装置4的后端,盛液池6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
142.第二限位辊筒62设置在盛液池61与展平装置4之间;
143.池底限位杆63具有两个,两个池底限位杆63分别安装在盛液池61的底部的两侧;
144.挤压脱水组件64包括回流板641、挤压脱水支架644、挤压板和第二电动推杆643;
145.回流板641倾斜朝向盛液池61内部设置;
146.挤压脱水支架644具有两个,两个挤压脱水支架644分别设置在回流板641的两端,且与回流板641固定连接,挤压脱水支架644上开设有弧形槽6441;
147.挤压板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挤压脱水支架644转动连接,挤压板另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弧形槽6441内;
148.第二电动推杆643具有两个,第二电动推杆643的一端与挤压脱水支架644铰接,第二电动推杆643的输出端与挤压板设置在弧形槽6441内的一端铰接。
149.通过设置盛液池61、第二限位辊筒62、池底限位杆63和挤压脱水组件64,面料经过第二限位辊筒62进入到盛液池61内,池底限位杆63将面料限制在盛液池61的内部,面料在盛液池61内浸湿,浸湿后的面料与回流板641抵紧,第二电动推杆643推动挤压板,使挤压板靠近回流板641,对面料进行挤压,使得面料中多余的定型液沿着回流板641回流到盛液池61内,从而节省定型液,减少面料中的含水量,进而便于烘干装置7快速烘干面料。
150.参见图3和图13所示,烘干装置7包括第二加热底座71、上加热座72和烘干支架73;
151.第二加热底座71包括第一加热箱体711和第一加热丝712;
152.第一加热箱体71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
153.第一加热丝712设置在第一加热箱体711内;
154.上加热座72包括第二加热箱体721和第二加热丝722;
155.第二加热箱体721盖设在第二加热箱体721的上方,第二加热箱体721的上方开设有两个第二出气口7211,第二出气口7211与第二导热组件8连通;
156.第二加热丝722设置在第二加热箱体721内;
157.烘干支架73具有两个,两个烘干支架73设置在第二加热箱体721的两端,烘干支架
73的上端与第二加热箱体721的一端固定连接,烘干支架73的底部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
158.通过设置第二加热底座71、上加热座72和烘干支架73,浸湿的面料穿过第二加热底座71与上加热座72之间,第二加热底座71和上加热座72对面料的上下两面进行烘干,能够加快对面料的烘干速度,烘干产生的水蒸气,经过第二出气口7211和第二导热组件8流入到加热装置3内,从而实现对烘干产生的余热的利用。
159.参见图3、图5、图6、图10和图13所示,第一导热组件5包括第一吸气泵52和第一导热管51,第一导热管51设置在第一吸气泵52的两侧,第一导热管51的一端与第一出气口331连通,第一导热管51的另一端与第二入气口4411连通;所述第二导热组件8包括第二吸气泵82和第二导热管81,第二导热管81设置在第二吸气泵82的两侧,第二导热管81的一端与第一入气口322连通,第二导热管81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气口7211连通。
160.通过设置第一吸气泵52、第一导热管51、第二吸气泵82和第二导热管81,因烘干装置7内的空气温度最高,第二吸气泵82将烘干装置7内的余热吸出,经过敌人导气管进入到加热装置3内,而加热装置3内的空气温度中等,加热装置3对余热进行利用后,第一吸气泵52将加热装置3内的余热吸出,经过第一导热管51进入展平装置4内,展平装置4对余热进行最后的利用,而展平装置4对空气温度要求最低,从而实现对余热进行多级利用,进而提高余热的利用效果。
161.一种面料印染防折皱定型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62.s1,将待定型的面料放置在存料组件2内;
163.s2,第二导热组件8将余热从烘干装置7导入到加热装置3内,加热装置3对面料进行加热,使得面料变软;
164.s3,第一导热组件5将余热从加热装置3导入到展平装置4内,展平装置4对面料进行展平,去除面料表面的折皱;
165.s4,浸湿结构6将展平的面料浸湿;
166.s5,烘干装置7对面料进行烘干定型;
167.s6,收料组件9将定型的面料收起。
168.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