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多层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22568发布日期:2023-03-25 13:0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梭织多层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梭织多层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梭织布是将纱线由经纬两个方向相互垂直交织而成的布,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梭织多层布是依靠各种接结方法把表里两层或两层以上独立织物连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织物。传统的梭织多层布由于组织疏松,不适合采用起毛、磨毛等能获得柔软手感的后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后处理过程中也不适宜采用过多的柔软剂。多层布因组织特性,在织造投纬时会有大量经纱同时聚集在织口的上层或下层,使得纱线的毛羽极易集结缠绕而产生棉球。
3.传统的减少棉球产生的方法是降低织造车速来减轻经纱摩擦或提高经纱上浆率,使经纱毛羽尽可能帖服和偏硬来提高耐摩擦程度。这些方法会带来生产效率偏低和成品布手感偏硬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梭织多层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能够在减少棉球产生的同时,获得柔软度较高的梭织多层布。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使用经纱和纬纱织造各层织物并通过接结组织将各层所述织物进行连结;
7.织造各层所述织物时,调整入筘顺序,每次提综打纬时,将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入筘顺序,每次提综打纬时,将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包括以下步骤:
9.进行第一提综打纬时,将第2、3、4页综框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二提综打纬时,将第1、2、3页综框的经纱聚集在上层;进行第三提综打纬时,将第1、2、4页综框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四提综打纬时,将第1、3、4页综框的经纱聚集在上层;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入筘顺序,每次提综打纬时,将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包括以下步骤:
11.进行第一提综打纬时,第2,3,4,5,6,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二提综打纬时,第1,2,3,5,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进行第三提综打纬时,第2,4,5,6,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四提综打纬时,第1,2,3,4,5,7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进行第五提综打纬时,第1,2,4,6,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六提综打纬时,第1,3,4,5,6,7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进行第七提综打纬时,第1,2,3,4,6,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八提综打纬时,第1,3,5,6,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
进行入筘。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纱的捻度为500捻/米~1000捻/米;和/或,所述纬纱的捻度为500捻/米~1000捻/米。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经纱的捻度为680捻/米~880捻/米;和/或,所述纬纱的捻度为680捻/米~880捻/米。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纱为全棉纱线;和/或所述纬纱为全棉纱线。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经纱的纱支为20英支~60英支;和/或,所述纬纱的纱支为20英支~60英支。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织造后的所述梭织多层布进行拍打处理。
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梭织多层布,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8.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品,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梭织多层布或者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梭织多层布。
19.上述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能够在减少棉球产生的同时,获得柔软度较高的梭织多层布。多层布由于组织特性,织造时会有大量纱线不断重复地快速聚集再分开,当相邻纱线在同一个筘齿内,纱线的摩擦最大化,织造棉球会显得尤其严重,因此需尽可能地降低相邻经纱间的摩擦。该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整插筘方法,使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筘齿进行入筘,可以降低相邻经纱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进而减少纱线摩擦来减少棉球的产生。该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不需要提高经纱的上浆率,能够在减少棉球产生的同时,获得柔软度较高的梭织多层布,且织造效率较高。
20.进一步地,经纱和纬纱使用全棉低捻纱,通过降低纱线的捻度,可以使纱线较蓬松和柔软,得到的梭织多层布能够具有蓬松感和柔软感。同时,在面料的后整理过程中,增加拍打工序,通过拍打使面料获得更蓬松、柔软的手感。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平纹1:1双层布的一个组织循环的基础组织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投第一纬时的提综图例;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投第二纬时的提综图例;
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投第三纬时的提综图例;
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投第四纬时的提综图例;
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2/2斜纹1:1双层布的一个组织循环的基础组织示意图;
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投第一纬时的提综图例;
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投第二纬时的提综图例;
2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投第三纬时的提综图例;
3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投第四纬时的提综图例;
3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投第五纬时的提综图例;
32.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投第六纬时的提综图例;
33.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投第七纬时的提综图例;
34.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投第八纬时的提综图例。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7.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8.使用经纱和纬纱织造各层织物并通过接结组织将各层织物进行连结;
39.织造各层所述织物时,调整入筘顺序,每次提综打纬时,将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
40.上述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能够在减少棉球产生的同时,获得柔软度较高的梭织多层布。多层布由于组织特性,织造时会有大量纱线不断重复地快速聚集再分开,当相邻纱线在同一个筘齿内,纱线的摩擦最大化,织造棉球会显得尤其严重,因此需尽可能地降低相邻经纱间的摩擦。该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整插筘方法,使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筘齿进行入筘,可以降低相邻经纱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进而减少纱线摩擦来减少棉球的产生。该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不需要提高经纱的上浆率,能够在减少棉球产生的同时,获得柔软度较高的梭织多层布,且织造效率较高。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结组织为每隔一定距离将两层纱布连接到一起的纱线,成为多层布的每两层织物中间的节点,这个节点的作用就是防止每两层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分开或产生位移,出现布面不平整的现象。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结组织的接结方式包括表经接里纬或里经接表纬。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结组织的接结方式为表经接里纬。在表里花型不易露底时,优先采用表经接里纬的接结方式。
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整入筘顺序,每次提综打纬时,将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包括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提综打纬时,将第2、3、4页综框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二提综打纬时,将第1、2、3页综框的经纱聚集在上层;进行第三提综打纬时,将第1、2、4页综框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四提综打纬时,将第1、3、4页综框的经纱聚集在上层;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
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整入筘顺序,每次提综打纬时,将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包括以下步骤:
46.进行第一提综打纬时,第2,3,4,5,6,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二提综打纬时,第1,2,3,5,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进行第三提综打纬时,第2,4,5,6,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四提综打纬时,第1,2,3,4,5,7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进行第五提综打纬时,第1,2,4,6,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六提综打纬时,第1,3,4,5,6,7页
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进行第七提综打纬时,第1,2,3,4,6,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进行第八提综打纬时,第1,3,5,6,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相邻综框的经纱通过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
47.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纱的捻度为500捻/米~1000捻/米;和/或,纬纱的捻度为500捻/米~1000捻/米。经纬纱线均采用低捻纱,能够使梭织多层布获得柔软的手感,经纬纱线的捻度越低,越容易获得柔软手感。在该经纱的捻度范围和纬纱的捻度范围内,梭织多层布的柔软手感较好。捻度过低时,纱线整浆、织造的效果较差,捻度过高时,多层布的柔软手感较差。
4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经纱的捻度为680捻/米~880捻/米;和/或,纬纱的捻度为680捻/米~880捻/米。在该经纱的捻度范围和纬纱的捻度范围内,梭织多层布的柔软手感较好。可选地,经纱的捻度为680捻/米、700捻/米、720捻/米、740捻/米、760捻/米、780捻/米、800捻/米、820捻/米、840捻/米、860捻/米或880捻/米。可选地,纬纱的捻度为680捻/米、700捻/米、720捻/米、740捻/米、760捻/米、780捻/米、800捻/米、820捻/米、840捻/米、860捻/米或880捻/米。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纱为全棉纱线;和/或,纬纱为全棉纱线。经纱或纬纱使用全棉纱线,能够使织造的多层布具有蓬松柔软的手感。
5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经纱为全棉纱线。
5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纬纱为全棉纱线。
5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经纱为全棉纱线,且纬纱为全棉纱线。
53.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纱的纱支为20英支~60英支;和/或,纬纱的纱支为20英支~60英支。在梭织多层布的织造过程中,依靠各种接结方法把表里两层或两层以上独立织物连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织物,织造过程中,投表纬时,里经全部沉下去,投里纬时,表经全部提起来。各层织物实际为独立的面料,只是通过一定间隔的组织接结使各层连结起来,而各层独立面料的织法及其纱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该纱支范围内,多层布的蓬松及柔软的手感较好。可选地,经纱和/或纬纱的纱支为30英支~50英支。进一步可选地,各层织物的纱支为30英支、31英支、32英支、33英支、34英支、35英支、36英支、37英支、38英支、39英支、40英支、41英支、42英支、43英支、44英支、45英支、46英支、47英支、48英支、49英支或50英支。
5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织造后的梭织多层布进行拍打处理。对织造后的梭织多层布进行拍打处理能够使多层布面料获得更蓬松、较柔软的手感。
5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拍打处理包括机械拍打和手工拍打中的至少一种。
5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拍打处理为高速拍打。
5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织造后的梭织多层布进行烧毛处理。烧毛是指将织物迅速通过火焰或在炽热的金属表面擦过,烧去表面茸毛的工艺过程,能够减少织造过程中产生的绒毛。
5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织造后的梭织多层布进行松式水洗处理。松式水洗是指将织物在松弛状态下进行浸渍轧洗,去除织物表面的浆料,可以使多层布的表面更为自然松软。
5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梭织多层布进行预缩处理。对梭织多层布进行预缩处理能够得到抗缩水性能较好的面料。
6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对织造后的梭织多层布进行烧毛处理、松式水洗处理、拍打处理和定型处理。
61.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梭织多层布,使用上述任一的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该梭织多层布具有较蓬松较柔软的手感,布面产生的织造棉球很少,且织造效率高。
62.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纺织品,包括上述的梭织多层布或者上述任一的梭织多层布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梭织多层布。
63.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64.实施例1
65.本实施例中织造的梭织多层布的规格为:140
×
120英寸,40
×
40英支的平纹1:1双层布。
66.(1)采用纯棉低捻纱作为经纱和纬纱,捻度为800捻/米。
67.(2)采用常规浆纱工艺和配方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浆纱。
68.(3)使用浆纱后的经纱和纬纱进行双层布的织造,基础组织图参照图1,织造过程中将相邻综框的经纱进入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具体如下:
69.把第2和3,第4和1页综的经纱分别插在同一个筘齿。参照图2~5,实施例1中一个基础组织循环内每次投纬时的提综及摩擦情况如下。在投第一纬时,第2、3、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第2、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二纬时,第1、2、3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第2、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三纬时,第1、2、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没有相邻综框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四纬时,第1、3、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没有相邻综框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
70.(4)对织造后的双层布依次进行烧毛处理、松式水洗处理、拍打处理和定型处理。
71.传统的插筘方法是第1、2页的经纱插在同一个筘齿,第3、4页的经纱插在同一个筘齿,每一次提综打纬,都有相邻经纱在同一个筘齿的情况。调整插筘起点后,一个组织循环内的四次打纬,相邻综框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的几率减少了50%,降低了织造过程中纱线的摩擦,从而有效减少棉球的产生。该实施例制备的双层布,具有较好的蓬松和柔软的手感,且生产过程无需牺牲生产效率或增加生产成本,也不需增加特殊的洗水方式,即可获得比传统面料更为柔软的面料。
72.实施例2
73.本实施例中织造的梭织多层布的规格为:120
×
100英寸,32
×
32英支的2/2斜纹1:1双层布。
74.(1)采用纯棉低捻纱作为经纱和纬纱,捻度为680捻/米。
75.(2)采用常规浆纱工艺和配方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浆纱。
76.(3)使用浆纱后的经纱和纬纱进行双层布的织造,基础组织图参照图6,织造过程中将相邻综框的经纱进入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具体方式如下:
77.把第2和3,第4和5,第6和7,第8和1页综的经纱分别插在同一个筘齿。参照图7~14,实施例2中一个基础组织循环内每次投纬时的提综及摩擦情况如下:在投第一纬时,第2,3,4,5,6,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同一层有2组相邻综框(第2和3页、第4和5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二纬时,第1,2,3,5,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同一层有1组相邻综框(第2和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三纬时,第2,4,5,6,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同一层有2组相邻综框(第4和5页、第6和7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四纬时,第1,2,3,4,5,7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同一层有2组相邻综框(第2和3页、第4和5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五纬时,第1,2,4,6,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同一层有1组相邻综框(第6和7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六纬时,第1,3,4,5,6,7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同一层有2组相邻综框(第4和5页、第6和7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七纬时,第1,2,3,4,6,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同一层有1组相邻综框(第2和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八纬时,第1,3,5,6,7,8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同一层有1组相邻综框(第6和7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
78.(4)对织造后的双层布依次进行烧毛处理、松式水洗处理、拍打处理和定型处理。
79.传统的插筘方法是第1和2,第3和4,第5和6,第7和8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每一次提综打纬,都有2组相邻经纱在同一个筘齿的情况。调整插筘起点后,一个组织循环内的八次打纬,相邻经纱在同一个筘齿的情况减少了4组,即相邻综框的经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的几率减少了25%,降低了织造过程中纱线的摩擦,从而有效减少棉球的产生。该实施例制备的双层布,具有较好的蓬松和柔软的手感,且生产过程无需牺牲生产效率或增加生产成本,也不需增加特殊的洗水方式,即可获得比传统面料更为柔软的面料。
80.实施例3
81.本实施例中织造的梭织多层布的规格为:110
×
90英寸,20
×
20英支的平纹1:1双层布。
82.(1)采用纯棉低捻纱作为经纱和纬纱,捻度为500捻/米。
83.(2)采用常规浆纱工艺和配方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浆纱。
84.(3)使用浆纱后的经纱和纬纱进行双层布的织造,织造过程中将相邻综框的经纱进入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具体方式如下:把第2和3,第4和1页综的经纱分别插在同一个筘齿。在投第一纬时,第2、3、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第2、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二纬时,第1、2、3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第2、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三纬时,第1、2、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没有相邻综框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四纬时,第1、3、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没有相邻综框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
85.(4)对织造后的双层布依次进行烧毛处理、松式水洗处理、拍打处理和定型处理。
86.该实施例制备的双层布,具有较好的蓬松和柔软的手感,且生产过程无需牺牲生产效率或增加生产成本,也不需增加特殊的洗水方式,即可获得比传统面料更为柔软的面料。
87.实施例4
88.本实施例中织造的梭织多层布的规格为:130
×
110英寸,50
×
50英支的平纹1:1双层布。
89.(1)采用纯棉低捻纱作为经纱和纬纱,捻度为960捻/米。
90.(2)采用常规浆纱工艺和配方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浆纱。
91.(3)使用浆纱后的经纱和纬纱进行双层布的织造,织造过程中将相邻综框的经纱进入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具体方式如下:把第2和3,第4和1页综的经线分别插在同一个筘齿。在投第一纬时,第2、3、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第2、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二纬时,第1、2、3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第2、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三纬时,第1、2、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没有相邻综框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四纬时,第1、3、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没有相邻综框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
92.(4)对织造后的双层布依次进行烧毛处理、松式水洗处理、拍打处理和定型处理。
93.该实施例制备的双层布,具有较好的蓬松和柔软的手感,且生产过程无需牺牲生产效率或增加生产成本,也不需增加特殊的洗水方式,即可获得比传统面料更为柔软的面料。
94.实施例5
95.本实施例中织造的梭织多层布的规格为:150
×
116英寸,60
×
60英支的平纹1:1双层布。
96.(1)采用纯棉低捻纱作为经纱和纬纱,捻度为1000捻/米。同时,经纱中加入适当的长绒棉以提升纱线的强力,经纱的纱强≥220cn。
97.(2)采用常规浆纱工艺和配方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浆纱。
98.(3)使用浆纱后的经纱和纬纱进行双层布的织造,织造过程中将相邻综框的经纱进入不同的筘齿进行入筘。具体方式如下:把第2和3,第4和1页综的经纱分别插在同一个筘齿。在投第一纬时,第2、3、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第2、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二纬时,第1、2、3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第2、3页)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三纬时,第1、2、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下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没有相邻综框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在投第四纬时,第1、3、4页综的经纱聚集在上层。即第2、3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第1、4页综的纱线插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没有相邻综框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内。
99.(4)对织造后的双层布依次进行烧毛处理、松式水洗处理、拍打处理和定型处理。
100.该实施例制备的双层布,具有较好的蓬松和柔软的手感,且生产过程无需牺牲生产效率或增加生产成本,也不需增加特殊的洗水方式,即可获得比传统面料更为柔软的面料。
101.实施例1~5通过入筘方式的改善,均可以减少织造过程中棉球的产生,且能够具有较好的蓬松和柔软的手感。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为优选实施例,获得的多层布的蓬松和柔软的手感更佳。
102.对比例1
103.本对比例中织造的梭织多层布的规格为:140
×
120英寸,40
×
40英支的平纹1:1双层布。
104.(1)采用常规捻度的纯棉纱作为经纱和纬纱,捻度为1050捻/米。
105.(2)采用常规浆纱工艺和配方对经纱和纬纱进行浆纱。
106.(3)使用浆纱后的经纱和纬纱进行双层布的织造,织造过程中的入筘方式,具体如下:把第1和2,第3和4页综的纱线分别插在同一个筘齿。在投第一纬时,第1、2页综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第3、4页综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的经纱(第3、4页)在同一筘齿。在投第二纬时,第1、2页综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第3、4页综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的经纱(第1、2页)在同一筘齿。在投第三纬时,第1、2页综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第3、4页综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的经纱(第1、2页)在同一筘齿。在投第四纬时,第1、2页综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第3、4页综的经纱在同一个筘齿,同一层有相邻综框的经纱(第3、4页)在同一筘齿。
107.(4)对织造后的双层布依次进行烧毛处理、松式水洗处理、拍打处理和定型处理。
108.本对比例中使用的传统的插筘方法是第1、2页的经纱插在同一个筘齿,第3、4页的经纱插在同一个筘齿,每一次提综打纬,都有相邻经纱在同一个筘齿的情况。织造的过程中棉球的产生较多且手感偏硬。
109.对比例2
110.本对比例中织造的梭织多层布的规格为:150
×
116英寸,60
×
60英支的平纹1:1双层布。
111.(1)采用常规捻度的纯棉纱作为经纱和纬纱,捻度为1200捻/米。
112.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113.该对比例中使用的纱线的捻度为1200捻/米,得到的面料没有蓬松柔软的手感。
11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1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