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排式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9586发布日期:2022-06-29 05:3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排式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衣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直排式干衣机。


背景技术:

2.干衣机是利用电加热来使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即时蒸发干燥的清洁类家用电器,干衣机包括外壳、内筒和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器和多个风机,通过风机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外壳内,并经过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送入内筒内,对衣物进行烘干;
3.常规的干衣机在烘干衣物过程中,外界的空气被送入外壳内后,经过加热器的加热,被送入内筒,随后经过另一个风机,带有水分的空气被排出,整个过程,加热器不断的在加热外界的空气,加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排式干衣机,使得加热器对已加热的空气循环加热。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排式干衣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外筒,以将所述外壳内分隔为流通腔与烘干腔,所述流通腔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与流通部,所述流通部以使空气从所述外壳进入所述流通腔,并流经所述烘干腔后从所述外壳排出,所述加热部用于对进入所述流通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所述外筒上设置有循环部,以使至少部分加热的空气重新流入所述加热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部包括加热器,所述流通部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加热器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上方,所述外筒内开设有第二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加热器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端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外筒顶部的循环孔,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第一风机均位于所述外筒顶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孔背离所述第一进风口一侧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部还包括罩板,所述罩板将所述流通腔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罩板上开设有连通口,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循环孔均位于所述罩板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正对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循环孔环绕所述加热器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筒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边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处插接有支架,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支架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空气流入流通腔内后,加热部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送入烘干腔内,随后空气通过烘干孔进入内筒内,对衣物进行加热,将衣物上的水分带走,然后从外壳排出,在此热空气进入烘干腔内后,因循环部的存在,会使得部分热空气或者携带有水分的热空气重新进入加热部内加热,形成循环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并且相比于单单对外来的空气加热,再次加热的空气温度更高,烘干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机身;11、外壳;111、第一进风口;112、第一出风口;12、外筒;121、第二进风口;122、第二出风口;2、流通腔;3、烘干腔;4、加热部;421、第一风机;422、第二风机;5、循环部;51、循环孔;52、罩板;521、连通口;61、槽口;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8.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直排式干衣机,包括机身1,机身1包括外壳11以及设置于外壳11内的外筒12,以将外壳11内分隔为流通腔2与烘干腔3,烘干腔3内设置有内筒,内筒用于放置衣物,内筒上开设有多个烘干孔,流通腔2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部4与流通部,流通部以使空气从外壳11进入流通腔2,并流经烘干腔3后从外壳11排出,加热部4用于对进入流通腔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外筒12上设置有循环部5,以使至少部分加热的空气重新流入加热部4,在空气流入流通腔2内后,加热部4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送入烘干腔3内,随后空气通过烘干孔进入内筒内,对衣物进行加热,将衣物上的水分带走,然后从外壳11排出,在此热空气进入烘干腔3内后,因循环部5的存在,会使得部分热空气或者携带有水分的热空气重新进入加热部4内加热,形成循环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并且相比于单单对外来的空气加热,再次加热的空气温度更高,烘干效果更好。
19.参照图1所示,加热部4包括加热器,流通部包括第一风机421和第二风机422,第一风机421的出风端与加热器的进风端连通,外壳11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1与第一出风口112,第一进风口111位于第一出风口112上方,第一进风口111位于外壳11背部,并且靠近顶部位置,第二出风口122亦位于外壳11背部,并且靠近底部位置,防止从第一出风口112出去的空气与从第一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混合,外筒12内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21与第二出风口122,第二进风口121与加热器的出风端连通,第二出风口122与第二风机422的进风端连通,第一出风口112与第二风机422的出风端连通,第二风机422位于第一出风口112与第二出风口122之前,并且第一出风口112与第二出风口122之间的部分不与流通腔2连通,防止带水分的空气重新进入流通腔2内,确保其被排出。
20.参照图1所示,循环部5包括开设于外筒12顶部的循环孔51,加热器与第一风机421
均位于外筒12顶部,第一风机421进风端处的空气压力小,使得烘干腔3内的空气能通过循环孔51被第一风机421吸入,使其再次被加热。
21.参照图1所示,循环孔51背离第一进风口111一侧设置,因第一进风口111设置于外壳11的背部,循环孔51设置于靠近外壳11正面的一侧,使得两者间隔加热器。
22.参照图1、图2所示,循环部5还包括罩板52,罩板52的设置,增加第一风机421对流入循环孔51内的空气的吸取能力,也使得外界的空气不会通过循环孔51进入烘干腔3内,罩板52将流通腔2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罩板52上开设有连通口521,加热器、第一风机421与循环孔51均位于罩板52内,连通口521与第一进风口111正对设置,减少罩板52对空气流通产生的干涉,确保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11后能顺利进入连通口521内。
23.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循环孔51环绕加热器设置,增加了循环孔51数量的设置,并且围绕加热器,使得通过循环孔51的空气流量增加,能够被加热器重新加热的空气量增大。
24.外筒12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侧边开设有槽口61,槽口61处插接有支架7,加热器与支架7固定连接,第一进风口111开设于支架7上,便于拆装加热器。
2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