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桶体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2.在现有技术中,衣物处理设备中设有平衡环,用于平衡衣物处理设备中的内桶在旋转时所产生的偏心力矩,从而降低衣物处理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
3.平衡环与内桶固定连接。当内桶旋转时,由于内桶旋转时转速较高、内桶自身及其内部所放置的衣物的重量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内桶与平衡环的连接位置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固定内桶与平衡环之间相对位置的桶体组件。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桶体组件,该桶体组件包括:
7.内桶,所述内桶的顶端设置有环槽;
8.平衡环,所述平衡环设置于所述内桶的顶端,所述平衡环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环槽内,以使所述内桶和所述平衡环沿轴向止转配合;所述平衡环沿径向的外侧和所述内桶沿径向的内侧中的一者设有限位凸起,另一者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嵌入所述限位槽内,以使所述内桶和所述平衡环沿周向止转配合。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沿径向一侧敞开并形成卡入口,所述限位凸起从所述卡入口处嵌入所述限位槽中。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桶的顶边缘向内翻折并形成翻边,所述翻边压靠在所述环形凸起的顶表面,所述限位槽贯穿所述翻边的径向内侧边缘并限定出卡入口,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平衡环上,所述限位凸起能够在所述翻边向内翻折的过程中从所述卡入口处嵌入所述限位槽中。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槽的内壁密封抵接配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构造为筋条结构且沿所述平衡环的轴向延伸,所述限位凸起的底端与所述环形凸起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平衡环周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环包括沿周向延伸的上环体和沿周向延伸的下环体,所述上环体盖设在所述下环体的上方以共同围设形成封闭的内腔,所述环形凸起和所述限位凸起均设置于所述下环体沿径向的外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桶的顶端具有自下而上依次衔接的缩颈段、过渡段以及翻边,所述内桶的局部区域向内收缩并形成所述缩颈段,所述内桶的顶边缘向内翻折并形成所述翻边,所述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翻边和所述缩颈段之间并共同限定出所述环槽,所述
环形凸起夹设于所述翻边和所述缩颈段之间,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翻边上且贯穿所述翻边的径向内侧边缘。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环的底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挡水凸起,所述挡水凸起与所述缩颈段沿径向间隔以共同围设形成挡水槽。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桶设有贯穿所述内桶的过水孔,所述过水孔设于所述缩颈段。
18.本实施例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桶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桶体组件,所述桶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桶的内侧。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桶体组件通过环形凸起与环槽的嵌合以及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的嵌合,分别实现了内桶和平衡环之间沿轴向和沿周向的限位,从而实现了内桶和平衡环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使得平衡环能够正常发挥抑制偏心转动的功能。同时,在桶体组件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装配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桶体组件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平衡环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内桶的示意图;
24.图5为图4中b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26.图7为图6中c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桶体组件10;挡水槽10a;平衡环11;内腔11a;环形凸起111;限位凸起112;上环体113;下环体114;挡水凸起115;内桶12;环槽12a;限位槽12b;卡入口12c;过水孔12d;缩颈段121;过渡段122;翻边123;外桶20
具体实施方式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技术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制。
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上”、“下”、“顶”、“底”、“轴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6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1.在相关技术中,内桶与平衡环之间采用螺钉进行固定,以使得平衡环能够随内桶进行旋转。但是采用螺钉连接的固定方式,一方面,需要在内桶和平衡环上设置通孔和螺纹孔,增加了制造工序;另一方面,需要额外的装配工时来安装螺钉,增加了装配工序,容易发生漏装等问题,可能为后续制造流程以及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桶体组件10,参阅图1至图5,该桶体组件10包括内桶
12和平衡环11。
33.在平衡环11中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呈环状的内腔11a,在内腔11a中封装有一定量的流体,例如盐水。平衡环11与内桶12同轴布置。平衡环11能够降低内桶12在脱水时的偏心幅度,降低噪声,降低撞桶概率。
34.内桶12内设有衣物处理腔,内桶12的顶端敞开。
35.内桶12的顶端设置有环槽12a。平衡环11设置于内桶12的顶端,平衡环11的周向设置有环形凸起111,环形凸起111嵌入环槽12a内,以使内桶12和平衡环11沿轴向止转配合。通过环形凸起111与环槽12a间的配合,使得内桶12能够沿轴向为平衡环11提供支撑,实现了平衡环11沿轴向相对内桶12位置的定位。装配人员在装配环节中仅需将环形凸起111嵌入环槽12a内即实现了平衡环11与内桶12间沿轴向的位置固定,从而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36.平衡环11沿径向的外侧和内桶12沿径向的内侧中的一者设有限位凸起112,另一者设有限位槽12b,限位凸起112嵌入限位槽12b内,以使内桶12和平衡环11沿周向止转配合。通过限位凸起112与限位槽12b间的配合,实现了平衡环11与内桶12之间沿周向位置的定位,避免平衡环11相对内桶12沿周向发生旋转,使得平衡环11能够随内桶12一同旋转,从而发挥抑制内桶12偏心转动的功能。装配人员在装配环节中仅需将限位凸起112嵌入限位槽12b内即实现了平衡环11与内桶12间沿周向的位置固定,从而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桶体组件10,通过环形凸起111与环槽12a的嵌合,以及限位凸起112和限位槽12b的嵌合,分别实现了内桶12和平衡环11之间沿轴向和沿周向的限位,从而实现了内桶12和平衡环11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平衡环11能够正常发挥抑制偏心转动的功能。同时,在桶体组件10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装配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8.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凸起111的具体数目不限,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环槽12a数目可以与环形凸起111的数目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平衡环11和内桶12的具体规格和两者间沿轴向的相对位置要求进行灵活选择。
39.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凸起112的具体数目不限,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应的限位槽12b数目可以与限位凸起112的数目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平衡环11和内桶12的具体规格要求进行灵活选择。
40.可以理解的是,参阅图3,多个限位凸起112沿周向间隔布置。
41.限位槽12b的至少一侧敞开并形成卡入口12c,限位凸起112从卡入口12c处嵌入限位槽12b中,从而实现限位槽12b与限位凸起112间的限位。
42.卡入口12c的具体朝向不限,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限位槽12b沿径向一侧敞开并形成卡入口12c,限位凸起112从卡入口12c处嵌入限位槽12b中。如此,便于将限位凸起112一体形成在平衡环11上或者内桶12上,提升限位凸起112沿径向的根部的结构强度,提升承受剪切力的能力,提升可靠性。
43.示例性地,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12b沿轴向一侧敞开并形成卡入口12c,以便装配时平衡环11沿轴向向内桶12移动的过程中,限位凸起112沿轴向经卡入口12c进入限位槽12b。
44.可以根据内桶12、平衡环11的具体结构以及两者间的安装方向进行合理地选择。
45.示例性地,参阅图2,内桶12的顶边缘向内翻折并形成翻边123,翻边123压靠在环形凸起111的顶表面。翻边123能够起到限制内桶12与平衡环11沿轴向发生相对移动的作用,防止平衡环11与内桶12脱离。限位槽12b贯穿翻边123的径向内侧边缘并限定出卡入口12c,限位凸起112设置于平衡环11上,限位凸起112能够在翻边123向内翻折的过程中从卡入口12c处嵌入限位槽12b中。
46.在装配过程中,将内桶12与平衡环11放置至沿轴向的预设相对位置后,调整平衡环11与内桶12沿周向的相对位置,以使预制的卡入口12c与限位凸起112对准,再将内桶12的顶边缘部位向内弯折,翻折过程中,限位凸起112正好可以嵌入卡入口12c中。翻折过程直至翻边123与环形凸起111的顶表面抵接。
47.该实施例中,将平衡环11的底端置入内桶12上端时,平衡环11直接放置即可,无需用力撑大内桶12的顶端,因此,能够降低平衡环11的装配难度。
48.示例性地,卡入口12c的尺寸大于限位凸起112沿周向的尺寸,以便翻折翻边123的过程中,限位凸起112能够顺利进入卡入口12c。
49.内桶12旋转过程中,内桶12中的部分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贴合于内桶12的内壁上,并能够沿内壁向上流动。平衡环11能够阻挡水流,降低水流从内桶12的敞口溢出的风险。因此,平衡环11与内桶12之间需要进行密封,以降低水流从内桶12与平衡环11之间的接缝位置溢出的风险。
50.一些实施例中,在安装前,预先在环形凸起111和\或环槽12a的内壁上涂抹防水密封胶,再将环形凸起111嵌入环槽12a中,待防水密封胶凝固后再执行后续工艺步骤。
51.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环形凸起111与环槽12a的内壁之间设置弹性密封圈,环形凸起111嵌入环槽12a后,弹性密封圈受到挤压变形从而填充环形凸起111与环槽12a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密封效果。
52.再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环形凸起111与环槽12a的内壁密封抵接配合。通过两者间的抵接、贴合以减小两者之间的间隙,降低水流从环形凸起111与环槽12a的内壁之间的接缝位置溢出的风险。
53.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凸起112的具体结构及布置位置不限,限位槽12b对应内壁的形状与限位凸起112的形状相适应。
54.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起112的根部边缘以及限位槽12b的内壁的边缘设有圆弧倒角,以减少限位槽12b的内壁与限位凸起112在抵靠时所产生作用力的应力集中。
55.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限位凸起112构造为筋条结构且沿平衡环11的轴向延伸,限位凸起112的底端与环形凸起111连接。该实施例中,限位凸起112还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平衡环11的整体结构强度。
56.此外,示例性地,限位凸起112在平衡环11周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限位凸起112沿周向相对两侧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从下向上逐渐减小,形成一定的倾斜度。一方面,在平衡环11采用注塑工艺的情况下,限位凸起112的结构便于拔模,另一方面,在内桶12的顶边缘向内翻折的过程中,限位凸起112最开始能够顺畅地卡入限位槽12b中,对着翻边123继续翻折,限位凸起112能够逐渐楔紧限位槽12b,使得限位凸起112和限位槽12b的侧壁之间没有沿径向的间隙,避免限位凸起112在限位槽12b中沿周向窜动。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平衡环11包括沿周向延伸的上环体113和沿周向延伸的下环体114。上环体113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且上环体113的底面敞开形成第一开口。下环体114内设有第二容纳空间,且下环体114的顶面敞开形成第二开口。上环体113盖设在下环体114的上方以共同围设形成封闭的内腔11a。
58.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凸起111和限位凸起112均设置于下环体114沿径向的外侧。如此,便于在制造环节控制两者间的位置公差。
59.可以理解的是,环槽12a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例如,利用内桶12采用薄壁钣金件而能够弯折、挤压变形的特点,通过对内桶12的顶端边缘经过多次弯折、挤压变形以形成环槽12a。
60.示例性地,参阅图4、图5和图7,内桶12的顶端具有自下而上依次衔接的缩颈段121、过渡段122以及翻边123,内桶12的局部区域向内收缩并形成缩颈段121,内桶12的顶边缘向内翻折并形成翻边123,过渡段122连接于翻边123和缩颈段121之间并共同限定出环槽12a,环形凸起111夹设于翻边123和缩颈段121之间。即,通过缩颈段121、过渡段122以及翻边123三者共同围设形成环槽12a。限位槽12b设置于翻边123上且贯穿翻边123的径向内侧边缘。
61.缩颈段121能够遮挡在离心力作用沿轴向向上流动的水流,避免水流直接冲击环形凸起111与环槽12a的接缝位置,从而进一步降低水流从内桶12中直接溢出的可能性。缩颈段121可以通过滚轮挤压形成。同时,缩颈段121形成了环槽12a的底壁,使缩颈段121与形成环槽12a的结构存在部分共用结构,使内桶12结构变得更加紧凑。通过翻折的方式依次形成过渡段122和翻边123,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62.在内桶12与平衡环11的装配之前,先挤压、弯折内桶12以形成缩颈段121和过渡段122,此状态下,尚未翻折形成翻边123,且内桶12的顶边缘加工出限位槽12b。装配平衡环11时,将平衡环11自内桶12的顶端敞开处放入,直至位于平衡环11上的环形凸起111的底面与缩颈段121的顶面贴合,而后向内桶12的内侧翻折翻边123,直至翻边123的底面与环形凸起111的顶面贴合,从而形成了环槽12a,实现了平衡环11沿轴向的固定。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平衡环11的底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挡水凸起115,挡水凸起115与缩颈段121沿径向间隔以共同围设形成挡水槽10a。挡水凸起115形成沿周向的封闭环形,以使挡水槽10a沿周向延伸且没有隔断,挡水槽10a内的水流能够在挡水槽10a中沿周向流动。在内桶12进行高速旋转时,例如执行脱水程序时,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内桶12壁向上,进入环形挡水槽10a内。在内桶12旋转过程中,受偏心量影响,水在环形挡水槽10a内也沿圆周向偏心相反方向运动,与平衡环11配合以减小内桶12偏心旋转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从而进一步抑制了由于偏心旋转所带来的振动和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64.可以理解的是,挡水凸起115与下环体114为一体式结构,二者同时注塑成型,以减少制造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65.可以理解的是,参阅图7,内桶12设有贯穿内桶12的过水孔12d,过水孔12d可以辅助脱水过程中的甩出的水。
66.过水孔12d的具体设置位置不限。
67.在设有缩颈段121和挡水凸起115的实施例中,缩颈段121也设置有过水孔12d。即过水孔12d与挡水槽10a连通。水流在离心作用下流入挡水槽10a后,受内桶12旋转的偏心负
载的影响,水流积聚于与偏心负载相反方向的挡水槽10a内区域,该区域内的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了从该区域所对应的过水孔12d排出的排水速度,当该区域内的水被排出后,偏心方向的水在环形挡水槽10a内继续运动至该区域,如此循环,在辅助平衡环11平衡偏心量的同时不断排出挡水槽10a中的水,进一步降低了水流对环形凸起111与环槽12a的接缝位置的冲刷。
68.在一些实施例中,缩颈段121以及缩颈段121下方的内桶12部分均设有过水孔12d。
6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参阅图6和图7,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桶20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桶体组件10,桶体组件10设置于外桶20的内侧。
70.本技术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7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