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损耐磨的八段选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0227发布日期:2022-08-12 19:2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损耐磨的八段选针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钩针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损耐磨的八段选针。


背景技术:

2.八段选针又叫钩针,是进行钩针编织的重要工具,有相当多种尺寸与规格,大至三点五公厘、小至零点七五公厘都有。材质上,铝制与塑胶制是较常见到的。
3.现有钩针的挂钩一般安装在穿刺杆的端部,使用时钩针会反复与毛线摩擦,而钩针的直径一般较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钩针因磨损而产生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钩针的挂钩一般安装在穿刺杆的端部,使用时钩针会反复与毛线摩擦,而钩针的直径一般较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钩针因磨损而产生断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损耐磨的八段选针。
5.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损耐磨的八段选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防损耐磨的八段选针,包括手持杆,所述手持杆的其中一端设有滑座,所述滑座远离所述手持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穿刺管,所述穿刺管远离所述滑座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穿刺管内腔中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滑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滑杆位于所述穿刺管内腔中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座,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挂钩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挂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与所述滑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座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腔中设有推手,所述推手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滑座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推手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用户沿第二滑槽向穿刺管的方向推动推手,带动与推手固定连接的滑杆向穿刺管外部滑动,直至将滑杆上固定连接的挂钩完全从穿刺管端部开设的容纳槽内部推出,此时用户将毛线挂在挂钩上,并松开推手,此时弹簧失去外部作用力,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固定环向滑座远离穿刺管的一端移动,从而带动滑杆反向移动,重新将挂钩推动至出穿刺管端部开设的容纳槽内部,此时用户即可通过穿刺管进行穿刺勾线工作,由于在勾线使通过弹簧和滑杆将挂钩移动至穿刺管的内部,使挂钩在勾线过程中无法与毛线产生摩擦,尽量避免了现有钩针的挂钩一般安装在穿刺管的端部,使用时钩针会反复与毛线摩擦,而钩针的直径一般较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钩针因磨损而产生断裂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手持杆远离所述滑座一端的其中一侧设有美工刀片,所述美工刀片与所述手持杆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手持杆上固定连接美工刀片,方便用户切断需要分割的毛线,从而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10.可选的,所述美工刀片的外表面上套设有护罩,所述护罩的其中一端设有转轴,所
述护罩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手持杆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美工刀片上设置护罩,用于将美工刀片包裹起来,尽量避免用户在使用时被美工刀片划伤的问题。
12.可选的,所述手持杆远离所述美工刀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座通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手持杆滑动连接,所述手持杆与所述第一滑槽连接处的侧壁上螺接限位栓,所述限位栓贯穿所述手持杆,所述限位栓与所述滑座相抵接。
13.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滑座通过第一滑槽与手持杆滑动连接,方便用户调节滑座的位置,改变整体装置的长度,从而方便用户进行收纳,设置限位栓使用户在调节完毕后,可螺动限位栓挤压滑座,增加滑座与手持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滑座和手持杆相对固定。
14.可选的,所述穿刺管远离所述滑座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穿刺管与所述滑座相连接一端的直径,所述穿刺管远离所述滑座一端的直径等于所述挂钩的宽度。
15.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穿刺管远离滑座一端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穿刺管与滑座相连接一端的直径,方便用户铜鼓穿刺管进行穿刺。
16.可选的,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容纳槽对称分布,且两个所述容纳槽的宽度等于所述挂钩的直径。
17.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两个容纳槽,使挂钩能够通过容纳槽完全滑入穿刺管内部,通过穿刺管对挂钩进行保护,尽量避免在穿刺过程中挂钩与毛线之间产生摩擦,导致挂钩受损的问题。
18.可选的,所述推手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推手通过所述连接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相卡接。
19.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推手的两侧开设连接槽,使推手能够通过连接槽与第二滑槽的内壁卡接,尽量避免了推手从第二滑槽内部脱落的问题。
20.可选的,所述推手位于所述滑座内部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推手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滑杆外表面上,所述连接环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
21.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连接环和连接杆,用于将滑杆通过连接环和连接杆与推手固定连接,使用户在推动推手时能够通过连接杆和连接环带动滑杆同步移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23.本技术通过穿刺管、容纳槽、弹簧和滑杆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使用时,用户推动推手将挂钩从容纳槽内部滑出,并将毛线挂在挂钩上,当用户松开推手后,弹簧在回复力作用下推动滑杆移动,将挂钩重新移动至穿刺管端部开设的容纳槽内部,通过穿刺管和容纳槽对挂钩进行保护,尽量避免了使挂钩在勾线过程中无法与毛线产生摩擦,尽量避免了现有钩针的挂钩一般安装在穿刺管的端部,使用时钩针会反复与毛线摩擦,而钩针的直径一般较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钩针因磨损而产生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穿刺管与滑座的剖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推手、连接杆和连接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手持杆;2、美工刀片;3、护罩;4、转轴;5、第一滑槽;6、滑座;7、限位栓;8、穿刺管;9、容纳槽;10、挂钩;11、滑杆;12、固定环;13、弹簧;14、第二滑槽;15、推手;16、连接杆;17、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请参阅图1-3,一种防损耐磨的八段选针,包括方便用户手持的手持杆1,手持杆1的其中一端设有滑座6。手持杆1远离滑座6一端的其中一侧设有美工刀片2,美工刀片2与手持杆1固定连接。在手持杆1上固定连接美工刀片2,方便用户切断需要分割的毛线,从而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30.滑座6远离手持杆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具有穿刺作用的穿刺管8。穿刺管8远离滑座6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9。穿刺管8内腔中滑动连接有滑杆11,滑杆11远离滑座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具有钩住毛线作用的挂钩10。滑杆11位于穿刺管8内腔中的一端贯穿滑座6,滑杆11与滑座6滑动连接,使滑杆11能够在穿刺管8内腔中滑动,调节挂钩10的位置。滑杆11远离挂钩10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靠近挂钩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3,弹簧13远离固定环12的一端与滑座6的内壁固定连接。使弹簧13处于正常状态时,能够推动挂钩10移动至穿刺管8端部开设的容纳槽9内腔中。滑座6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内腔中设有方便用户进行调节的推手15,推手15通过第二滑槽14与滑座6滑动连接,推手15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推手15通过连接槽与第二滑槽14的侧壁相卡接。在推手15的两侧开设连接槽,使推手15能够通过连接槽与第二滑槽14的内壁卡接,尽量避免了推手15从第二滑槽14内部脱落的问题。
31.滑杆11位于滑座6内部的一端与推手15固定连接,使用户沿第二滑槽14滑动推手15时,能够带动滑杆11在穿刺管8的内腔中移动。
32.使用时,用户沿第二滑槽14向穿刺管8的方向推动推手15,带动与推手15固定连接的滑杆11向穿刺管8外部滑动,直至将滑杆11上固定连接的挂钩10完全从穿刺管8端部开设的容纳槽9内部推出,此时用户将毛线挂在挂钩10上,并松开推手15,此时弹簧13失去外部作用力,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固定环12向滑座6远离穿刺管8的一端移动,从而带动滑杆11反向移动,重新将挂钩10推动至出穿刺管8端部开设的容纳槽9内部,此时用户即可通过穿刺管8进行穿刺勾线工作,由于在勾线使通过弹簧13和滑杆11将挂钩10移动至穿刺管8的内部,使挂钩10在勾线过程中无法与毛线产生摩擦,尽量避免了现有钩针的挂钩10一般安装在穿刺管8的端部,使用时钩针会反复与毛线摩擦,而钩针的直径一般较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钩针因磨损而产生断裂的问题。
33.参照图1,美工刀片2的外表面上套设有护罩3,护罩3的其中一端设有转轴4,护罩3通过转轴4与手持杆1转动连接。在美工刀片2上设置护罩3,用于将美工刀片2包裹起来,尽量避免用户在使用时被美工刀片2划伤的问题。
34.参照图1,手持杆1远离美工刀片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滑槽5,滑座6通过第一滑槽5与手持杆1滑动连接,手持杆1与第一滑槽5连接处的侧壁上螺接限位栓7,限位栓7贯穿手持杆1,限位栓7与滑座6相抵接。将滑座6通过第一滑槽5与手持杆1滑动连接,方便用户调节滑
座6的位置,改变整体装置的长度,从而方便用户进行收纳,设置限位栓7使用户在调节完毕后,可螺动限位栓7挤压滑座6,增加滑座6与手持杆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滑座6和手持杆1相对固定。
35.参照图1和图2,穿刺管8远离滑座6一端的直径小于穿刺管8与滑座6相连接一端的直径,穿刺管8远离滑座6一端的直径等于挂钩10的宽度。将穿刺管8远离滑座6一端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穿刺管8与滑座6相连接一端的直径,方便用户铜鼓穿刺管8进行穿刺。
36.参照图1和图2,容纳槽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纳槽9对称分布,且两个容纳槽9的宽度等于挂钩10的直径。设置两个容纳槽9,使挂钩10能够通过容纳槽9完全滑入穿刺管8内部,通过穿刺管8对挂钩10进行保护,尽量避免在穿刺过程中挂钩10与毛线之间产生摩擦,导致挂钩10受损的问题。
37.参照图2和图3,推手15位于滑座6内部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远离推手15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7,连接环17套设于滑杆11外表面上,连接环17与滑杆11固定连接。设置连接环17和连接杆16,用于将滑杆11通过连接环17和连接杆16与推手15固定连接,使用户在推动推手15时能够通过连接杆16和连接环17带动滑杆11同步移动。
38.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用户沿第二滑槽14向穿刺管8的方向推动推手15,带动与推手15固定连接的滑杆11向穿刺管8外部滑动,直至将滑杆11上固定连接的挂钩10完全从穿刺管8端部开设的容纳槽9内部推出,此时用户将毛线挂在挂钩10上,并松开推手15,此时弹簧13失去外部作用力,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推动固定环12向滑座6远离穿刺管8的一端移动,从而带动滑杆11反向移动,重新将挂钩10推动至出穿刺管8端部开设的容纳槽9内部,此时用户即可通过穿刺管8进行穿刺勾线工作,由于在勾线使通过弹簧13和滑杆11将挂钩10移动至穿刺管8的内部,使挂钩10在勾线过程中无法与毛线产生摩擦,尽量避免了现有钩针的挂钩10一般安装在穿刺管8的端部,使用时钩针会反复与毛线摩擦,而钩针的直径一般较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钩针因磨损而产生断裂的问题。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