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设备陶瓷跳线弹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9036发布日期:2022-12-03 00:3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缝制设备陶瓷跳线弹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缝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缝制设备陶瓷跳线弹簧装置。


背景技术:

2.缝纫设备的跳线弹簧又叫挑线弹簧,在每一次缝纫操作时,起到放线和收线的作用,即在缝纫设备针头向下进行,跳线弹簧前端向下运行,并释放其存放的缝纫线,当针头向上运行时,跳线弹簧拉动线卷,从而将线转处的线输送并回转送存储,故每一针缝纫操作时,跳线弹簧也对应上下运动一次。
3.传统的跳线弹簧的前端通常有弹簧钢丝弯折而成,形状大体为u或o型结构,缝纫线穿过其内部,但是对应现代的高速缝纫设备,如缝纫机、绣花机、绗绣机和绗缝机,均需要布置大量的跳线弹簧,以现代高速绣花机为例,在现在一台现代的高速绣花机通常会并排布置数百个的绣花针头,并且以超过每分钟数千次的效能进行编程绣花操作,而每一个针头均对应布置有一个跳线弹簧装置,故跳线弹簧也对应进行每分钟数千次的上下运动,在缝纫线长期高速的切割作用下,弹簧钢丝结构很快会被切割有凹口或者直接被隔断,从而造成缝纫线被拉断,最终设备需要停机检查。
4.为了提高跳线弹簧的耐磨性,市场上推出了一种套嵌有陶瓷的跳线弹簧,但是普通的陶瓷跳线弹簧在布置陶瓷片后,普遍重量较大,特别是进行高速缝纫操作时,由于往复运动的惯量增加,极容易造成卡线、飞线和断线的情况;第二种情况是,缝纫线极容易卡在弹簧钢丝和陶瓷片之间的缝隙中,造成缝纫线被拉断的情况,由于大型高速缝制设备针头多,每一次断线或飞线都需要停机检查更换,大大降低了设备是生产效能,并提高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制设备陶瓷跳线弹簧装置,以提高跳线弹簧的耐磨性、稳定性和耐用性,使其能够适用于各种高速缝纫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缝制设备陶瓷跳线弹簧装置,包括弹簧本体和陶瓷片,所述弹簧本体的前端设有u型钩的弯折结构,所述陶瓷片布置在u型钩处,所述陶瓷片主体呈u型结构,上端开口,其内部构造成u型或v型或u型v型结合型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底部为圆弧结构,所述陶瓷片外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能够与u型钩处的弹簧钢丝紧密贴合,所述陶瓷片的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弹簧钢丝的结合处均为斜面或圆弧面的倾斜过渡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过线槽的内壁均为弧面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片分为左部和右部,所述左部和右部为对称结构,两者的高度是一致的。用于实现最轻量化设计,以减少高速往复运动时的惯量。
10.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片分为左部和右部,所述左部和右部的高度是有差异的。用于针对不同的缝纫线或绣线进行对应匹配,使之能够适应各种线材的情况下,实现最佳轻量
化设计。
11.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片的底部设有安装扣,所述安装扣将弹簧钢丝紧密限制在其内部。通过安装槽和安装扣,实现陶瓷片便捷和稳固的安装。
12.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片左右两侧的顶部为箭头状收口结构,其前端与弹簧钢丝紧密贴合。
13.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片顶部的后侧设有斜面的收口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片外缘的一圈具有圆弧结构。
15.采用本方案,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好处:
16.本方案缝制设备陶瓷跳线弹簧装置,通过在弹簧u型钩处布置陶瓷片的结构,来提高跳线弹簧的耐磨性和耐用性,为了实现高速缝纫操作,并减少对缝纫线磨损,防止其被拉毛或拉断的情况,故在提高整个缝纫设备效能的同时,可以提高缝纫线或绣线的一致性,从而可以使缝纫制品更加美观精致;
17.为了使本品能够适应高速或超高速的缝纫操作,陶瓷片采用轻量化设计,并且在其内部布置形状构造成u型或v型或u型v型结合型的过线槽,故每一次缝纫操作时,都能够将缝纫线或绣线引导至过线槽的底部位置,防止其直接和弹簧丝接触,由于陶瓷片本身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能,故其整体结构不会被磨损,同时由于过线槽的底部具有圆弧结构,缝纫线和绣线不会被拉花、磨损或拉断,更不会因长久磨损而出现切割沟的情况,故可大大提高其耐用性和稳定性;
18.为了防止缝纫线或绣线在陶瓷片与弹簧钢丝连接处的摩擦,本方案陶瓷片在其两侧的顶部均采用斜面或圆弧面的倾斜过渡结构,从而可以防止缝纫线或绣线被卡在陶瓷片与弹簧钢丝之间的缝隙中,并发生磨损或拉断的情况,同时缝纫线在与陶瓷片接触摩擦过程中,不会像金属丝那样产生静电,可以减少长久静电积累而破坏电子电控等设备的风险;
19.为了使陶瓷片稳固的安装在u型钩的弹簧钢丝上,本方案陶瓷片通过安装槽和安装扣结合的方式进行安装,通过安装扣使弹簧钢丝穿过布置,并通过弹簧钢丝自身的弹性,通过安装槽将整个陶瓷片夹紧,从而实现轻量化稳固安装,即便两者以极高的速度高速往复运动,也能保持稳固的一体结构,也可以防止陶瓷片因为其工作时的震动及位移对弹簧钢丝产生切割现象,故在便于安装使用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为优选实施例跳线弹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u型钩处弹簧钢丝和陶瓷片布置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陶瓷片正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陶瓷片斜侧面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陶瓷片后侧面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陶瓷片侧面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陶瓷片后面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陶瓷片安装卸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方案的初衷是提供一种轻量化耐磨型和高稳定性的跳线弹簧装置,特别用在高速缝纫机和绣花机等现代缝制设备上。
29.参考图1至图7,一种缝制设备陶瓷跳线弹簧装置,包括弹簧本体1和陶瓷片2,弹簧本体1的前端设有u型钩11的弯折结构,陶瓷片2通过夹持的方式布置在u型钩11处,陶瓷片2主体呈u型结构,上端开口,其内部构造成u型或v型或u型v型结合型的过线槽20,具体的说,从正面看,过线槽20可以为u型结构、也可以为底部为圆弧形的v型结构,也可以顶部为v型,底部为u型结合的结构,过线槽20的底部截面为圆弧结构,为了防止勾线,并使过线更加的平顺,底部截面圆弧的弧度应当超过180度。
30.陶瓷片2为整体结构,其可以为氧化铝型或碳化硅型,通常由硬质骨料构成陶瓷耐磨料的骨架部分,微粉对缝隙进行填充,通过结合剂形成整体致密结构,形成强度高的耐磨衬体,达到耐磨抗蚀的目的;
31.陶瓷片2为u型的左右对称结构,其中过线槽20的u型一圈的内壁均为弧面结构,可以使缝纫线或绣线平滑通过,在陶瓷片2左右两侧的顶部为斜面倾斜过渡结构,具体的说,通过正斜面部21、内斜面部22和后斜面部23实现与u型钩11的引导过渡;
32.本方案的核心点之一就是如何防止缝纫线被卡线在u型钩11(弹簧钢丝)内壁与陶瓷片2的接缝处;故采用本方案的结构,当缝纫线或绣线在远端接触u型钩11的内壁时,在缝纫针头上下运动过程中,缝纫线会被通过内斜面部23并被平顺地引导至过线槽21的底部,并实现缝纫线的回转和输送的功能,并且缝纫线在过线槽21内部能够平顺通过,不会出现钩毛、拉毛或卡线的情况,本方案的核心点之一就是如何防止缝纫线被卡线在u型钩11(弹簧钢丝)内壁与陶瓷片2的接缝处;
33.首先通过正斜面部21、内斜面部22和后斜面部24组成的类似于箭头状斜面过渡的结构,其中内斜面部22的高点处于弹簧钢丝的中心位置,故内斜面部22能够从前后两侧包覆钢丝弹簧至少三分之一的立面位置,故即便缝纫线有轻微的偏斜,也能够将其平顺引导至过线槽20的底部位置;
34.为了应对缝纫线在斜向输送或者宽松输送的情况,正斜面部21和后斜面部23的顶部及侧边也是紧贴于弹簧钢丝布置,同时正斜面部21与内斜面部22之间,以及内斜面部22与后斜面部23之间都是圆弧倒角的结构,故当缝纫线在斜向输送或者宽松输送的情况(在进行超高速缝纫或绣花工作时,缝纫线会被高速往复甩动),缝纫线首先接触正斜面部21或后斜面部23,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平顺地将缝纫线引导至过线槽20的底部。
35.为了应对更加极端的缝纫线走线情况,或者较为复杂的缝纫线类型,在正斜面部21的外侧布置有外斜面部24,外斜面部24与正斜面部21之间也是圆弧倒角结构。
36.为了使陶瓷片2与u型钩11(弹簧钢丝)进行紧密的安装,在陶瓷片2的外缘一圈有安装槽25,安装槽25的内壁为圆弧或直角结构,其尺寸与u型钩11的弯折情况吻合,故能够使u型钩11的内壁与安装槽25紧密贴合,在陶瓷片2的底部中心位置布置有安装扣26,安装扣26与安装槽25之间形成一个圆孔或方孔结构,该圆孔或方孔刚好能够穿过并容置u型钩11,并使在此处的u型钩11的上下前后接触面均实现紧密贴合状态;
37.参考图8在安装时,首先使弹簧本体1的前端穿过安装扣26,并使u型钩11的底部中心位置与安装扣26对齐,后操作者适当张开u型钩11,并使u型钩11两侧嵌入至安装槽25内,
并利用u型钩11自身的弹性夹持作用,使弹簧本体1和陶瓷片2紧密安装,并实现两者在高速往复运动时,不会发生错位、位移或者切割摩擦的情况,能够大大提高往复运动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大大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并于更换或维护陶瓷片及弹簧本体1。
38.本方案已经实现陶瓷片2在防止卡线和使缝纫线过线更平顺的情况下,实现极端轻量化的设计,通常的来说,陶瓷片2可以是左右对称结构,即陶瓷片2的左部和右部的高度是一致的;
39.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应对复杂的缝纫线或绣线结构,陶瓷片2的左部和右部也可以为不一样的,比如左部高而右部低,反之也可以左部低而右部高,最终是为了防止卡线并顺畅走线的情况下,实现轻量化设计,来减少运动惯量,并实现更快速度的往复运行。
40.综上所述,本方案缝制设备陶瓷跳线弹簧装置,通过在弹簧u型钩11处布置陶瓷片2的结构,来提高跳线弹簧1的耐磨性和耐用性,为了实现高速缝纫操作,并减少对缝纫线磨损,防止其被拉毛或拉断的情况,故在提高整个缝纫设备效能的同时,可以提高缝纫线或绣线的一致性,从而可以使缝纫制品更加美观精致;
41.为了使本品能够适应高速或超高速的缝纫操作,陶瓷片2采用轻量化设计,并且在其内部布置形状构造成u型或v型或u型v型结合型的过线槽20,故每一次缝纫操作时,都能够将缝纫线或绣线引导至过线槽20的底部位置,防止其直接和弹簧丝接触,由于陶瓷片2本身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能,故其整体结构不会被磨损,同时由于过线槽20的底部具有圆弧结构,缝纫线和绣线不会被拉花、磨损或拉断,更不会因长久磨损而出现切割沟的情况,故可大大提高其耐用性和稳定性;
42.为了防止缝纫线或绣线在陶瓷片2与弹簧钢丝连接处的摩擦,本方案陶瓷片在其两侧的顶部均采用斜面或圆弧面的倾斜过渡结构,从而可以防止缝纫线或绣线被卡在陶瓷片2与弹簧钢丝之间的缝隙中,并发生磨损或拉断的情况;
43.为了使陶瓷片2稳固的安装在u型钩11的弹簧钢丝上,本方案陶瓷片通过安装槽25和安装扣26结合的方式进行安装,通过安装扣26使弹簧钢丝穿过布置,并通过弹簧钢丝自身的弹性,通过安装槽25将整个陶瓷片夹紧,从而实现轻量化稳固安装,从而可以使陶瓷片2和弹簧钢丝结合的更加稳固,也可以防止陶瓷片2因为其工作时的震动及位移对弹簧钢丝产生切割现象,故在便于安装使用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