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花机提刀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3503发布日期:2023-02-04 01:0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提花机提刀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花机提刀连杆结构。


背景技术:

2.前述的提花机主要指电子提花机。如业界所知,织机的开口主要有电子多臂机和提花机。当今织造业已趋向于多品种织造和快速变换系统的应用,由于电子提花机具有对织物品种变化适应性强,在织造复杂织物时明显优于多臂织机,因而十分适合高档次纺织品的生产。提刀是通过摆臂和拉杆、提刀连杆等部件实现上下往复移动的。
3.图4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提刀连杆结构,该提刀连杆结构的连杆本体1是由两片对置的金属片并且通过金属片连接螺钉将两片金属片的两端连接而构成的,图5为图4所示的连杆本体1连接于提刀杆座2与提刀固定座3之间的示意图。在图5中还示出了同心轴4(该同心轴4的详细结构及作用机理可参见cn209443148u〈改进的提花机同心轴结构〉)。由图5所示,第一摆臂ⅰ5a以及第二摆臂ⅱ5b在图中未示出的作为驱动部件的凸轮的作用下绕轴承摆动,带动拉杆部件5c、提刀杆座2以及连杆本体1,使与提刀固定座3固定连接的提刀31沿着固定在组件框上的导杆5d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当提刀31运动到最高位置时,便触发电磁阀组件,再根据控制信号决定通丝是否随提刀31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提花机对织机开口的控制。前述连杆本体1是与提刀固定座3固定连接的并随提刀31上下移动,而连杆本体1的作用是作为提刀杆座2与提刀固定座3之间的连接件,使每把提刀31处于不同高度而形成开口。前述由图4和图5所示的连杆本体1的结构存在如下欠缺:提花机在运动时提刀31受力,造成提刀31和连杆本体1产生弯曲情形,使用于将构成连杆本体1的两片金属连接的金属片连接螺钉需要承受附加的轴向载荷,并且金属片连接螺钉的轴向受力大小是循环变化的,因而极易使金属片连接螺钉产生疲劳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减轻连接螺钉所承受的轴向力而得以避免连接螺钉出现疲劳断裂情形的提花机提刀连杆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提花机提刀连杆结构,包括一连杆本体,特点是:所述连杆本体由连杆板、延伸构成于连杆板的一端的提刀杆座连接头、延伸构成于连杆板的另一端的提刀连接头、设置在提刀杆座连接头上的提刀杆座配接机构以及设置在提刀连接头上的提刀配接机构组成,所述提刀杆座连接头与提刀连接头在连杆板上的方向相反,而所述提刀配接机构的结构与所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的结构相同。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提刀杆座连接头包括底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底壁与所述连杆板的一端构成一体结构,左侧壁构成于底壁的左侧并且向上伸展,右侧壁构成于底壁的右侧并且向上伸展,左侧壁与右侧壁彼此对应并且该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提刀杆座配接机构腔,所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腔内;所述提刀连接头包括顶壁、左壁体和右壁体,顶壁与所述连杆板的另一端构成一
体结构,左壁体构成于顶壁的左侧并且向下伸展,右壁体构成于顶壁的右侧并且向下伸展,左壁体与右壁体彼此对应并且该左壁体与右壁体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提刀配接机构腔,所述提刀配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提刀配接机构腔内。
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由所述底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将所述提刀杆座连接头构成开口朝向上的u字形;由所述顶壁、左壁体和右壁体将所述提刀连接头构成开口朝向下的n字形。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侧壁上开设有一左隔套嵌套导入孔,而在所述右侧壁上开设有一右隔套嵌套导入孔;所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包括隔套、左隔套嵌套、右隔套嵌套、连接螺钉、左滑套和右滑套,隔套设置在所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腔内并且位于所述左侧壁与右侧壁的相向一侧之间,左隔套嵌套的右端在对应于所述左隔套嵌套导入孔的位置插入隔套的隔套腔的左端,而左隔套嵌套的左端构成有一左隔套嵌套法兰盘,该左隔套嵌套法兰盘与所述左侧壁的左侧面贴触,右隔套嵌套的左端在对应于所述右隔套嵌套导入孔的位置插入隔套的隔套腔的右端,而右隔套嵌套的右端构成有一右隔套嵌套法兰盘,该右隔套嵌套法兰盘与所述右侧壁的右侧面贴触,连接螺钉自右隔套嵌套的右隔套嵌套腔插入至左隔套嵌套的左隔套嵌套腔并且与左隔套嵌套腔的腔壁上的左隔套嵌套腔腔壁螺纹螺纹配合,左滑套套置在隔套的左端,右滑套套置在隔套的右端。
9.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侧壁的左侧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隔套嵌套法兰盘的位置构成有一左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凹腔,左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于该左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凹腔内;在所述右侧壁的右侧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右隔套嵌套法兰盘的位置构成有一右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凹腔,右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于该右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凹腔内。
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隔套嵌套的左隔套嵌套腔的左端构成有一用于对所述连接螺钉的左端端面限位的限位台阶,在所述右隔套嵌套的右隔套嵌套腔的左端构成有一用于对构成于连接螺钉的左端的连接螺钉台阶的左侧面限定的限定台阶。
11.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螺钉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内六角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滑套的左端构成有一左滑套法兰,该左滑套法兰的左侧面与所述左侧壁的右侧面贴触;在所述右滑套的右端构成有一右滑套法兰,该右滑套法兰的右侧面与所述右侧壁的左侧面贴触。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连杆本体设计为由一连杆板、提刀杆座连接头、提刀连接头组成,并且在提刀杆座连接头以及提刀连接头上分别设置提刀杆座配接机以及提刀配接机构,因而有助于显著减轻连接螺钉所承受的轴向力而得以避免连接螺钉出现疲劳断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15.图2为图1的应用例示意图。
16.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17.图4为已有技术中的提刀连杆结构图。
18.图5为图4所示的连杆本体连接于提刀杆座与提刀固定座之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20.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21.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连杆本体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连杆本体1由连杆板11、延伸构成于连杆板11的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上端)的提刀杆座连接头12、延伸构成于连杆板11的另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下端)的提刀连接头13、设置在提刀杆座连接头12上的提刀杆座配接机构6以及设置在提刀连接头13上的提刀配接机构7组成,前述提刀杆座连接头12与提刀连接头13在连杆板11上的方向相反,而前述提刀配接机构7的结构与前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6的结构相同。
22.继续参见图1并且结合图2至图3,前述提刀杆座连接头12包括底壁121、左侧壁122和右侧壁123,底壁121与前述连杆板11的一端构成一体结构,左侧壁122构成于底壁121的左侧并且向上伸展,右侧壁123构成于底壁121的右侧并且向上伸展,左侧壁122与右侧壁123彼此对应并且该左侧壁122与右侧壁12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提刀杆座配接机构腔124,前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6设置在前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腔124内;前述提刀连接头13包括顶壁131、左壁体132和右壁体133,顶壁131与前述连杆板11的另一端构成一体结构,左壁体132构成于顶壁131的左侧并且向下伸展,右壁体133构成于顶壁131的右侧并且向下伸展,左壁体132与右壁体133彼此对应并且该左壁体132与右壁体13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提刀配接机构腔134,前述提刀配接机构7设置在前述提刀配接机构腔134内。
23.由图1所示,由前述底壁121、左侧壁122和右侧壁123将前述提刀杆座连接头12构成开口朝向上的u字形;由前述顶壁131、左壁体132和右壁体133将前述提刀连接头13构成开口朝向下的n字形。
24.请参见图2至图3并且结合图1,在前述左侧壁122上开设有一左隔套嵌套导入孔1221,而在前述右侧壁123上开设有一右隔套嵌套导入孔1231;前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6包括隔套61、左隔套嵌套62、右隔套嵌套63、连接螺钉64、左滑套65和右滑套66,隔套61设置在前述提刀杆座配接机构腔124内并且位于前述左侧壁122与右侧壁123的相向一侧之间,左隔套嵌套62的右端在对应于前述左隔套嵌套导入孔1221的位置插入隔套61的隔套腔611的左端,而左隔套嵌套62的左端构成有一左隔套嵌套法兰盘621,该左隔套嵌套法兰盘621与前述左侧壁122的左侧面贴触,右隔套嵌套63的左端在对应于前述右隔套嵌套导入孔1231的位置插入隔套61的隔套腔611的右端,而右隔套嵌套63的右端构成有一右隔套嵌套法兰盘631,该右隔套嵌套法兰盘631与前述右侧壁123的右侧面贴触,连接螺钉64自右隔套嵌套63的右隔套嵌套腔632插入至左隔套嵌套62的左隔套嵌套腔622并且与左隔套嵌套腔622的
腔壁上的左隔套嵌套腔腔壁螺纹6221螺纹配合,左滑套65套置在隔套61的左端,右滑套66套置在隔套61的右端。
25.在前述左侧壁122的左侧面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左隔套嵌套法兰盘621的位置构成有一左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凹腔1222,左隔套嵌套法兰盘621容纳于该左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凹腔1222内;在前述右侧壁123的右侧面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右隔套嵌套法兰盘631的位置构成有一右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凹腔1232,右隔套嵌套法兰盘631容纳于该右隔套嵌套法兰盘容纳凹腔1232内。
26.优选地,在前述左隔套嵌套62的左隔套嵌套腔622的左端构成有一用于对前述连接螺钉64的左端端面限位的限位台阶6222,在前述右隔套嵌套63的右隔套嵌套腔632的左端构成有一用于对构成于连接螺钉64的左端的连接螺钉台阶641的左侧面限定的限定台阶6321。
27.优选地,在前述连接螺钉64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内六角孔642。
28.由图2至图3所示,在前述左滑套65的左端构成有一左滑套法兰651,该左滑套法兰651的左侧面与前述左侧壁122的右侧面贴触;在前述右滑套66的右端构成有一右滑套法兰661,该右滑套法兰661的右侧面与前述右侧壁123的左侧面贴触。
29.在前述图2和图3中还示出了与提刀杆座配接机构6配接的提刀杆座2,在连杆本体1的上端的提刀杆座配接机构6供提刀杆座2连接后,前述的左、右滑套65、66位于提刀杆座2与隔套61之间,并且左、右滑套65、66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自润滑轴承的作用。在图2中还示出了提刀固定座3,该提刀固定座3与提刀配接机构7连接,由于提刀配接机构7的结构与提刀杆座配接机构6相同,因而对于提刀固定座3与提刀配接机构7的配接如同提刀杆座2与提刀杆座配接机构6的配接。
30.由于分别通过提刀杆座配接机构6以及提刀配接机构7连接在提刀杆座2与提刀固定座3之间的本实用新型的由图1至图2所示的连杆本体1的作用原理属于公知技术并且在背景技术栏中已有提及,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