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织机处引入和回拉纬纱的方法、用于织机的预缠绕器具和织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03226发布日期:2024-02-02 21:3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在织机处引入和回拉纬纱的方法、用于织机的预缠绕器具和织机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织机、尤其是空气喷嘴式织机处引入和回拉纬纱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将待引入的纬纱临时存储在卷筒上,其中,在临时存储期间,所述纬纱通过位于固定位置中的固定元件固定在所述卷筒上,所述纬纱被释放以进行引纬,其中,所述固定元件从所述固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中,并且所述纬纱在形成纱线气圈的情况下沿退卷方向从卷筒退卷并且引入,并且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纬纱在引纬完成后借助回拉装置被拉回。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织机的预缠绕器具和一种织机。


背景技术:

1、用于引入和回拉纬纱的方法和设备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的织机处已知。例如,已知纬纱回拉装置用于在引纬后张紧纬纱。

2、此外,在抓取式织机(或称为剑杆织机,即greiferwebmaschinen)处已知,提供给抓取器的纬纱端部在通过抓取器抓握之前借助回拉装置又被拉回一小段距离。为此,借助操纵杠杆将指部枢转到纬纱的行程中,并且将现在缩短的纬纱端部提供给抓取器上。例如,在de 3524727a1中示出了这种纱线回拉单元。

3、与此相对,在空气喷嘴式织机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当在主喷嘴中起纱时,纬纱端部在更长的长度上由于压力脉冲而受损伤。这种损伤在成品织物中则也作为织物缺陷是可见的。为了避免这种织物缺陷,因此在空气喷嘴式织机中通常纬纱长度如此长地增加,直到在纬纱处由于压缩空气产生的缺陷在织物的右侧上又从织机格(或称为梭口,即webfach)排出并且降落在右侧的废料中。

4、与此相对,de 10210911 a1提出,在引纬结束后将纬纱从主鼓吹喷嘴的鼓吹区域中拉回。为此,在预缠绕器具和主鼓吹喷嘴之间布置有回拉装置。回拉装置具有带有用于纬纱的换向元件的枢转臂。借助主鼓吹喷嘴的抽吸作用,纬纱在回拉后保持张紧,而纬纱端部不暴露于过强的、损伤性的鼓吹空气流。织物缺陷也可由此减少。此外,回拉单元也可用作为纱线制动器,所述纱线制动器在引纬快结束时对纬纱进行制动。

5、wo 2005/064059 a1也以类似的方式示出一种回拉装置,所述回拉装置直接布置在漏斗形的气圈限制器之后。该设备既可用作纱线制动器,也可用作回拉装置。但是,当纱线在主喷嘴中加速时,仍总是可能发生纬纱的损伤,所述损伤使织物的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引入和回拉纬纱的方法,所述方法避免织物缺陷并且实现改进的引纬。此外,应提出一种相应的预缠绕器具以及一种具有这种预缠绕器具的织机。

2、所述任务通过一种方法、一种预缠绕器具和一种织机来解决,该方法、预缠绕器具和织机具有独立专利权利要求的特征。

3、在一种用于在织机、尤其是空气喷嘴式织机处引入和回拉纬纱的方法中,将待引入的纬纱临时存储在卷筒上。在临时存储期间,所述纬纱通过位于固定位置中的固定元件固定在所述卷筒上。所述纬纱被释放以进行引纬,其中,所述固定元件从所述固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中,并且所述纬纱在形成纱线气圈的情况下沿退卷方向从卷筒退卷并且引入。所述纬纱在引纬完成后借助回拉装置被拉回。

4、提出了,所述纬纱在提取位置中在所述固定元件之后以及在所述纱线气圈的区域中被抓取和拉回。

5、同样,在用于织机、尤其是空气喷嘴式织机的预缠绕器具中,所述预缠绕器具具有用于临时存储待引入的纬纱的卷筒;具有与所述卷筒相配属的用于纬纱的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能够从固定位置运动到释放位置中;并且具有回拉装置,所述回拉装置用于在引纬完成后拉回纬纱,提出了,所述回拉装置在所述预缠绕器具中在纱线走向上布置在所述固定元件之后,并且所述回拉装置具有用于纬纱的带动件,所述带动件在提取位置中在所述固定元件之后以及在引纬时形成的纱线气圈的区域中抓取纬纱。

6、通过借助回拉装置将纬纱拉回,现在纬纱也可以被如此程度地拉回,使得只有相对短的一段还留在主喷嘴中。如果现在该很短的纱线段在纬纱加速时在主喷嘴中被压缩空气损伤,则这是没问题的,因为这很短的一段降落在总归无法避免的、右侧的废料中。

7、通过回拉装置在预缠绕器具中在纱线走向上在固定元件之后的布置,此外可以提供非常紧凑的单元,该单元仅需小的结构空间。此外,在引纬后在卷筒和紧跟着卷筒的导纱元件(例如气圈限制器)之间撑开的纬纱由于这种布置而可以可靠地在卷筒处的固定元件和导纱元件之间被抓取。因此,不需要使纬纱持久地(即也在引纬期间)在回拉装置中被引导。由此可以避免引纬干扰。纬纱由于在纬纱走向上直接在固定元件之后被抓取而可以特别有效地被拉回,为此可以特别有利地使用具有环绕的带动件的回拉装置。

8、本发明的优点也在具有纬纱引入系统和这样的预缠绕器具的相应的织机、尤其是空气喷嘴式织机中适用,从而对于这些织机同样要求保护。

9、此外,有利的是,纬纱通过回拉装置拉回直到织机的气动的纬纱引入系统的主喷嘴中。在织机中相应有利的是,纬纱引入系统构造为具有至少一个主喷嘴的气动的纬纱引入系统。纬纱在此被如此拉回,使得纬纱在拉回后仍正好位于主喷嘴的鼓吹区域中。由此,一方面使纬纱可靠地通过主喷嘴的保持空气可靠地保持,但另一方面也避免纬纱端部在引纬前被保持空气严重损伤。通过仅拉回如此程度,使得纬纱仍以其端部位于主喷嘴的鼓吹区域中,将纬纱由于在主喷嘴中的加速而引起的损伤限于很短的一段,其在纱线走向上位于主喷嘴的喷射器之前。如这例如在文件de 10224078 b3中所示出的,主喷嘴通常包含混合管和喷射器,借助该喷射器将压缩空气带入到混合管中。纬纱的这种很短的一段在引纬后出现在右侧的废料中或在捕捉条(或称为捕捉织边,即fangleiste)中,并且因此不对织物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再需要增加纬纱长度并且由此生产出不必要多的废料。

10、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纬纱通过所述回拉装置的在围绕所述卷筒的圆形轨道上能运动的带动件抓取,并且通过所述带动件在所述圆形轨道上的进一步运动而拉回。在回拉装置的情况下相应有利的是,带动件可以在围绕卷筒的圆形轨道上运动。为此,回拉装置有利地具有用于驱动带动件的驱动装置。由此,回拉装置可以在结构上非常简单地实施。线纱可以通过带动件工艺可靠地始终在相同的提取位置中在卷筒附近被抓取,而为此不需要耗费的调节工作。由于相对简单的技术实施方案,回拉装置也适用为用于各种不同的织机的改装方案。

11、根据回拉装置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此外有利的是,带动件构造为敞开的钩。借助敞开的钩,能以特别可靠的方式抓取在固定元件和紧跟着的导纱元件(例如气圈限制器)之间撑开的纬纱。

12、也有利的是,所述带动件不连续地在所述圆形轨道上被驱动。所述带动件在此在所述提取位置和放出位置之间周期性地运动,在该放出位置中,所述纬纱被再次放出。带动件在此在每个织造循环中在提取位置中抓取纬纱并且在放出位置中又放出纬纱,以便然后又返回到提取位置中,以便抓取和拉回下一个织造循环的纬纱。

13、根据第一实施方案,在此带动件在提取位置和放出位置之间在其转动方向反转的情况下来回运动。

14、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带动件在圆形轨道上环绕地运动,其中,带动件从所述提取位置经由拉回区域运动回到所述提取位置中,并且其中,所述带动件在所述纬纱拉回后在所述拉回区域中以降低的速度运动和/或暂时停止。在回拉装置中相应有利的是,带动件能够在圆形轨道上不连续地从提取位置经由拉回区域运动回到所述提取位置中。为此,回拉装置有利地具有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例如,拉回区域可用于在引纬期间将带动件保持在所形成的纱线气圈的影响区域之外,为此带动件以降低的速度受驱动。带动件在此也可以在位于拉回区域内的静止位置中暂时停止。带动件的短时间的停止也可用于使带动件在引纬期间保持在所形成的纱线气圈的影响范围之外。然而,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静止位置也可用于可靠地保持仍与带动件连接的纬纱并且将纬纱端部定位在主鼓吹喷嘴中的期望的位置中。在此也可设想,为带动件设置两个不同的静止位置。

15、然而,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也可以在不降低拉回区域中的速度的情况下或在静止位置中不停止的情况下连续驱动带动件。

16、带来特别优点的是,所述带动件关于纱线走向直接在固定元件之后抓取所述纬纱。同样,在回拉装置中有利的是,回拉装置如此布置在预缠绕器具中,使得提取位置在纱线走向上直接位于固定元件之后。优选地,带动件在距固定元件介于1毫米至50毫米的距离处抓取纬纱。在该位置中,纬纱能特别好地被带动件抓取。此外,借助环绕的回拉装置,纬纱可以通过靠近固定元件在纱线走向上及早地抓取而以特别大的行程和因此特别有效地拉回。

17、附加地或备选地有利的是,所述带动件关于纱线走向在紧跟着所述卷筒的导纱元件之前抓取所述纬纱。如已经描述的,由此纬纱可以特别好地被抓取。此外,在这种布置的情况下,在回拉装置内不需要导纱元件,所述导纱元件由于其摩擦作用而可能干扰引纬。纬纱在卷筒或固定元件与紧跟着的导纱元件(例如主喷嘴)之间得到充分引导。

18、根据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纬纱与位于拉回区域中的带动件连接,直到下一次引纬。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文已经描述的,与带动件连接的纬纱被可靠地保持在所期望的位置中,并且纬纱端部被可靠地定位在主鼓吹喷嘴中的期望的位置中。如果带动件在拉回区域中运动并且没有停止,则该带动件无论如何都仅缓慢运动。此外,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时,带动件与拉回区域中的固定元件的距离仅还非常少地增加,从而即使带动件继续运动,纬纱也几乎不再改变其位置。

19、在该方法中此外极其有利的是,带动件在纬纱的退卷方向上被驱动。由此可以简化纬纱从带动件处脱离用于下一次引纬。

20、因此,特别有利的也是,在为了引纬由所述固定元件释放所述纬纱后,所述纬纱由于在引纬时作用到所述纬纱上的纱线拉力和离心力而自动从所述带动件脱离。因此,所述脱离可以仅通过纬纱的气圈式的退卷运动来进行。然而,纬纱从带动件处的脱离也可以附加地通过以下来支持,即,带动件如上文已经描述的那样在静止位置中停止。然而,为了释放完全不必操控主动元件。由于纬纱在引纬时在没有主动操控的情况下自动从带动件脱离,在引纬时不会出现由于回拉装置而导致的延迟或时间上有错误的释放。

21、有利的是,在为了引纬而释放所述纬纱后,将所述带动件加速并且进一步移动到所述提取位置中。因此,带动件可以在引纬期间继续其圆形运动并且迅速返回到提取位置中,以便在提取位置中抓取和拉回下一个纬纱。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带动件只有在纬纱从带动件脱离后才加速,或如果带动件停止,则再次被置于运动并且进一步移动到提取位置中。由此可以支持纬纱从带动件的脱离。此外,带动件由此可以良好地保持在所形成的纱线气圈的影响范围之外并且不阻碍引纬。

22、有利的是,纬纱在引纬期间无导向地伸延穿过所述回拉装置。由此,纬纱在引纬期间自由地在卷筒和紧跟着的导纱元件之间伸延并且因此完全不遭受摩擦影响,所述摩擦影响可对引纬产生负面影响。引纬由此可以更可靠且更快速地进行。

23、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改进方案,此外,在由打开的织机格释放所述织机的纬纱引入通道之前已经开始引纬。例如,在织机角度小于50°,优选小于40°,特别优选小于35°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引纬。由于纬纱借助回拉装置被很远地拉回直到主喷嘴中,因此现在纬纱可以比现有技术中通常情况更早地已经开始。因此,可以加速引纬,由此可选择性地以小的压力实现更高的转速或更经济的引纬。此外,通过更早的起纱,纬纱尖端在离开主喷嘴时已经具有高的速度,从而纱线尖端可以稳定地飞行并且因此实现可靠的引纬。

24、此外,在回拉装置中有利的是,带动件的圆形轨道的直径大于卷筒的直径。由此可以支持纬纱在提取位置中的可靠抓取。优选地,为此带动件具有稍微更长的捕捉轮廓,所述捕捉轮廓从带动件的圆形轨道的直径朝着带动件的圆形轨道的中心点定向。回拉装置由此能够覆盖不同的卷筒直径。

25、同样有利的是,带动件的转动轴线相对于卷筒的轴线具有轴线偏移。由此,带动件能够在提取位置中良好地接纳纬纱,然而在下一次引纬中不会碍事。

26、因此,轴线偏移与带动件的圆形轨道的上文描述的较大直径的结合也是特别有利的。由此,带动件可以在提取位置中特别靠近卷筒的周缘,以便抓取纬纱。然而,在纬纱从带动件脱离后,带动件远离卷筒的周缘并且因此不干扰纬纱的圈部的退卷。

27、此外有利的是,所述回拉装置具有带有外齿的环形件,所述带动件布置在所述带有外齿的环形件处并且所述带有外齿的环形件能够借助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这实现了:将回拉装置直接布置在预缠绕器具处,例如直接布置在预缠绕器具的气圈限制器处。在此,纱线走向能以特别有利的方式穿过环形件的内部。由此,纬纱只在回拉期间与回拉装置接合,然而在引纬期间在没有接合的情况下伸延穿过环形件的内部。由此不需要必须通过织机控制器操控的主动的释放元件,这同样有助于避免引纬干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