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湿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63910发布日期:2024-01-14 12:0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品湿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工工序的发展,纺织产品深得人们的喜爱,在印染的生产过程中烘干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流程之一,烘干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布料的质量。

2、传统的纺织品在进行烘干时,通常是通过经验对不同的纺织品在烘干机内的烘干时间和烘干的功率进行设置和调整,但是这样的烘干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纺织品的厚度、褶皱和位于烘干装置内的位置均会对纺织品烘干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就导致纺织品的各个部位的烘干程度不一致,达不到预期的烘干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品湿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目的是实现纺织品烘干过程中对湿度的精确控制。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3、一种纺织品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上下对称设于壳体内的第一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及第二湿度检测烘干机构、控制机构、纺织品拉伸输送机构,所述的纺织品拉伸输送机构用以将纺织品通过拉伸充分展开,并使展开的纺织品位于第一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及第二湿度检测烘干机构之间,配合第一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及第二湿度检测烘干机构的湿度检测及烘干程序纺织品步进式输送,直至全部达到烘干标准;

4、所述的第一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及第二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在进行湿度检测时,同时将纺织品上下表面各个坐标点的湿度信息传送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依据设定程序生成湿度地图,并依据预先设定好的湿度控制值对第一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及第二湿度检测烘干机构的烘干方式进行控制。

5、优选的,所述的壳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的第一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及第二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分别设于壳体内的上侧及下侧,所述的湿度地图指的是:标记有纺织品上下表面每个被检测点的坐标位置处的湿度信息,并用以表征烘干过程中纺织品整体湿度情况的图形。

6、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包括第一热风机、第一热气仓、第一水平板,所述的第一热气仓为立方体形空腔结构,第一热气仓的底端的边缘通过连接板连接有第一水平板,所述的第一水平板上表面与第一热气仓底端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一通气管,若干第一通气管成矩阵排列,每个第一通气管均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的第一通气管顶端与第一热气仓连通,底端连接有圆台形的第一出气管;

7、所述的第一出气管嵌设于第一水平板内,第一出气管的底端与第一水平板的底端齐平,在第一出气管的底端设有均匀分布有若干通气孔的封板,所述的封板的中心处向内凹陷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热风机的出风端与第一热气仓通过第一软连接管连接,所述的第一热风机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热气仓顶端中部连接有第一电控伸缩机构,所述的第一电控伸缩机构的固定端与壳体顶端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端与第一热气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湿度检测烘干机构和第二湿度检测烘干机构结构相同;

8、所述的第二湿度检测烘干机构也包括第二热气仓、第二水平板、第二热风机、第二通气管、第二电磁阀、第二出气管、第二安装槽、第二湿度传感器、第二电控伸缩机构,其中,第二电控伸缩机构的固定端与壳体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伸缩端与第二热气仓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热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第二软连接管与第二热气仓连接,所述的第二热风机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9、所述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上下一一相对,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的尺寸相同并上下相对,所述的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机构信号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控伸缩机构、第二电控伸缩机构、第一热风机、第二热风机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热气仓和第二热气仓的侧壁上均沿水平固定设有导向板,所述的导向板上贯穿有滑孔,滑孔内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朝向壳体壁的一端与壳体壁固定连接,远离壳体壁的一端设有用以限制第一热气仓或第二热气仓最大行程的限位块,所述的导向杆共4个,4个导向杆成矩形分布于第一热气仓或第二热气仓的两侧。

11、优选的,所述的纺织品拉伸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设于壳体内左右侧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的第一平台靠近壳体壁一端设有第一输送辊、第二平台靠近壳体壁的一端设有第二输送辊,所述的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均缠绕有拉绳,所述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端均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的拉绳穿过条形孔并在端部连接有夹持机构,纺织品的两端分别被左右侧的夹持机构固定,所述的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的纺织品被拉紧展开后,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的同向同步驱动下实现步进式输送,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夹板本体,所述的夹板本体远离拉绳的一端开设有夹持槽,夹板本体的上端设有贯穿夹持槽的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与夹持槽的侧壁螺接,在定位螺栓的底端设有压板,所述的夹板本体的顶端还设有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所述的夹板本体同侧的上方的导向板底端设有与发射端相对应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所述的控制机构通过导线与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的夹板本体的后端还连接有拉力传感器,并通过拉力传感器与拉绳的头部连接,所述的拉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机构信号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的条形孔的长度大于夹板本体的长度,在条形孔的两边分别设有导向辊,所述的控制机构设于壳体外壁表面,所述的壳体前端还设有门,所述的壳体壁上还设有人机交互装置,所述的控制机构通过的导线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的第一热风机和第二热风机的功率型号一致。

14、优选的,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的第二水平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上表面齐平,所述的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的内侧端分别与第二热气仓的侧端面间隙配合。

15、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电控伸缩装置及第二电控伸缩装置为伺服缸,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

16、一种纺织品湿度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1、打开门,将纺织品铺在第一平台、第二水平板及第二平台上表面,将纺织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夹持机构连接;

18、步骤2、关闭门,通过人机交互装置设置拉力传感器的检测值及湿度控制值,并启动控制机构按钮;

19、步骤3、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纺织品被拉紧并充分展开,拉紧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拉力值达到设定的检测值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同步同向转动,首先使纺织品一端连接的夹持机构移动至其上端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与上方的接收端正相对,此时,完成了纺织品的初始位置定位;

20、步骤4、纺织品在壳体内定位后,控制机构启动第一电控伸缩机构及第二电控伸缩机构伸长,并使第一水平板下表面及第二水平板的上表面分别与纺织品的上下表面的距离一致,通过启动第一热风机和第二热风机对纺织品的上下表面进行均匀烘干;

21、步骤5、烘干至一定时间后,控制机构启动第一电控伸缩机构及第二电控伸缩机构伸长,使第一水平板下表面及第二水平板的上表面分别与纺织品的上下表面贴合,通过第一水平板下表面及第二水平板的上表面矩阵分布的若干第一湿度传感器及若干第二湿度传感器对纺织品上下表面的每个坐标点进行湿度检测,控制机构依据接收到的湿度信息生成纺织品湿度地图;

22、步骤6、控制机构依据湿度地图的信息调节烘干方式,若湿度地图中设定比例的检测点的湿度均在湿度控制值的范围内,则烘干完成,控制机构通过预设于壳体壁上的扬声器进行提示;若湿度地图中设定比例的检测点的湿度均超过湿度控制值的范围,且超过的数值大于设定值,则代表纺织品现有的湿度距离湿度控制值相差较大,则控制机构控制第一水平板及第二水平板在原来的位置不变继续进行烘干,并在烘干一定时间后重复步骤5;

23、若湿度地图中设定比例的检测点的湿度均超过湿度控制值的范围,且超过的数值小于设定值,则控制机构控制第一水平板及第二水平板回缩至一定距离进行烘干,通过拉开距离降低烘干的速度,并在设定时间后重复步骤5;

24、若纺织品的若干检测点湿度不均匀,且符合湿度控制值范围的检测点数量少于设定比例,则针对湿度高于湿度控制值的检测点,保持第一电磁阀或第二电磁阀打开,对于湿度已经符合湿度控制值的检测点,则关闭对应的第一电磁阀或第二电磁阀,如此,烘干一定时间后重复步骤5;

25、步骤7、当一部分纺织品烘干合格后,通过步进的方式对余下的纺织品继续进行烘干。

26、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设置的拉力传感器的检测值为纺织品抗拉伸强度检测的标准拉力值,若纺织品在此拉力作用下发生破损撕裂,则直接停止后续的步骤,判定纺织品质量不合格。

27、本发明一种纺织品湿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实现纺织品的快速均匀烘干,在烘干过程中,可针对纺织品上下表面的每个坐标位置进行湿度检测和湿度控制,最终使纺织品的整体湿度符合规定标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