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珠片的多层面料的刺绣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8744发布日期:2023-08-24 18:51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珠片的多层面料的刺绣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珠片的多层面料的刺绣工艺。


背景技术:

1、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的图案和色彩在绣料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近年来,刺绣工艺已经逐渐由传统手工生产模式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模式转变,刺绣制品的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电脑刺绣工艺,这种方法首先通过专业的美工师设计出绣品的图案,将其交由打版师用专业的绣花软件制版,然后将制成的花板录入电脑绣花机进行刺绣。

2、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刺绣机图案刺绣方法,包括先将需要刺绣的图案花型在计算机中绘制成型,并用涂料在底布上绘制图案轮廓,再将底布固定在刺绣机上,刺绣机对图案轮廓进行定位,并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图案花型进行刺绣,刺绣完成后,将绣有图案的底布取下,清洗干净,便得到了刺绣成品。

3、目前,常用刺绣的线迹密度来表达图案的立体感,用线的亮度来展现图案的光感,为了得到效果更好图案花型,需要提高刺绣的精度并选用质量更佳的绣线,但这也导致了成本的提高。而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刺绣的精度有限,刺绣制品的立体感欠佳,使得花型的视觉传达效果不佳,影响和制约刺绣制品的应用场合,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刺绣制品的花型的视觉传达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珠片的多层面料的刺绣工艺。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珠片的多层面料的刺绣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带珠片的多层面料的刺绣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花形画图:绘制花型图案,并将图案输入机台;

5、面料处理:

6、将基层、水溶性保护层、花型层依次重叠,并平摊固定至机台的待操作位置;

7、机台沿着图案的外周边缘将花型层、水溶性保护层、基层相缝合,在花型层上得到图案边框;机台在图案边框外周的0.1-2cm处对花型层进行切割,去除切割下的花型层废料,得到待绣面料;

8、刺绣、珠绣:

9、机台对待绣面料进行刺绣、珠绣作业,得到绣有花型的刺绣预制品;

10、后处理:

11、染整,水溶,定型,得到刺绣制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型层覆盖在基层上,切割后构成花型图案的底层,再在花型层和基层上进行刺绣或珠绣,提高了刺绣或珠绣花型的立体效果,有利于提高了花形图案的视觉传达效果;水溶性保护层能够减少切割时基布被损伤的可能性,为基布提供保护作用。

13、优选的,所述面料处理步骤包括:

14、第一步:将基层、水溶性保护层、花型层依次重叠,并平摊固定至机台的待操作位置;

15、机台沿着图案第一部分的外周边缘将花型层、水溶性保护层、基层相缝合,在花型层上得到图案第一部分的边框;

16、机台在图案第一部分的边框外周的0.1-2cm处对花型层进行切割,去除切割下的花型层废料,得到第一面料;

17、第二步:在上述步骤制得的面料上依次覆盖水溶性保护层、另一花型层,机台沿着图案第二部分的外周边缘将另一花型层、水溶性保护层、基层相缝合,在另一花型层上得到图案第二部分的边框;

18、机台在图案第二部分的边框外周的0.1-2cm处对另一花型层进行切割,去除切割下的另一花型层废料,得到第二面料;

19、第三步:所述第二面料为待绣面料,直接进行刺绣、珠绣步骤;或,根据花型图案需要,重复第二步,最终得到覆盖有完整图案的待绣面料,进行刺绣、珠绣步骤。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层花型层进行组合,共同组成花型图案,再在多层面料上进行组合刺绣,通过多层面料的层叠配合,大大提高刺绣花型的立体感。

21、优选的,所述水溶性保护层为水溶布或水溶纸。

22、优选的,所述切割为激光切割。

23、优选的,所述后处理包括:

24、将刺绣预制品浸泡于水中,待水溶性保护层溶解后,清洗;

25、开幅,染色,固色,晾干;

26、将晾干后的刺绣预制品放入整理液中,浸扎;

27、预烘,焙烘,水洗,定型,烘干,得到刺绣制品。

28、优选的,所述整理液为抗皱整理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壳聚糖0.2-1份、多元羧酸类化合物4-10份、次亚磷酸钠5-8份、酯基季铵盐型柔软剂3-6份、山梨醇0.1-2、水100份。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元羧酸类化合物在催化剂次亚磷酸钠的作用下能够与面料纤维发生酯化交联反应,将多元羧酸类化合物固定在纤维上,并生成酯化交联型的纤维素醚,提高面料的平整度和抗皱性能;壳聚糖与面料纤维的化学结构相似,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和相容性,且成膜性强,壳聚糖附着在纤维表面形成弹性薄膜,能够填补纤维间的空隙,限制大分子链的相对滑移,提高面料的抗皱性能,并且壳聚糖薄膜有助于包裹面料纤维表面的染料,减少染料分子的脱离;壳聚糖的氨基能够通过与多元羧酸类化合物发生酰胺化反应从而固定在纤维上,有利于提高壳聚糖弹性薄膜对纤维的附着性,进一步促进了面料抗皱性的提高;酯基季铵盐型柔软剂能够改善刺绣制品的柔软性能,提高刺绣制品的手感,其中的阳离子季铵基团能够吸附阴性染料粒子,使面料不易褪色;

30、纤维上的大量亲水基团与多元羧酸类化合物等发生反应而被消耗,而山梨醇能够通过与壳聚糖的氨基相结合而附着在纤维上,同时山梨醇的大量未结合的醇羟基能够提高壳聚糖薄膜的亲水性,进而保证面料的吸湿性能,有利于提高刺绣制品的穿着舒适性;

31、通过整理液对刺绣预制品进行整理,提高了刺绣制品的抗皱性能和固色性能,有利于保证刺绣制品的显色效果,进一步提高刺绣制品的美观性,保证刺绣制品的视觉传达效果。

32、优选的,所述多元羧酸类化合物选自柠檬酸、丁烷四羧酸、苹果酸、环戊烷四羧酸、丙烷三羧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3、优选的,所述多元羧酸类化合物为环戊烷四羧酸与丁烷四羧酸的组合。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丁烷四羧酸的交联程度较高,抗皱效果优异,但成本较高;环戊烷四羧酸的交联程度略低于丁烷四羧酸,但分子中的环状刚性结构能够更好地限制纤维大分子链间的滑移,赋予刺绣面料更好的抗皱性能,且成本较低;二者复配使用,能够为刺绣制品提供更加优异的抗皱性能。

35、优选的,所述抗皱整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36、按配比,将壳聚糖、多元羧酸类化合物、次亚磷酸钠、酯基季铵盐型柔软剂、山梨醇溶解于水中,得到抗皱整理液。

37、优选的,所述预烘包括:在90-120℃下预烘2-5min;所述烘焙包括:在150-170℃下烘焙2-6min。

3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9、1、本技术中,切割后的花型层构成花型图案的底层,再在花型层和基层上进行刺绣或珠绣,提高了刺绣或珠绣花型的立体效果,有利于提高了花形图案的视觉传达效果;并优选用多层花型层进行组合,多层花型层布料层叠配合,进一步提高花型的视觉立体效果;

40、2、本技术中优选抗皱整理剂对染色后的刺绣预制品进行整理,提高刺绣制品的抗皱性能和固色性能,保证了刺绣制品的平整性并减少了刺绣制品褪色的可能性,进一步保证了刺绣制品的美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