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及大圆机三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3214发布日期:2023-10-05 19:2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角及大圆机三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大圆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角及大圆机三角结构。


背景技术:

1、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企业里称作进纱路数或成圈路数,简称路数)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针织大圆机是由机架、编织机构、供纱机构、传动机构、润滑除尘机构、电气控制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装置构成。其中,编织机构是针织大圆机的心脏所在,主要由针筒、织针、三角和三角座(鞍座)、沉降片(单面机才具有)等部件组成。三角又称山角、菱角,它是根据针织大圆机编织品种的不同需要,控制织针和沉降片在针筒槽内做往复运动。三角具有成圈三角、集圈三角、浮线三角、防串三角和插针三角五种。

2、目前,一种三角,包括三角本体,三角本体上沿织针运动的方向依次开设有进针槽、走针槽和出针槽,针槽包括依次开设在三角本体上的上升槽、下降槽、钩纱槽和成圈槽;进针槽与上升槽连通且连通处形成有第一圆弧,上升槽与下降槽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圆弧,成圈槽与出针槽连通且连通处形成有第三圆弧;上升槽、下降槽、钩纱槽和成圈槽的宽度均为6.5厘米,即走针槽的宽度为6.5厘米。织针从进针槽内进入到上升槽内,然后再经过下降槽,接着进入到钩纱槽内,再进入到成圈槽内,最后从出针槽运动出三角本体。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走针槽的宽度比较大,所以织针在走针槽内运动的时候,会使织针由于上下运动的惯性而增加行程,从而导致织出线圈的密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织出线圈的密度,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角及大圆机三角结构。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三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三角,包括三角本体,所述三角本体上依次开设有进针槽、走针槽和出针槽,所述走针槽连通所述进针槽和所述出针槽,所述走针槽的宽度处于3.1厘米-3.3厘米之间。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针从进针槽进入到走针槽内,然后从走针槽内运动到出针槽内,最后从出针槽运动出三角本体,织针在走针槽内运动的时候会将纱线织成线圈;织针在宽度处于3.1厘米-3.3厘米之间的走针槽内运动,能够减少织针由于上下运动的惯性而增加的行程,从而提高织出线圈的密度。

5、可选的,所述走针槽包括依次开设在所述三角本体上的上升槽、下降槽、钩纱槽和成圈槽,所述上升槽远离所述下降槽的一端与所述进针槽连通,且所述进针槽与所述上升槽连通处形成有第一圆弧;所述上升槽与所述下降槽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圆弧;所述钩纱槽截面呈圆弧状;所述成圈槽远离所述钩纱槽的一端与所述出针槽连通,且所述成圈槽与所述出针槽连通处形成有第三圆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针从进针槽内进入到上升槽内,然后再经过下降槽,接着进入到钩纱槽内,再进入到成圈槽内,最后从出针槽内运动出三角本体;形成的第一圆弧、第二圆弧和第三圆弧能够在织针运动的时候,能够使织针平稳的过渡,减少织针损坏的现象。

7、可选的,所述下降槽与所述上升槽之间的夹角处于59度-61度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升槽与下降槽之间的夹角能够是织针平稳过渡对织针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便于后续织针更好的将纱线织成线圈。

9、可选的,所述三角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引导块,两个所述引导块形成与所述出针槽连通的引导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引导块形成的引导孔能够更好的使织针从三角的出针槽运动到相邻三角的进针槽内。

11、可选的,所述三角本体包括第一半体、第二半体、连接体和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半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第二半体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在所述连接体上;且所述第一半体与所述第二半体在所述连接体上形成所述进针槽、所述走针槽和所述出针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半体或第二半体损坏的时候,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在连接体上形成的走针槽会发生形变,导致织针的运动路线发生变化,致使织出的线圈出现问题;因此当第一半体或第二半体损坏的时候,旋转第一连接螺栓,使第一连接螺栓与连接体分开,然后对损坏的第一半体或第二半体进行更换,从而保证织出的线圈的质量;而且只更换损坏的部分,也能够实现节约资源。

13、可选的,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三半体、第四半体和第二连接螺栓,所述第三半体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四半体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四半体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三半体上的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螺纹孔也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半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三半体上,所述第二半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在所述第四半体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第一半体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在第三半体上,第二半体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在第四半体;当位于第三半体上的第一半体和位于第四半体上的第二半体形成的走针槽的宽度没有处于3.1厘米-3.3厘米之间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第三半体和第四半体之间的距离,使走针槽的宽度处于3.1厘米-3.3厘米之间;当第三半体相对第四半体的位置确定后,使第二连接螺栓穿过第四半体上的第二螺纹孔与第三半体上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第四半体上的第二螺纹孔也与第二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实现第三半体和第四半体的连接;因此设置可调整的连接体也能够保证三角的正常使用。

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圆机三角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6、一种大圆机三角结构,包括鞍座主体、多组连接组件和调整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调整块和第三连接螺栓,两个所述调整块均滑移设置在所述鞍座主体上,所述第三半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螺栓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调整块上,所述第四半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螺栓连接在另一个所述调整块上;所述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鞍座主体上,且多组所述连接组件中的所述调整块均与所述调整组件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在连接在一起的第三半体和第四半体分别通过第三连接螺栓连接在两个调整块上;当需要调整第三半体和第四半体之间距离的时候,即需要调整走针槽宽度的时候,先使第二连接螺栓与第四半体上的第二螺纹孔分开,然后再通过调整组件调整连接组件中两个调整块的位置,两个调整块就会改变第三半体和第四半体的位置,当第三半体和第四半体的位置确定后,再使第二连接螺栓与第四半体上的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而且在需要将鞍座安装在大圆机上的时候,可以先使第三半体和第四半体之间的距离变大,使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均没有都抵触织针,然后再通过调整组件调整第三半体和第四半体的位置,使第一半体和第二半体之间形成的走针槽宽度变小,从而使织针更好的位于走针槽内,快速的使织针与位于鞍座主体上三角的走针槽配合,减少调整时间提高效率。

18、可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轴和双向螺杆,所述调整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鞍座主体上,所述双向螺杆设置有多个,所述双向螺杆与所述连接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双向螺杆穿过两个所述调整块,且同一组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两个所述调整块分别与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整轴,调整轴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就会带动两个调整块做相向或相背运动;设置的调整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织针在宽度处于3.1厘米-3.3厘米之间的走针槽内运动,能够减少织针由于上下运动的惯性而增加的行程,从而提高织出线圈的密度;

22、2.设置的三角结构能够快速的使织针与位于鞍座主体上三角的走针槽配合,减少调整时间提高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