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袖补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69273发布日期:2023-11-09 09:5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肩袖补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肩袖手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肩袖补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包绕肱骨头形成的袖套样结构,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肩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同时维持着肩关节的活动,一旦损伤,会造成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据统计,在60-69岁人群中,肩袖损伤发病率可达31%,而在80岁以上人群中预计高达65%。肩袖撕裂是严重的肩袖损伤。巨大肩袖撕裂是指撕裂范围>5cm或者累及≥2条肌腱的撕裂。肩袖一旦发生撕裂则较难自我愈合,部分肩袖损伤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以减轻或缓解症状,但严重肩袖撕裂患者通常需手术治疗,而肩袖巨大撕裂的患者其术后再撕裂率仍高达30%-70%。随着修复器械的改进及修复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手术修复。

2、手术修复常用的肩袖补片中,生物类补片可引导组织再生,但力学强度较低,人工合成类补片力学性能好,但相容性和组织再生能力差。因此,设计力学强度优良、生物相容性好的肩袖补片对于治疗肩袖损伤有重要的意义。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肩袖补片在手术的过程中,存在无法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肩袖补片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肩袖补片适应各种手术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肩袖补片的制备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肩袖补片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肩袖补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手术数据,建造肩袖补片初始模型;

5、根据不同肩袖撕裂情况,确定网丝直径,编织多条补片网绳;

6、确定手术情况,设计肩袖补片的网孔尺寸,编织特殊网孔;

7、对肩袖补片进行分区编织;

8、确定一般网孔尺寸,编织一般网孔;

9、修正网结;

10、确定尺寸调整绳位置,设置尺寸调整绳;

11、获取手术信息,确定肩袖补片尺寸;

12、根据肩袖补片尺寸裁剪初步固定组件;

13、在肩袖补片的一端设置连接组件;

14、进行肩袖补片植入手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需要面对的手术的不同情况,可根据需要编织出不同厚度、尺寸、网孔大小不同的肩袖补片,在某种情况下,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对肩袖补片进行定制,首先获取患者的手术数据,根据患者的撕裂伤大小以及位置建造肩袖补片的初始模型,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网丝的直径,并根据不同位置通过使用不同数量的网丝编制出不同的补片网绳,从而可以对肩袖补片进行分区编织,使得每个区的肩袖补片的厚度均不相同,当一天有多台手术的情况,将不同患者的数据均记录下来,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在同一张肩袖补片上进行分区编织,调整网结的大小和厚度,确定不同患者肩袖补片的尺寸,根据不同区的不同大小可裁剪出对应尺寸的初步固定组件对肩袖补片进行固定,当确定使用时,通过连接组件将不同的肩袖补片沿厚度方向或长度方向进行拼接,最后进行手术,适应多种手术情况,方便快捷。

16、优选的,所述根据不同肩袖撕裂情况,确定网丝直径,编织多条补片网绳,包括步骤:

17、获取所需的补片网绳直径尺寸;

18、根据不同补片网绳精度确定网丝的直径尺寸;

19、使用多条网丝编织形成补片网绳。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对加肩袖补片不同手术中对于厚度的不同需求确定编制该部分的补片网绳的直径尺寸,若补片网绳需要的精度较高时,网丝的直径尺寸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精度要求越高则网丝的直径越小,根据不同需求选取不同直径的网丝,并用不同数量的网丝编织成不同厚度的补片网绳。

21、优选的,所述使用多条网丝编织形成补片网绳,包括步骤:

22、通过静电纺丝法得到多条网丝;

23、对多条网丝进行编织得到所需直径的补片网绳。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电纺丝可快速达成纺丝加编织的过程,从而快速得到网绳。

25、优选的,所述网丝可选则的材质为与人体相容性较高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分子合成材料对于人体来说有着更优秀的相容性,减少患者排异反应的概率,更加安全可靠。

27、优选的,所述确定手术情况,设计肩袖补片的网孔尺寸,编织特殊网孔,包括步骤:

28、将撕裂口根据不同尺寸分为不同范围;

29、根据不同范围的撕裂口确定手术需要的不同的网孔尺寸;

30、编织肩袖补片,对应不同范围的撕裂口预留处所需的不同尺寸网孔。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尺寸的撕裂口所需要预留出来的手术空间不同,分为不同范围后,同一范围内的撕裂伤所需要预留的网孔尺寸将固定下俩,便于肩袖补片的制备,从而快速适应多种手术情况。

32、优选的,将所述不同尺寸网孔预留在同一肩袖补片上,或不同肩袖补片上。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预留在同一肩袖补片上,则需要肩袖补片足够大,且不同区域适应不同情况的手术,方便手术过程中裁剪,若预留在不同的肩袖补片上则可以直接根据手术需求拿取所需尺寸的肩袖补片,方便快捷。

34、优选的,所述对肩袖补片进行分区编织,包括步骤:

35、将肩袖补片分为多块;

36、将不同尺寸的特殊网孔分布在多块肩袖补片上;

37、每块肩袖补片上均设置中心区、过渡区,以及边缘区;

38、根据中心区、过渡区、以及边缘区的不同需求进行编织。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将不同特殊网孔分布在同一肩袖补片上,则每块区域为了更好的适应手术条件,应分为不同区,并对不同区进行不同方式的编织。

40、优选的,所述中心区厚度最大,所述边缘区厚度最小,所述过渡区位于所述中心区与所述边缘区之间,所述过渡区由所述边缘区至所述中心区的厚度趋势为,从所述边缘区的厚度大小逐渐增加至中心区的厚度。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区的不同厚度在手术结束后可以更加方便人体活动,并可以引导肩袖伤口的再生长,有利于恢复。

42、优选的,所述修正网结,包括步骤;

43、根据不同特殊网孔的位置,不同区域肩袖补片的厚度,调整网结的大小。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植入后患者产生异物感,所以需要对网结的大小和厚度均需要进行调整。

45、优选的,所述确定尺寸调整绳位置,设置尺寸调整绳,包括步骤:

46、将每个网孔可控制网孔大小的补片网绳在编织时编织为同一条补片网绳;

47、预留该补片网绳的绳头,抽拉绳头即可调整网孔大小。

4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补片网绳调整网孔的大小更加适应多种手术情况,灵活多变。

4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50、1.对于需要面对的手术的不同情况,可根据需要编织出不同厚度、尺寸、网孔大小不同的肩袖补片,在某种情况下,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对肩袖补片进行定制,首先获取患者的手术数据,根据患者的撕裂伤大小以及位置建造肩袖补片的初始模型,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网丝的直径,并根据不同位置通过使用不同数量的网丝编制出不同的补片网绳,从而可以对肩袖补片进行分区编织,使得每个区的肩袖补片的厚度均不相同,当一天有多台手术的情况,将不同患者的数据均记录下来,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在同一张肩袖补片上进行分区编织,调整网结的大小和厚度,确定不同患者肩袖补片的尺寸,根据不同区的不同大小可裁剪出对应尺寸的初步固定组件对肩袖补片进行固定,当确定使用时,通过连接组件将不同的肩袖补片沿厚度方向或长度方向进行拼接,最后进行手术,适应多种手术情况,方便快捷。

51、2.根据对加肩袖补片不同手术中对于厚度的不同需求确定编制该部分的补片网绳的直径尺寸,若补片网绳需要的精度较高时,网丝的直径尺寸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精度要求越高则网丝的直径越小,根据不同需求选取不同直径的网丝,并用不同数量的网丝编织成不同厚度的补片网绳。

52、3.若预留在同一肩袖补片上,则需要肩袖补片足够大,且不同区域适应不同情况的手术,方便手术过程中裁剪,若预留在不同的肩袖补片上则可以直接根据手术需求拿取所需尺寸的肩袖补片,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