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口形成装置及装备有该装置的提花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7973发布日期:2024-03-12 21:1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梭口形成装置及装备有该装置的提花织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花织机的梭口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提花织机领域,使用梭口成形装置(有时被称为“提花机构”)是已知的,该梭口成形装置包括两组纵向叶片或刀片,该两组纵向叶片或刀片通过相位相反的交替垂直移动激励,形成夹头选择装置的钩状件撑靠在所述两组纵向叶片或刀片上,而这构成了提花机通丝(harness)的上部端部。

2、ep-a-3719187公开了这样一种提花机构,该提花机构包括两个摆动轴,这两个摆动轴中的一个摆动轴设置在另一个摆动轴上方并且这两个摆动轴铰接在两个框架板中,两组刀片或叶片以及两个摆动轴在两个框架板之间延伸。每个摆动轴装备有由连杆驱动的曲轴,该连杆由安装在提花机构的输入轴上的偏心轮驱动。这种提花机构通常是令人满意的,并且具有控制良好的成本价格和良好的紧凑性的优点,使得容易将这种提花机构集成到织机中。

3、这种提花机构使得能够获得以时间表征是正弦的并且非常接近纯正弦函数的刀片位移轮廓。这种机构不能使刀片获得更精细的移动。使用这种类型的梭口形成装置,织工除了增加刀片的行程之外没有其他资源,由于梭口附着在经线上,使得梭口不能使纬纱插入。

4、从cn-a-105483895还已知的是,将装备有两个从动滚柱的摇臂安装在提花机构的两个叠加的摆动轴的每个端部处。这些滚柱中的每一个滚柱与凸轮配合,该凸轮被安装在该机构的均匀旋转的输入轴上。这种构造使得能够例如通过添加谐波来获得除纯正弦函数之外的刀片位移轮廓,从而增加对于相同织机编织速度和相同刀片行程来说可利用的插入时间。这种构造就经纱而言以及沿着垂直方向是相对紧凑的。然而,这种构造在沿着平行于纬纱的方向是复杂的,特别是因为该构造需要使用四个并排的凸轮。此外,凸轮轴的定位(位于摆动轴之间的中间位置)使得对滚柱和凸轮之间的接触区域的油浴润滑变得困难,特别是对于与上部摆动轴相关联的滚柱来说。

5、本发明明确地解决了这些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提花织机的新型梭口形成装置,该梭口形成装置在包括沿着平行于纬纱方向的方向上具有简单、紧凑的结构,该梭口形成装置使得能够获得除纯正弦之外的刀片位移轮廓,并且在该梭口形成装置中,不会存在滚柱润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花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所述梭口形成装置包括:

2、-两组刀片,所述两组刀片平行于所述梭口形成装置的纵向轴线延伸,所述两组刀片以相位相反的方式垂直往复运动,并且在每个端部处连接到驱动条;

3、-上部摆动轴和下部摆动轴,所述上部摆动轴和所述下部摆动轴中的一个摆动轴在另一个摆动轴上方延伸,所述上部摆动轴和所述下部摆动轴分别围绕上部摆动轴线和下部摆动轴线摆动,并且所述上部摆动轴和所述下部摆动轴在所述上部摆动轴和所述下部摆动轴的每个端部处分别设置有两个倾摆杠杆,每个倾摆杠杆通过连杆连接到驱动条;

4、-两个框架板,所述两组刀片和所述摆动轴在所述两个框架板之间延伸;

5、-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围绕旋转轴线连续地旋转,并且所述输入轴装备有第一凸轮和互补的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比所述第一凸轮距离所述框架板更远;

6、-滚柱摇臂,所述滚柱摇臂被安装为围绕平行于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的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滚柱摇臂包括:

7、·第一滚柱,所述第一滚柱与所述第一凸轮配合,

8、·第一从动臂,所述第一滚柱围绕第一滚柱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从动臂的端部处,

9、·第二滚柱,所述第二滚柱与所述第二凸轮配合,

10、·第二从动臂,所述第二滚柱围绕第二滚柱轴线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从动臂的端部处,

11、·上部连杆臂,以及

12、·下部连杆臂。

13、根据本发明,所述梭口形成装置被配置为:

14、-所述上部连杆臂联接到所述上部摆动轴的上部控制杆;所述上部控制杆联接到属于所述上部摆动轴的上部曲轴;

15、-所述下部连杆臂联接到所述下部摆动轴的下部控制杆;所述下部控制杆联接到属于所述下部摆动轴的下部曲轴;

16、-在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平面中,所述滚柱摇臂的所述枢转轴线水平地设置在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上部摆动轴线和所述下部摆动轴线之间;

17、-所述上部曲轴和所述上部控制杆之间的铰接轴线相对于穿过所述上部摆动轴线的垂直平面被定位为与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位于同一侧;

18、-所述下部曲轴和所述下部控制杆之间的铰接轴线相对于穿过所述下部摆动轴线的垂直平面被定位在与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相对的一侧;

19、-所述上部连杆臂和所述上部控制杆之间的铰接轴线相对于包含所述滚柱摇臂的所述枢转轴线和所述上部摆动轴线的平面被定位在与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相对的一侧;以及

20、-所述下部连杆臂和所述下部控制杆之间的铰接轴线相对于包含所述滚柱摇臂的所述枢转轴线和所述下部摆动轴线的平面被定位在与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相对的一侧。

21、由于本发明,滚柱摇臂和第一凸轮以及第二凸轮的组合使得能够使用相对复杂的刀片运动规律,同时该装置保持紧凑,特别是沿着平行于安装有梭口形成装置的织机的纬纱方向的方向保持紧凑。事实上,通过在水平方向上将大部分的移动部件集中在输入轴和摆动轴之间,两个凸轮和两个摆动轴之间的运动传输运动链得以优化,从而使其整体尺寸最小化。此外,与cn-u-105483895的四个凸轮和四个滚柱相比,仅需要两个凸轮和两个滚柱即可,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该梭口成形装置的成本价和可靠性得以提高。最后,所提出的结构在油浴润滑方面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22、根据本发明的有利但非强制性的方面,这种装置可以结合以任何技术上允许的组合来实现的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23、-所述第一滚柱轴线被定位在包含所述滚柱摇臂的所述枢转轴线和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二滚柱轴线被定位在包含所述滚柱摇臂的所述枢转轴线和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的所述平面的上方。

24、-所述第一滚柱轴线被定位在包含所述滚柱摇臂的所述枢转轴线和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滚柱轴线被定位在包含所述滚柱摇臂的所述枢转轴线和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旋转轴线的所述平面的下方。

25、-所述第一凸轮的中间平面、所述第一滚柱的中间平面、所述第一从动臂的中间平面、所述上部连杆臂的中间平面、所述上部控制杆的中间平面和所述上部曲轴的中间平面重合并且被包括在第一主中间平面中,同时,所述第二凸轮的中间平面、所述第二滚柱的中间平面、所述第二从动臂的中间平面、所述下部连杆臂的中间平面、所述下部控制杆的中间平面和所述下部曲轴的中间平面重合并且包括在第二主中间平面中。

26、-所述第一凸轮的中间平面、所述第一滚柱的中间平面、所述第一从动臂的中间平面、所述下部连杆臂的中间平面、所述下部控制杆的中间平面和所述下部曲轴的中间平面重合并且被包括在第一主中间平面中,同时,所述第二凸轮的中间平面、所述第二滚柱的中间平面、所述第二从动臂的中间平面、所述上部连杆臂的中间平面、所述上部控制杆的中间平面和所述上部曲轴的中间平面重合并且包括在第二主中间平面中。

27、-所述第一主中间平面和所述第二主中间平面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偏置并且垂直于所述轴线。

28、-所述第一主中间平面相比所述第二主中间平面更靠近所述框架板。

29、-所述上部连杆臂、所述上部控制杆和所述上部曲轴共同限定大致为z形或倒z形的铰接结构。

30、-所述下部连杆臂、所述下部控制杆和所述下部曲轴共同限定大致为u形的铰接结构。

31、-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所述滚柱摇臂、所述上部控制杆和所述下部控制杆以及所述上部曲轴和所述下部曲轴能够移动和更换,以将所述梭口形成装置从第一构型改变为第二构型,并且反之亦然,而不需要相对于支撑所述输入轴的所述框架板对所述上部摆动轴和所述下部摆动轴进行拆卸,其中,所述第一构型具有由凸轮驱动的上部摆动轴和下部摆动轴组件,所述第二构型具有用于由连杆和曲轴驱动的上部摆动轴和下部摆动轴组件。

32、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织机,其中,所述提花织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

33、这种织机可以在高速下可靠地运行,同时保持紧凑并且制造和操作成本低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