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98030发布日期:2023-11-16 10:2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尤其是指一种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春夏季运动服装、防晒服装等针织服装,针织服装面料不仅需要具有冰肤清爽、抗紫外等良好服用舒适性能,而且还应具有抗菌抑菌,加快吸收人体辐射并以远红外形式反馈人体,加速血液循环体验性能;现有的运动服装、防晒服装等针织服装面料,一般通过高密针织物,抵抗外界紫外线,或是采用凉感丝达到有接触凉感功能;但是运动过后容易滋生细菌,如若具有抗菌效果,给我们日常运动带来健康保障;另外如若能吸收掉人体辐射并反馈人体远红外可以达到加速血液循环的功效;当今大家都对于身体健康尤为重视,日常锻炼运动拥有良好的服用体验尤为重要;运动中具有健康科学的服饰可以给我们带来舒适体验以外还可以使我们健康得到保障。

2、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及其生产方法,该面料不仅具有特殊双面双层不同外观花色效应和冰肤凉感、抗紫外、抗菌抑菌、轻薄透气等功能,且兼具加速血液循环功能;该生产方法优选石墨烯抗菌聚酰胺与全拉伸半光聚酯经双面交织设计和特殊的后整理工艺,制备工艺简单。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所述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是由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与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交织而成,所述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与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的用纱重量比为80%-83%:17%-20%;

4、所述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包括具有正面和反面的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设有横纵交错格子状的正面线圈织物层,面料本体的反面设有隐形横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

5、所述横纵交错格子状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是由横向条纹和纵向条纹交错配置而成;所述纵向条纹是由每隔5枚针抽掉1枚针而成;所述横向条纹是由2根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形成的横列和10根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形成的横列交替配置而成。

6、所述纵向条纹由凹陷条纹和凸显条纹交替配置而成;所述凹陷条纹具有1个反面线圈纵行;所述凸显条纹具有4个正面线圈纵行;所述横向条纹是由2个正面线圈横列和10个正面线圈横列交替配置而成。

7、所述隐形横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是2根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形成的正面线圈横列和10根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形成的正面线圈横列交替配置而成。

8、所述面料本体由横纵交错格子状的正面分析为四个连续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双面编织双罗纹组织的双层正面线圈纵行和单面编织纬平针组织的单层反面线圈纵行交替配置而成。

9、所述面料本体由隐形横条纹的正面分析为四个连续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双面编织双罗纹组织的双层正面线圈纵行和单面编织纬平针组织的单层正面线圈纵行交替配置而成。

10、所述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的平方米克重为95-100g/m2。

11、一种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的编织方法为:

12、采用2个针道的针筒针和2个针道的针盘针的双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双面圆纬机进行编织;其中,构成所述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10纵行×12横列,其中:10纵行由2针道10枚针筒针和2针道10枚针盘针间隔排列而成,12横列由针筒周围12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其中,

13、1个完全组织的10枚针筒针排列方式为ababababab,10枚针盘针的排列方式为baba0baba0,其中a表示高踵针,b表示低踵针,0表示抽针;

14、1个完全组织的12路成圈系统穿纱方式为:第1、2路穿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第3、4、5、6、7、8、9、10、11、12路穿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

15、1个完全组织的12路成圈系统三角配置方式为:第1、3、5、7、9、11路针筒针a对应成圈,针筒针b对应不工作,针盘针a对应成圈,针盘针b对应不工作;第2、4、6、8、10、12路针筒针a对应不工作,针筒针b对应成圈,针盘针a对应不工作,针盘针b对应成圈;

16、表1为1个完全组织的三角和穿纱配置表

17、

18、其中:穿纱配置对应为:1表示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2表示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

19、三角配置符号说明:表示针盘针成圈,“δ”表示针筒针成圈,,“—”表示针盘针或针筒针不工作;

20、其中:所述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的平均长度为18-18.2cm;所述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的平均长度为18-18.2cm。

21、所述后整理工序包括:理布→缝头→水洗→脱水→剖幅→成品定型→成品检验检测;其中,

22、水洗工艺:按照浴比为1:10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启动主泵;从染色机的附加缸依次朝染色机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1.0%的f-mfb去油稀释溶液,注料时长为5分钟,再循环运行5分钟后;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1%的sf-66浴中柔软剂稀释溶液,注料时长为2分钟,再循环运作3分钟后;放入织物,进布时长为2分钟,循环运作3分钟后,升温到80℃,每分钟升温2℃,然后循环运作20分钟;然后降温到60℃,进行溢流水洗到40℃排液;

23、成品定型工艺:采用台湾力根拉幅定型机对半成品进行定型加工;按已校正的浸轧工艺配方配制浸轧溶液;配制浸轧溶液的重量按照浸轧后的布面带液总量、浸轧槽容积,进行计算和配制量控制;浸轧液配方为:10g/l的3701吸湿排汗助剂和20g/l z77的亲水平滑剂;台湾力根拉幅定型机的浸轧槽内加入100l配制好的溶液,控制轧余率为42~45%;第一到第十节烘箱的温度分别设定为:170℃、170℃、170℃、170℃、170℃、170℃、170℃、170℃、170℃、1701℃,控制烘箱风机转速为1200转/分,控制车速为20~21米/分,落布温度控制在50℃以下。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具有以下优点:

25、1、本发明面料具有双面双层效应:采用双罗纹排针配置的双面编织结构设计以及10针针筒针中每枚5针抽掉一枚针组合而成的结构设计,其中:双面编织结构设计使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和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处于织物的两面;而且,2根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形成的横列和10根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形成的横列交替配置而成,两面都形成隐形横条纹的外观;其中织物正面即上针盘针每隔5枚针抽掉1枚针的结构设计,使其正面即上针盘面形成凹凸纵条纹的外观;凹凸纵条纹与其隐形横条纹形成横纵交错格子状外观;使得本发明面料具有两面不同外观设计花型的双面双层效应;

26、2、本发明面料兼具凉感冰肤、抗菌抑菌、抗紫外和加速血液循环舒适性能:(1)、采用双罗纹排针配置的双面编织结构设计使其两面都有40d/24f石墨烯抗菌聚酰胺dty长丝,石墨烯聚酰胺原料自带有凉感冰肤的效果,贴身面接触皮肤会带来冰肤的舒适体验,更加适用于夏季服装;(2)、面料采用棉毛布这种结构编制方法,可以使得面料正反面都是具有石墨烯材料,面料中石墨烯含量在40%以上就会具有抗菌效果,且原材料在纺制过程中加有抗菌类纳米级粉体,增强抗菌效果;(3)、本发明面料采用在筒径33英寸、机号为40针/英寸高密圆机,使其织物更加的紧密,能够抵消掉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而且,石墨烯具有抗菌抑菌和吸收人体散发的辐射转换为远红外射线,能够起到加速血液循环的效果;(4)、采用40d长丝使得织物更加轻薄,面料具有特别轻薄特性;40d/12f全拉伸半光聚酯fdy长丝的手感光滑,提高面料亮度,强度也会更高,起到抗起球的特性,两种原料结合是既起到抗菌抗螨,又有凉爽光滑的触感;

27、3、本发明面料的制备工艺简单:该面料在上二下二的双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双面圆纬机上即可编织,后整理工艺流程短,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