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衣装置及烘干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877346发布日期:2024-05-09 21:2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衣装置及烘干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洗衣设备,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干衣装置及烘干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洗衣设备技术领域中,通常情况下一台干衣机包含烘干滚筒,驱动烘干滚筒转动的滚筒电机,为烘干滚筒提供烘干风的风扇。干衣设备上设置驱动装置,以带动烘干滚筒旋转,搅动烘干滚筒内衣物;并带动风扇旋转,在风道和烘干滚筒形成的风道内形成气流,利用气流对烘干滚筒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处理。干衣机内只有一个叶轮系统,导致叶轮实际产生的风量较小,驱动装置反转时,叶轮实际风量大大减小甚至无风,无法实现快速烘干节能。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叶轮系统,该双叶轮与滚筒共用一套驱动装置,两叶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但该方式两叶轮均为同向转动,无论驱动装置正转还是反转,均存在一个叶轮风量小或无风情况,无法充分利用双叶轮的优势;且该后风道下方蜗壳并未设置蜗舌,两叶轮同时工作时大大增加两风路之间的干扰。

2、基于以上技术缺陷,存在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和事实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1.叶轮反转无风,烘干效率低及导致压缩机负荷高的问题;2.叶轮与滚筒电机共轴,无法调整风机转速,风量不可调的问题。

2、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3、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干衣装置。

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上述干衣装置的烘干控制方法。

5、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干衣装置,包括:

6、烘干筒,所述烘干滚筒的内部形成干衣腔,所述烘干筒设有与所述干衣腔连通的气流入口;

7、送风风道,其具有多个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用于与所述气流入口连通,所述进风口用于向送风风道内引入来自加热源的热空气;

8、多个叶轮,与所述多个进风口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多个进风口处,所述多个叶轮的出风被送入所述送风风道中;

9、滚筒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烘干筒转动;

10、叶轮驱动装置,用于独立驱动至少一个所述叶轮转动并可根据不同烘干阶段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叶轮的转速。

11、可选的,所述干衣装置包括后背板和后盖板,所述后背板和后盖板前后扣合在一起围成所述送风风道;

12、所述后背板设置在烘干筒的后部,其设有一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烘干筒的气流入口和所述送风风道的出风口;多个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送风风道的多个进风口一一对应的连通,所述热空气先流入所述多个第二通孔,再由所述多个第二通孔流入所述多个进风口。

13、可选的,所述后背板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叶轮数量对应的第一蜗壳结构,所述后盖板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叶轮数量对应的第二蜗壳结构,当所述后背板和后盖板前后扣合在一起构成所述送风风道时,所述第一蜗壳结构和第二蜗壳结构一一对应配合在一起形成各个所述叶轮的蜗壳风道;

14、各个所述蜗壳风道的送风口的送风方向均朝向所述送风风道的气流入口;所述送风风道设有连通各个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的连通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包括所述蜗壳风道以及所述连通风道。

15、可选的,所述多个进风口包括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16、所述多个叶轮包括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

17、所述蜗壳风道包括第一蜗壳风道和第二蜗壳风道,所述第一叶轮设于所述第一蜗壳风道,所述第二叶轮设于所述第二蜗壳风道,所述第一蜗壳风道的送风口与所述第二蜗壳风道的送风口连通;

18、所述第一蜗壳风道与所述第二蜗壳风道镜像对称设置,且两者的镜像对称中心线与所述烘干筒的轴心线垂直;

19、所述第一蜗壳风道形成有第一蜗舌结构;所述第二蜗壳风道形成有第二蜗舌结构;

20、所述第一蜗舌结构和第二蜗舌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风道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蜗壳风道的转动轴线之间,且相对所述镜像对称中心线镜像对称设置;

21、优选的,所述连通风道为镜像对称结构,其镜像对称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蜗壳风道和第二蜗壳风道的镜像对称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22、可选的,所述叶轮驱动装置设有两个,其中第一叶轮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叶轮驱动连接,第二叶轮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叶轮驱动连接;

23、所述后盖板设有两个与所述进风口一一对应的安装孔,其中一个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叶轮,另一个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叶轮;

24、所述第一叶轮可被第一叶轮驱动装置控制独立转动并可调节转速,所述第二叶轮可被第二叶轮驱动装置控制独立转动并可调节转速。

25、可选的,所述多个进风口包括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26、所述多个叶轮包括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

27、其中所述第二叶轮由所述滚筒驱动装置同步驱动转动;第一叶轮由所述叶轮驱动装置单独驱动转动且可被调整转速;

28、所述第二叶轮只能被所述滚筒驱动装置以一个方向转动;

29、所述第一叶轮由所述叶轮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叶轮转动的方向相反。

30、可选的,所述多个进风口包括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31、所述多个叶轮包括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

32、其中所述第二叶轮由所述滚筒驱动装置同步驱动转动;第一叶轮由所述叶轮驱动装置单独驱动转动且可被调整转速;

33、所述第二叶轮只能被所述滚筒驱动装置以一个方向转动;

34、所述第一叶轮由所述叶轮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叶轮转动的方向相反。

35、可选的,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被设计为:

36、当所述第二叶轮被所述滚筒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产生的风量为m1时,所述第一叶轮被所述叶轮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产生的风量为m2;

37、当所述第二叶轮不被所述滚筒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时,所述第一叶轮被所述叶轮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产生的风量为m2+m1。

38、可选的,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被进一步设计为:

39、当所述第一叶轮被所述叶轮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产生的风量为m2时,转速为n1;当所述第一叶轮被所述叶轮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产生的风量为m2+m1时,转速为2n1。

40、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对上述的干衣装置的烘干控制方法:

41、根据烘干进程控制所述第一叶轮转速和/或第二叶轮转速。

42、根据烘干进程控制所述第一叶轮转速。

43、所述根据烘干进程控制所述第一叶轮转速包括:

44、当加热源温度小于设定阈值t1,控制第一叶轮不转或在烘干筒反转时保持转速n1;

45、当加热源温度大于设定阈值t1,提高第一叶轮转速到n2,并稳定在该转速运行;

46、当检测到加热源温度与出风温度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t,提高第一叶轮转速到n3,并减少烘干筒反转频率;

47、n3>n2>n1。

4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9、通过将多个叶轮中,至少有一个叶轮通过单独的叶轮驱动装置带动,满足正转、反转均有足够的风量需求;单独的叶轮驱动装置驱动的叶轮根据不同的烘干阶段介入烘干系统,调整叶轮转速,充分发挥多叶轮优势,增大送风量,提高烘干工作效率。

50、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