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染色加热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6361发布日期:2024-04-09 17:4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无水染色加热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染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水染色加热单元。


背景技术:

1、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是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介质的染色工艺。具体地,是在高温高压(超过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的条件下使二氧化碳变成超临界态,由此溶解染料。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极强的穿透性,携带染料分子渗透进入染织物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减压,二氧化碳变成气态与染料分离,无须水洗,是环境友好型的染色工艺。

2、在进行染色加工时,不同的染料配方需要在打样机进行打样,然后将二氧化碳充入放有染料和染织物的染杯内进行加热,从而使二氧化碳升温升压变成超临界状态进而溶解染料染色。染杯的加热需要控制温升速率和保温温度,在染杯外部设置加热夹套来进行温度控制,或者将染杯放置在单独的加热装置内进行。

3、如果采用固定染杯,染杯需要固定在加热油槽内,油浴污染较大。因此,为了染色更均匀,需要搅拌机带动杯内染织物旋转,这样一来,使得传动机构和密封机构的结构均变得十分庞大且构造复杂。皮带轮传动安装时,需要使两个同步带轮在轴线平行的同时保证宽度对齐,因此对于定位安装的精度较高,操作起来具有较大困难。快速夹放置在染杯轴向位置,导致转盘宽度增加,保温箱空间变大,需要的热量增多。由于加热冷却的热胀冷缩以及安装的误差,有的染杯不能被快速夹夹紧,当转盘转动时会来回碰撞。当测温杯校准充装质量时需取出,需要首先拆除内部测温传感器,传感器连接有导线,且保温箱内部空间较小,拆装麻烦。

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染杯染色时存在的染杯取放麻烦且定位不可靠的问题,还需要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当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水染色加热单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染杯染色时存在的染杯取放麻烦且定位不可靠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水染色加热单元,包括:

3、柜体;

4、保温箱,设置于所述柜体中,所述保温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可盖合地连接于所述箱体,以密封所述箱体的保温腔;所述箱体上设有槽口;

5、转盘,设置于所述保温腔中,包括外盘和连接于所述外盘的盘体,所述外盘上设有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定位孔,以用于插设染杯;所述盘体上设有与其轴心线同轴设置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盘体上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限位柱,且两个滚轮和所述限位柱之间共同形成为用于限定所述染杯位置的限位槽;所述盘体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凸出的内盘,所述内盘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的限位孔;其中,当所述染杯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中时,所述染杯的底部插设于所述限位孔中,所述染杯的侧壁能够嵌设于所述限位槽中;

6、驱动装置,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柜体,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定位轴,以使得所述转盘转动;

7、加热装置,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柜体,其另一端对准所述槽口,以用于对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染杯进行加热;

8、冷却装置,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柜体,其另一端连通于所述保温箱,以用于对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染杯进行降温;

9、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其中一个染杯中,以用于检测所述染杯中的二氧化碳的当前温度信息;以及

10、控制器,分别通信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以根据所述染杯中的二氧化碳的当前温度信息,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冷却装置执行相应的动作。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染杯包括测温杯和多个打样杯,其中,所述测温杯内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器,所述测温杯外设有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均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打样杯包括杯体、上阀头、下阀头和纱笼,所述上阀头和下阀头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杯体的两端,以用于充气和排气;所述纱笼设置于所述杯体中,以置入染织物;其中,所述纱笼上形成有多个网孔;所述纱笼的长度为杯体长度的1/3~2/3。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盘的内体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与所述定位孔同轴设置。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温杯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螺纹连接有下端盖;其中,所述下端盖的一端连接有测温套管,所述下端盖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测温杯的底面;其中,该测温套管延伸至所述测温杯的中部区域;

15、所述内盘上设有具有槽孔的测温座,所述下端盖嵌设于所述槽孔中;

16、所述测温座上还设有连通于所述槽孔的连接孔,所述下端盖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同轴设置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朝向所述连接孔的一端形成为v形;

17、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的探针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导向孔,并插设于所述测温套管中,其中,该探针的端头螺纹连接于所述测温座。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位轴上设有呈z形的穿越孔,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的线缆均穿设于所述穿越孔中,并连接于滑环;所述滑环设置于所述定位轴的端部并与所述定位轴可转动的相连。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隔热灯罩、灯管、灯管夹、加热风机和风管,所述隔热灯罩连接于所述保温箱,所述风管包括连接段和呈u形的出风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加热风机,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隔热灯罩并连通于所述出风段;所述出风段贴设于所述隔热灯罩,且所述出风段上设有多个出风孔;

20、所述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灯管夹连接于所述隔热灯罩,所述灯管配设为多组且平行间隔的设置;其中,所述灯管电性连接于控制器;所述灯管发出的光所形成的光幕能够完全覆盖所有染杯。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柜体,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定位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相对设置的第二传动轮,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分别绕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外周。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风机和出风罩,所述出风罩设置于所述保温箱的底壁,且所述出风罩上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冷风孔;所述冷却风机位于所述保温箱的下方,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柜体,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出风罩;保温箱上还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罩沿对角线设置。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箱盖设置于面向所述外盘的一侧,所述箱盖包括盖体、透明视窗和弹簧开关,所述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盖体轮廓相适配的隔气圈,当关闭所述盖体时,盖体与隔气圈接触以密封所述保温腔;所述弹簧开关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24、所述盖体与所述箱体通过弹簧开关可锁定地相连,当所述盖体关闭时弹簧开关压缩,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冷却装置进入待机状态;当所述盖体打开时弹簧开关复原,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冷却装置进入停机状态。

25、该无水染色加热单元的工作过程概述为:将染织物放入染杯中,然后充入二氧化碳,然后将染杯插设至转盘中,然后通过定位孔、限位孔和限位槽实现对染杯位置的全方向限制,从而提高其位置的可靠性,即使转盘转动,染杯也依然可以稳固地安装于转盘上,这样可以使染杯平稳地转动,使染杯受热更均匀。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染杯与转盘或染杯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况,减少染杯和转盘的损坏,并保证染杯加热工作可以顺畅进行。

26、在此过程中,温度检测装置可以对染杯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该数据传递给控制器。而控制器则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对应地控制驱动装置、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执行相应的动作,例如,调节转盘的转速、转动时间,调节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调节冷却装置的启停状态和工作时间,故此,使得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变成超临界状态,从而溶解染料。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极强的穿透性,携带染料分子渗透进入染织物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对转盘上的染杯进行降温,并在降低到预设的温度值后,可以便捷地将染杯从转盘上抽取。故此能够在减少能耗的情况下,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实现对染织物的均匀染色,还可以通过限制染杯的位置来保证其在转动过程中位置的平稳性,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或发生损坏。并且染杯的限位主要是通过定位孔、限位孔和限位槽来共同约束,使得染杯的安装和取出均十分方便,对于工作人员的操作较为友好。并且该设备结构设置紧凑,可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同时可以减低热损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