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面料生产,特别是一种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消费者对于服装及纺织品的要求早已不再局限于基本的保暖与美观,在多元化的现代生活场景中,人们期望面料能够具备更多独特的功能特性,以满足不同环境和个性化的需求。
2、尽管市场对具有感温变色、阻燃和防污功能的面料存在强烈需求,但现有的面料制造技术在生产这类多功能面料时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制造设备及方法往往存在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不同功能的处理步骤通常需要在多个独立的设备或生产线上进行,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流程的复杂性,还容易导致生产周期延长,难以满足大规模、快速生产的市场需求。
3、在质量控制方面,由于各功能处理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和精确,容易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例如,感温变色剂的浸渍不均匀可能导致面料变色效果不一致;阻燃剂的喷涂量和喷涂均匀性难以精准控制,影响阻燃效果的可靠性;防污剂的涂覆厚度和均匀度不佳,会降低面料的防污性能持久性,此外,传统制造过程中的人工干预环节较多,难以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控制,进一步增加了产品质量波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由于各功能处理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和精确,容易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其包括,原料输送组件,包括支撑架和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腔,所述储存模块包括原料储存仓、下料管和流量控制阀,所述原料储存仓插接于所述支撑架内腔,所述原料储存仓内腔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下料管连通于所述原料储存仓底部,所述流量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下料管一侧,所述原料输送组件还包括安装架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腔,所述安装架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端与所述输送带内部传输辊固定连接,混纺装置,包括混纺箱和除尘机构,所述混纺箱入口与所述输送带一端连通,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支撑柱、集尘箱、过滤板、负压风机以及收集罩,所述支撑柱底部与所述混纺箱固定连接,所述集尘箱底部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设置于所述集尘箱内部中心处,所述负压风机固定连接于所述集尘箱内腔一侧,所述收集罩顶部与所述集尘箱底部连通,感温变色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浸渍箱、压辊机构以及送料机构,所述底板一侧与所述混纺箱固定连接,所述浸渍箱底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压辊机构包括固定架、气缸、连接架和压布辊,所述固定架底部与所述浸渍箱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顶部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底部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压布辊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架活动连接,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送料辊以及导料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浸渍箱一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侧与所述送料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导料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所述感温变色处理装置还包括烘干箱、加热器以及操控面板,所述烘干箱设置于所述浸渍箱一侧,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烘干箱顶部,所述加热器底部贯穿至所述烘干箱内腔,所述操控面板一侧与所述烘干箱固定连接,阻燃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阻燃剂储存罐、高压泵、连接管、分流管以及喷头,所述处理箱一侧与所述烘干箱固定连接,所述阻燃剂储存罐底部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泵底部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高压泵一侧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阻燃剂储存罐连通,所述分流管设置于所述处理箱内腔,所述分流管一端与所述高压泵连通,所述分流管底部与所述喷头连通,防污处理装置,包括涂覆槽、定位架、第二电机、螺纹杆、螺纹套以及涂覆辊,所述涂覆槽一侧与所述处理箱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架一侧与所述涂覆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定位架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涂覆辊一侧与所述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涂覆辊远离所述螺纹套一侧延伸至所述涂覆槽内腔。
5、作为本发明所述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搅拌机构包括固定框、第三电机、搅拌轴以及搅拌杆,所述固定框一侧设置于所述原料储存仓内壁,所述第三电机顶部与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一侧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
6、作为本发明所述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原料储存仓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存放感温变色纤维、阻燃纤维和基础纤维原料。
7、作为本发明所述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输送带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延伸至所述混纺箱的入口处。
8、作为本发明所述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混纺箱内设有相互交错的罗拉对,所述罗拉对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混纺箱顶部开设有助剂添加口。
9、作为本发明所述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除尘机构还包括清理板和进气口,所述清理板铰接于所述集尘箱表面,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集尘箱一侧。
10、作为本发明所述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浸渍箱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发明所述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浸渍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输送辊。
12、作为本发明所述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处理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输送辊。
13、感温变色阻燃防污面料智能制造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步骤一:将处理好的感温变色纤维、阻燃纤维和基础纤维分别存储在原料输送组件的不同原料储存仓中,根据面料设计的目标配比设定各原料的出料量参数,按照相应比例在控制系统中设定各储存仓的出料量数据,同时设定出料的初始时间和顺序参数,确保不同原料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和比例进入混纺装置;
15、步骤二:启动原料输送组件,各原料储存仓底部的下料管在流量控制阀的精确控制下,按照设定的流量将感温变色纤维、阻燃纤维和基础纤维输送至混纺装置的混纺箱,纤维在输送带上平稳运输,通过输送带末端与混纺箱入口的衔接装置,准确地进入混纺箱内,混纺箱内的罗拉对开始工作,伺服电机根据预设的工艺参数驱动罗拉对旋转,在混纺过程中,从混纺箱顶部的助剂添加口适时加入适量的混纺助剂;
16、步骤三:混纺后的面料经送料机构引导,平稳地导入感温变色处理装置的浸渍箱,浸渍箱内预先配制好特定浓度和温度的感温变色剂溶液,溶液的浓度根据感温变色纤维的特性和面料所需的变色效果进行调配,浸渍时间严格控制在设定范围内,在浸渍过程中,面料要完全浸没在感温变色剂溶液中,通过启动气缸,气缸带动连接架移动,连接架带动压布辊下降,压布辊带动布料进入浸渍箱的内部进行浸渍处理,浸渍完成后的面料进入烘干箱进行烘干,烘干箱采用热风循环方式,热空气由加热元件加热后,通过风机送入烘干通道对布料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17、步骤四:经感温变色处理后的面料以稳定的速度通过阻燃处理装置,通过启动高压泵,高压泵通过连接管将阻燃剂储存罐内部的阻燃剂输送至分流管,并通过喷头喷出,将阻燃剂均匀喷涂在面料表面;
18、步骤五:经过阻燃处理的面料进入防污处理装置,通过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套移动,螺纹套带动涂覆辊移动,通过涂覆辊对布料表面涂覆纳米防污剂,涂覆辊表面材质和粗糙度经过特殊设计,以保证纳米防污剂能够均匀地转移到面料上。
19、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各装置之间紧密衔接,实现了连续化生产,减少了生产周期,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能够在同一生产线上同时实现感温变色、阻燃和防污三种功能的处理,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不同功能处理环节之间的物料搬运、设备调试中间环节,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避免了因多次转序可能导致的面料损伤和质量下降问题,精确的工艺控制和均匀的处理过程确保了面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较高水平,如感温变色灵敏度高、阻燃效果好、防污性能持久等,有效满足了高端服装、家居装饰以及特殊工业领域对面料多功能性和高品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