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织机纬线张力控制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编织设备,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织机玮线张力控制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具体适用于在精简结构的基础上,提高玮线张力的控制效果。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纺织机械中,编织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服、床上用品以及其他布料都离不开编织机。在编织机的发展过程中,二维编织机应用范围广泛,应用到纺织行业中的各个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二维织机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了三维织机,三维织机的出现使得织物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织物,其不仅有X、Y轴纱线,还有垂直于X、Y轴平面的Z轴纱线,其中,χ轴纱线又叫玮线,编织时,玮线通过引玮机构穿过提综开口装置所形成的经线开口,按照研发的织物规律交织出多层织物,其中,玮线的松紧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织物的美观和结构稳定性,玮线张力控制装置应然而生,但现有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较为繁琐,且控制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繁琐、控制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控制效果较好的三维织机玮线张力控制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三维织机玮线张力控制机构,包括玮纱筒、张力调整单元与引玮装置,所述玮纱筒上的玮线依次穿经一号导纱钩、张力调整单元、导纱圈后与引玮装置相连接,且一号导纱钩、张力调整单元、导纱圈都设置在固定板上;
所述张力调整单元包括二号导纱钩与张力调节杆,所述张力调节杆的中部开设有支轴孔以与固定板上设置的支轴旋转配合,张力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钩孔、控制孔,连钩孔与位于其下方的二号导纱钩相连接,控制孔与伸缩器的一端相连接,伸缩器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
所述玮线依次穿经一号导纱钩、二号导纱钩、导纱圈后与引玮装置相连接,所述一号导纱钩高于二号导纱钩设置,所述导纱圈高于支轴孔设置。
[0005]所述伸缩器为弹簧、弹性拉索、皮筋、橡胶或塑料。
[0006]所述玮线张力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三号导纱钩,所述三号导纱钩与固定板上近其顶部的部位相连接,三号导纱钩高于导纱圈设置,所述玮线依次穿经一号导纱钩、二号导纱钩、导纱圈、三号导纱钩后与引玮装置相连接。
[0007]所述连钩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朝支轴孔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控制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朝支轴孔的方向依次排列。
[0008]所述张力调节杆的中部还开设有一个辅助支轴孔,该辅助支轴孔位于支轴孔、控制孔之间。
[0009]一种上述三维织机玮线张力控制机构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玮线从玮纱筒上引出,再将玮线依次穿经一号导纱钩、二号导纱钩、导纱圈后与引玮装置相连接,然后由引玮装置牵引其上连接的玮线作引玮操作,在引玮操作的进行过程中,玮线的张力发生变化,此时,调控伸缩器提供的伸缩力,并改变张力调节杆绕支轴的旋转角度,以对玮线的张力进行控制,确保玮线始终处于绷直的状态。
[0010]所述引玮装置包括沿其行程线往复运动的引玮杆,该引玮杆的外端与引玮钩的一端相连接,引玮钩的另一端与玮线相连接;
所述引玮装置牵引其上连接的玮线作引玮操作是指:先驱动引玮杆沿其行程线前行,再由前行的引玮杆经引玮钩牵引玮线前行以穿过经线开口。
[0011]所述引玮装置还包括引玮气缸、引玮探片、前光电传感器与后光电传感器,所述引玮杆的内端与引玮杆座相连接,引玮杆座的底部与引玮气缸的顶部相连接,引玮气缸的底部与引玮滑块相连接,引玮滑块沿嵌入其内部的引玮导轨滑动配合,引玮气缸的中部贯穿有气缸推杆,该气缸推杆的两端分别与引玮固定座的顶部相连接,引玮固定座的侧部设置有前光电传感器、后光电传感器以与引玮探片的底端接触配合,引玮探片的顶端与引玮杆座的外侧部相连接;
所述引玮杆经引玮钩牵引玮线前行以穿过经线开口是指:在引玮杆经引玮钩牵引玮线前行的过程中,引玮探片脱离与后光电传感器的接触以一并前行,直至引玮探片插入前光电传感器的内部,且相接触时,玮线已穿过经线开口,停止前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三维织机玮线张力控制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中,在一号导纱钩、导纱圈之间设置有二号导纱钩、张力调节杆,穿线时,玮线依次穿经一号导纱钩、二号导纱钩、导纱圈后与引玮装置相连接,使用时,通过伸缩器对张力调节杆上控制力、旋转角度进行调整以对二号导纱钩上的附着力、穿线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对玮线的张力进行控制,使其始终处于绷直的状态。可见,就张力调整单元而言,不仅零部件数量较少,结构简单,布局清晰,而且能从力、角度两个方面调整张力,控制效果较好。因此,本发明不仅结构精简,而且控制效果较好。
[0013]2、本发明三维织机玮线张力控制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中,为增强玮线张力的调控效果,在二号导纱钩、张力调节杆的基础上增设了多种辅助调控手段,如三号导纱钩,多个连钩孔,多个控制孔,辅助支轴孔等,其中,三号导纱钩高于张力调整单元设置,能在张力调整单元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以取得更佳的调整效果;多个连钩孔、多个控制孔、辅助支轴孔都是对张力调节杆的附着力、旋转角度进行的各种微调,从而使其经二号导纱钩对玮线的调整精确度更好,调整效果更佳。因此,本发明的可控性较强,玮线张力调整效果较好。
[0014]3、本发明三维织机玮线张力控制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中,引玮装置主要包括引玮杆、引玮钩、引玮气缸、引玮探片、前光电传感器、后光电传感器,使用时,引玮钩能对玮线进行稳定的夹持,既能确保引玮操作的顺利进行,又能避免损伤玮线;引玮气缸经引玮杆能对引玮钩的直线行程进行精确、顺畅的控制,确保引玮操作的精准度;引玮探片、前光电传感器、后光电传感器能对引玮操作的行程进行即时控制,并能根据光电传感器的反馈对引玮装置进行补偿控制,进一步提高引玮操作的精确度。因此,本发明对引玮操作的可控性较强,引玮的精确度较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张力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发明中引玮钩牵引玮线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发明中引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引玮装置1、引玮杆11、引玮钩12、内叉片121、外叉片122、片体123、U型叉口124、引玮气缸13、气缸推杆131、引玮探片14、前光电传感器15、后光电传感器16、引玮杆座
17、引玮滑块18、引玮导轨181、引玮固定座19、玮纱筒2、张力调整单元3、一号导纱钩4、二号导纱钩5、三号导纱钩6、导纱圈7、张力调节杆8、支轴孔81、支轴811、辅助支轴孔812、连钩孔82、控制孔83、伸缩器9、固定板10、玮线T。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参见图1-图4,一种三维织机玮线张力控制机构,包括玮纱筒2、张力调整单元3与引玮装置1,所述玮纱筒2上的玮线T依次穿经一号导纱钩4、张力调整单元3、导纱圈7后与引玮装置I相连接,且一号导纱钩4、张力调整单元3、导纱圈7都设置在固定板10上;
所述张力调整单元3包括二号导纱钩5与张力调节杆8,所述张力调节杆8的中部开设有支轴孔81以与固定板10上设置的支轴811旋转配合,张力调节杆8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钩孔82、控制孔83,连钩孔82与位于其下方的二号导纱钩5相连接,控制孔83与伸缩器9的一端相连接,伸缩器9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0相连接;
所述玮线T依次穿经一号导纱钩4、二号导纱钩5、导纱圈7后与引玮装置I相连接,所述一号导纱钩4高于二号导纱钩5设置,所述导纱圈7高于支轴孔81设置。
[0022]所述伸缩器9为弹簧、弹性拉索、皮筋、橡胶或塑料。
[0023]所述玮线张力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三号导纱钩6,所述三号导纱钩6与固定板10上近其顶部的部位相连接,三号导纱钩6高于导纱圈7设置,所述玮线T依次穿经一号导纱钩4、二号导纱钩5、导纱圈7、三号导纱钩6后与引玮装置I相连接。
[0024]所述连钩孔8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朝支轴孔81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控制孔8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朝支轴孔81的方向依次排列。
[0025]所述张力调节杆8的中部还开设有一个辅助支轴孔812,该辅助支轴孔812位于支轴孔81、控制孔83之间。
[0026]一种上述三维织机玮线张力控制机构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玮线T从玮纱筒2上引出,再将玮线T依次穿经一号导纱钩4、二号导纱钩5、导纱圈7
后与引玮装置I相连接,然后由引玮装置I牵引其上连接的玮线T作引玮操作,在引玮操作的进行过程中,玮线T的张力发生变化,此时,调控伸缩器9提供的伸缩力,并改变张力调节杆8绕支轴811的旋转角度,以对玮线T的张力进行控制,确保玮线T始终处于绷直的状态。
[0027]所述引玮装置I包括沿其行程线往复运动的引玮杆11,该引玮杆11的外端与引玮钩12的一端相连接,引玮钩12的另一端与玮线T相连接;
所述引玮装置I牵引其上连接的玮线T作引玮操作是指:先驱动引玮杆11沿其行程线前行,再由前行的引玮杆11经引玮钩12牵引玮线T前行以穿过经线开口。
[0028]所述引玮装置I还包括引玮气缸13、引玮探片14、前光电传感器15与后光电传感器16,所述引玮杆11的内端与引玮杆座17相连接,引玮杆座17的底部与引玮气缸13的顶部相连接,引玮气缸13的底部与引玮滑块18相连接,弓丨玮滑块18沿嵌入其内部的引玮导轨181滑动配合,引玮气缸13的中部贯穿有气缸推杆131,该气缸推杆131的两端分别与引玮固定座19的顶部相连接,引玮固定座19的侧部设置有前光电传感器15、后光电传感器16以与引玮探片14的底端接触配合,引玮探片14的顶端与引玮杆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