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及该地面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0951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及该地面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及该地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急剧扩充,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日益凸现,并且已经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科问题。如何在政府调控下,稳妥、安全并且快速地满足各种住房的建造以及房屋室内二次建设和装修的需求,是亟待完成的任务。湿式安装法是目前水暖型地暖最为成熟的安装工艺,是国内地暖市场的主导工艺。所谓湿式,就是指用混凝土把地暖管道包埋起来,然后在混凝土层之上再铺设地板、瓷砖等地面材料。这层混凝土不仅起到保护、固定水暖管道的作用,还是传递热量的主要渠道。混凝土层能够使热量均匀分布,减少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做法为:将原土建地面做自流平处理→安装集分水器→铺装挤塑板保温层(EPS)→铝箔层(热传导)→铺装PERT水管(采暖管)→铝箔胶带黏贴缝隙→回填细石混凝土→地面养护→砂浆抹平→铺装地板或瓷砖→系统试压→验收。具体实施方式及操作工艺为:施工准备→材料准备→安装分水器→连接主管→铺设保温层→铺设反射铝箔层→铺设盘管→连接分水器→根据施工图进行埋地管材铺设→设置过门伸缩缝→中间验收(一次水压试验)→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完工验收(二次水压试验)→运行调试。具体为:1、地暖施工前,楼地面找平层应检验完毕。2、分集水器用4个膨胀螺栓水平固定在墙面上,安装要牢固。3、用乳胶将10mm边角保温板沿墙粘贴,要求粘贴平整,搭接严密。4、在找平层上铺设保温层(如2cm厚聚苯保温板、保温卷材或进口保温膜等),板缝处用胶粘贴牢固,在地暖保温层上铺设铝箔纸导热效果,保温层要铺设平整。5、按地暖设计要求间距将加热管(PEX-A管),用塑料管卡将管子固定在聚苯保温板上,固定点的间距,弯头处间距不大于300mm,直线段间距不大于600mm,大于90°的弯曲管段的两端和中点均应固定。管子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8倍。安装过程中要防止管道被污染,每回路加热管铺设完毕,要及时封堵管口。6、检查地暖铺设的加热管有无损伤、管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水压试验,从注水排气阀注入清水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2倍,但不小于0.6Mpa,稳压1小时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为合格。7、地暖辐射供暖地板当边长超过8m或面积超过40㎡时,要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尺寸为5~8mm,高度同细石混凝土垫层。塑料管穿越伸缩缝时,应设置长度不小于400mm的柔性套管。在分水器及加热管道密集处,塑料管外用不短于1000mm的波纹管保护,以降低混凝土热膨胀。在伸缩缝中填充弹性膨胀膏(或进口弹性密封胶)。8、加热管验收合格后,回填细石混凝土,加热管保持不小于0.4Mpa的压力;垫层应用人工抹压密实,不得用机械振捣,不许踩压已铺设好的管道,细石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应在表面进行二次拍实、压抹,以防止顺管轴线出现塑性沉缩裂缝。表面压抹后应保湿养护14天以上,垫层达到养护期后,管道系统方允许泄压。9、地暖分水器进水处装设过滤器,防止异物进入地板管道环路,水源要选用清洁水。10、抹水泥砂浆找平,做地面。11、立管与分集水器连接后,应进行系统试压。试验压力为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2Mpa,且不小于0.6Mpa,10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不渗不漏为合格。12、供热支管后的分配器竣工验收后,应对整个供水环路水温及水力平衡进行调试。采暖向地板供水时,应选用预热方式,供热水温不得骤然升高,初始供水温度应为20℃~25℃,保持3天,然后以最高设计温度保持4天,并以≤50℃水温正常运行。该项技术及产品存在的缺点:1、湿法安装对原结构地面要求较高需做自流平或地面找平处理。2、施工工艺较复杂,材料浪费、安装效率低。在使用中万一管路有破损,管路维修较为不便;3、保温层、铝箔纸、管卡,扎带的各环节部件耐老化程度差距较大,任一部品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体地面系统使用寿命。4、地暖管线排布完后需做细石混凝土回填,湿作业较费工费时,养护周期较长。5、湿式安装,同时要铺设龙骨的话,水泥豆石层一般为10公分,减少了楼层有效高度。6、湿法安装地面布管线与地暖管交叉问题较难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及该地面系统,解决了以下问题:1、施工地面无需找平,节省地面找平的材料费和人工费;2、解决内装修管道线路横向设置的问题,使房间更隔音更保温;3、解决用水泥砂浆调平的技术难题,施工工期短,安装效率高;4、地面系统冲击力被吸收,减少上下楼层的噪音干扰;5、节省了材料、运输费用和人工费用,并减少了楼层负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室内墙面上靠近结构基础层的位置沿墙面一周装设木龙骨框架;S2:在所述木龙骨框架上架设地暖模块层,使得所述地暖模块层与结构基础层之间形成架空层;S3:在所述地暖模块层内埋设暖管;S4:在所述地暖模块层上铺设散热层;S5:在所述散热层上铺装地板层。作为优选,所述地暖模块层包括多个第一地暖模块和多个第二地暖模块,多个所述第一地暖模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埋设所述暖管的条形暖管槽,多个所述第二地暖模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埋设所述暖管的弧形暖管槽;步骤S2具体为:从所述木龙骨框架的一边起,依次将多个所述第一地暖模块以拼接的方式架设于所述木龙骨框架上,并在每个所述第一地暖模块的两端拼接所述第二地暖模块,并且在所述架空层设置位于拼接处以调节所述地暖模块层高度的地脚组件;所述条形暖管槽和弧形暖管槽通过所述拼接的方式实现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地脚组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一端的表面设有用于旋拧的开槽,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抵接于结构基础层的橡胶垫,所述螺栓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用于承托所述第一地暖模块和/或第二地暖模块的支撑块;通过旋拧所述螺栓,改变所述螺栓和支撑块的相对位置以带动所述第一地暖模块和/或第二地暖模块上下位移实现调节所述地暖模块层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地暖模块和第二地暖模块均包括依次叠置的导热层、保温层和底层,所述条形暖管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地暖模块的导热层上,所述弧形暖管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地暖模块的导热层上。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层采用镀锌铁板。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层包括多个硅酸钙板,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1:在所述第一地暖模块和第二地暖模块上涂敷结构胶;S42:将多个所述硅酸钙板以拼接的方式粘接在所述第一地暖模块和第二地暖模块上,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硅酸钙板的边缘之间留出缝隙;S43:压紧所述硅酸钙板直到其与所述第一地暖模块和第二地暖模块粘接牢固。作为优选,通过一工装组件进行步骤S42和步骤S43,所述工装组件包括隔离件和压紧件;所述隔离件包括方形垫片,所述方形垫片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圆柱形突起,所述圆柱形突起的外径与所述缝隙的宽度相同,所述方形垫片的中部设有朝向与所述圆柱形突起一致的螺纹套;所述压紧件包括与所述螺纹套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一端连接有把持部;在预铺设的相邻的四块所述硅酸钙板相对的四个角部的位置处将所述隔离件以所述螺纹套朝上的方式放置于所述第一地暖模块或第二地暖模块上,将每个所述角部分别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圆柱形突起之间,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硅酸钙板的边缘抵靠于一个所述圆柱形突起的两侧以形成所述缝隙;将所述压紧件拧入所述螺纹套中直至所述把持部压紧每个所述角部。作为优选,暖管采用耐热聚乙烯管,步骤S3具体为:将耐热聚乙烯管埋设于所述条形暖管槽和弧形暖管槽中,然后用铝箔胶带进行封粘。作为优选,步骤S5具体为:通过结构胶将地板层敷设于所述散热层上,所述地板层包括多个拼接的地板,多个所述地板之间的缝隙采用嵌缝胶找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成的室内地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木龙骨框架、地暖模块层、散热层和地板层;所述地暖模块层与结构基础层之间形成有所述架空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及该地面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1、施工地面无需找平,只要地面牢固即可,节省地面找平的材料费和人工费。2、地板与结构地面之间留有架空层,可自由排管布线。解决内装修管道线路横向设置的问题,使房间更隔音更保温。3、施工简单,通过螺纹调整地表水平,水平精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用水泥砂浆调平,施工工期短,安装效率高。4、由于使用防震的橡胶垫和留有空气的架空层,人员走动、物体落地、家具挪动对地板的冲击力被吸收,减少上下楼层的噪音干扰。5、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水泥豆石层,减少了对有效层高的占用。相比现有技术,如果湿式安装,同时要铺设龙骨的话,水泥豆石层一般为10公分。6、通过采用钢板与发泡材料复合的轻体材料,无需水泥和豆石整平层,节省了材料、运输费用和人工费用,并减少了楼层负荷。通过本发明的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制成的室内地面系统,利用带防震橡胶垫支撑的地脚,将地面采暖层、散热层、装饰层架空的结构,它使地面装饰材料层与结构地板层之间保留一定的架空层,用于排管布线、隔音保温,以及通过橡胶垫吸收人体活动对地板的冲击力,使之更隔音、地板更富有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的整体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木龙骨框架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地暖模块和第二地暖模块的安装示意图一;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地暖模块和第二地暖模块的安装示意图二(示出地脚组件);图5为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木龙骨框架2-地暖模块层3-散热层4-地板层5-第一地暖模块51-条形暖管槽6-第二地暖模块61-弧形暖管槽7-地脚组件71-螺栓72-橡胶垫73-支撑块8-隔离件81-方形垫片82-圆柱形突起83-螺纹套9-压紧件91-螺杆92-把持部100-墙面200-结构基础层300-架空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及该地面系统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的整体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木龙骨框架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地暖模块和第二地暖模块的安装示意图一;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地暖模块和第二地暖模块的安装示意图二(示出地脚组件);图5为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结合前述背景技术中内容,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室内墙面100上靠近结构基础层200(例如地面)的位置沿墙面100一周装设木龙骨框架1;S2:在木龙骨框架1上架设地暖模块层2,使得地暖模块层2与结构基础层200之间形成架空层300;S3:在地暖模块层2内埋设暖管;S4:在地暖模块层2上铺设散热层3;S5:在散热层3上铺装地板层4。其中,可以想见,木龙骨框架1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其它材质的龙骨框架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使地面装饰材料层与地板层4之间保留一定的架空层300,用于排管布线、隔音保温。针对地面布管线与地暖管交叉问题。将结构与地面之间留有架空层300,可自由排管布线,解决内装修管道线路横向设置的问题,使房间更隔音更保温。通过形成架空层300,省去了水泥豆石层,减少了对有效层高的占用。相比之下,如果湿式安装,同时要铺设龙骨的话,水泥豆石层一般为10公分。作为一种改进,如图3所示,地暖模块层2包括多个第一地暖模块5和多个第二地暖模块6,多个第一地暖模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埋设暖管的条形暖管槽51,多个第二地暖模块6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埋设暖管的弧形暖管槽61;步骤S2具体为:从木龙骨框架1的一边起,依次将多个第一地暖模块5和第二地暖模块6以拼接的方式架设于木龙骨框架1上。这一步骤不限定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铺设方法,可以采用任何适合于现场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的铺设方法,以达到形成架空层以及快速铺设、质量规范为目的即可。在架空层300内设置位于拼接处以调节地暖模块层高度的地脚组件7;条形暖管槽51和弧形暖管槽61通过这样拼接的方式实现连通。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施工地面无需找平,只要地面牢固即可,即可以安装,节省地面找平的材料费和人工费。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地脚组件7包括螺栓71,螺栓71一端的表面设有用于旋拧的开槽,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抵接于结构基础层200的橡胶垫72,螺栓71上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用于承托第一地暖模块5和/或第二地暖模块6的支撑块73。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通过旋拧螺栓71,改变螺栓71和支撑块73的相对位置以带动第一地暖模块5和/或第二地暖模块6上下位移实现调节地暖模块层2高度。可调节地暖模块层2高度的地脚组件7,具有安装后可继续调平作用,只需简单通过螺丝的高度调整地表水平,水平精确。可解决用水泥砂浆调平的技术难题,施工工期短,安装效率高。同时,由于使用防震的橡胶垫72,并结合架空层300,人员走动、物体落地、家具挪动对地板的冲击力被吸收,减少上下楼层的噪音干扰。作为进一步的改进,第一地暖模块5和第二地暖模块6均包括依次叠置的导热层、保温层和底层,条形暖管槽51或弧形暖管槽61可以分别对应地开设于第一地暖模块5或第二地暖模块6的导热层上。导热层可以采用任何成本低廉、导热性能优良的材料,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的是镀锌铁板。保温层可以采用任何成本低廉、隔热性能优良的材料,例如发泡材料等。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散热层3包括多个硅酸钙板,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1:在第一地暖模块5和第二地暖模块6上涂敷结构胶;S42:将多个硅酸钙板以拼接的方式粘接在第一地暖模块5和第二地暖模块6上,并且相邻的两个硅酸钙板的边缘之间留出缝隙;S43:压紧硅酸钙板直到其与第一地暖模块5和第二地暖模块6粘接牢固。硅酸钙板是一种导热性较好,结构强度较好,并且具有一定韧性的轻质板材,在满足建筑施工质量规范的基础上,采用硅酸钙板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快速施工的要求,并且硅酸钙板以上述的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地适应多种地面建筑环境。其中,在两个硅酸钙板的边缘之间留出缝隙是为了适应于后期使用和维护,最大程度避免因温度、湿度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对整体地面系统造成损伤和破坏。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方法的一种有效改进,可以通过一种工装组件进行步骤S42和步骤S43,如图5和图6所示,工装组件包括隔离件8和压紧件9,隔离件8包括方形垫片81,方形垫片81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圆柱形突起82,圆柱形突起82的外径与缝隙的宽度相同,方形垫片81的中部设有朝向与圆柱形突起82一致的螺纹套83;压紧件9包括与螺纹套83配合的螺杆91,螺杆91一端连接有把持部92。具体使用方法为:在预铺设的相邻的四块硅酸钙板相对的四个角部的位置处将隔离件8以螺纹套83朝上的方式放置于第一地暖模块5或第二地暖模块6上,将每个硅酸钙板的角部分别置于相邻的两个圆柱形突起82之间,并且相邻的两个硅酸钙板的边缘抵靠于一个圆柱形突起82的两侧以形成所述缝隙;将压紧件9拧入螺纹套83中直至把持部92压紧每个硅酸钙板的角部。待硅酸钙板完全粘接牢固后,将压紧件9撤除。通过使用工装组件,可以便捷并且精确地留出缝隙,同时压紧硅酸钙板,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作业难度,节省用工成本。作为另一种改进,暖管采用耐热聚乙烯管,步骤S3具体为:将耐热聚乙烯管埋设于条形暖管槽51和弧形暖管槽61中,然后用铝箔胶带进行封粘。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步骤S5具体为:通过结构胶将地板层4敷设于散热层3上,地板层4包括多个拼接的地板,多个地板之间的缝隙采用嵌缝胶找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的方法制成的室内地面系统,包括木龙骨框架1、地暖模块层2、散热层3和地板层4;地暖模块层2与结构基础层200之间形成有架空层300。本发明的室内地面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及该地面系统,利用带防震橡胶垫72支撑的地脚组件7,形成地面采暖层、散热层3、装饰层架空的结构,该结构使地面装饰材料层与地板层4之间保留一定的架空层300,用于排管布线、隔音保温,以及通过橡胶垫72吸收人体活动对地板的冲击力,使之更隔音、地板更富有弹性。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