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井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179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梯井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梯井施工时,需要从下到上逐层搭设钢管脚手架来完成电梯井内模板的支设等作业,周转材料消耗大,费工费时。

授权公告号为CN20209057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定型化的电梯井施工操作平台装置”,该装置包括上部操作层、底部操作平台和四根吊装立柱,上部操作层和底部操作平台上下平行排布,并均与吊装立柱连接固定,吊装立柱的下部连接有两根平行的斜向主支撑槽钢,两根平行的斜向主支撑槽钢之间固定有横向连接槽钢。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在电梯井内,斜向主支撑槽钢通过下部限位槽钢与门洞卡位、上端与电梯井侧壁摩擦限位,将整个装置支撑在电梯井内。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拆除模板后,可将材料放置在操作平台上,利用塔吊配合吊装立柱顶部的吊孔进行垂直提升,实现上一层的施工。

该操作平台装置使电梯井的施工不再需要每层都搭设钢管脚手架,只需利用塔吊将装置逐层往上提升搁置即可,但是,它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由于整个装置依靠斜向主支撑槽钢支撑,在使用时,主支撑槽钢易变形,而且,其与电梯井门洞卡位部分的结构体积大(由主支撑槽钢实现垂直限位,由限位槽钢实现水平限位),在搁置装置时,外凸的钢件容易戳到墙面,造成损坏;第二,操作平台由横向的主槽钢和纵向的次槽钢铺成,底部操作平台上铺钢板,这种结构的操平台质量重、且结构不稳固;第三,吊孔设置在吊装立柱顶部,在垂直提升装置时,容易造成下部结构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随施工进度逐层提升的用于电梯井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装置,其底部承重件不易变形,操作平台质量轻,整体结构紧凑、稳固,且在垂直提升装置时,整体结构不易松动。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电梯井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装置,包括支撑底盘和两个在垂直方向上依次架设在支撑底盘上的操作平台,支撑底盘包括两根倾斜设置的主梁和至少一根横向连接在两根主梁之间的辅梁,其技术特征是,

所述主梁的下端面设有与电梯井门洞的下口梁配合卡位的钢板卡头,且其上、下两端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操作平台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在四根支撑柱上;

所述的操作平台包括下部的固定框架、中部的多根加强杆和上部的板体,所述的固定框架由两根横杆和两根纵杆通过扣件围合而成,框架整体通过扣件固定在支撑柱上,所述的加强杆固定在框架上,板体固定在加强杆上;

所述主梁的中部设有一个起吊环。

通过钢板卡头与电梯井门洞的下口梁卡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平台的结构稳固;起吊环位于支撑底盘的主梁上,在起吊装置时,拉动的是支撑底盘,避免了在起吊过程中装置结构(尤其是操作平台与支撑底盘之间的连接结构)松动的问题。

作为改进,所述的主梁为“工”形的钢件,其上端部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加强钢板,其下端部设有第二加强钢板,第二加强钢板的一条边与主梁焊接,另一条边与钢板卡头焊接。这一设置,使得主梁的取材方便,结构简单、稳固,尤其是主梁的上、下两端,通过增设的第一加强钢板避免主梁上端与电梯井内壁相抵导致的变形,通过设置第二加强钢板避免主梁的下端与电梯井门洞卡位造成的变形。

作为改进,所述的辅梁有两根,且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梁的上、下两端。这一设置,使得支撑底盘的结构简单、稳固,且加工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柱包括焊接在主梁上的底柱、通过扣件固定在底柱上的立柱。这一设置,使得支撑柱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支撑柱分别两段,便于搬运。

作为改进,所述底柱的两侧均设有与主梁焊接的第三加强钢板。这一设置,使得底柱与主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对操作平台的支撑效果更好。

作为改进,位于两根纵杆外侧的横杆上还分别固定至少一根纵向分压杆。这一设置,使得操作平台的结构牢固。

作为改进,所述的加强杆为截面呈方形的木条,通过钢丝绑定在纵杆和纵向分压杆上,且加强杆与纵杆相互垂直。这一设置,使得操作平台的结构更为牢固。

作为改进,所述的框架位于支撑柱的外侧。这一设置,使得框架能够对四根立柱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因立柱向外分散而造成的操作平台不稳固。

作为改进,所述主梁中部的外侧壁上设有钢板,上述起吊环的下部焊接在该钢板上。这一设置,使得起吊环与主梁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增设的第一加强钢板避免主梁上端与电梯井内壁相抵导致的变形,通过设置第二加强钢板避免主梁的下端与电梯井门洞卡位造成的变形,使得支撑底盘能够承受的重量更多、不易变形,且通过钢板卡头与电梯井门洞的下口梁卡位,结构简单、紧凑;第二,操作平台的结构稳固;第三,起吊环位于支撑底盘的主梁上,在起吊装置时,拉动的是支撑底盘,避免了在起吊过程中装置结构(尤其是操作平台与支撑底盘之间的连接结构)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底盘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后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支撑底盘,2、操作平台,21、加强杆,22、板体,23、横杆,24、纵杆,25、纵向分压杆,3、主梁,31、钢板卡头,32、起吊环,33、第一加强钢板,34、第二加强钢板,35、钢板,4、辅梁,5、支撑柱,51、底柱,52、立柱,53、第三加强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电梯井施工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装置,由支撑底盘1和两个在垂直方向上依次架设在支撑底盘1上的操作平台2组成,两个操作平台2间隔1.8米左右(实际根据建筑物的层高而定)。

如图2所示,所述的支撑底盘1包括两根倾斜设置的“工”形主梁3和两根横向连接在两根主梁3之间的辅梁4,两根辅梁4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梁3的上、下两端。所述主梁3的下端面设有与电梯井门洞的下口梁配合卡位的“L”形钢板卡头31,且其上、下两端均设有支撑柱5。主梁3上端部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加强钢板33,其下端部设有第二加强钢板34,第二加强钢板34的一条边与主梁3焊接,另一条边与钢板卡头31焊接。所述主梁3中部的外侧壁上设有钢板35,该钢板35上焊接有一个起吊环32。

如图3所示,所述操作平台2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在四根支撑柱5上。所述的操作平台2包括下部的固定框架、中部的多根加强杆21和上部的木板体22,所述的固定框架由两根横杆23和两根纵杆24通过扣件围合而成,框架整体通过扣件固定在支撑柱5上,所述的加强杆21固定在框架上,木板体22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加强杆21上。所述的框架位于支撑柱5的外侧。

所述的支撑柱5包括焊接在主梁3上的底柱51、通过扣件固定在底柱51上的立柱52。所述底柱51的两侧均设有与主梁3焊接的第三加强钢板53。位于两根纵杆24外侧的横杆23上还分别固定一根纵向分压杆25。所述的加强杆21为截面呈方形的木条,通过钢丝绑定在纵杆24和纵向分压杆25上,且加强杆21与纵杆24相互垂直。

上述的扣件为常用的建筑扣件。

完成本装置的装配后,将其放置在电梯井内,主梁3的下端通过钢板卡头31卡在电梯井门洞下口梁的阳角,上端紧靠在门洞对面的电梯井内侧壁上,使整个装置支撑在电梯井内。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拆除模板后,可将材料放置在操作平台2上,利用塔吊配合起吊环32进行垂直提升,实现上一层的施工。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