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014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在屋内对视障者进行引导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以及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屋内外对视障者的移动进行辅助的方式,视障者引导用块体、即所谓的“凸字块体”正在广泛地普及中。图19及图20是表示基于JIS的“凸字块体”的形状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在非专利文献1中,如图19及图20所示,记载有“视障者引导用块体等的突起的形状、尺寸及其排列”以作为JIS标准(JIST9251)。在这种JIS标准中,突起部分的高度在警告及引导上均设定为5(-0、+1)mm。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是凸字块体的面向JIS化的研究报告书。由于“凸字块体”以针对脚底感觉的感知为目的,因此,需要设定为5mm的高度。如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在特定的公共设施等以外的地方,凸字块体的铺设大多取决于设计者、施工者的裁量,未必是能使视障者单独步行的环境。实际上,视障者向目的地的移动依赖于人的应对。在非专利文献5、非专利文献6及非专利文献7中,记载有存在对“凸字块体”的凹凸感到负担的人,以作为无法在屋内推行“凸字块体”的修整的理由。特别是,记载有轮椅利用者及高龄者对“凸字块体”感到危险这样的报告。在非专利文献8中,记载有为了在保证对视障者有用的同时对其它步行者及轮椅利用者带来更少的影响,而将突起的高度降低后,对凸字块体在步行时的感知评价。特别是,记载有95%的感知率需要设置3.08mm的高度,且通过四项法(日文:4件法)达到可靠度3需要设置3.08mm的高度。在非专利文献9及非专利文献10记载的“关于通过地板的原材料差异进行引导的有效性的调查”中,记载有根据对在铺设地毯砖的空间埋入乙烯制地板砖后的存在“地板的原材料差异的”路径和存在“凸字块体”的路径中使用盲人手杖(日文:白杖)进行移动的比较研究结果,确认具有同等的引导效果。在非专利文献11中,记载有“有关摩擦不同的地板成品件间的易辨识性的研究”,以作为使用地板材料的差异的关联研究。在非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从有关“凸字块体”的凹凸对步行时的影响的研究得出,“凸字块体”的5mm的凹凸会对步行带来影响而成为绊倒的原因这样的顾虑。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视障者用安全地板的施工方法,在上述视障者用安全地板的施工方法中,使用平铺型(日文:置敷き型)的地毯砖和平铺型的橡胶或合成树脂制的引导砖,其中,在上述地毯砖的背面设有粘接剂层,上述引导砖具有包括作为视障者引导用的辨识图案的凸纹路(日文:凸模様)的表面装饰层,在上述引导砖的背面设置有粘接剂层。在上述施工方法中,使用地毯砖和平面形状及尺寸与上述地毯砖相同的引导砖,不使用粘接剂,通过平面铺设来对上述地毯砖及引导砖进行铺设。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能成为与凸字块体不同的移动辅助的弹性地板垫。主要是设置在地板面上的引导垫。作为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引导垫,具有“步道君(日文:歩道くん)”(商品名:TOWA株式会社制)。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能成为与凸字块体不同的移动辅助的缓冲用地板垫。主要是设置在地板面上的引导垫。在专利文献4中,关于屋内外的移动辅助,记载有使用便携式终端的引导辅助系统。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通过在地毯上安装引导钉进行移动辅助的移动辅助方法。在专利文献6及专利文献7中,记载有通过在氯乙烯板材地板等上设置引导线进行移动辅助的移动辅助方法。在专利文献8中,记载有消除现有的突起的不协调感,而使步行者容易步行的工艺。在专利文献9及专利文献10中,记载有通过对地板面标上标志来进行移动辅助的移动辅助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1882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9802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4-26156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4-24683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愿2001-216096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愿平7-79449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实用新型授权公告第3124948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平8-66423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实用新型授权第3102796号专利文献10:日本专利实用新型公告第3078508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日本工业标准(JIST9251)非专利文献2:有关视障者引导用块体的标准基础研究报告书-以图案的标准化为目标(平成10年12月,通商产业省产品评价技术中心)非专利文献3:有关视障者引导用块体的标准基础研究最终报告书-以图案的标准化为目标(平成12年3月,通商产业省产品评价技术中心)非专利文献4:有关促进建造高龄者、身体残障者等能顺畅地利用的特定建筑物的法律(1994年9月28日施行)非专利文献5:近藤敏、宫前珠子等人,“在家高龄者的跌倒和跌倒恐惧”,OT杂志,33,839~844,1999非专利文献6:津田美知子:步行者的道路1“负面的设计”,技报堂出版株式会社,东京,125~129,2002.非专利文献7:财团法人共用品推进机构,“有关轮椅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的不便的调查”,财团法人共用品推进机构发行,东京,35~49,2002非专利文献8:中村孝文、岸哲志等人,“视障者引导用块体的警告突起形状及尺寸与感知力间的关系”,日本弱视力学会杂志,第8卷,第32~38页,2007非专利文献9:桑波田谦、井上贤治等人,“关于通过地板的原材料差异进行引导的有效性的调查”,弱视力学会杂志,第9期,第92~98页,2009非专利文献10:桑波田谦、井上贤治等人,“通过医院内的地板的原材料差异进行的引导——从禁用到通用设计”,医院设备,288,193~194,东京非专利文献11:原利明、小林吉之等人,“有关摩擦不同的地板成品件间的易辨识性的研究”,机械学会论文集,2009.非专利文献12:小林吉之等人,“有关视障者引导用块体对高龄明眼者的步行带来的影响的调查”,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72卷720号,2006-8上述这样的“凸字块体”是与没有形成突起的平坦的地板环境组合使用的构件,上述突起的形状及高度能在步行时通过用脚接触进行判断。但是,如上所述,“凸字块体”被指出存在产生绊倒的危险的可能性,此外,在轮椅使用者及婴儿车等行驶的过程中,当通过突起部时会因晃动而产生不快感。即,由于“凸字块体”并非通过盲人手杖,而是能通过脚底感觉进行辨识的纹路,因此,具有5mm程度的突起。利用这种凹凸进行的移动辅助对于轮椅利用者、高龄者、婴儿车使用者、便携式氧气瓶使用者、拐杖使用者等来说是不方便的。“凸字块体”中的5mm的突起因在其上行走时,为保持下肢的平衡而会对身体造成负担,从而可能成为绊倒的原因。此外,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为了越过上述突起而被迫承受很大负担。对于婴儿车使用者来说,移动的困难度及对婴儿带来的振动影响很大。对于拐杖使用者来说,存在破坏步行平衡的风险。由于屋外的步行空间宽阔,因此,即便铺设“凸字块体”,明眼者也能避开“凸字块体”进行步行。但是,在屋内,设置空间有限,在狭窄的地方,很难铺设“凸字块体”。目前为止,对于视障者的屋内引导,提出有利用声音导向等IT的移动辅助系统等,但“凸字块体”这样的引导设备除了“凸字块体”之外,并没有投入实际使用。屋内的地板材料各种各样,也无法确定随着情况而不同的“凸字块体”的导入方法。以往,为了在由屋内的地板材料即地毯、石料、木材、乙烯板等软质原材料构成的地板上导入“凸字块体”,很多情况下采用的是将“凸字块体”的一个一个突起固定于地板材料的方法,成本很高。虽然已知采用地板的弹性代替凸字块体来实现移动辅助的方法,但在主要设置于地板面上的具有厚度的假设的引导路径上,存在无法避免绊倒的危险、在设计性上也有所欠缺、缺乏耐久性及功能性和通用性这样的技术问题。作为“凸字块体”的色彩,为了追求更便于区分,而推荐采用黄色。但是,在建筑屋内,从外观的需求上,也存在无法推进导入这样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背景,在非专利文献8中,记载有在维持凸字块体的功能的同时,减轻作为屏障的侧面的研究。即,在维持现有的JIS标准型的突起排列的同时,即便将突起高度从5mm变更为3.1~3.3mm,也能通过脚底感知。此外,这种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是本申请人所提出的新产品,其制造方法及施工方法并没有被提出过。上述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设置在地板上,步行者在其上行走,并且处于与盲人手杖的前端滑动接触的状态,因此,要求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且具有足够的平坦度来进行施工。因而,需要提出这种具有足够的耐久性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及施工方法。此外,希望提出制造容易且能以低成本将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制造并施工的制造方法及施工方法。技术实现要素: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能够实现主要在建筑物内对使用盲人手杖的视障者进行引导、且即便对于正常人或轮椅使用者来说也能容易地步行、通行,此外,提供一种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具有足够的耐久性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以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制造方法,另外,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及平坦度、容易且低成本地对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进行施工以对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进行施工的施工方法。在本发明中,作为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以开发能通过盲人手杖检测到且尽可能接近于平坦的引导用地板系统为目的,对于具有高低差为3mm以下的凸部的图案进行了研究,另外可知即便是具有高低差为1mm或2mm的凸部的图案,也能通过盲人手杖感知到。即,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包括下述结构中的任一个。(结构1)一种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在地板面上铺设有能够由视障者来区别于其它区域的视障者引导区域,并由所述视障者引导区域构成引导路径来对视障者进行引导,其特征是,引导路径在分岔点处具有视障者警告区域,在该视障者警告区域形成有警告图案,警告图案由凹部及凸部构成,其中,上述凹部及凸部相互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且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上述凹部及凸部中的任一方呈网格状图案,另一方呈点状图案。(结构2)在具有结构1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视障者引导区域中,除了视障者警告区域之外,形成有引导图案,引导图案由凹部及凸部构成,其中,上述凹部及凸部相互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且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上述凹部及凸部呈沿着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的一条或两条线状图案。(结构3)在具有结构1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警告图案由凹部及凸部构成,其中,上述凹部及凸部相互间的高低差为1mm以上、2mm以内,且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1mm以上、2mm以内,上述凹部及凸部中的任一方呈网格状图案,另一方呈点状图案。(结构4)在具有结构3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视障者引导区域中,除了视障者警告区域之外,形成有引导图案,引导图案由凹部及凸部构成,其中,上述凹部及凸部相互间的高低差为1mm以上、2mm以内,且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1mm以上、2mm以内,上述凹部及凸部呈沿着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的一条或两条线状图案。(结构5)在具有结构1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警告图案中,由凹部及凸部构成,其中,上述凹部及凸部相互间的高低差为1mm以上、1.5mm以内,且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1mm以上、1.5mm以内,上述凹部及凸部中的任一方呈网格状图案,另一方呈点状图案,点状图案中的点的排列为将任意的点与离该点最近的相邻的点连接的线相对于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倾斜的锯齿排列。(结构6)在具有结构5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视障者引导区域中,除了视障者警告区域之外,形成有引导图案,引导图案由凹部及凸部构成,其中,上述凹部及凸部相互间的高低差为1mm以上、1.5mm以内,且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1mm以上、1.5mm以内,上述凹部及凸部呈沿着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的一条或两条线状图案。(结构7)在具有结构1至结构6中任一结构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警告图案中,形成点状图案的各点的面积合计为视障者警告区域的面积的5%以上。(结构8)在具有结构1至结构6中任一结构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警告图案中,形成点状图案的各点的面积合计为视障者警告区域的面积的5%以上、不足60%。(结构9)在具有结构1至结构8中任一结构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警告图案的点状图案中,相邻的点的面积中心间的距离为该点的直径尺寸的3倍以内。(结构10)在具有结构1至结构8中任一结构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警告图案的点状图案中,相邻的点的面积中心间的距离为该点的直径尺寸的1.1倍以上、3倍以内。(结构11)在具有结构1至结构10中任一结构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视障者引导区域的硬度和/或摩擦系数与其它区域的硬度和/或摩擦系数不同。(结构12)在具有结构1至结构11中任一结构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在分岔点附近设置有能够由视障者在视觉上识别的地板面标志。即,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主要在屋内通过地板原材料和引导路径来改变表面状态,从而获得使用盲人手杖时的阻力感觉的差异,来进行盲人手杖使用者的移动辅助。即,主要在屋内,设置由具有无法通过脚底感觉、但能通过使用盲人手杖识别出的高低差的凹凸构成的警告图案及引导图案的引导路径,来进行移动辅助。在路径分岔点处,通过具有能使用盲人手杖识别出的高低差的凹凸所构成的警告图案,来提醒注意。在本发明中,为了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能通过盲人手杖检测到且尽可能接近于平坦的凸部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包括以下结构中的任一个。(结构13)一种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制造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在上述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在地板面上铺设有能够由视障者来区别于其它区域的视障者引导区域,并由上述视障者引导区域构成引导路径来对视障者进行引导,其特征是,通过将热塑性合成树脂板进行真空成型或压空成型,形成在表面侧具有隆起部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构成表层部的形状,在隆起部的背面侧、即凹部中填充随着时间而发生固化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使液状合成树脂材料固化,制造出热塑性合成树脂板构成表层部、且隆起部内被固化后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填充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结构14)在具有结构13的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是,隆起部的高度为3mm以内。(结构15)在具有结构13的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是,隆起部的高度为1.5mm以内。(结构16)在具有结构13至结构15中任意一结构的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热塑性合成树脂板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构成,在热塑性合成树脂板的背面实施装饰处理后,进行真空成型或压空成型。(结构17)在具有结构13至结构15中任意一结构的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热塑性合成树脂板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构成,液状合成树脂预先着色成所希望的颜色。(结构18)在具有结构13至结构17中任意一结构的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热塑性合成树脂板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聚碳酸酯、氯乙烯、聚酯、聚苯乙烯、聚丙烯中的任一个构成,厚度为0.5mm至3mm。(结构19)一种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制造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具有隆起部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在上述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在地板面上铺设有能够由视障者来区别于其它区域的视障者引导区域,并由上述视障者引导区域构成引导路径来对视障者进行引导,其特征是,通过在高压下使主要有两种低分子量、低粘度、高反应性原料导入混合室并发生碰撞混合,注塑至密闭模具中并在短时间内使其发生反应固化来生成高分子树脂的RIM成型,来制造出引导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结构20)在具有结构19的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将隆起部的高度设为3mm以内。(结构21)在具有结构19或结构20的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将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硬度设为95°以上。在本发明中,为了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对具有能通过盲人手杖检测到且尽可能接近于平坦的凸部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进行施工,包括以下结构。(结构22)一种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施工方法,将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施工在地板面上,在上述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在地板面上铺设有能够由视障者来区别于其它区域的视障者引导区域,并由上述视障者引导区域构成引导路径来对视障者进行引导,其特征是,将随着时间而发生固化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填充到地板面的凹部中,使液状合成树脂材料固化而形成平坦面,将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粘贴在包含固化后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的地板面上。(结构23)在具有结构22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液状合成树脂材料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硬质聚氨酯树脂、丙烯酸系单体和聚合引发剂混合物、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中的任一种。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尽管是接近于平滑的地板面,也能够引导视障者,由于地板面的凹凸比现有的使用橡胶或合成树脂制的“凸字块体”的引导中的地板面的凹凸小,因此,绊倒等的危险性较小,轮椅或婴儿车等容易行驶。通过将能利用盲人手杖感知的地板材料设定为移动路径,从而能实现凹凸较少的地板,并能实现对于轮椅利用者及高龄者、婴儿车利用者等大多数人来说没有负担的屋内环境。虽然能利用盲人手杖感知到,但是即便在其上行走,也能通过由具有不容易施加负担的高低差的凹凸进行的移动辅助,来消除其它利用者摔倒及绊倒的危险、轮椅利用者等的负担。即,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能主要在建筑物内对主要使用盲人手杖的视障者进行引导,且对于正常人及轮椅使用者来说也能容易地步行、通行。在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具有结构13,来将热塑性合成树脂板进行真空成型或压空成型,将液状合成树脂材料填充到凹部,使液状合成树脂材料固化,制造出热塑性合成树脂板构成表层部、且凸部内被固化后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填充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因此,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足够耐久性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此外,通过具有结构14,隆起部的高度为3mm以内,因此,能制造出可良好地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通过具有结构15,热塑性合成树脂板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构成,在对热塑性合成树脂板的背面实施装饰处理后,进行真空成型或压空成型,因此,能制造出外观性及识别性优异、且装饰处理不会因摩擦而受到损伤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通过具有结构16,热塑性合成树脂板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构成,液状合成树脂材料预先着色成所希望的颜色,因此,能制造出外观性及识别性优异、且着色处理不会因摩擦而受到损伤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即,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足够耐久性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以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制造方法。在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具有结构19,利用RIM成型来制造出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因此,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足够耐久性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此外,通过具有结构20,将隆起部的高度设为3mm以内,因此,能制造出可良好地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此外,通过具有结构21,将硬度设为95°以上,因此,能制造出可良好地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即,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出具有足够耐久性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以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制造方法。在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施工方法中,通过具有结构22,将随着时间而发生固化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填充到地板面的凹部中,使液状合成树脂固化而形成平坦面,将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粘贴在包含固化后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的地板面上,因此,能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及平坦度、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对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进行施工。即,本发明可提出一种能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及平坦度、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对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进行施工,以对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进行施工的施工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引导图案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引导图案及警告图案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一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二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三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四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五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六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0是表示警告图案(平行格子排列)的凸部的面积比与可靠度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1是表示警告图案(增设锯齿排列)的凸部的面积比与可靠度间的关系的图表。图12是表示警告图案中的点形状的各种例子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七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八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九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八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九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十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9是表示基于JIS的“凸字块体”的形状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20是表示基于JIS的“凸字块体”的形状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2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侧视图。图2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侧视图。图2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施工方法的步骤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视障者引导区域2其它区域3视障者警告区域3a凹部3b凸部4地板面标志101引导用地板砖103警告用地板砖201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3成型模具208隆起部209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01地板面302凹部303液状合成树脂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是在地板面上铺设能够由视障者来区别于其它区域2的视障者引导区域1,并由该视障者引导区域1构成引导路径来对视障者进行引导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引导路径以从“基点”经过“分岔点”直至“目的地”的方式形成。上述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构成为,在地板面上铺设表面平坦的橡胶或合成树脂制的引导用地板砖,利用该引导用地板砖构成视障者引导区域1,来对视障者进行引导。在上述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视障者引导区域(引导用地板砖)1的表面与上述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2、例如由地毯砖构成的区域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此外,较为理想的是,视障者引导区域1由硬度和/或摩擦系数与其它区域2的硬度和/或摩擦系数不同的原材料构成。即,上述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能够构成为由地毯砖等通常的地板材料与不同原材料的地板材料的组合实现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例如,在地板面上铺设有地毯砖的屋内,能在视障者引导区域1中将引导用地板砖代替地毯砖而朝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呈线状地排列铺设来形成引导路径。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引导图案的俯视图。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在视障者引导区域(引导用地板砖)1中,除了以下所叙述的视障者警告区域3之外,还形成有引导图案。如图2(a)、图2(b)所示,上述引导图案由凹部及凸部1a构成,其中,上述凹部及凸部1a相互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且它们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此外,上述凹部及凸部1a呈沿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的线状图案。此外,为了避免使用盲人手杖发生上述引导图案与后述的警告图案间的错误识别,较为理想的是,线状图案设置一条或两条。引导图案由相互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的凹部及凸部1a构成。此外,上述凹部及凸部1a与视障者引导区域1之外的其它区域2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在建筑物内的通路中,通过使地毯砖与由橡胶或合成树脂等(不同原材料的地板材料)构成的视障者引导区域1组合来进行铺设,从而能利用对上述原材料的感觉(硬度、光滑性、发声性等)的差异,来引导视障者。另外,在此“不同原材料的地板材料”是指与地毯砖等通常的地板材料不同的、由在表面没有形成纤维制的起绒织物(日文:パイル)的橡胶或合成树脂等构成的地板材料。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引导图案及警告图案的俯视图。此外,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如图3(a)及图3(b)所示,视障者引导区域1所构成的引导路径在基点、分岔点、目的地处具有视障者警告区域3。在上述视障者警告区域3中形成有警告图案。视障者警告区域3能够由橡胶或合成树脂制的警告用地板砖(警告块体)构成。上述警告用地板砖由与构成视障者引导区域1的引导用地板砖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为相同的厚度(高度),并形成有警告图案,以代替引导图案。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一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二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三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警告图案及引导图案能够通过盲人手杖识别,并能将警告及引导方向传达至使用盲人手杖的视障者。即,如图4至图6所示,警告图案由相互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的凹部3a及凸部3b构成。此外,上述凹部3a及凸部3b与视障者引导区域1之外的其它区域2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引导图案及引导图案的凸部比现有的由JIS9251所规定的突起的高度低。如上所述,由于凸部的高度即便设置为3.1~3.3mm,也能通过脚底感知,因此,当在其上行走时,为了保持下肢的平衡,会对身体造成负担,而可能成为绊倒的原因。此外,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为了越过上述突起而被迫承受很大负担。对于婴儿车使用者来说,移动的困难度及对婴儿带来的振动影响很大。对于拐杖使用者来说,存在破坏步行平衡的风险。因而,若将凸部的高度设置为3mm以下,则无法通过脚底感知,能消除在其上行走时对身体造成的负担,也不会成为绊倒的原因。此外,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没有用于越过上述凸部的负担。对于婴儿车使用者来说,也消除了移动的困难度及对婴儿带来的振动影响。对于拐杖使用者来说,不存在破坏步行平衡的风险。在警告图案中,凹部3a和凸部3b中的任一方呈网格状图案,另一方呈点状图案。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凹部3a呈网格状图案,凸部3b呈点状图案。在上述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盲人手杖使用者能够根据利用盲人手杖在地板面上滑动或是叩击地板面时的地毯与橡胶或合成树脂制的地板砖间的感觉触觉及击打声的不同,来判断出由视障者引导区域1构成的引导路径,并能沿着该引导路径到达“目的地”。此外,在引导路径上的“分岔点”处,能够通过盲人手杖的接触来判断视障者警告区域3的警告图案,从而能判断出那里是“分岔点”。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警告图案中的凹部3a及凸部3b也可以将相互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2mm以内,且将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2mm以内。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图案中的凹部及凸部也与警告图案中的凹部3a及凸部3b对齐地,将相互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2mm以内,且将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2mm以内。(警告图案的形状)警告图案的形状是凹部3a及凸部3b中的任一方呈网格状图案、另一方呈点状图案的形状,典型的是,将凸部3b设为点状图案,而将埋在上述点之间的网格状图案作为凹部3a。在图4至图6所示的警告图案的形状中,各点的形状为圆形,点状图案中的点的排列为将任意的点与离该点最近的相邻的点连接的线相对于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平行或正交的平行格子排列。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四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五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六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此外,如图7至图9所示,警告图案的点状图案中的点的排列也可以为将任意的点与离该点最近的相邻的点连接的线相对于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倾斜的锯齿排列。另外,当将警告图案的点状图案中的点的排列设置为锯齿排列的情况下,凹部3a及凸部3b也可以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将相互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1.5mm以内,且将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1.5mm以内。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图案中的凹部及凸部也与警告图案中的凹部3a及凸部3b对齐地,将相互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1.5mm以内,且将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1.5mm以内。(关于警告图案中的点的面积)在本发明的警告图案中,较为理想的是,如后述的实施例所示,形成点状图案的各点的面积合计为视障者警告区域3的面积的5%以上。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形成点状图案的各点的面积合计为视障者警告区域3的面积的5%以上、不足60%。另外,基于JIS的“凸字块体”中的凸部上表面的面积与整体的比例为3.14%。此外,在警告图案的点状图案中,较为理想的是,相邻的点的面积重心间的距离Y为该点的直径尺寸X的3倍以内(Y≤3X),另外,更为理想的是,相邻的点的面积重心间的距离Y为该点的直径尺寸X的1.1倍以上、3倍以内(1.1X≤Y≤3X)。(实施例)使用图4至图6所示的警告图案(平行格子排列(凸部个数64个))、图7至图9所示的警告图案(凸部增设型锯齿排列(凸部个数113个)),由多位被试验者进行警告图案的感知实验。警告图案中的凸部的形状为圆柱形,直径为20mm、30mm及40mm三种,对于各个直径,高度选择1mm及2mm两种。即,用于实验的试样的种类为凸部的排列两种、凸部的直径三种、凸部的高度两种,共计十二种。警告图案的材质使用氯乙烯制砖(50×50cm)作为基板,使用软质氯乙烯作为凸部。在视障者引导区域周边的地板面使用地毯砖。(实验方法)在模仿十字路的路径的视障者引导区域的中央(分岔点)设置有警告图案,被试验者站在该警告图案前,挥一下盲人手杖来描画警告图案,从而能确认可否检测(检测出、没有检测出)凸部及可靠度。可靠度可通过从“非常不容易区分”至“很好地区分”的五项法来确认。在被试验者的手背上安装加速度计来测量冲击。此外,为了把握因挥舞盲人手杖而发出的声音(由周边地板面与警告图案的凹凸差引起的)是否会对感知带来影响,分为作为听觉遮蔽组佩戴播放白噪声(日文:ホワイトノイズ)的耳机的情况和非遮蔽组。在试样中,除了上述十二种之外,准备六块没有凸部的(平坦的)氯乙烯砖,作为可否检测出凸部的模拟,将共计18块供随机选用。被试验者全部戴上眼罩,使用规定的盲人手杖(长度120cm的芯片型),振动方式设置为滑动技术。(实验结果)十二种试样的感知率均为100%,感知到没有凸部的试样的比率(错误率)为1.3%(2/150次)。关于听觉对可靠度的影响,十二种的总平均中,非遮蔽组为3.62±1.2,遮蔽组为3.38±1.2,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t=1.26,P值=0.21),可知盲人手杖发出的声音对感知的可靠度几乎没有影响。表1是表示关于平行格子排列的警告图案(凸部高度1mm及2mm),各试样中的凸部的面积比与根据五项法得到的可靠度的平均值间的关系的表。表1平行格子排列面积比1mm2mm0.051.763.120.061.833.180.071.903.230.081.963.280.182.443.640.322.683.720.352.673.680.402.603.550.452.463.360.502.263.11表2是表示关于增设型锯齿排列的警告图案(凸部高度1mm及2mm),各试样中的凸部的面积比与根据五项法得到的可靠度的平均值间的关系的表。突起增设型锯齿排列面积比1mm2mm0.052.974.060.063.004.090.073.034.130.083.064.160.093.084.190.103.114.220.143.204.320.323.364.440.353.354.410.403.314.330.503.144.040.553.013.840.562.983.800.572.963.76图10是表示警告图案(平行格子排列)的凸部的面积比与可靠度间的关系的图表。凸部高度1.5mm的曲线是预测值。图11是表示警告图案(增设锯齿排列)的凸部的面积比与可靠度间的关系的图表。凸部高度1.5mm的曲线是预测值。其结果是,如表1及表2、图10及图11所示,形成警告图案的各点的面积合计为视障者警告区域3的面积的5%以上、不足60%,确认在警告图案的凸部高度为3mm以内(1mm~1.5mm~2mm),能获得足够的可靠度。此外,确认在相同条件下,增设型锯齿排列的警告图案比平行格子排列的警告图案的可靠度更高。此外,根据各试样的可靠度与由安装于手背的加速度计得出的合成加速度的最大值间的关系可知,可靠度与加速度的相关系数为0.93,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此外,由于与没有凸部的试样相比,在所有的试样中均产生明显较大的加速度,此外,所有的试样的检测率为100%,因此,可知只要对手施加一定程度的冲击,就能检测到警告图案。根据以上的结果可知,凸部的高度和凸部的排列对警告图案的感知的可靠度有影响。此外,可知在凸部的高度为2mm、凹部的直径为30mm、凸部的排列为增设型锯齿排列的情况下,能获得最高的可靠度。另外,在将凸部的高度设为1mm的情况下,检测率为100%,可确认为能感知。若将可靠度3设为阈值,则即便在将凸部的高度设为1mm的情况下,只要是增设型锯齿排列,就可确认能良好地感知。(警告图案中的点形状的其它例子)警告图案中的点形状(凸部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所示的圆形,也能够设置为各种形状。图12是表示警告图案中的点形状的各种例子的俯视图。警告图案中的点形状除了图12(a)所示的圆形之外,还能设置为图12(b)所示的三角形、图12(c)所示的四边形、图12(d)所示的六边形、图12(e)所示的五边形、图12(f)所示的星形、图12(g)所示的十字形、图12(h)所示的由多根凸条构成的形状等各种各样的形状。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七十三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八十二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九十七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在图13至图15所示的警告图案的形状中,各点的形状为四边形、三角形或十字形,点状图案中的点的排列为将任意的点与离该点最近的相邻的点连接的线相对于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平行或正交的平行格子排列。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八十三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九十二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警告图案的形状(第一百零七例)的俯视图及侧视图。此外,如图16至图18所示,警告图案的点状图案中的点的排列也可以是各点的形状为四边形、三角形或十字形、且将任意的点与离该点最近的相邻的点连接的线相对于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倾斜的锯齿排列。(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地板系统中,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由视障者引导区域1构成的引导路径上的“基点”、“分岔点”、“目的地”附近设置地板面标志4。上述地板面标志4沿着引导路径设置在“基点”、“分岔点”、“目的地”附近,构成为视障者(并非全盲,例如弱视力者)也能容易区分、在视觉上能够识别。上述地板面标志是在“基点”及“目的地”、“当前位置”等处进行引导的构件,能够对视障者的移动进行辅助。(其它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在铺设地毯砖的空间内,使用相同厚度的橡胶或合成树脂制地板砖等,构成由原材料的差异形成的引导路径。此外,在分岔点及目的地处设置警告图案的地板砖,促进警告。在这种情况下,能实现施工时的简易化及低成本化、提高安全性及设计性。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在铺设长条乙烯板的空间内,使用与成型出引导图案及警告图案相同的材料来形成引导路径。在这种情况下,能实现施工时的简易化及低成本化、提高安全性及设计性。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在铺设P砖及乙烯制砖等的空间内,进行利用与地毯砖等软质类原材料间的原材料差异和与成型出警告图案相同的材料进行移动辅助,或者是利用与成型出引导图案和警告图案相同的材料进行移动辅助。在这种情况下,能实现施工时的简易化及低成本化、提高安全性及设计性。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在铺设有铺面等木制的地板材料的空间内,使用成型出引导图案和警告图案的木材料、或者是弹性不同的橡胶或合成树脂原材料、毛毡材料等来形成引导路径。在这种情况下,能实现施工时的简易化及低成本化、提高安全性及设计性。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在油毡、石料、混凝土等地板材料空间内,使用成型出引导图案和警告图案的板或砖、或者是弹性不同的橡胶或合成树脂原材料、毛毡状原材料等作为上贴件,来进行移动辅助。在这种情况下,能实现施工时的简易化及低成本化、提高安全性。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当设定假设的移动路径时,在分岔点处铺设形成有警告图案且与地板材料间具有弹性差的毛毡状的垫子等,来形成引导路径。在这种情况下,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实现临时的无障碍化。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沿着引导路径设置即便是视障者也能容易区分的地板面标志,进行基点、目的地、当前位置等的引导。在这种情况下,能对向目的地及基点的移动进行辅助。在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利用这种屋内移动辅助,能改进现有很难单独向目的地移动的状况,从而能大幅增大视障者的行动范围。(本发明附带的技术)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本发明中,构建并使用一种可否感知的评价系统,来评价当改变地板原材料和引导路径的原材料时,是否能识别使用盲人手杖时的原材料硬度的差异、阻力感觉的差异。例如是下面这样的可否感知的系统,将传感器安装在盲人手杖上或者是安装在握着盲人手杖的手上,用数值测量地板的硬度或阻力感觉的不同,通过加入感性评价,从而利用定量的数据来评价可否感知。通过确立这种可否感知的评价系统,从而能实现使用了屋内的地板材料的移动辅助导入的一般化,并能期待广泛的普及。此外,较为理想的是,确立用于事前对设施的状况进行引导的引导方法。例如是用于将记录有引导路径的接触地图及路径引导文本提供至利用者的方法,并且是以即便是初次访问该空间的人也能到达目的地场所且能回来为目的的引导方法。通过确立这种引导方法,能够实现可靠地向目的地引导。另外,较为理想的是,确立用于利用地板原材料的不同及无法通过脚底区分的较小的凸部进行移动辅助的训练方法。即,在习惯于利用凸字块体的利用者中,也有不进行事先训练而无法习惯使用较小的凸部的移动辅助的情况,需要确立使其理解盲人手杖的操作方法及上述移动辅助的构造的训练方法。通过确立这种训练方法,能够提高移动辅助的利用技能。(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构成视障者引导区域而使用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上述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是在各自表面上形成有引导图案及警告图案,并设置于地板面上的薄板状的构件。引导图案及警告图案由凹部及凸部构成,其中,上述凹部及凸部相互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且它们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为3mm以内。在引导图案中,凹部及凸部呈沿着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的线状图案。在警告图案中,凹部和凸部中的任一方呈网格状图案,另一方呈点状图案。警告图案及引导图案能够通过盲人手杖识别,并能将警告及引导方向传达至使用盲人手杖的视障者。引导图案及引导图案的凸部比现有的由JIS9251所规定的突起的高度低。由于凸部的高度即便设置为3.1~3.3mm,也能通过脚底感知,因此,当在其上行走时,为了保持下肢的平衡,会对身体造成负担,而可能成为绊倒的原因。此外,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为了越过上述突起而被迫承受很大负担。对于婴儿车使用者来说,移动的困难度及对婴儿带来的振动影响很大。对于拐杖使用者来说,存在破坏步行平衡的风险。因而,若将凸部的高度设置为3mm以下,则无法通过脚底感知,能消除在其上行走时对身体造成的负担,也不会成为绊倒的原因。此外,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没有用于越过上述凸部的负担。对于婴儿车使用者来说,消除了移动的困难度及对婴儿带来的振动影响。对于拐杖使用者来说,不存在破坏步行平衡的风险。警告图案的形状是凹部及凸部中的任一方呈网格状图案、另一方呈点状图案的形状,典型的是,将凸部设为点状图案,而将埋在上述点之间的网格状图案作为凹部。在警告图案的点状图案中的点的排列既可以为将任意的点与离该点最近的相邻的点连接的线相对于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平行或正交的平行格子排列,也可以为将任意的点与离该点最近的相邻的点连接的线相对于想要引导视障者的方向倾斜的锯齿排列。另外,当将警告图案的点状图案中的点的排列设置为锯齿排列的情况下,凹部及凸部也可以将相互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1.5mm以内,且将与视障者引导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的表面间的高低差设置为1mm以上、1.5mm以内。较为理想的是,在警告图案中,形成点状图案的各点的面积合计为视障者警告区域的面积的5%以上。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形成点状图案的各点的面积合计为视障者警告区域的面积的5%以上、不足60%。(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图2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侧视图。在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中,如图21(a)所示,首先,对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进行真空成型或压空成型。使用在框架202内设置有成型模具203的成型装置进行真空成型。在成型模具203中,形成有与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中的凸部相对应的形状的凹部204。此外,在成型模具203中形成有许多排气用的孔206。在框架202上设置有与未图示的真空泵等真空发生源连接的开闭阀205。作为构成热塑性合成树脂板1的材料,除了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C(聚碳酸酯(Plycarbonate))、氯乙烯之外,能使用聚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合成树脂片1的厚度例如为0.5mm至3mm左右,但为了提高耐久性,较为理想的是,在能实现真空成型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厚。通过加热器207使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加热并发生软化,当载置于成型模具203上之后,利用真空发生源,将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与成型模具203间的空气抽空。这样,如图21(b)所示,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能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附于成型模具203。然后,对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进行冷却,如图21(c)所示,从成型模具203取出。此时,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成为构成在表面侧具有凸部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表层部的形状。即,在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上形成有成为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凸部的隆起部208。上述隆起部208的高度为3mm以内,或是1.5mm以内。接着,如图22(a)所示,在隆起部208的背面侧、即凹部中,填充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固化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209。作为液状合成树脂材料209,能使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硬质聚氨酯树脂等能够在常温下流入的材料。作为液状合成树脂材料209,较为理想的是使用最初为液体,随着时间经过、或者通过加热或照射紫外线等而发生固化的合成树脂材料,除了环氧树脂等之外,例如能使用丙烯酸系单体和聚合引发剂混合物、丙烯酸系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此外,通过使液状合成树脂材料209固化,从而制造出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为表层部、且隆起部208内被固化后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209填充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另外,也能使用柔软的发泡原材料来代替液状合成树脂材料209。发泡原材料通过冲裁成型而能用作填充构件。接着,如图22(b)所示,在靠填充有液状合成树脂材料209一侧,在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上粘贴有双面粘贴片210。上述双面粘贴片210具有基材,由于一面侧粘贴在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上,因此,能防止固化后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209从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脱落。此外,双面粘贴板210的另一面侧粘贴于供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设置的地板面。这样,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不使用模具,就能进行一块的制作,从而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制造出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此外,在大量制造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注塑成型品等作为填充材料,从而能进一步实现成本降低。一般,由于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这样的成型品通过包含昂贵的模具在内的大型的生产线制造出,因此,初期费用较大,不适合少量生产。但是,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不需要花费昂贵的初期费用就能制造。(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预先形成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在对上述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的背面(填充液状合成树脂材料209的一侧)实施装饰处理后,进行真空成型或压空成型。作为装饰处理,例如能将着色后的聚乙烯板等层叠在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的背面。通过这种装饰处理,能根据外观目的等而自由地对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进行着色,从而能够制造出具有较高外观性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而且,装饰处理不会因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表面侧的擦刮而受到损伤。此外,通过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预先形成热塑性合成树脂板201,并预先将液状合成树脂材料9着色成所希望的颜色,从而能够自由对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进行着色。(制造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1及警告用地板砖3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在高压(80~190kg/cm2)下使主要有两种低分子量、低粘度、高反应性原料导入混合室并发生碰撞混合,注塑至密闭模具中并在短时间内使其发生反应固化来生成高分子树脂的RIM成型,来制造出引导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RIM成型能在比较低的温度(原料温度20~50℃、模具温度40~80℃)下成型,模具内压力为3~5kg/cm2,具有合模机及模具只要小型即可这样的特征。此外,由于使用低粘度原料,因此,原料的模具流动性较好,从而能容易地进行大型且复杂形状的成型品的制造。另外,在RIM成型中,即便是具有凸点、肋部的物件,成型品的次品(日文:ヒケ)也较少,能压入模具,因此,能容易地实现薄壁且复杂形状的物件的成型。此外,原料选择的范围很宽,能容易地调节成型品的软硬刚柔。作为材料,能使用聚氨酯(urethane)。聚氨酯是通过羟基使氨基和醇基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相当于氨基甲酸的酯,也称为氨基甲酸酯(carbamate)。RIM成型经过剥离件涂敷、涂装膜设置(涂装工序)、合模、原材料注塑、成型固化、开模、成型品取出、模具清扫这样的制造工序而实施。其特征是在一个工序中能包含涂装工序,能实现少量多色的制造。另外,在用染料对原材料染色的方法中,无法实现少量多品种生产。此外,在RIM成型中,根据原材料的种类及发泡率的不同,能制造出多种硬度的成型品。由于引导用地板砖1及警告用地板砖3的硬度与用盲人手杖进行感知的容易度有很大关系,因此,最佳硬度的设定是本申请人新想到的独特技术。即,较为理想的是,使引导用地板砖1及上述警告用地板砖3的硬度为95°以上。接着,在背面粘贴双面粘贴片。该双面粘贴片具有基材,一面侧粘贴于引导用地板砖1或警告用地板砖3,另一面侧粘贴于供引导用地板砖1及警告用地板砖3设置的地板面。(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对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中构成视障者引导区域而使用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进行施工的施工方法。图2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施工方法的步骤的侧视图。如图23(a)所示,本发明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是在具有凹凸的地板面301上,也将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施工成平坦的状态的施工方法。在此,想到在地板面1上具有凹部302,在该凹部302上对引导用地板砖或警告用地板砖进行施工的情况。首先,如图23(b)所示,在地板面301的凹部302内填充随着时间而发生固化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03。作为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03,能使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硬质聚氨酯树脂等能够在常温下流入的材料。作为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03,较为理想的是使用最初为液体,随着时间经过、或者通过加热或照射紫外线等而发生固化的合成树脂材料,除了环氧树脂等之外,例如能使用丙烯酸系单体和聚合引发剂混合物、丙烯酸系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其它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等。由于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03为液体,因此,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03的表面为水平的平坦面。接着,在使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03固化后,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03的表面保持水平的平坦面而发生固化。接着,如图23(c)所示,在包含固化后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03在内的地板面301上,粘贴引导用地板砖101或警告用地板砖103。能使用双面粘贴片4进行引导用地板砖101及警告用地板砖103的粘贴。由于固化后的液状合成树脂材料3具有足够的刚性,因此,即便引导用地板砖101及警告用地板砖103具有可挠性,当踩到引导用地板砖101及警告用地板砖103时,引导用地板砖101及警告用地板砖103也不会掉入凹部302内。这样,能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及平坦度,能容易且低成本地对引导用地板砖101及警告用地板砖103进行施工。另外,即便在供引导用地板砖101及警告用地板砖103粘贴的范围内具有多个凹部302的情况下、或是为在地板面301的表面上具有细小凹凸的粗面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步骤,将引导用地板砖101及警告用地板砖103平坦地施工。本发明适用于主要在屋内对视障者进行引导的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构成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引导用地板砖及警告用地板砖的制造方法、以及视障者引导用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