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停车设备,具体是一种双层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也在快速攀升,截至2014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64亿辆。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的建设速度却远远落后于汽车的增长速度,停车难问题已日益凸显,老城区、老小区中更是严重缺乏各类停车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避让龙门双层车库,该车库应具有车辆存取方便、占地面积小、可靠性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无避让龙门双层车库,其特征在于:该车库包括框架、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框架中以托举车辆并可调转车辆方向的停车平台、用于驱动停车平台升降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框架水平移动的行走机构、用于防止停车平台下坠的防护机构;所述停车平台包括分别通过升降导轨组与旋转定位机构既可竖直滑动又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框架中的停车板以及通过转向传动机构驱动停车板旋转的转向电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框架顶部的若干个滚筒、缠绕在滚筒上以牵引停车平台的钢丝绳、通过升降传动机构驱动滚筒旋转的升降电机;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可利于框架沿着长度方向水平移动的平移导轨组、设置在框架底部且与平移导轨组配合以推动框架移动的行走轮、通过行走传动机构驱动行走轮的行走电机;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停车平台四角的四条防护杆、绕每个防护杆圆周方向螺旋排列的若干个支耳以及传递升降电机动力以驱使防护杆转动的防护传动机构。所述旋转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停车板下方且通过带有轴承的定位心轴、既可转动又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停车板下方的活动梁、安装在下纵梁上用于限制活动梁转动的活动梁固定座、通过中心柱与停车板固定以用于向上提拉活动梁的夹爪;所述定位心轴竖直固定在活动梁上且制作有轴向通孔,所述中心柱固定在停车板底面并且竖直向下穿越定位心轴上的轴向通孔与活动梁后又往下悬伸展若干距离;所述夹爪固定在中心柱底端,活动梁上制有配合夹爪插接的夹爪孔。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包括由转向电机驱动的转向齿轮以及固定在活动梁上并与转向齿轮配合的齿条;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在活动梁上。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平行且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框架顶部的两条升降传动轴、在两条升降传动轴之间传递动力的升降同步链轮组、在升降电机与其中一条升降传动轴之间传递动力的第一升降链轮组、在升降传动轴与滚筒轴之间传递动力的第二升降链轮组。所述行走传动机构包括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框架顶部的行走传动轴、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框架底部的两条行走轮传动轴、在行走电机与行走传动轴之间传递动力的第一行走链轮组、在行走传动轴与行走轮传动轴之间传递动力的第二行走链轮组、在行走轮传动轴与带有行走轮的行走轮轴之间传递动力的行走同步链轮组。所述防护传动机构包括平行于升降传动轴的防护传动轴、在升降传动轴与防护传动轴之间传递动力的防护链轮组、在防护传动轴与防护杆之间传递动力的锥齿轮组。该车库还设有便于车辆上下停车平台的踏板机构;所述踏板机构包括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停车板长度方向两端的踏板、通过踏板传动机构驱动踏板旋转的踏板电机;所述踏板传动机构中,踏板电机分别通过第一踏板链轮组以及换向齿轮组与第二踏板链轮组驱动两个踏板轴。所述升降导轨组包括竖直固定在框架四角的四条升降导轨、可沿着升降导轨竖直滑动的升降导轮以及安装着所述升降导轮并且用于分别托持停车板四角的四个导轮座。所述平移导轨组包括固定在地面并且平行于框架长度方向的两条行走导轨以及设置在框架底部并与行走导轨的侧面配合进行导向的两排滚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避让龙门双层车库占地面积小,框架为龙门式,底层无障碍,车辆随停随走;框架设置了行走机构,车辆可以直接驶入上层停车平台并通过升降机构提升到上层,上层车位随着框架行走实现车辆停取,因而可以满足无避让需求,对路面交通也无影响;本实用新型配置的防护机构可消除事故隐患,安全可靠,进一步保障车辆与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框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停车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传动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行走传动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传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机构(行走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俯视图)。图9是图5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左侧导轮座的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踏板传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6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5中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5中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无避让龙门双层车库,包括框架、停车平台、升降机构、行走机构、防护机构、踏板机构。一、框架所述框架为长方体边框结构,包括位于顶部且由两条上横梁11与两条上纵梁12组成的矩形边框,位于底部的两条相互平行的下纵梁14,以及竖直布置且连接矩形边框与下纵梁的四条立柱13。由于框架底部没有设置横梁,因此停放在框架下层车位的车辆不会影响框架移动。二、停车平台所述停车平台用于停放车辆,该停车平台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框架中并且能够调转车辆方向。所述停车平台包括停车板23、转向电机21、旋转定位机构、转向传动机构;所述停车板通过四个升降导轨组可竖直滑动地定位在框架中,还通过旋转定位机构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停车板框架中;所述转向传动机构用于传递转向电机动力以使停车板绕竖直轴线转动。所述旋转定位机构中:活动梁25水平设置在停车板下方,旋转轴承291外圈固定在停车板底面的中心位置,与旋转轴承配合的定位心轴292固定在活动梁上。定位心轴的上部可轴向滑动地伸入旋转轴承内圈中(使得停车板可绕活动梁转动);活动梁固定座28用于限制活动梁转动,位于活动梁下方的夹爪27用于向上提拉活动梁;两个活动梁固定座分别固定在两条下纵梁上,活动梁的两端制有与活动梁固定座配合的活动梁定位块252;停车板底面固定有中心柱26,中心柱与定位心轴同轴布置并且定位心轴上制有轴向贯通的通孔,中心柱可竖直滑动地穿越定位心轴的通孔与活动梁并且底端又往下悬伸展若干距离,使得停车板可与活动梁进行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夹爪固定在中心柱的底端,活动梁上制有用于配合夹爪插接的夹爪孔25.1;下纵梁上还设有若干布置在旋转轴承四周的钢珠222(用于支撑停车板并减少停车板转动时的摩擦阻力),这些钢珠固定在下纵梁的顶面。所述转向电机固定在活动梁上;所述转向传动机构(参见图4、图5)包括由转向电机驱动的转向齿轮241以及与转向齿轮配合的齿条242;所述齿条为圆弧形(圆弧轴线与定位心轴轴线同轴)并且固定在停车板底部;正常状态时停车板向内收拢于框架中(框架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停车板重叠),在转向电机驱动下旋转90度则调转方向。停车平台的工作原理是:当停车板位于框架底部时,活动梁两端的活动梁定位块插入活动梁固定座中(使活动梁固定座无法转动)并且夹爪与活动梁的夹爪孔脱开,电机可通过旋转定位机构驱动停车板旋转;当升降机构通过升降导轨组带动停车板从框架底部上升时,首先停车板(连带旋转轴承、中心柱、夹爪)升起一定高度(活动梁与定位心轴静止不动),使夹爪嵌入活动梁的夹爪孔中(使得停车板无法转动),然后停车板带动活动梁同时上升,活动梁的活动梁定位块脱离活动梁固定座。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参见图5、图7)用于驱动停车平台在框架内竖直升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框架顶部的四个滚筒32、用于牵拉停车平台的钢丝绳33、固定在框架顶部的升降电机31、用于传递升降电机动力以使滚筒旋转的升降传动机构;所述滚筒的滚筒轴321通过轴承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框架上,钢丝绳的一端往外伸展并且固定在导轮座上,其余部分缠绕在滚筒上。所述四个升降导轨组中(如图7所示),每个升降导轨组包括竖直固定在框架中的升降导轨251、导轮座253、安装在导轮座上并用于配合升降导轨的升降导轮252;所述停车板的四角均设置一导轮座(四个导轮座分别托持停车板四角),停车板与导轮座之间通过卡销结构锁定,停车板下降至框架底部时导轮座脱离停车板(卡销结构分离),停车板可绕竖直轴线旋转,卡销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中,两条相互平行的升降传动轴34通过轴承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框架顶部(升降传动轴平行于上横梁),两条升降传动轴分别定位在上纵梁的纵向两端,第一升降链轮组用于将升降电机动力传递给其中一条升降传动轴,升降同步链轮组用于使两条升降传动轴同步旋转,每条升降传动轴再通过两个第二升降链轮组分别驱动两个滚筒轴旋转。所述升降同步链轮组包括分别固定在每条升降传动轴两端的升降同步链轮351以及连接同侧两个升降同步链轮的升降同步链条352(参见图9);所述第一升降链轮组包括由升降电机驱动的第一升降主动链轮361、固定在其中一条升降传动轴上的第一升降被动链轮362、分别与第一升降主动链轮以及第一升降被动链轮啮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升降同步链条363;所述第二升降链轮组包括固定在每条升降传动轴两端的第二升降主动链轮371、固定在滚筒轴321上的第二升降被动链轮372、分别与同侧的第二升降主动链轮以及第二升降被动链轮啮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二升降同步链条373。所述升降机构还可采用丝杠结构(替代滚筒与钢丝绳)来带动停车平台升降。四、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框架沿着长度方向(下横梁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参见图5、图6);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平移导轨组、固定在框架顶部的行走电机41、用于推动框架平移的两排行走轮、用于传递行走电机动力以使行走轮旋转的行走传动机构;所述行走电机与升降电机分别设置在上纵梁的纵向两端(如图8所示,升降电机设置在左侧,行走电机设置在右侧)。所述平移导轨组包括相互平行且固定在地面的两条行走导轨431(行走导轨平行于下纵梁)以及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框架下纵梁上并与行走导轨侧面配合滚动的两排滚轮432(参见图6、图12);所述行走导轨的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推荐为5.5米(行走导轨安装后,仅伸出框架外部0.3米左右,对路面交通没有影响),框架的最大移动距离为5.2米;框架在移动时滚轮不会完全脱离行走导轨(框架后部的滚轮始终与行走导轨配合),并且框架移出时停放在框架下层车位的车辆不会影响停车平台升降。所述两排行走轮均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框架下纵梁上,每排行走轮包括若干个主动行走轮421与被动行走轮422;图8所示,每条下纵梁上设有3个主动行走轮与10个被动行走轮。所述行走传动机构中,行走传动轴44通过轴承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框架顶部(行走传动轴平行于升降传动轴,图6所示),两条行走轮传动轴45通过轴承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框架底部的横向两侧(图8的右侧),第一行走链轮组用于将行走电机动力传递给行走传动轴,第二行走链轮组在行走传动轴与行走轮传动轴之间传递动力,同步链轮组在行走轮传动轴与行走轮轴4211之间传递动力以带动主动行走轮同步旋转(行走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下纵梁上,行走轮轴上固定着主动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链轮组(图6所示)包括由行走电机驱动的第一行走主动链轮481、固定在行走传动轴上的第一行走被动链轮482、分别与第一行走主动链轮以及第一行走被动链轮啮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行走同步链条483;所述第二行走链轮组包括分别固定在行走传动轴两端的第二行走主动链轮461、固定在行走轮传动轴上的第二行走被动链轮462、分别与同侧的第二行走主动链轮以及第二行走被动链轮啮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二行走同步链条463;所述行走同步链轮组包括固定在行走轮传动轴上的行走同步主动链轮471、固定在行走轮轴4211上的行走同步被动链轮472、分别与同侧的行走同步主动链轮以及行走同步被动链轮啮合以传递动力的行走同步链条473。五、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用于防止停车平台在升降以及停放过程中意外下坠,保障车辆和人员安全。所述防护机构中,四条防护杆51分别通过轴承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框架四角并且分别一一竖直穿越导轮座上的支耳孔53(防护杆也可紧贴着导轮座或者停车板布置,导轮座无需制作支耳孔),每条防护杆上制有若干沿着长度方向螺旋排列的支耳52,防护传动机构用于传递升降电机动力以使防护杆转动。所述防护传动机构中,每条升降传动轴的两端各设有一条防护传动轴54,防护传动轴平行于升降传动轴并且通过轴承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框架顶部,防护链轮组在升降传动轴以及防护传动轴之间传递动力,锥齿轮组在防护传动轴与防护杆之间传递动力;所述支耳能够在升降机构发生故障时托持住停车平台,避免停车平台继续下坠而引发事故;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支耳的间距略大于导轮座的厚度并且相邻两个支耳之间的夹角120度。所述升降电机通过升降传动机构带动导轮座竖直滑动,同时防护传动机构带动防护杆旋转,导轮座的升降速度与防护杆的转速预先设定,使得导轮座上下滑动时其支耳孔可以始终避开上下方旋转的两个支耳(由图可知支耳孔呈腰圆状,当支耳转动至支耳孔的长度方向时,导轮座与停车板的上下运动就能避免与支耳干涉),导轮座下方的支耳又可以在故障发生时托持住导轮座,避免停车平台直接下落到地面。所述防护链轮组(参见图9)包括固定在行走传动轴两端的防护主动链轮551、固定在防护传动轴上的防护被动链轮552以及分别与同侧的防护主动链轮以及防护被动链轮啮合以传递动力的防护链条553;所述锥齿轮组包括固定在防护传动轴上的上锥齿轮561、固定在防护杆顶部并与上锥齿轮配合的下锥齿轮562。六、踏板机构所述踏板机构(参见图4、图11)用于方便车辆驶入或驶离停车平台。所述踏板机构包括可绕水平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停车板长度方向两端的踏板62、设置在停车板底部的踏板电机61、用于传递踏板电机动力以使踏板旋转的踏板传动机构。所述踏板传动机构中,踏板电机通过第一踏板链轮组带动其中一个踏板旋转,同时踏板电机通过第二踏板链轮组与换向齿轮组带动另一个踏板旋转。所述第一踏板链轮组包括由踏板电机驱动的第一踏板主动链轮631、固定在其中一个踏板轴621上的第一踏板被动链轮632、分别与第一踏板主动链轮以及第一踏板被动链轮啮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踏板链条633;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由踏板电机驱动的第一换向齿轮641以及与第一换向齿轮啮合的第二换向齿轮642;所述第二踏板链轮组包括与第二换向齿轮同轴固定的第二踏板主动链轮651、固定在另一踏板轴622上的第二踏板被动链轮652、分别与第二踏板主动链轮以及第二踏板被动链轮啮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二踏板链条653。七、工作步骤上层车位停车取车时:行走机构驱动框架向外移出(滚轮与行走导轨配合进行导向,支撑着框架的行走轮则沿着路面滚动)到指定位置(图8中箭头表示移出方向),升降机构驱动停车平台下降至地面后停车板旋转90度(如图4所示),踏板机构放下停车板两端踏板,车辆无需调转方位直接驶入或驶离停车板;然后踏板向上抬起后停车板反向旋转90度,升降机构将停车平台抬升到二层,行走机构驱动框架向后退回。车辆可直接驶入框架内的下层车位(停车平台下方)停放。在整个过程中,防护机构始终参与其中,防护杆同步运转,一旦升降机构出现问题而导致停车平台出现下坠趋势时,设在防护杆上的支耳就会托住导轮座阻止停车平台下坠,避免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