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公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973阅读:1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底公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灰盒安置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在海底安置骨灰盒的装置。



背景技术:

历史上,各民族各宗教殡葬方法多种多样,但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绝大多数人目前都是遵循国家有关殡葬法规采用火葬的方式进行殡葬。根据《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人均占地面积较少、人口密集的东部沿海城市陵园建设用地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火葬之后骨灰的存放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部分人采用将骨灰撒入大海、江河的方式,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但是,海葬无法存放骨灰,继而导致逝者亲人无法在准确的位置对逝者进行祭奠的,因此推广起来较为困难。

如何在保证可以长久的存放骨灰的情况下,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则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底公墓,实现了骨灰盒在海底的有效安置,解决了现有陵园公墓紧缺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海底空间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海底公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存放骨灰盒的基体,所述基体包括底座、支撑柱和加强柱;其中,所述底座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所述支撑柱竖立在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面,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存放骨灰盒的凹槽;所述加强柱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支撑柱之间。

作为所述基体的一种优选构型设计,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支撑柱和加强柱均设计成长方体结构,将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垂直连接,形成T字构型,从而在确保基体能够稳固地伫立在海床上的同时,简化加工工艺。

作为所述基体的另外一种优选构型设计,本实用新型将所述第一底座、支撑柱和加强柱均设计成长方体结构;将所述第二底座设计成V字构型或C字型构型,并将其两端与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个端部对应连接,通过增加底座与海床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基体在海底伫立的稳固性。

为了进一步确保骨灰盒在海底存放的长久性,所述支撑柱在其凹槽内放置有骨灰盒后,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加装有用于密封所述凹槽的不锈钢钢板,通过不锈钢钢板对凹槽进行密封,以避免骨灰盒受到海水的侵蚀。

为了方便不锈钢钢板在所述支撑柱上的安装固定,优选将所述不锈钢钢板设计成L型钢板,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侧板,其中一个侧板覆盖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另外一个侧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其中一个侧面上。

当所述基体受到海水冲击出现晃动时,为避免已经放置在所述支撑柱凹槽内的骨灰盒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产生碰撞,优选在所述凹槽与骨灰盒之间填充有沙子,以增加骨灰盒存放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底座、支撑柱和加强柱可以设计成一体式结构,这样不仅能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体的强度,也可省去底座、支撑柱和加强柱之间的连接工艺。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海底公墓兼具有人工鱼礁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侧面、第二底座的侧面、支撑柱的侧面上分别开设至少一个贯通空腔,这些贯通空腔即可用于水体的流动和交换,又可为海洋生物提供隐蔽、避敌、栖息、索饵、育苗、产卵、孵化和育肥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鱼类的目的,提高海底空间的利用率。

为了对所述基体实现准确定位,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基体上安装卫星定位器以及为所述卫星定位器提供工作电源的海水发电电池,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确定海底公墓的位置,可有助于逝者亲人在准确的位置进行祭拜。

本实用新型的海底公墓包含多个所述的基体,每一个所述的基体按照设定的地理坐标布放在海底相应的位置处,不仅满足了众多骨灰盒的存放要求,而且方便管理和维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海底公墓,实现了骨灰盒在海底的长久存放,继而减少了墓地对土地和房屋的占用,解决了现有陵园公墓紧缺的问题。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海底公墓中的一个基体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基体在加装有不锈钢钢板后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海底公墓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海底公墓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基体100,每一个基体100用于存放一个骨灰盒。所述基体100主要由底座1、支撑柱3、加强柱4等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底座1可以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20,以在海床上提供稳定的支撑。支撑柱3用于承载骨灰盒,可以竖立安装所述的底座1上,例如可以安装在第一底座10的顶面。在支撑柱3的顶面开设有凹槽31,将骨灰盒放入所述凹槽31中,以实现骨灰盒在基体100中的存放。为了提高支撑柱3在底座1上竖立的稳固性,设计加强柱4连接在所述底座1与支撑柱3之间,优选倾斜安装在第二底座20与支撑柱3之间,同时起到加强整个基体100强度的作用。

通过设计图1所示的基体100,使得骨灰盒在海底的安全存放成为可能,将骨灰盒安置在凹槽31内后,将基体100布放到海底,由此实现了骨灰盒在海底的长久存放,解决了现有方式中安置骨灰盒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基体100的具体结构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基体100中,第一底座10、第二底座20、支撑柱3、加强柱4均可以设计成长方体结构,以方便加工制造。其中,第二底座20的端部可以与第一底座10的其中一个侧面的中间位置垂直连接,以形成T字型的底座构型,继而提高所述基体100在海床上伫立的稳固性。当底座1设计成如图1所示的T字型时,支撑柱3可以安装在第一底座10的顶面的中间部位,且沿第一底座10的顶面向上延伸。加强柱4可以倾斜安装在第二底座20的顶面临近外侧端部的位置与支撑柱3临近顶端的位置之间,以实现对支撑柱3的稳固支撑。

当然,也可以将所述第一底座10、支撑柱3、加强柱4设计成长方体结构,将所述第二底座20设计成V型或者C型结构。将V型结构或者C型结构的第二底座20的两个端部分别与长方形的第一底座10的两侧端部对应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大底座1在海床上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升基座100在海底着床的稳固性。当底座1设计成这种构型时,支撑柱3可以安装在第一底座10的顶面的中间部位,且沿第一底座10的顶面向上延伸。加强柱4可以倾斜安装在第二底座20的顶面中间部位与支撑柱3临近顶端的位置之间,以实现对支撑柱3的稳固支撑。

当然,所述底座1、支撑柱2和加强柱3也可以设计成其他构型,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以上举例。

为了避免骨灰盒因受海水的侵蚀,而缩短其在海底存放的时间,本实施例优选对支撑柱2的顶面凹槽31进行密封,以防止骨灰盒与海水接触。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设计方案,可以采用在支撑柱2的顶面32加装不锈钢钢板5的方式,来实现对凹槽31的密封。为了便于不锈钢钢板5在支撑柱2上的安装固定,本实施例优选将所述不锈钢钢板5设计成L型,如图2所示。将L型不锈钢钢板5的其中一个侧板51覆盖在凹槽31的顶部,通过在支撑柱3的顶面32环绕凹槽31的部位涂抹一圈防水密封胶,以将所述侧板51粘接在支撑柱3的顶面32,实现对所述凹槽31的有效密封。将L型不锈钢钢板5的另外一个侧板52贴合在支撑柱3的其中一个侧面上,通过打入钢钉或者采用粘接的方式实现该侧板52在支撑柱2上的固定。

在将骨灰盒放置到支撑柱3的凹槽31内后,优选在凹槽31内进一步填充沙子,最好将沙子填满凹槽31与骨灰盒之间的全部空隙,在基体100受到海流冲击时,可以防止骨灰盒与凹槽31的内壁产生碰撞,以进一步起到保护骨灰盒的作用。

为了实现对每一个基体100的准确定位,本实施例优选在每一个基体100中内嵌卫星定位器,例如内嵌在加强柱4中,并在基体100的外侧安装海水发电电池,利用海水的动能为电池充电蓄能,通过电池为卫星定位器提供其运行所需的工作电源,进而满足卫星定位器长期不间断运行的用电需求。在对所述基体100进行打捞或者逝者亲人在需要对逝者进行祭拜时,可以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取基体100在海底的地理坐标,从而指导打捞船在准确的位置对基体100进行打捞或者指导逝者亲人在逝者骨灰确切的存放位置进行祭拜。

为了使本实施例的基体100兼具有人工鱼礁的功能,本实施例优选在所述的基体100上开设空腔,一方面可以实现水体的流动和交换,另一方面可以在空腔内进行养殖作业。如图1、图2所示,可以在所述基体100的第一底座10、第二底座20和支撑柱3的侧面开设贯通的空腔6,所述空腔6可以开设一个,也可以开设多个,从而为海洋生物提供隐蔽、避敌、栖息、索饵、育苗、产卵、孵化和育肥的场所。

本实施例的基体在材料选择上可以使用钢筋骨架浇注混泥土、玻璃、陶瓷以及复合材料等多种方式。而根据所述基体的使用材料的不同,既可以采用构件拼接结构,又可以设计成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制,只要所形成的基体100能够满足在海底稳固着床的要求即可。

所述基体100在海底布放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存放的骨灰盒的数量进行确定,以形成海底公墓群。当所述基体100的布放数量为多个时,如图3所示,可以按照提前确定好的地理坐标对每一个基体100进行准确投放,以使基体100整齐地布放在海底,以方便管理人员的管理与维护,同时有利于实现明显的集鱼效果,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