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设输电线路的铁塔,具体的说是一种220kV同塔双回路直接钻越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线路的钻越塔。
背景技术:
近年来,220kV输电线路大都以同塔双回路为主,其杆塔结构主要采用伞型或鼓型结构形式。伞型或鼓型杆塔结构设置有四层横担,包括由上而下的地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下导线横担。由于其杆塔结构塔的塔头尺寸较高,钻越输电线路时往往非常困难。在钻越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线路时,钻越点不易选择,通常只能采用220kV 线路绕行、升高500kV 线路或220kV 双回局部变单回的方式以实现钻越,但是传统的技术方案寻找钻越点本身困难、在改造的过程中涉及到停电、光缆通信等众多问题、施工周期较长,同时增加了运营投资,经济性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塔头低、能够方便钻越500kV 输电线路的220kV 输电线路的新型铁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220kV双层水平耐张钻越塔,包括塔腿以及固定连接于塔腿上方的塔身,所述塔身主要由上曲臂、下曲臂、中导线横担和地线支架组成,所述上曲臂、下曲臂和地线支架的个数为两个,所述中导线横担包括中导线横担Ⅰ和中导线横担Ⅱ,所述两个下曲臂对称固定在塔腿上方,中导线横担Ⅱ两端固定在两个下曲臂的顶端,上曲臂固定在中导线横担Ⅰ两端上方,并且位置与下曲臂顶端对应,地线支架分别固定于中导线横担Ⅰ的两端上方,所述上曲臂、下曲臂和地线支架以塔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中导线横担Ⅰ的两端设置侧横担Ⅰ,中导线横担Ⅱ两端设置侧横担Ⅱ,两个侧横担Ⅰ、两个侧横担Ⅱ、中导线横担Ⅰ和中导线横担Ⅱ的中部分别设置挂置点,挂置点上挂设有跳线串,所述跳线串由一对连接在挂置点的向下的呈八字形双联硬跳线串和连接在八字形双联硬跳线串下端的水平硬跳组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横担Ⅱ的长度比侧横担Ⅰ的长度长1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导线横担Ⅰ中部的挂置点与中导线横担Ⅱ中部的挂置点相对距离为1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地线支架以塔中心呈犄角状对称设置,所述中导线横担Ⅱ与两端的两个侧横担Ⅱ的长度之和等于地线支架的两外端面之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八字形双联硬跳线串是合成绝缘子,每组跳线串与中导线横担连接处的挂置点间距为2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地线支架最高点距离地面为23m,地线支架的两外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6m,两个侧横担Ⅱ之间的距离为16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地线支架和中导线横担Ⅱ的距离与中导线横担Ⅱ和塔腿的距离比值为5: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架设两路220kV输电线路,能够方便钻越500kV输电线路,并且由于横担具有一定的宽度可以作为转角塔使用,并且能满足电气间隙、防雷保护、绝缘配合、电磁环境等方面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塔头高度,而形成的220kV双层水平耐张钻越塔,该钻越塔能够直接钻越呼高为33m及以上的直线塔,不需要对500kV线路进行任何改造,方便施工和运行。由于本实用新型是0-90度转角塔可以优化线路路径,因此钻越点选择非常容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两条曲臂支撑,这种塔架布置更简洁,钢材用量更少;两条曲臂之间的距离(根开)更大,基础力相对更小,基础混凝土及配筋量更少,比传统酒杯型塔架的四腿型式土方开挖量更少,可降低总体的经济指标。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钻越塔的挂置点分为水平双层,并且上层的挂置点的位置与下层挂置点的位置在垂直距离上水平偏移了1m。考虑到了在覆冰地区,上下层相邻导地线之间挂置点的不均匀分布,减少覆冰脱落时,因起风而发生导地线间闪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层水平耐张钻越塔中,中导线横担Ⅱ与两端的两个侧横担Ⅱ的长度等于地线支架的两外端面之间的长度。在双回路或多回路中,地线支架和垂直方向的连线与横担和垂直方向上的夹角为0度,保证了在高压输电线路上保护角越小,使得输电的安全系数越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220kV双层水平耐张钻越塔的八字形双联硬跳线串,与传统的双联硬跳线串相比,缩短了跳线串挂置点至跳线扁担之间的距离,使带电体长度缩短了,有效减小了跳线串的高度,加大了下相跳线对地距离,既满足了电气绝缘间隙要求,也使铁塔呼高进一步降低,从而使钻越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八字形双联硬跳线串是合成绝缘子,合成绝缘子由于心棒是由环氧玻璃纤维制成,其扩张强度为普通钢的1.5倍,是高强磁的3-4倍,轴向拉力特别强,并具有较强的吸振能力,抗震阻尼性能很高,为瓷绝缘子的1/7-1/10。同时,合成绝缘子具有憎水性,下雨时在合成绝缘子的伞形波纹表面不会沾湿形成水膜,而是成水珠状滴落,不易构成导电通道,其污闪电压较高,为同电压等级瓷绝缘子的3倍。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受力安全可靠、进一步降低了塔头和塔身的比例要求,具有更低的塔头与塔身高度、档距中央到地线间距离、地线与相邻导线的水平偏移距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钻越塔的正视图;
图2是图1 的侧视图;
图3是图1 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钻越单回500kV 线路的示意图;
图5是图4 的俯视图;
其中,1、塔腿,2、下曲臂,3、上曲臂,4、中导线横担,4-1、中导线横担Ⅰ,4-2、中导线横担Ⅱ,5、内角侧横担,5-1、侧横担Ⅰ,5-2、侧横担Ⅱ, 7、硬跳,8、八字形双联硬跳线串,9、地线支架,10、220kV 双层水平耐张钻越塔,11、500kV 直线塔,12、500kV 耐张塔,13、500kV 输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220kV双层水平耐张钻越塔,包括两条塔腿1、与塔腿1连接的两条下曲臂2、两条上曲臂3、两组中导线横担4和两个带地线挂置点的地线支架9。上曲臂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中导线横担Ⅰ4-1,下曲臂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中导线横担Ⅱ4-2, 中导线横担Ⅰ4-1和中导线横担Ⅱ4-2相平行,中导线横担Ⅰ4-1的两端分别设置侧横担Ⅰ5-1,中导线横担Ⅱ4-2的两端分别设置侧横担Ⅱ5-2,两条上曲臂3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带地线挂置点的地线支架9。在中导线横担Ⅰ4-1,两个侧横担Ⅰ5-1、两个侧横担Ⅱ5-2、中导线横担Ⅰ4-1和中导线横担Ⅱ4-2的中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挂置点,每一个挂置点上挂设有跳线串,一共六组跳线串。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跳线串由一对连接在挂置点的向下的八字形双联硬跳线串8和连接于八字形双联硬跳线串8的下端的水平硬跳7 组成,每组跳线串与中导线横担4的挂置点间距为2m。比传统的双联硬跳线串缩短了跳线串挂置点至跳线扁担之间的距离,使带电体长度缩短了,有效减小了跳线串的高度,加大了下相跳线对地距离,既满足了电气绝缘间隙要求,也使铁塔呼高进一步降低,从而使钻越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地线支架9最高点距离地面为23m,钻越塔两端的地线支架9的两外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6m,两个侧横担Ⅱ5-2之间的距离为16m;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地线支架9和下层中导线横担4的距离与下层中导线横担4与塔腿1的距离比值为5:6。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受力安全可靠、进一步降低了塔头和塔身的比例要求,具有更低的塔头与塔身高度、档距中央到地线间距离。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塔腿1、下曲臂2、上曲臂3、中导线横担4和地线支架9均为角钢组成的桁架结构,整个钻越塔呈对称的结构。
如图4、图5 所示,在新建220kV同塔双回线路与500kV线路交叉处,在500kV线路两侧各立一基220kV双层水平耐张钻越塔,通过调整钻越塔的呼高、转角度数、对500kV铁塔的距离等参数,即可实现钻越。图4 和图5是以钻越单回500kV线路为例的,该钻越塔同样适用于钻越2回平行的500kV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