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837阅读:1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建筑墙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主体结构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模块化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砌体墙采用砖块和砂浆通过一定的砌筑方法砌筑而成,施工难度大、墙体笨重,表面易受潮、开裂、松动,且不可重复利用。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轻质的组装式墙体结构。可现有的组装式墙体常常存在以下问题,墙体单元安装连接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保温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安装、保温效果好、强度高的模块化建筑墙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化建筑墙体,包括多个墙体单元、用于连接所述墙体单元的连接结构,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和所述外墙板之间夹设有呈空心结构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所述第一铝板和所述第二铝板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第一铝板和所述第二铝板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三铝板,所述第一铝板、所述第二铝板、所述第三铝板围设呈灌浆空间,所述灌浆空间内灌注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中心垂直插设有钢筋条;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预埋在第二铝板内部的第一螺钉、预设在所述内墙板上的第一通孔、呈“T”形第一连接件、第二螺钉,所述第一螺钉横向开设有带螺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插设于所述墙体单元之间,并紧贴所述内墙板,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墙体单元连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第一,在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内都填充有保温材料,可以给墙体的保温效果双重保证,使得保温效果提高;第二,在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之间设置第三铝板,并在其形成的灌浆空间内灌注混凝土、插设钢筋,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墙体的强度;第三,通过预埋在第二铝板内带有第二通孔的第一螺钉、第一连接件、第二螺钉、第二通孔组成的连接结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内墙板上第二通孔的位置快速用第二螺钉穿透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用连接件将墙体单元固定,安装快速且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铝板通过第三螺钉与所述外墙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铝板通过第三螺钉与所述内墙板连接固定。

通过第三螺钉,可以在施工现场快速的完成分别对第一铝板和外墙板固定、第二铝板和内墙板固定,不仅安装快捷,还可以实现重复的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铝板上预设有“L”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三螺钉将所述第三铝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铝板、所述第二铝板连接固定。

将第二连接件预设在第三铝板上,可实现施工现场的快速组装,从而缩短工期。

进一步限定,所述保温材料为酚醛泡沫板。

酚醛泡沫板无毒环保、保温效果优良。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可快速安装、保温效果好、强度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建筑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墙体单元1,内墙板11,外墙板12,第一铝板13,第二铝板14,第三铝板15,第二连接件151,灌浆空间16,混凝土161,钢筋条162,第三螺钉17,第一螺钉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螺钉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模块化建筑墙体,包括多个墙体单元1、用于连接墙体单元1的连接结构,墙体单元1包括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内墙板11和外墙板12之间夹设有呈空心结构的第一铝板13和第二铝板14,第一铝板13和第二铝板14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图示未画出),第一铝板13和第二铝板14之间水平固定有第三铝板15,第一铝板13、第二铝板14、第三铝板15围设呈灌浆空间16,灌浆空间16内灌注有混凝土161,混凝土161中心垂直插设有钢筋条162;连接结构包括预埋在第二铝板14内部的第一螺钉21、预设在内墙板11上的第一通孔(图示未画出)、呈“T”形第一连接件22、第二螺钉23,第一螺钉21横向开设有带螺纹的第二通孔(图示未画出);第一连接件22插设述墙体单元1之间,并紧贴内墙板11,第一连接件22通过第二螺钉21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将墙体单元1连接固定。

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铝板13通过第三螺钉17与外墙板12连接固定,第二铝板14通过第三螺钉17与内墙板11连接固定。

第三铝板15上预设有“L”第二连接件151,第二连接件151通过第三螺钉17将第三铝板15分别与第一铝板13、第二铝板14连接固定。

保温材料为酚醛泡沫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建筑墙体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