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住宅防火排气阀。
背景技术:
在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的进气口需设置防火排气阀,防火排气阀包括具有通孔11’的面板10’以及设于面板10’内侧且与通孔11’连通的导流管20’。目前防火排气阀的固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采用膨胀螺丝或胶塞固定。如图1、图2所示,防火排气阀的面板10’上预留有安装孔12’,在固定时,首先利用冲击钻在水泥排气管道钻固定孔,固定孔与面板10’上的安装孔12’位置对应,然后利用膨胀螺丝穿过安装孔12’并伸入固定孔中进行固定;或者,在固定孔内安装胶塞,再利用螺丝穿过安装孔并伸入胶塞中固定。
由于水泥排气管管道较薄,利用冲击钻钻固定孔时,经常出现将水泥排气管钻破的情况,而且,利用膨胀螺丝在固定时,也容易将固定孔胀破,而利用胶塞与螺钉配合时,胶塞遇火熔化,导致防火排气阀从排气口脱落,失去防火功能,且耗时、耗材、耗电。
二、利用弹簧夹固定。如图3、图4,这种防火排气阀在面板10’内侧对称设置两弹簧夹30’,利用两弹簧夹30’的弹力压住水泥排气管道内壁从而固定防火排气阀。
这种安装方法,其缺点是:一方面,当水泥排气管道较薄时,弹簧夹30’的弹性夹紧力不够,安装不稳固;另一方面,防火性能差,一旦遇到火灾,弹簧夹30’弹性失效,防火排气阀脱落,失去防火功能。
三、利用胶水或浆料将面板10’粘接在水泥排气管道内壁上,即是通过胶水或浆料的固化作用将防火排气阀固定。
这种安装方法,其缺点是:一方面,防火性能差,一旦遇到火灾,粘接处易失效,造成防火排气阀脱落;另一方面,更换维修时,这种固化结构不易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住宅防火排气阀,旨在全面解决现有技术中防火排气阀固定时存在的不稳固、不防火、易破管、耗时、耗材、耗电等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住宅防火排气阀,包括具有通孔的面板以及设于所述面板内侧且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导流管,还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传动组合机构,各所述传动组合机构包括一基座、一钩件、一拉件以及一螺杆,所述钩件上设有一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导流管外壁或所述面板内壁上,所述钩件还设有一第二铰接点与所述拉件的一端铰接,所述拉件的另一端设有螺孔,所述螺杆由所述面板的正面伸入与所述拉件上的螺孔配合旋转带动所述拉件移动,所述钩件通过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转动在所述拉件作用下压住排气管道壁。
可选地,所述基座通过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或铆钉固定于所述导流管外壁或所述面板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钩件向所述排气管道壁抵压的一端为呈一定角度弯折的钩部。
可选地,还包括围合于所述导流管外侧的围合板,所述围合板与所述导流管之间设有间隔,所述围合板上设有水平条状通孔,所述钩件向所述排气管道壁抵压的一端伸出所述水平条状通孔压住所述排气管道壁。
可选地,所述围合板截面呈矩形或圆弧形。
可选地,所述导流管为直通管、弯通管或为弧形板。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由基座、钩件、拉件及螺杆组成的传动组合机构来安装固定防火排气阀,在安装时,旋入螺杆,使钩件的一端压住排气管道壁实现安装固定;在拆卸时,旋出螺杆,使钩件的一端脱离排气管道壁即可,这样,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工人不需携带冲击钻,直接用起子即可完成;而且,传动组合机构采用金属制成,遇火时,不会熔化,且利用传动组合机构的机械作用力将防火排气阀固定,在遇火时机械作用力仍能保持将防火排气阀牢固固定,防火性能好,避免如现有技术中利用弹性、胶塞、粘胶作用而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防火排气阀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图1中防火排气阀的正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防火排气阀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火排气阀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火排气阀的剖切后侧视图;
图7是图5中B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钩件的钩部与较薄的排气管道壁抵接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钩件的钩部与较厚的排气管道壁抵接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火排气阀设置围合板后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具有围合板的防火排气阀剖切后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第二种围合板结构的防火排气阀剖切后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第三种围合板结构的防火排气阀剖切后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弯管状导流管的防火排气阀剖切后的侧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弧形板状导流管的防火排气阀剖切后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另一种弧形板状导流管的防火排气阀剖切后的侧视图;
10’-面板; 11’-通孔; 12’-安装孔;
20’-导流管; 30’-弹簧夹; 10-面板;
11-通孔; 20-导流管; 30-传动组合机构;
31-钩件; 311-第一铰接点; 312-第二铰接点;
313-钩部; 32-拉件; 321-螺孔;
33-螺杆; 34-基座; 40-螺钉;
50-围合板; 51-通道; 60-排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参照图5、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住宅防火排气阀,包括具有通孔11的面板10以及设于面板10内侧且与通孔11连通的导流管20,还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金属传动组合机构30。结合图7,本实施例中,各传动组合机构30包括一基座34、一钩件31、一拉件32以及一螺杆33,钩件31上设有第一铰接点311与基座34铰接,而基座34固定于导流管20外壁上,同时钩件31上还设有第二铰接点312与拉件32的一端铰接,拉件32的另一端设有螺孔321,螺杆33由面板10的正面伸入与螺孔321配合旋入或旋出,螺杆33在旋入或旋出时带动拉件32移动作用于钩件31,钩件31通过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转动在拉件32作用下压住排气管道壁60。
本实施例中,采用由基座34、钩件31、拉件32及螺杆33组成的传动组合机构30来安装固定防火排气阀,在安装时,旋入螺杆33,使钩件31的一端抵压于排气管道60壁上实现安装固定,在拆卸时,旋出螺杆33,使钩件31的一端脱离排气管道60壁即可,这样,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工人不需携带冲击钻,直接用起子即可完成,也避免于排气管道60壁上钻孔而损坏排气管道60;而且,本实施例中,传动组合机构30采用金属制成,遇火时,不会熔化,且利用传动组合机构30的机械作用力将防火排气阀固定,在遇火时机械作用力仍能保持将防火排气阀牢固固定,防火性能好,避免如现有技术中利用胶塞、粘胶、弹性作用固定而防火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座34固定于导流管20外壁上,作为替代方案,基座34也可固定于面板10内壁上。
具体地,由图7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基座34通过螺钉40固定,当然也可以焊接固定或铆钉固定于导流管20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点312位于钩件31的中部且靠近与导流管20外壁铰接点处。将第二铰接点312设置的靠近第一铰接点311处,使得钩件31与排气管道60壁抵压的一端有更大的转动活动空间,从而可用于适应厚度范围更大的排气管道60。
本实施例中,钩件31向排气管道60壁抵压的一端为呈一定角度弯折的钩部313。利用弯折的钩部313,能起到更好的抵压作用力于排气管道60壁。参照图8,当排气管道60壁较薄时,钩部313直接钩设于排气管道60内壁上,这样,通过螺杆33的紧固作用,钩部313能牢固压住排气管道60内壁上。参照图9,当排气管道60壁较厚时,钩部313的边缘抵靠在排气管道60壁的边缘,同时,也利用螺杆33的拉紧作用,压住排气管道60。而且,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传动组合机构30至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这样,两个传动组合机构30同时作用,从而将防火排气阀牢固固定。
参照图10,本实施例,防火排气阀还包括围合于导流管20外侧的围合板50,围合板50与导流管20之间设有间隔,围合板50上设有水平条状通孔(图中未示出),钩件31向排气管道60壁抵压的一端伸出水平条状通孔外,且钩件31向排气管道60壁抵压的一端于水平条状通孔移动。通过设置围合板50,使围合板50与导流管20之间形成拔气通道,对管道系统产生拔气作用,大大提高系统的排风效率。在这种结构改进之下,于围合板50上设置水平条状通孔,使钩件31的一端能顺利伸出而不影响其与排气管道60壁之间的抵压固定。
参照图11至图13,围合板50的结构可以进行改进,可以为平板,也可为倾斜板与直板结合,不管为哪种结构的围合板50,围合板50与导流管20之间均围合形成底部进气口大、顶部出气口小的通道51。通过各通道51进气口、出气口大小比值调节,改变拔气速度,达到降低管道内气体对通孔11处的正压力,甚至产生负压,有利于排风设备进行废气排放,效率大大提高,且节约排风电耗,降低排风噪音,更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中,围合板50可为多种,其截面呈矩形或圆弧形,或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导流管20的形状也可以为多种,其可以如图14所示的弯管状,也可以为图15、图16所示的不同的弧形板状。当然,导流管的形状不限于上述所示几种,其可以为实现导流作用的任何形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