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形高空防护安全网,属于输变电线路工程钢管塔组立施工防护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线路工程多采用钢管式杆塔结构,具有塔高、管径大的特点,线路工程平均塔高在100米以上,钢管的直径范围一般在0.1~1米区间之间;而大跨越塔多在190米以上,管径甚至能够达到1.62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替代改革,特高压电网新时代不断建设大发展,与以往相比组立钢管塔施工高空作业增多,高空落物安全风险增大,以往对小型物品采取放置工具袋中的办法,然而作业人员操作时不能完全确保物体不掉落,地面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伞形高空防护安全网,有效地预防高空作业时的小型物体高空掉落,保护了地面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防护半径相对较大,材质质量过关,安全防护可靠,可重复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伞形高空防护安全网,包括若干个安全网、若干个全网支撑架和锁紧机构;若干个所述安全网以围绕钢管塔的主柱的轴线为基准线沿圆周方向分布,若干个所述安全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所述全网支撑架,所述安全网的侧边均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全网支撑架,所述全网支撑架或所述安全网通过所述锁紧机构固定连接钢管塔的主柱。
优先地,所述安全网的形状为扇形或梯形。
优先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可调节式纤维带、若干个U型闭环和若干个登山扣;所述调节纤维带固定缠绕在钢管塔的主柱上,所述调节纤维带位于所述安全网的下方,若干个所述全网支撑架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一U型闭环,所述可调节式纤维带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配合所述U型闭环的登山扣。
优先地,还包括大抱箍和小抱箍;所述大抱箍横向设置在所述安全网的顶部,所述大抱箍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网顶部两端;所述小抱箍横向设置在所述安全网的底部,所述大抱箍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安全网底部两端。
优先地,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绳索、可调节纤维带、若干个U型闭环;所述可调节纤维带固定缠绕在钢管塔的主柱上,所述可调节纤维带位于所述安全网的上方,若干个所述U型闭环套设在所述可调节式纤维带上,所述绳索的下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所述全网支撑架,所述绳索的上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所述U型闭环。
优先地,还包括若干个圆环、锦纶绳;所述安全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若干个所述圆环,所述圆环通过所述锦纶绳固定缠绕在所述全网支撑架上。
优先地,还包括若干个吊环螺母;所述安全网的两侧边分别等间距地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登山扣,所述全网支撑架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列等间距分布的配合所述登山扣的所述吊环螺母。
优先地,所述安全网的顶部两端和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一所述登山扣。
优先地,所述安全网包括两层结构,上层为密目网,下层为锦纶绳网;所述密目网固定连接所述锦纶绳网,所述密目网和所述锦纶绳网的尺寸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一般设置在钢管塔待组立段的下方,在组立钢管塔时设置伞形安全网,对高空作业时对地面人员可能因高空落物受到伤害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当待组立段装组完毕后,可以松开可调节纤维带将本装置向上移动,对高空人员上下塔位置设置了“活动式移动拉门”是符合现场实际应用操作的,操作简单;可根据管体直径自由调节上下纤维箍环直径尺寸。
(2)本实用新型装置对高空作业人员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结实的安全网结构极大地避免了破损导致跌落地面的可能性;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防护半径相对较大,材质质量过关,安全防护可靠,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固定机构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锁紧机构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安全网与安全网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安全网与安全网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U型闭环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登山扣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吊环螺母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中的含义,1-绳索;2-主柱;3-大抱箍;4-全网支撑架;5-安全网;6-固定机构;7-锁紧机构;8-可调节式纤维带;9-U型闭环;10-登山扣;11-圆环;12-吊环螺母;13-小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伞形高空防护安全网,包括八片安全网5、八个全网支撑架4和锁紧机构7;八片安全网5以围绕钢管塔的主柱2的轴线为基准线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每个安全网5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全网支撑架4,安全网5的侧边均分别固定连接两侧的全网支撑架4,全网支撑架4和安全网5均通过锁紧机构7固定连接钢管塔的主柱2,安全网5与全网支撑架4构成伞形。
如图5所示,安全网5的形状为扇形。
如图3所示,锁紧机构7包括可调节式纤维带8、八个U型闭环9和八个登山扣10;可调节式纤维带8固定缠绕在钢管塔的主柱2上,可调节式纤维带8位于安全网5的下方;八个全网支撑架4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一U型闭环9,可调节式纤维带8上固定设置有八个配合U型闭环9的登山扣10。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大抱箍3和小抱箍13;大抱箍3横向设置在安全网5的顶部,大抱箍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安全网5顶部两端;小抱箍13横向设置在安全网5的底部,大抱箍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安全网5底部两端,大抱箍3和小抱箍13给安全网5提供支撑力,每个小抱箍固定设置有三个登山扣10,用于固定连接可调节式纤维带8。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若干个绳索1、可调节纤维带8、八个U型闭环9;可调节纤维带8固定缠绕在钢管塔的主柱2上,可调节纤维带8位于安全网5的上方,若干个U型闭环9套设在可调节式纤维带8上,绳索1的下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全网支撑架4,绳索1的上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U型闭环9。
绳索1为注塑钢丝绳;全网支撑架4用Φ20镀锌钢管做成,U型闭环9为0.5T小型U型挂环,与全网支撑架4连接用大抱箍、小抱箍材质均为镀锌扁钢。
如图5所示,安全网5的两侧边分别等间距地固定设置有三十三个登山扣10,全网支撑架4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列各三十三个等间距分布的配合登山扣10的吊环螺母12,使得安全网5固定连接在全网支撑架4上,登山扣如图9所示,吊环螺母12如图10所示。
安全网5的顶部两端和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一登山扣10,用于固定连接全网支撑架4的顶部两端和底部两端。
安全网包括两层结构,上层为密目网,下层为锦纶绳网;密目网固定连接锦纶绳网,密目网和锦纶绳网的尺寸相同,两张网缝合在一起,安全网的规格:Φ3,目眼:40×40mm。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伞形高空防护安全网,包括六片安全网5、六个全网支撑架4和锁紧机构7;六片安全网5以围绕钢管塔的主柱2的轴线为基准线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六片安全网5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全网支撑架4,安全网5的侧边均分别固定连接全网支撑架4,全网支撑架4或安全网5通过锁紧机构7固定连接钢管塔的主柱2,安全网5与全网支撑架4构成伞形,如图6所示。
安全网5的形状为扇形或梯形。
锁紧机构7包括可调节式纤维带8、六个U型闭环9和六个登山扣10;可调节式纤维带8固定缠绕在钢管塔的主柱2上,可调节式纤维带8位于安全网5的下方,六个全网支撑架4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一登山扣10,可调节式纤维带8上固定设置有六个配合登山扣10的U型闭环9。
如图7所示,每个安全网5上都设置有大抱箍3和小抱箍13,大抱箍3横向设置在安全网5的顶部,大抱箍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安全网5顶部两端;小抱箍13横向设置在安全网5的底部,大抱箍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安全网5底部两端,每个小抱箍上固定设置有三个登山扣10,用于固定连接可调节式纤维带8上的U型闭环9。
固定机构6包括六个绳索1、可调节纤维带8、六个U型闭环9;可调节纤维带8固定缠绕在钢管塔的主柱2上,可调节纤维带8位于安全网5的上方,六个U型闭环9固定套设在可调节式纤维带8上,绳索1的下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全网支撑架4,绳索1的上端均分别固定连接一U型闭环9,绳索1固定连接U型闭环9。
绳索1为注塑钢丝绳;全网支撑架4用Φ20镀锌钢管做成,U型闭环9为0.5T小型U型挂环,与全网支撑架4连接用大抱箍、小抱箍材质均为镀锌扁钢。
安全网5的顶部两端和底部两端均设置有一登山扣10,用于固定连接全网支撑架4的顶部两端和底部两端。
安全网包括两层结构,上层为密目网,下层为锦纶绳网;密目网固定连接锦纶绳网,密目网和锦纶绳网的尺寸相同,两张网缝合在一起,安全网的规格:Φ3,目眼:40×40mm。
如图7所示,安全网5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三十个圆环11,锦纶绳从上向下依次绕过全网支撑架4穿过相邻安全网5的侧边上的圆环11,圆环11通过锦纶绳固定缠绕在全网支撑架4上,将相邻安全网5和安全网5之间的全网支撑架4固定连接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