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压型钢板现场压制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0583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压型钢板现场压制施工平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压型钢板压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压型钢板现场压制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屋面压型钢板安装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加工厂根据需用单位提供的下料单,在车间内将钢板压制成所需的板型和长度,运至施工现场后,用吊车或其他方式将压型钢板转运至屋面安装位置,进行安装;2)材料供应单位根据需用单位提供的下料单,将钢卷和压板机运至施工现场,在地面上压制成型后,再用吊车或其他方式将压型钢板转运至屋面安装位置,进行安装。但是,这两种方案具有其局限性:第一种方式,适用于材料需用量不大且运输能保证现场施工进度的情况,对于材料需用量大、运输距离较远的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工程成本、影响工期。第二种方式,弥补了第一种方式的缺点,但对于屋面面积较大的情况仍然存在不足。屋面面积较大时,对防水的要求较高,如果屋面采用多张压型钢板搭接,则增加了屋面漏水的可能性,因此希望最大程度的减少屋面压型钢板的搭接。鉴于以上情况,通常希望屋面压型钢板在排水方向采用无缝铺设,这就导致单张压型钢板长度较长,对于大型厂房往往能达到100米。压型钢板较长时,即便采用第二种方式,由地面向屋面转运的时候,压型钢板的变形会比较严重,甚至报废。

鉴于以上两种施工方式的局限性,对于材料需用量大、运输距离长、屋面面积大的情况,屋面压型钢板的安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施工平台,以克服上述施工方法的种种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压型钢板现场压制施工平台,能够现场进行任意长度的屋面压型钢板的压制,并能够及时对屋面压型钢板进行安装且不易变形,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屋面压型钢板现场压制施工平台,包括基架、压瓦机以及钢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由横杆和竖杆相连形成,其整体呈长方体形;所述压瓦机安装于基架顶部,其长度方向与基架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压瓦机两侧的基架上铺设有行走板,在压瓦机两端的基架上铺设有操作板;所述钢卷支架位于基架的一端,在钢卷支架与基架顶部之间设有钢板输送装置,通过该钢板输送装置能够将钢板输送至基架顶部。

进一步地,在压瓦机与基架之间设有数块木垫板,所述木垫板沿基架的长度方向分布,其长度方向与基架的长度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基架的高度=屋面檐口高度-压板机高度,宽度=压板机宽度+两侧行走板宽度,长度=压板机长度+两端操作板长度。

进一步地,在基架顶部的两侧设有护栏,所述护栏的高度大于等于1.2米。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托架、托辊、压辊以及驱动电机,所述托架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压辊和托辊均为多个,并上下对应分布安装于托架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托架的一端,并通过传动带同时带动各托辊同步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整体结构简单,搭建方便、快捷,并且成本低廉。

2、通过将压瓦机设置在基架顶部,然后将钢板输送至基架顶部,通过压瓦机压制成型后直接进行截断并及时使用,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实现任意长度的屋面压型钢板压制;并且,压制完成后及时使用,避免了压型钢板因周转、吊装等造成的变形及损失,从而使压型钢板的质量更好。

3、压型钢板随压随安装,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和材料损耗,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并且钢板输送、压型及安装整个过程所使用的时间大大降低,安装更加快捷,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基架,2—压瓦机,3—钢卷支架,4—行走板,5—操作板,6—钢板输送装置,7—护栏,8—爬梯,9—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屋面压型钢板现场压制施工平台,包括基架1、压瓦机2以及钢卷支架3。所述基架由横杆和竖杆相连形成,其整体呈长方体形;为使基架1整体稳定性更好,在基架1两侧通过定滑轮设置有多道“八字”拉结体系,并能够通过定滑轮调节“八字”拉结体系的预紧度。所述压瓦机2安装于基架1顶部,其长度方向与基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压瓦机2与基架1之间设有数块木垫板,所述木垫板沿基架1的长度方向分布,其长度方向与基架1的长度方向垂直;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压瓦机2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使压瓦机2工作稳定性更好。在压瓦机2两侧的基架1上铺设有行走板4,形成操作人员行走通道;在压瓦机2两端的基架1上铺设有操作板5,形成操作人员操作空间。其中,所述基架1的高度=屋面檐口高度-压板机高度,宽度=压板机宽度+两侧行走板4宽度(1米左右),长度=压板机长度+两端操作板5长度(2米左右);从而使施工操作更加方便。在基架1顶部的两侧设有护栏7,所述护栏7的高度大于等于1.2米;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在基架1的一端或一侧还设有爬梯8,在爬梯8的顶部设置有防坠器;以进一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使用时将该基架1搭设于屋架9的一侧即可。

所述钢卷支架3位于基架1的一端,在钢卷支架3与基架1顶部之间设有钢板输送装置6,通过该钢板输送装置6能够将钢板输送至基架1顶部。所述钢板输送装置6包括支撑架、托架、托辊、压辊以及驱动电机,所述托架安装于支撑架上,其一端与基架顶部相连,另一端与钢卷支架3相连;所述压辊和托辊均为多个,并上下对应分布安装于托架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托架的一端,并通过传动带同时带动各托辊同步转动。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

A、根据屋面檐口高度、压板机外形尺寸确定屋面压型钢板现场压制施工平台搭设高度、宽度、长度。一般情况下,基架的搭设高度=屋面檐口高度-压板机高度,搭设宽度=压板机宽度+两侧操作人员行走通道宽度(通道宽度一般为1米),搭设长度=压板机长度+两端操作空间长度(一般取2米);

B、根据压板机重量、作业人员重量、风荷载等,通过计算确定施工平台立杆横距和纵距、横杆步距、地基承载力等参数。根据以上参数,组织材料进场,包括Φ48.3mm×3.6mm钢管、扣件等;

C、根据计算所需的地基承载力,对搭设区域地基进行处理,使之满足承载力要求,通常采用浇筑100mm厚C20混凝土的方式对地基进行加固;

D、地基处理达到要求后,按计算所得的立杆纵横间距及横杆步距搭设施工平台至搭设高度;其中,每根立杆底部使用10mm厚木板衬垫,横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平台外侧设置剪刀撑,水平方向设置水平剪刀撑(根据搭设高度至少三道),在高度方向上没两步通过连墙件与主体连接,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相关规定;

E、基架顶部两侧立杆高度为作业高度增加至少1.2米,其余立杆高度为作业面高度,加长的1.2米作为防护拉杆使用;

F、为方便作业人员上下,平台一侧设置一部爬梯,爬梯采用50角钢和Φ16圆钢制作,爬梯上下两端固定在平台上。

这样,屋面压型钢板现场压制施工平台就搭设完毕;整体采用常规钢管进行搭设,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易于搭设。压板机置于施工平台上,可根据需要压制任意长度的压型钢板且不易变形;压型钢板随压随安装,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和材料损耗,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