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尤其涉及适用于小型乘用车自动入库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小型乘用车产量及进出口规模较大,因用地紧张,整车及物流厂家配套的仓储车位普遍不足。高存储效率的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国内具备建设条件,未来预期会有多座此类型仓库在国内开工建造。
然而,目前的整车立体仓库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很多操作都需要借助人工来执行,造成仓库运作效率过低,成本过高。如何提升整车立体仓库的自动化程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具备托盘的输送、收集、发放的功能和车辆的停放、输送功能,能自动调转车头,是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包括多个辊子输送机、多个链条输送机、拆/叠盘机、堆垛机、托盘,其中车辆停放在托盘上,托盘通过辊子输送机前后传输,拆/叠盘机位于其中一个辊子输送机上,用于将单个托盘从一堆托盘中取出或者将托盘码放到一堆托盘中,堆垛机用于将托盘和车辆一起堆放到货架上以及将托盘和车辆一起从货架上取出并放入其中一个辊子输送机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的一实施例,部分的辊子输送机具有升降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的一实施例,链条输送机通过自身的升降并与具有升降功能的辊子输送机的协作完成托盘交叉传输,辊子输送机通过升降与拆/叠盘机完成托盘的拆/叠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的一实施例,部分的辊子输送机具有旋转180°的调头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的一实施例,堆垛机将由拆/叠盘机码放的一定数量的托盘堆放到货架上存放。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可以完成车辆入库和出库的自动化输送,车辆的自动调头及托盘的自动化码放、收集和堆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输送路线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托盘输送路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外观结构。请参见图1,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由库前输送系统和货架组成,存车时车辆停放在托盘上,由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输送至货架前端,再由堆垛机将托盘和车辆放至货架上,取车时反向操作。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的结构。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包括八个辊子输送机1~8、两个链条输送机9、10、拆/叠盘机11、堆垛机12、托盘13。车辆14位于其中一个辊子输送机8的托盘13上。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的输送路线。在存车时,由司机将车辆14停放至托盘13上,辊子输送机2将托盘13旋转180°(调头),并输送至辊子输送机3,最后到达辊子输送机4,再由堆垛机12将托盘13和车辆14一起堆放至货架上。反之,在取车时,由堆垛机12将托盘13和车辆14一起取出放至辊子输送机4的位置,经过辊子输送机3和2输送至辊子输送机1的位置,再由司机将车辆14开走。其中辊子输送机1具备升降功能,辊子输送机2具备旋转180°(调头)功能。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的托盘输送路线。当存车时,输送路线先将叠放的托盘在拆/叠盘机11上拆出单个托盘13到辊子输送机7上,依次经过辊子输送机6和5、链条输送机10和9输送至辊子输送机1,然后司机将车辆14驶入托盘13。当取车时输送路线反向操作将留下的托盘13输送至拆/叠盘机11码放起来,当托盘码放一定层数时输送至辊子输送机8,再由堆垛机12将叠放的托盘堆放到货架上存放。其中辊子输送机1通过升降与链条输送机9完成托盘交叉传输,链条输送机10通过升降与辊子输送机5完成托盘交叉传输,辊子输送机7通过升降与拆/叠盘机11完成托盘的拆/叠动作。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系统后,整车自动化立体仓库可以完成车辆入库和出库的自动化输送,车辆的自动调头和托盘的自动化码放、收集和堆存。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