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凝土的立体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481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用于混凝土的立体搅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器。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混凝土的搅拌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品质。高品质的混凝土要求在配制阶段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然而,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多采用电机带动一个转轴转动,通过转轴上的叶片进行搅拌,这样的搅拌难以达到充分搅拌的要求,在搅拌箱内容易出现死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的立体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混凝土的立体搅拌器,包括箱体、固定柱、连接柱、内转轴、搅拌叶、内电机、外电机、外转轴、浆叶片和扰流片;

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多个所述内转轴围绕所述固定柱布置,所述内转轴与所述固定柱平行;所述内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电机;所述内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内转轴的端部连接;所述内电机的壳体通过所述连接柱连接至所述固定柱的端部;所述搅拌叶固定在所述内转轴上;

所述外转轴与所述固定柱相互垂直,所述外转轴水平设置;所述外转轴贯穿所述箱体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柱连接;所述外电机位于所述箱体外并与所述外转轴传动连接;

所述浆叶片固定在所述固定柱的端部,并在所述固定柱的轴线方向上延伸;

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箱体靠近所述固定柱两端的侧壁为所述固定柱端部的转动轨迹相适应的弧形,所述扰流片设置在所述所述箱体靠近所述固定柱两端的侧壁的内表面;所述扰流片与所述浆叶片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材料通过进口被加入箱体内,然后内电机和外电机启动。内电机带动内转轴转动,进而通过内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从而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由于内转轴具有多个,因此能够取得较好的搅拌效果,使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均匀。进一步的,外电机带动外转轴转动,从而通过固定柱带动所有内转轴在竖直平面上来回转动,使搅拌叶的搅拌覆盖更大的范围,有效避免搅拌死角,使得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充分和均匀。另外,在固定柱转动过程中,固定柱两端的浆叶片也能够对混凝土起扰动作用,且浆叶片与扰流片配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的搅动,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搅拌死角,使得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充分和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上开设有多个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通孔。

设置通孔,固定柱在转动过程中,混凝土能够通过通孔,通孔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外周面还设置有多个翅片。

在固定柱的外周面还设置有多个翅片,在固定柱转动过程中,翅片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外周面还设置有螺旋凸起。

在连接柱的外周面还设置有螺旋凸起,在固定柱转动过程中,连接柱也随固定柱转动,从而使螺旋凸起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进而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浆叶片上开设有多个扰流通孔。

在浆叶片上开设有多个扰流通孔,在浆叶片运动过程中,扰流通孔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材料通过进口被加入箱体内,然后内电机和外电机启动。内电机带动内转轴转动,进而通过内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从而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由于内转轴具有多个,因此能够取得较好的搅拌效果,使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均匀。进一步的,外电机带动外转轴转动,从而通过固定柱带动所有内转轴在竖直平面上来回转动,使搅拌叶的搅拌覆盖更大的范围,有效避免搅拌死角,使得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充分和均匀。另外,在固定柱转动过程中,固定柱两端的浆叶片也能够对混凝土起扰动作用,且浆叶片与扰流片配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的搅动,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搅拌死角,使得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充分和均匀。

2.设置通孔,固定柱在转动过程中,混凝土能够通过通孔,通孔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3.在固定柱的外周面还设置有多个翅片,在固定柱转动过程中,翅片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4.在连接柱的外周面还设置有螺旋凸起,在固定柱转动过程中,连接柱也随固定柱转动,从而使螺旋凸起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进而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5.在浆叶片上开设有多个扰流通孔,在浆叶片运动过程中,扰流通孔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0-箱体,11-进口,12-出口,21-固定柱,211-通孔,22-连接柱,23-内转轴,24-搅拌叶,25-内电机,26-外电机,27-外转轴,28-翅片,29-螺旋凸起,31-浆叶片,32-扰流片,33-扰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混凝土的立体搅拌器,包括箱体10、固定柱21、连接柱22、内转轴23、搅拌叶24、内电机25、外电机26、外转轴27、浆叶片31和扰流片32;

所述固定柱21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多个所述内转轴23围绕所述固定柱21布置,所述内转轴23与所述固定柱21平行;所述内转轴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电机25;所述内电机25的输出轴与所述内转轴23的端部连接;所述内电机25的壳体通过所述连接柱22连接至所述固定柱21的端部;所述搅拌叶24固定在所述内转轴23上;

所述外转轴27与所述固定柱21相互垂直,所述外转轴27水平设置;所述外转轴27贯穿所述箱体10的侧面与所述固定柱21连接;所述外电机26位于所述箱体10外并与所述外转轴27传动连接;

所述浆叶片31固定在所述固定柱21的端部,并在所述固定柱21的轴线方向上延伸;

所述箱体10的顶部设置有进口11;所述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出口12;所述箱体10靠近所述固定柱21两端的侧壁为所述固定柱21端部的转动轨迹相适应的弧形,所述扰流片32设置在所述所述箱体10靠近所述固定柱21两端的侧壁的内表面;所述扰流片32与所述浆叶片31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材料通过进口11被加入箱体10内,然后内电机25和外电机26启动。内电机25带动内转轴23转动,进而通过内转轴23带动搅拌叶24转动,从而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由于内转轴23具有多个,因此能够取得较好的搅拌效果,使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均匀。进一步的,外电机26带动外转轴27转动,从而通过固定柱21带动所有内转轴23在竖直平面上来回转动,使搅拌叶24的搅拌覆盖更大的范围,有效避免搅拌死角,使得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充分和均匀。另外,在固定柱21转动过程中,固定柱21两端的浆叶片31也能够对混凝土起扰动作用,且浆叶片31与扰流片32配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的搅动,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搅拌死角,使得混凝土的搅拌更加充分和均匀。

进一步的,参照图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柱21上开设有多个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通孔211。

设置通孔211,固定柱21在转动过程中,混凝土能够通过通孔211,通孔211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进一步的,参照图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柱21的外周面还设置有多个翅片28。

在固定柱21的外周面还设置有多个翅片28,在固定柱21转动过程中,翅片28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进一步的,参照图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柱22的外周面还设置有螺旋凸起29。

在连接柱22的外周面还设置有螺旋凸起29,在固定柱21转动过程中,连接柱22也随固定柱21转动,从而使螺旋凸起29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进而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进一步的,参照图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浆叶片31上开设有多个扰流通孔33。

在浆叶片31上开设有多个扰流通孔33,在浆叶片31运动过程中,扰流通孔33对混凝土的流动起到扰流作用,从而使混凝土能够被更加均匀的搅拌和混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