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033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制砖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制造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制砖机。



背景技术:

制砖机是将沙石、矿渣等粉渣装材料支撑固体砖的机器。根据使用的原料以及成型机理不同,制砖机,可以分为震动成型制砖机、液压成型制砖机和震动液压成型机。

现有制砖机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经过送板、布料、升板、成型、出板过程,在布料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布料。

在上述的升板过程和成型过程中,需要有模具和升板组件的上下移动,这个过程通过油缸驱动完成,油缸驱动后需要通过限位块对模具和升板组件进行止动,再次过程中限位块会与模具和升板组件发生撞击,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制砖机。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制砖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安装有制砖上模,所述机架的下部安装有制砖下模,所述制砖上模与制砖下模之间安装有前送板机、后送板机,所述机架的前端安装有前布料组件、所述机架的后端安装有后布料组件,所述前布料组件与后布料组件之间安装有升板组件,所述升板组件位于所述制砖下模的下方,所述前布料组件的上方设有落料组件,所述制砖上模通过压模导向机构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升板组件通过升板导向组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压模导向机构、升板导向组件均套于导向杆上,所述压模导向机构、升板导向组件上均通过止动连接件安装有止动杆。

所述止动连接件与所述压模导向机构、升板导向组件焊接连接,所述止动连接件与所述止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止动杆垂直放置,所述止动杆的一端安装有永磁铁,另一端安装有止动片,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继电磁铁,所述永磁铁与继电磁铁相互吸引,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导向杆的侧端设有两个继电磁铁,两个继电磁铁呈上下分布,两个继电磁铁之安装有缓冲限位块,

所述缓冲限位块、继电磁铁均安装于机架上。

所述制砖上模包括上模横梁,所述上模横梁的下端安装有上模杆,所述上模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上模杆沿所述上模横梁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上模横梁的上端通过油缸连接件连接有上模油缸,所述上模油缸固定于油缸室中,所述制砖上模与制砖下模闭合时,所述制砖上模嵌入所述制砖下模中,所述上模横梁的上方安装有压模横梁,所述压模横梁通过压模导向机构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压模横梁可以沿上下方向滑动,所述压模横梁与所述上模横梁固定连接,

在所述压模导向机构中,所述止动杆上的止动片位于所述永磁铁的上方,所述缓冲限位块的顶面与所述压模横梁的底面相接触。

所述前送板机包括前送板带,所述前送板带的轴向沿前后方向水平放置,所述前送板带的下方设有前承重支柱、前送板电机,所述前承重支柱为带有气柱的缓冲柱,所述前承重支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前承重支柱沿所述前送板带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前送板电机为带有减速箱的卧式电机。

所述后送板机包括后送板带,所述后送板带的轴向沿前后方向水平放置,所述后送板带的下方设有后承重支柱、后送板电机,所述后承重支柱为带有气柱的缓冲柱,所述后承重支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后承重支柱沿所述后送板带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后送板电机为带有减速箱的卧式电机。

所述前布料组件包括前布料斗,所述前布料斗位于所述落料组件的下方,所述前布料斗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制砖上模的底端,所述前布料斗的下方设有前布料箱,所述前布料箱内安装有前布料油缸,所述前布料油缸的后端连接有前落料棍,所述前布料油缸的下方安装有工程拖链,所述工程拖链的前端呈“C”形结构,所述工程拖链由多个转动连接的塑料杆构成,所述工程拖链的下方设有前落料斗,所述前布料油缸与所述前布料箱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后布料组件包括后布料斗,所述后布料斗固定于机架上,所述后布料斗,所述后布料斗通过布料滑道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后布料斗的一侧安装有后落料斗,所述后落料斗呈“U”形结构,所述机架的上部安装有后布料摆臂,所述后布料摆臂的前端呈“C”形结构,所述布料摆臂的“C”形结构内嵌有布料横梁,所述布料横梁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布料横梁可以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布料摆臂的后端安装有后布料油缸,所述后布料油缸的后端通过布料连杆与所述后布料斗连接,所述布料连杆为由两根转动连接的金属杆构成,所述后布料油缸与布料连杆之间,所述后布料斗与所述布料连杆之间、所述布料连杆与所述机架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升板组件包括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调节柱的顶端通过支板安装有升板油缸,所述升板油缸沿垂直方向放置,所述升板油缸的顶端套有升板法兰片,所述升板油缸位于升板横梁内,所述升板横梁的左右两端通过升板导向组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升板横梁可以沿上下方向滑动,所述升板横梁的内部顶面与所述升板油缸的顶面相接触,

在所述升板导向组件中,所述止动杆上的止动片位于所述永磁铁的下方,所述缓冲限位块的底面与所述压模横梁相接触。

所述落料组件包括落料筒,所述落料筒固定于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落料筒的底端安装有布料筒,所述布料筒与所述落料筒焊接连接,所述布料筒的上部安装有震动组件。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震动模箱,所述震动模箱的底端与所述升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震动模箱的顶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固定于电机支座上,所述震动模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震动模箱分别位于所述升板横梁的左右两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制砖机,其有益效果是:

在模具和升板组件运动末期进行减速,并在限位块处对其进行缓冲,减小撞击损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制砖机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制砖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杆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布料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震动模箱;12、电机支座;13、传动皮带;14、震动电机;15、导向杆;16、止动杆;17、止动连接件;18、永磁铁;19、止动片;110、继电磁铁;111、缓冲限位块;2、制砖上模;21、上模横梁;22、上模杆;23、油缸连接架;24、上模油缸;25、油缸室;26、压模横梁;27、压模导向机构;3、制砖下模;4、前送板机;41、前送板带;42、前承重支柱;43、前送板电机;5、后送板机;51、后送板带;52、后承重支柱;53、后送板电机;6、前布料组件;61、前布料斗;62、前布料箱;63、前布料油缸;64、前落料棍;65、工程拖链;66、前落料斗;67、固定杆;7、后布料组件;71、后布料斗;72、后落料斗;73、后布料摆臂;74、布料横梁;75、后布料油缸;76、布料连杆;77、布料滑道;8、升板组件;81、调节柱;82、支板;83、升板油缸;84、升板法兰片;85、升板横梁;86、升板导向组件;9、落料组件;91、落料筒;92、布料筒;93、震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制砖机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制砖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杆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一种制砖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上部安装有制砖上模2,所述机架1的下部安装有制砖下模3,所述制砖上模2与制砖下模3之间安装有前送板机4、后送板机5,所述机架1的前端安装有前布料组件6、所述机架1的后端安装有后布料组件7,所述前布料组件6与后布料组件7之间安装有升板组件8,所述升板组件8位于所述制砖下模3的下方,所述前布料组件6的上方设有落料组件9,所述制砖上模2通过压模导向机构27与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升板组件8通过升板导向组件86与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压模导向机构27、升板导向组件86均套于导向杆15上,所述压模导向机构27、升板导向组件86上均通过止动连接件17安装有止动杆16。

所述止动连接件17与所述压模导向机构27、升板导向组件86焊接连接,所述止动连接件17与所述止动杆16转动连接,所述止动杆16垂直放置,所述止动杆16的一端安装有永磁铁18,另一端安装有止动片19,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继电磁铁110,所述永磁铁18与继电磁铁110相互吸引,所述导向杆15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导向杆15的侧端设有两个继电磁铁110,两个继电磁铁110呈上下分布,两个继电磁铁110之安装有缓冲限位块111,

所述缓冲限位块111、继电磁铁110均安装于机架1上。

所述制砖上模2包括上模横梁21,所述上模横梁21的下端安装有上模杆22,所述上模杆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上模杆22沿所述上模横梁21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上模横梁21的上端通过油缸连接件23连接有上模油缸24,所述上模油缸24固定于油缸室25中,所述制砖上模2与制砖下模3闭合时,所述制砖上模2嵌入所述制砖下模3中,所述上模横梁21的上方安装有压模横梁26,所述压模横梁26通过压模导向机构27与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压模横梁26可以沿上下方向滑动,所述压模横梁26与所述上模横梁21固定连接,

在所述压模导向机构27中,所述止动杆16上的止动片19位于所述永磁铁18的上方,所述缓冲限位块111的顶面与所述压模横梁26的底面相接触。

所述前送板机4包括前送板带41,所述前送板带41的轴向沿前后方向水平放置,所述前送板带41的下方设有前承重支柱42、前送板电机43,所述前承重支柱42为带有气柱的缓冲柱,所述前承重支柱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前承重支柱42沿所述前送板带41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前送板电机43为带有减速箱的卧式电机。

所述后送板机5包括后送板带51,所述后送板带51的轴向沿前后方向水平放置,所述后送板带51的下方设有后承重支柱52、后送板电机53,所述后承重支柱52为带有气柱的缓冲柱,所述后承重支柱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后承重支柱52沿所述后送板带51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后送板电机53为带有减速箱的卧式电机。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布料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前布料组件6包括前布料斗61,所述前布料斗61位于所述落料组件9的下方,所述前布料斗61的后端固定于所述制砖上模2的底端,所述前布料斗61的下方设有前布料箱62,所述前布料箱62内安装有前布料油缸63,所述前布料油缸63的后端连接有前落料棍64,所述前布料油缸63的下方安装有工程拖链65,所述工程拖链65的前端呈“C”形结构,所述工程拖链65由多个转动连接的塑料杆构成,所述工程拖链65的下方设有前落料斗66,所述前布料油缸63与所述前布料箱62之间通过固定杆67固定连接。

所述后布料组件7包括后布料斗71,所述后布料斗71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后布料斗71,所述后布料斗71通过布料滑道77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后布料斗71的一侧安装有后落料斗72,所述后落料斗72呈“U”形结构,所述机架1的上部安装有后布料摆臂73,所述后布料摆臂73的前端呈“C”形结构,所述布料摆臂73的“C”形结构内嵌有布料横梁74,所述布料横梁74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布料横梁74可以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布料摆臂73的后端安装有后布料油缸75,所述后布料油缸75的后端通过布料连杆76与所述后布料斗71连接,所述布料连杆76为由两根转动连接的金属杆构成,所述后布料油缸75与布料连杆76之间,所述后布料斗71与所述布料连杆76之间、所述布料连杆76与所述机架1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升板组件8包括调节柱81,所述调节柱8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调节柱81的顶端通过支板82安装有升板油缸83,所述升板油缸83沿垂直方向放置,所述升板油缸83的顶端套有升板法兰片84,所述升板油缸83位于升板横梁85内,所述升板横梁85的左右两端通过升板导向组件86与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升板横梁85可以沿上下方向滑动,所述升板横梁85的内部顶面与所述升板油缸83的顶面相接触,

在所述升板导向组件86中,所述止动杆16上的止动片19位于所述永磁铁18的下方,所述缓冲限位块111的底面与所述压模横梁85相接触。

所述落料组件9包括落料筒91,所述落料筒91固定于所述机架1的顶端,所述落料筒91的底端安装有布料筒92,所述布料筒92与所述落料筒91焊接连接,所述布料筒92的上部安装有震动组件93。

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震动模箱11,所述震动模箱11的底端与所述升板横梁85固定连接,所述震动模箱11的顶端通过传动皮带13连接有震动电机14,所述震动电机14固定于电机支座12上,所述震动模箱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震动模箱11分别位于所述升板横梁85的左右两端。

生产时,将成型料板放置在前送板组件4上,经前送板带41传送到所述升板组件8的上方,再次过程中,用于制砖的原料从落料组件9中经过前布料组件6落入成型料板中,启动升板油缸83将成型料板向上推举,然后所述上模油缸24推动上模杆22向下移动,插入所述成型料板中的物料当中,并通过所述压模横梁26压紧,并通过所述震动模箱11震动成型,如果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料或者需要通过两种原料混合落料,则可以通过所述后布料组件7实现。

上述过程中,当升板油缸83驱动升板横梁85向上移动时,所述升板导向组件86保证其运动方向垂直,所述止动杆16会随之一起向上运动,所述永磁铁18会铸件接近继电磁铁110,此时继电磁铁110通电,二者相互吸引,所述止动杆16会绕着止动连接杆17转动,所述止动片19与导向杆15相接触,产生止动阻力。

当升板横梁85运动到指定位置时,所述缓冲限位块111使所述升板横梁85停止运动,再次过程中,逐步使其停止,防止碰撞,成型步骤过程中,继电磁铁110断电,成型步骤完成后,所述升板油缸83带动升板横梁85复位,完成生产步骤。

位于所述压模导向机构27上的止动杆16通过相同的原理防止所述压模横梁26与缓冲限位块111碰撞,延长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