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通用连接模板的组拼式模板和一种定尺通用孔边框及一种通用孔边框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任务繁重。而组拼式铝、钢模板能够实现更好的成型效果,正越来越多地被推广应用,成为建筑模板的趋势和方向。但组拼式模板由于其工厂预加工、材料成本高的原因,周转次数需要数倍于传统模板,故标准尺寸板块的占比直接决定了最终应用成本。
通常组拼式定型模板边框开孔孔距为5cm或10cm,两块模板在连接时只能对孔连接,如配模时结构实体存在非5倍数的结构尺寸,则该位置在配模时就需要针对该尺寸做特殊模板,降低了模板的通用性,而特殊模板由于开孔特殊无法周转,且安装时往往需区分正反,降低了模板的通用性和使用率,从而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通用连接模板的组拼式模板和一种定尺通用孔边框及一种通用孔边框冲孔模具,解决组拼式模板在特殊部位处板块之间连接不对孔问题,将标准尺寸板块占比最大化,减少特殊板数量,降低组拼模板的造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通用连接模板的组拼式模板,该组拼式模板包括多个单元模板,各单元模板均具有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边框,所述边框上开设有连接孔,各单元模板通过连接孔对孔连接;所述单元模板中有至少一个通用连接模板,所述通用连接模板的边框上的连接孔包括圆孔和腰型孔,圆孔与腰型孔间隔设置且其圆心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腰型孔的宽度等于所述圆孔的直径,腰型孔的两半圆孔圆心间距为10mm,腰型孔两半圆孔的圆心分别具其相邻的圆孔的圆心距离均为30mm,所述圆孔与所述腰型孔构成可连接孔距为30-30-10-30-30-10的连接孔序列。
优选的,所述底板为钢模板或铝模板。
一种定尺通用孔边框,边框上开设有上述的圆孔和腰型孔,根据通用连接模板的长度从该定尺通用孔边框上截取通用模板边框。
优选的,该定尺通用孔边框长度为1200mm。
优选的,该定尺通用孔边框长度为2400mm。
一种通用孔边框冲孔模具,冲孔凸模包括圆孔凸模和腰型孔凸模,所述圆孔凸模和腰型孔凸模对应于前面所述的圆孔和腰型孔,即构成连接孔距为30-30-10-30-30-10的连接孔序列的圆孔和腰型孔,所述冲孔凹模与冲孔凸模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通用连接模板的组拼式模板和一种定尺通用孔边框及一种通用孔边框冲孔模具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的常规边框开孔方式即孔距为50mm或100mm相比,使用具有通用孔边框的通用模板可以解决组拼式模板在特殊部位处板块之间连接不对孔问题,从而将标准尺寸板块占比最大化,减少了特殊板数量,降低了组拼模板的造价,同时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加工定尺通用孔边框,根据通用模板的尺寸由定尺通用孔边框切割,组成的板块与常规板块实现连接,高效利用,实现通用孔板块与常规板块的无缝连接。解决了因为结构实体尺寸非整模数、结构升降板及小尺寸构件等原因导致的非标板的生产及无法周转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拼式模板各模板连接示意图;
图2是通用连接模板连接孔的示意图;
图3是通用连接模板使用时的一种连接形式;
图4是通用连接模板使用时的第二种连接形式;
图5是通用连接模板使用时的第三种连接形式;
图6是通用连接模板使用时的第四种连接形式;
图7是通用连接模板使用时的第五种连接形式;
图8是定尺通用孔边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具有通用连接模板的组拼式模板,该组拼式模板包括多个单元模板,各单元模板均具有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边框,所述边框上开设有连接孔,各单元模板通过连接孔对孔连接;其中所述底板为钢模板或铝模板。
所述单元模板中有至少一个通用连接模板,所述通用连接模板的边框上的连接孔包括圆孔和腰型孔,圆孔与腰型孔间隔设置且其圆心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腰型孔的宽度等于所述圆孔的直径,腰型孔的两半圆孔圆心间距为10mm,腰型孔两半圆孔的圆心分别具其相邻的圆孔的圆心距离均为30mm,所述圆孔与所述腰型孔构成可连接孔距为30-30-10-30-30-10的连接孔序列。
一种定尺通用孔边框,边框上开设有上述的圆孔和腰型孔,根据通用连接模板的长度从该定尺通用孔边框上截取通用模板边框。该定尺通用孔边框长度为1.2m或2.4m,待模板加工时根据需求进行任意切割。
一种通用孔边框冲孔模具,冲孔凸模包括圆孔凸模和腰型孔凸模,所述圆孔凸模和腰型孔凸模对应于前面所述的圆孔和腰型孔,即构成连接孔距为30-30-10-30-30-10的连接孔序列的圆孔和腰型孔,所述冲孔凹模与冲孔凸模相对应。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