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及楼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8520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楼板及楼层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楼板及楼层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制作。这种楼板坚固,耐久,刚度大,强度高,防火性能好,当前应用比较普遍。按施工方法可以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两大类。在楼板与墙体结构的装配后,因为装配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使得施工完成后,楼板与墙体结构的结合稳定性差,且防渗性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防渗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防渗性的楼层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楼板,包括楼板本体,楼板本体的侧面端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嵌入到与楼板结合的纵向筋中。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凸起在侧面端部的位置为以下位置的一种:

所述凸起位于侧面端部的下半部分;

所述凸起位于侧面端部的上半部分;以及

所述凸起位于侧面端部的中部。

即凸起的位置在侧面端部的上、中、下三部分则一而布置。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凸起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侧面端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隔。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凸起位于所述侧面端部的下半部分,且从侧面端部的底部边缘开始延伸到中部。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凸起位于所述侧面端部的上半部分,且从侧面端部的顶部边缘开始延伸到中部。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凸起位于侧面端部的中部,且凸起的两侧为斜面,所述斜面自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远离凸起主体的方向倾斜。

可选地或优选地,上半部分的凸起为上凸起,下半部分的凸起为下凸起,上凸起的下侧面和下凸起的上侧面均为斜面,且两个斜面自各自所属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可选地或优选地,凸起嵌入纵向筋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向凸起和纵向筋之间灌浆的缝隙。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纵向筋为外墙边缘构件区、预制外墙体区、阳台非洞口区、外墙洞口区、内墙边缘构件区或预制内墙体区的纵向筋。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层结构,包括楼板和纵向筋,所述楼板的侧面端部设置有嵌入纵向筋的凸起,在楼板和纵向筋的侧面端部之间留有用于灌浆的缝隙。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纵向筋外侧还依次设有保温层和外叶混凝土墙体。

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缝隙的宽度为5-2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板,包括楼板本体,楼板本体的侧面端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可嵌入到与楼板结合的纵向筋中;所述凸起位于侧面端部的下半部分或上半部分。由于采用了凸起结构,使得楼板侧面端部与纵向筋的结合面形成曲折的结构,增大了结合面积,提高了结合强度,此外由于在结合面处形成了曲折的缝隙,如果楼板上方渗水,不容易渗透,提高了防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六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七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八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九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一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二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三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十四所提供的楼板及楼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楼板;2-纵向筋;3-凸起;4-缝隙;5-保温层;6-外叶混凝土墙体;7-连梁拉筋;8-连梁箍筋;9-凸起;91-上凸起;92-下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的是外墙边缘构件区的楼板及楼板结构,楼板结构由楼板1和与楼板1结合的侧面墙体结构组成,墙体结构包括纵向筋2。楼板1的侧面端部具有凸起3,凸起3的位置在侧面端部的上半部分,此处的侧面指的是楼板1的厚度所形成的面,是相对于楼板1表面而言的。此处的“上”“下”指的是与楼板1板面垂直的方向为基准的上和下,也就是附图中上和下。具体地,凸起3可以是从楼板1侧面端部的上缘开始,以均匀的厚度延伸到侧面端部的中部位置。楼板1利用其凸起部分嵌入到纵向筋2中,以形成弯折的结合面,这样增大了结合面积,使得结合强度提高,提高了楼板装配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这种弯折面结构相当于增加了楼板1和纵向筋2配合处缝隙的曲折度,使得泄漏的水难以流入缝隙中。

在将楼板1和纵向筋装2配时,两者并不是直接紧贴在一起,而是在配合面处留有一个供灌浆的缝隙4。这样通过将砂浆灌入缝隙4并封堵,可以实现两者的牢固结合。缝隙4的宽度为5-20mm。优选为10mm。10mm的间隔保证凸起能够足够多的嵌入纵向筋2中,同时保证了灌浆时的流畅性。

鉴于本实施例中的楼板结构应用在外墙边缘构件区,因此,在纵向筋2的外侧还依次设置有保温层5和外叶混凝土墙体6。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楼板和楼板结构在预制外墙体区(非边缘构件区)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只不过其纵向筋2为墙体纵筋而非边缘构件纵筋。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楼板和楼板结构在阳台非洞口区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区别在于,楼板1的数量为两块,图3中左边一块为阳台一侧的楼板,右边的楼板为室内一侧的楼板,阳台一侧的楼板是通过外叶混凝土墙体6和保温层5嵌入纵向筋2的。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楼板和楼板结构在外墙洞口区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纵向筋2的中部捆绑有连梁拉筋7,以将纵向筋2紧固,在纵向筋2的底部还绑扎有连梁箍筋8,这样在楼板1与纵向筋2结合灌浆封堵时,连梁拉筋和箍筋也可以分散一部分的形变产生的应力。

实施例五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楼板和楼板结构在内墙边缘构件区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第一,由于处在内墙部分,不需要保温层和外叶混凝土墙体。

第二,楼板1为两块,分别位于纵向筋2(边缘构件纵向筋)的两侧。楼板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六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楼板和楼板结构在预制内墙体区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纵向筋2为内墙体纵向筋。

实施例七

请参考图7,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都是用于外墙边缘构件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的凸起9位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半部分,具体是从楼板1侧面端部的下缘开始,以均匀的厚度延伸到侧面端部的中部位置。

实施例八

请参考图8,实施例八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都是用于预制外墙体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的凸起9位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半部分,具体是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缘开始,以均匀的厚度延伸到侧面端部的中部位置。

实施例九

请参考图9,实施例九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都是用于阳台非洞口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的凸起9位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半部分,具体是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缘开始,以均匀的厚度延伸到侧面端部的中部位置。

实施例十

请参考图10,实施例十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都是用于外墙洞口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的凸起9位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半部分,具体是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缘开始,以均匀的厚度延伸到侧面端部的中部位置。

实施例十一

请参考图11,实施例十一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都是用于内墙边缘构件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的凸起9位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半部分,具体是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缘开始,以均匀的厚度延伸到侧面端部的中部位置。

实施例十二

请参考图12,实施例十二与实施例六基本相同,都是用于预制内墙体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的凸起9位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半部分,具体是从楼板侧面端部的下缘开始,以均匀的厚度延伸到侧面端部的中部位置。

实施例十三

请参考图13,实施例十三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都是用于外墙边缘构件区,区别仅在于:凸起9位于楼板1侧面的中部,具体是正中间的位置,在凸起9的两侧与楼板1本体的侧面两端留有一定的距离。凸起9上下两侧的侧面为斜面,该斜面自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远离凸起主体的方向倾斜,即凸起9的斜面朝向楼板1侧面的上下两端倾斜。斜面的作用之一是形成楼板1插入纵向筋的导向面,方便装配时对准。另一个作用是在砂浆灌浆时作为导流面。此外,凸起设置在中部的好处还在于楼板与纵向筋结合是端部的受力更为对称。

实施例十四

请参考图14,实施例十四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都是用于预制外墙体区,区别仅在于:凸起9位于楼板1侧面的中部,具体是正中间的位置,在凸起9的两侧与楼板1本体的侧面两端留有一定的距离。凸起9上下两侧的侧面为斜面,该斜面自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远离凸起主体的方向倾斜,即凸起9的斜面朝向楼板1侧面的上下两端倾斜。

实施例十五

请参考图15,实施例十五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都是用于阳台非洞口区,区别仅在于:凸起9位于楼板1侧面的中部,具体是正中间的位置,在凸起9的两侧与楼板1本体的侧面两端留有一定的距离。凸起9上下两侧的侧面为斜面,该斜面自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远离凸起主体的方向倾斜,即凸起9的斜面朝向楼板1侧面的上下两端倾斜。

实施例十六

请参考图16,实施例十六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都是用于外墙洞口区,区别仅在于:凸起9位于楼板1侧面的中部,具体是正中间的位置,在凸起9的两侧与楼板1本体的侧面两端留有一定的距离。凸起9上下两侧的侧面为斜面,该斜面自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远离凸起主体的方向倾斜,即凸起9的斜面朝向楼板1侧面的上下两端倾斜。

实施例十七

请参考图17,实施例十七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都是用于内墙边缘构件区,区别仅在于:凸起9位于楼板1侧面的中部,具体是正中间的位置,在凸起9的两侧与楼板1本体的侧面两端留有一定的距离。凸起9上下两侧的侧面为斜面,该斜面自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远离凸起主体的方向倾斜,即凸起9的斜面朝向楼板1侧面的上下两端倾斜。

实施例十八

请参考图18,实施例十八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六基本相同,都是用于预制内墙体区。区别仅在于:凸起9位于楼板1侧面的中部,具体是正中间的位置,在凸起9的两侧与楼板1本体的侧面两端留有一定的距离。凸起9上下两侧的侧面为斜面,该斜面自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远离凸起主体的方向倾斜,即凸起9的斜面朝向楼板1侧面的上下两端倾斜。

实施例十九

请参考图19,实施例十九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都是用于外墙边缘构件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侧面端部的凸起数量为两个,被构造在侧面上端的为上凸起91,被构造在侧面下端的为下凸起92。上凸起91和下凸起92之间留有间隔。两个凸起的厚度均匀且相同,共同嵌入到纵向筋中。与实施例一的单一凸起比,双凸起的结合强度更高。上凸起91的下侧面和下凸起92的上侧面均为斜面,且两个斜面自各自所属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斜面一方面可以在装配时起到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向缝隙灌浆时起到导流的作用。

实施例二十

请参考图20,实施例二十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都是用于预制外墙体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侧面端部的凸起数量为两个,被构造在侧面上端的为上凸起91,被构造在侧面下端的为下凸起92。上凸起91和下凸起92之间留有间隔。两个凸起的厚度均匀且相同,共同嵌入到纵向筋中。与实施例一的单一凸起比,双凸起的结合强度更高。上凸起91的下侧面和下凸起92的上侧面均为斜面,且两个斜面自各自所属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实施例二十一

请参考图21,实施例二十一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都是用于阳台非洞口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侧面端部的凸起数量为两个,被构造在侧面上端的为上凸起91,被构造在侧面下端的为下凸起92。上凸起91和下凸起92之间留有间隔。两个凸起的厚度均匀且相同,共同嵌入到纵向筋中。与实施例一的单一凸起比,双凸起的结合强度更高。上凸起91的下侧面和下凸起92的上侧面均为斜面,且两个斜面自各自所属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实施例二十二

请参考图22,实施例二十二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都是用于外墙洞口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侧面端部的凸起数量为两个,被构造在侧面上端的为上凸起91,被构造在侧面下端的为下凸起92。上凸起91和下凸起92之间留有间隔。两个凸起的厚度均匀且相同,共同嵌入到纵向筋中。与实施例一的单一凸起比,双凸起的结合强度更高。上凸起91的下侧面和下凸起92的上侧面均为斜面,且两个斜面自各自所属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实施例二十三

请参考图23,实施例二十三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都是用于内墙边缘构件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侧面端部的凸起数量为两个,被构造在侧面上端的为上凸起91,被构造在侧面下端的为下凸起92。上凸起91和下凸起92之间留有间隔。两个凸起的厚度均匀且相同,共同嵌入到纵向筋中。与实施例一的单一凸起比,双凸起的结合强度更高。上凸起91的下侧面和下凸起92的上侧面均为斜面,且两个斜面自各自所属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实施例二十四

请参考图24,实施例二十四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与实施例六基本相同,都是用于预制内墙体区。区别仅在于:楼板1侧面端部的凸起数量为两个,被构造在侧面上端的为上凸起91,被构造在侧面下端的为下凸起92。上凸起91和下凸起92之间留有间隔。两个凸起的厚度均匀且相同,共同嵌入到纵向筋中。与实施例一的单一凸起比,双凸起的结合强度更高。上凸起91的下侧面和下凸起92的上侧面均为斜面,且两个斜面自各自所属凸起的端部至根部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

以上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十四基于相同的构思,在各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避免重复,只描述了区别,然而根据说明书附图及每个实施例所引用的实施例的描述,可以得知其相同部分的具体结构及可能实现的方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楼板及楼层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