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板模固定套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柱体的施工流程,通常先在钢骨四周以固定装置将具有一定宽度的板模固定在钢骨外侧,完成一供混凝土注入的空间后,再灌注混凝土而完成。
然而,由于装设板模必须通过固定装置来固接板模,而固定装置必须先以焊接方式将螺帽固设于钢骨上,因该固定装置与钢骨的焊接型态采用点焊完成,承载力及牢固性相对变低,极易受混凝土的冲击力和推挤力而产生断裂或移位,进而使板模的定位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板模固定套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板模固定套架,用以固定连接板模与钢骨剪力钉,包括:一套架,包括一垂直板及水平板和垂设于水平板下缘的固接部;该垂直板底缘开设有垂直的架槽,水平板内侧端开设有穿孔,且使架槽与穿孔互为连通,用以将套架架设于钢骨剪力钉上而连接;水平板下缘垂直向固设的固接部,于轴向另开设一螺孔;以及一螺杆,其一端螺固于上述水平板固接部的螺孔,另一端穿设过板模并以螺帽锁固一固定片。
该套架的垂直板架槽上缘形体设为相同剪力钉的圆弧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并可使板模快速稳固的设置于钢骨四周,以提升板模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完成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柱体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板模固定套架包括一套架1及自套架一端固接延伸的螺杆2;该套架1具有垂直板10及水平板11,由垂直板10底端开设一供钢骨剪力钉3的杆身30容合的架槽100,架槽100顶端与剪力钉3的杆身30同为相符的弧形结构101,水平板11内侧开设一供钢骨剪力钉3的杆头31通过的穿孔110,且使架槽100与穿孔110互为连通;水平板11前端下缘形成一固接部111,该固接部111设有一螺孔112,用以将螺杆2与套架1活动接合成一体;螺杆2凸出的螺牙段,可供板模穿设后,再分别套置固定片及一螺帽,作为迫紧固设板模的用途。
组装时,参阅图3和图4所示,将套架1以垂直板10的架槽100,直接朝钢骨4的剪力钉3套固,该剪力钉3的杆头31由水平板11的穿孔110穿过,剪力钉3的杆身30容合在垂直板10的架槽100内,使套架1架设在剪力钉3前端,完成固设连接的型态;该套架1另一端由固接部111固接前伸的螺杆2,直接穿过板模6,经套设一固定片5后,利用螺帽50直接迫紧该固定片5贴合于板模6而拉紧板模6,即使一板模6经由本固定套架而与钢骨4的剪力钉3固定连接,参阅图4、图5所示。
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套架1的固接方式,分别在钢骨4四个面完成板模6的固设,使钢骨4外围以板模6形成一供混凝土灌注的空间7,并以套架1作为咬合混凝土的效果,提升板模组装效率。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防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