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墙体结构、墙体以及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86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态墙体结构、墙体以及建筑。



背景技术:

现今,建筑外墙主要是以红砖、水泥砂砖以及空心砌块为主,然而,通过上述砖块来制作墙体需要借助大量的水泥、砂子等配料,才可完成砌筑,其砌筑人工成本高、施工困难,且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污染了施工环境,且需要开采大量的矿石来生产砌筑墙体的水泥,破坏了自然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墙体结构,其包括连接杆和多个基体,通过多个基体的斜壁贴合连接,构成矩形墙砖,多个矩形墙砖套设于连接杆上。其避免使用水泥砌筑,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其具有上述生态墙体结构的特点,降低了人工成本,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其具有上述生态墙体结构的特点,降低了人工成本,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态墙体结构,其包括连接杆和多个基体。基体包括斜壁、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的尺寸相同。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的一端相互垂直连接,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的另一端分别与斜壁的两端连接。斜壁、第一支撑壁以及第二支撑壁限定减重空间。第一支撑壁的端面开设有垂直于第一支撑壁的第一连接通孔,第一连接通孔连通减重空间。斜壁开设有第二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连通减重空间。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同轴。两个基体的斜壁贴合连接构成矩形墙砖,连接杆通过贯穿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将若干矩形墙砖连接。

发明人发现:现今,建筑外墙主要是以红砖、水泥砂砖以及空心砌块为主,然而,通过上述砖块来制作墙体需要借助大量的水泥、砂子等配料,才可完成砌筑,其砌筑人工成本高、施工困难,且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污染了施工环境,且需要开采大量的矿石来生产砌筑墙体的水泥,破坏了自然环境。

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生态墙体结构,其包括连接杆和多个基体,基体包括斜壁、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斜壁、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构成一个具有直角等腰三角形的截面的块体。两个基体的斜壁贴合连接从而构成了矩形墙砖。通过连接杆贯穿同轴的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将多个矩形墙砖连接。其在构成墙体的过程中不需要水泥的砌筑,且通过连接杆贯穿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的方式连接,节约了人力成本,保护了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第一连接通孔包括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平行开设于第一支撑壁的端面的长度方向上的对称中线处。第二连接通孔包括两个第二子连接通孔,两个连接通孔与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同轴地开设于斜壁上。

两个第一连接杆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和第二自连接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连接杆的杆体周面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与杆体螺纹配合的固定基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支撑壁与第二支撑壁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支撑壁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凸体,连接凸体靠近斜壁。第一支撑壁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凹槽,连接凹槽靠近第二支撑壁。两个基体通过其中一个基体的连接凸体和另一个基体的连接凹槽可拆卸地连接。多个矩形墙砖通过多个连接凸体和多个连接凹槽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减重空间填充有隔音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支撑壁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

一种墙体,其包括若干上述任意一项的生态墙体结构,连接杆通过贯穿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将若干矩形墙砖连接构成墙板。若干墙板依次连接构成墙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支撑壁的外表面设置有墙板连接凸体,墙板连接凸体靠近斜壁。第二支撑壁的外表面开设有墙体连接凹槽,墙体连接凹槽靠近第一支撑壁。若干墙板中的第二支撑壁的墙板连接凸体与相邻的墙板中的第二支撑壁的墙板连接凹槽可拆卸地连接。

一种建筑,其具有上述的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态墙体结构,其包括连接杆和多个基体,通过多个基体的斜壁贴合连接,构成矩形墙砖,多个矩形墙砖套设于连接杆上。其避免使用水泥砌筑,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体,其具有上述生态墙体结构的特点,降低了人工成本,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其具有上述生态墙体结构的特点,降低了人工成本,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生态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生态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生态墙体结构;20-墙体;21-墙板;30-墙体;31-墙板;40-生态墙体结构;41-墙板连接凸体;42-墙板连接凹槽;50-建筑;60-固定基体;90-矩形墙砖;110-第一连接杆;111-第二连接杆;120-基体;121-第一支撑壁;122-第二支撑壁;123-斜壁;124-减重空间;130-连接凸体;131-连接凹槽;140-加强筋;1111-外螺纹;1211-第一子连接通孔;1231-第二子连接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态墙体结构10的具体结构。

生态墙体结构10用于替代现今建筑外墙所需的红砖、水泥砖或者空心砌块。

如图1所示。生态墙体结构10包括第一连接杆110、第二连接杆111和多个基体120。

相邻的两个基体120构成矩形墙砖90。

多个生态墙体结构10组合构成建筑外墙。

进一步的,如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体120的结构示意图。

基体120包括第一支撑壁121、第二支撑壁122以及斜壁123。

其中第一支撑壁121与第二支撑壁122的尺寸相同。

第一支撑壁121与第二支撑壁122的一端相互垂直连接,第一支撑壁121与第二支撑壁122的另一端分别与斜壁123的两端连接。

第一支撑壁121、第二支撑壁122以及斜壁123构成一个截面呈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块体。

第一支撑壁121、第二支撑壁122以及斜壁123限定减重空间124。

第一支撑壁121的端面开设有垂直于第一支撑壁121的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1211,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1211平行开设于第一支撑壁121的端面的长度方向上的对称中线处。第一子连接通孔1211连通减重空间124。

斜壁123开设有两个第二子连接通孔1231。第二子连接通孔1231连通减重空间124。两个第二子连接通孔1231分别与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1211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壁121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凸体130,连接凸体130靠近斜壁123。

第一支撑壁121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凹槽131,连接凹槽131靠近第二支撑壁122。

具体地,当将两个基体120组合构成矩形墙砖90时,两个基体120通过其中一个基体120的连接凸体130和另一个基体120的连接凹槽131可拆卸地连接。通过连接凸体130嵌入连接凹槽131的连接方式,增加了基体120之间的牢固程度。

第一支撑壁121与第二支撑壁122的内壁表面通过加强筋140进行加固连接。

请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杆110的具体结构。

第二连接杆111与第一连接杆110相同。第一连接杆110呈圆杆状。

第一连接杆110的周面设置有外螺纹1111,请参考图1,第一连接杆110的两端通过固定基体60螺纹连接。

综上,两个基体120的斜壁123贴合连接构成矩形墙砖90,第一连接杆110和第二连接杆111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1211和两个第二子连接通孔1231将若干矩形墙砖90连接,从而构成了墙体。

发明人发现:现今,建筑外墙主要是以红砖、水泥砂砖以及空心砌块为主,然而,通过上述砖块来制作墙体需要借助大量的水泥、砂子等配料,才可完成砌筑,其砌筑人工成本高、施工困难,且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污染了施工环境,且需要开采大量的矿石来生产砌筑墙体的水泥,破坏了自然环境。

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上述生态墙体结构10,其包括第一连接杆110、第二连接杆111和多个基体120。基体120包括斜壁123、第一支撑壁121和第二支撑壁122,斜壁123、第一支撑壁121和第二支撑壁122构成一个截面为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块体。两个基体120的斜壁123贴合连接从而构成了矩形墙砖90。第一连接杆110和第二连接杆111分半贯穿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1211和两个第二子连接通孔1231将若干矩形墙砖90连接,从而构成了墙体。其在构成墙体的过程中不需要水泥的砌筑,且通过连接杆贯穿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的方式连接,节约了人力成本,保护了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减重空间124填充有隔音棉,其使得生态墙体结构10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第二支撑壁122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其使得生态墙体结构10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实施例2

如图4,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墙体20的具体结构。

墙体20包括若干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生态墙体结构10。

生态墙体结构10中的第一连接杆110和第二连接杆111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1211和两个第二子连接通孔1231将若干矩形墙砖90连接,从而构成了墙板21。

若干墙板21依次连接构成墙体20。

墙体20具有生态墙体结构10的特点,其节约了人力成本,保护了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5示出了墙体30的具体结构。

墙体30包括若干生态墙体结构40,生态墙体结构40与生态墙体结构10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支撑壁122的外表面设置有墙板连接凸体41,墙板连接凸体41靠近斜壁123。第二支撑壁122的外表面开设有墙体连接凹槽42,墙体连接凹槽42靠近第一支撑壁121。

生态墙体结构40中的第一连接杆110和第二连接杆111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子连接通孔1211和两个第二子连接通孔1231将若干矩形墙砖90连接,从而构成了墙板31。

若干墙板31中的第二支撑壁122的墙板连接凸体41与相邻的墙板31中的第二支撑壁122的墙板连接凹槽42可拆卸地连接。

若干墙板31层叠连接构成墙体30。

实施例3

请参考图6,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50的具体结构。

建筑50具有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墙体20,其通过若干生态墙体结构10修筑而成,具有生态墙体结构10的特点节约了人力成本,保护了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