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9161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绿色施工”技术贯彻与日俱增,对施工场地安全文明施工的形象要求也日益加强。如今城市内建筑施工场地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这就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平面规划,围蔽分隔,从而达到有限的建筑施工场地多功能使用的目的。

传统的施工场地围蔽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搭设,其上铺设安全网,此种围蔽方式存在两种弊端,第一、钢管架底座需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上,对基础结构有一定破坏,且固定后不能按现场需求进行调整或移动;第二、安全网易吸附灰尘,影响工地文明施工形象。

另一种是采用定制的钢铁栏杆进行围蔽,虽然整体美观,提升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形象,但由于安装固定时同样会对基础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造价较高,自重较大,施工不便。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现场要进行围蔽,根据《广州地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要求,半年以上围蔽须采用砖砌围墙,标准为,页岩实心砖24墙,标准段墙高2.3m,其中,立柱高2.5m、间距3m,20cm厚C10砼基础+30cm厚砖砌扩大基础,墙身外侧采用2cm厚M10砂浆抹面、刷白,墙顶设红色琉璃盾瓦,立柱与墙体间设直径28mm连接筋。

然而,对于一些围蔽时间长,需进行倒边,且路中高架段围蔽根据桥梁施工进展需多次拆装的围蔽结构来说,若按《标准化图册》采用砖砌围墙将造成建筑垃圾较多、浪费严重,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为此,现在拯待一种设备或解决方案,能实现施工场地围蔽方式的合理改进,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了一种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包括:

围蔽基础本体,以及用于箍紧相邻所述围蔽本体的连接件;

所述围蔽基础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部,所述围蔽基础本体背离所述第一搭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搭接部;

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第二搭接部相互搭接使相邻所述围蔽基础本体连接;

所述围蔽基础本体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设的通孔;

所述通孔用于泄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蔽基础本体开设有两个所述通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蔽基础本体是由混凝土制成的围蔽基础本体;所述围蔽基础本体的顶面预留有四个孔洞;所述孔距纵横向均为12cm;孔径为8~10mm,孔深为8mm。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5~30cm。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蔽基础本体为长方体设置的围蔽基础本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蔽基础本体为倾斜设置的长方体围蔽基础本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蔽基础本体的倾斜角度为5°~3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搭接部是由所述围蔽基础本体的顶面延伸出的凸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搭接部是由所述围蔽基础本体的底面延伸出的凸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围蔽基础本体的底部设有防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针对现有的围蔽进行了巧妙的改进: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包括若干个围蔽基础本体,以及用于箍紧相邻所述围蔽基础本体的连接件。

此时,若干个围蔽基础本体通过第一搭接部与相邻的围蔽基础本体的第二搭接部搭接配合。再通过连接件将相邻的围蔽基础本体箍紧。从而使得若干个围蔽本体根据施工场地的需求组装成围蔽。

同时,围蔽基础本体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设的通孔,该通孔还可用于泄水。

可以理解的是,该种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适用于一些围蔽时间长,需进行倒边的施工场地。尤其是,路中高架段围蔽根据桥梁施工进展需多次拆装的情况。不易造成围蔽附近垃圾堆积较多的问题。避免了造价较高,自重较大,施工不便的问题,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综上所述,该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外表简洁美观,且能根据施工场地功能分区要求进行任意调整或移动的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围蔽基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围蔽基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围蔽基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围蔽基础本体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围蔽基础本体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围蔽基础本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包括:

围蔽本体11,以及用于箍紧相邻所述围蔽本体11的连接件12;

所述围蔽本体11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部111,所述围蔽本体11背离所述第一搭接部111的一端设有第二搭接部112;

所述第一搭接部111与所述第二搭接部112相互搭接使相邻所述围蔽本体11连接;

所述围蔽本体11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12穿设的通孔113;

所述通孔113用于泄水。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针对现有的围蔽进行了巧妙的改进: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包括若干个围蔽本体11,以及用于箍紧相邻所述围蔽本体11的连接件12。

此时,若干个围蔽本体11通过第一搭接部111与相邻的围蔽本体11的第二搭接部112搭接配合。再通过连接件12将相邻的围蔽本体11箍紧。从而使得若干个围蔽本体11根据施工场地的需求组装成围蔽。

同时,围蔽本体11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12穿设的通孔113,该通孔113还可用于泄水。

可以理解的是,该种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适用于一些围蔽时间长,需进行倒边的施工场地。尤其是,路中高架段围蔽根据桥梁施工进展需多次拆装的情况。不易造成围蔽附近垃圾堆积较多的问题。避免了造价较高,自重较大,施工不便的问题,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综上所述,该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外表简洁美观,且能根据施工场地功能分区要求进行任意调整或移动的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12可以是钢筋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开设有两个所述通孔1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是由混凝土制成的围蔽本体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3的直径为5~30c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为长方体设置的围蔽本体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为倾斜设置的长方体围蔽本体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的倾斜角度为5°~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接部111是由所述围蔽本体11的顶面延伸出的凸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搭接部112是由所述围蔽本体11的底面延伸出的凸体。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包括:

围蔽本体11,以及用于箍紧相邻所述围蔽本体11的连接件12;

所述围蔽本体11的一端设有第一搭接部111,所述围蔽本体11背离所述第一搭接部111的一端设有第二搭接部112;

所述第一搭接部111与所述第二搭接部112相互搭接使相邻所述围蔽本体11连接;

所述围蔽本体11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12穿设的通孔113;

所述通孔113用于泄水。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针对现有的围蔽进行了巧妙的改进: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包括若干个围蔽本体11,以及用于箍紧相邻所述围蔽本体11的连接件12。

此时,若干个围蔽本体11通过第一搭接部111与相邻的围蔽本体11的第二搭接部112搭接配合。再通过连接件12将相邻的围蔽本体11箍紧。从而使得若干个围蔽本体11根据施工场地的需求组装成围蔽。

同时,围蔽本体11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12穿设的通孔113,该通孔113还可用于泄水。

可以理解的是,该种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适用于一些围蔽时间长,需进行倒边的施工场地。尤其是,路中高架段围蔽根据桥梁施工进展需多次拆装的情况。不易造成围蔽附近垃圾堆积较多的问题。避免了造价较高,自重较大,施工不便的问题,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综上所述,该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外表简洁美观,且能根据施工场地功能分区要求进行任意调整或移动的工具式施工场地功能分区围蔽1,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12可以是钢筋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开设有两个所述通孔1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是由混凝土制成的围蔽本体11;所述围蔽本体11的顶面预留有四个孔洞;所述孔距纵横向均为12cm;孔径为8~10mm,孔深为8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3的直径为5~30c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为长方体设置的围蔽本体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为倾斜设置的长方体围蔽本体1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的倾斜角度为5°~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接部111是由所述围蔽本体11的顶面延伸出的凸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搭接部112是由所述围蔽本体11的底面延伸出的凸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围蔽本体11的底部设有防滑装置1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